尊师的事迹材料6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优秀的事迹是我们心灵的财富,让我们在未来的旅途中始终保持热情,记录事迹是一种智慧的积累,可以让我们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下面是公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尊师的事迹材料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尊师的事迹材料6篇

尊师的事迹材料篇1

在新洲建筑企业界里,有这样一位老党员,他年近花甲,自己只有高小文化程度,他尊师重教。他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为一位离退休老师安享终身;他用一颗温暖的心,去帮助那些上不起大学的穷孩子们;他宁可苦自己,济困建学校;他的真情感动了他的同行们……

他,就是武汉祥和建筑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维宏同志。在采访这位年满五十六岁老同志的时候,从他的谈话中,看到了这位老同志的可歌事迹,也看到了他那颗感恩的心发出的温暖和情怀。

“用感恩的心,回报老师为我画上了美好人生轨迹。”

刘维宏同志是位木工师傅,只上过小学四年级。六十年代初,家里很穷,父亲多病,母亲是小脚,不能干农活,父母亲生养他兄妹七人,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五个兄妹都夭折了,只剩下他和一位姐姐。由于经济困难,他上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回家学木工手艺。

谈起上小学四年的时光,他不忘一位叫余常明的小学老师。他说:“没有余老师,我怕四年书也读不成。由于家里穷,没有桌椅板凳,有时连五角钱的学费都是余老师垫付。”回忆起学木工手艺那个年月,在六十年代,学个手艺也十分艰难,经济困难,文化程度低,社会技术封闭。在那个时候,在农村里的木工活,修农具大都要用到圆和等分线,一些师傅技术保守,不肯教,要学好木工技术,要经过几年的艰难徒弟生涯。回想起来,刘总感恩地说:“感谢余老师,多亏在小学里学到了圆周率和分数;为我学木工画上了人生美好的轨迹”。

在谈到这位小学老师的时候,他感慨地说:“在我的一生的生存和发展中,我感到老师教学生是无私的。在我看到的中国近几十年发展和强大,我领会到是教育奠定了强大的基础,是老师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我这个人很敬重自己的师傅,更敬重我的老师。”

在从事木工到从事建筑工作这几十年里,刘维宏同志从没有忘记自己的这位小学老师。余常明老师是位脚有残疾的老师,他辍学后,拜余老师为干父,不识的字请他教,不会计算农具活,请余老师讲,自己学会了识字,学会了计算。每年的逢年过节,都上老师那里去看望:老师家里有重活他都去帮忙做;老师退休后在家里休息,他抽点空闲到老师那里去问寒问暖。xx年余老师病倒在床上,他嘱咐妻子去帮助照料;余老师家里有困难,他常常帮助解决,直到余老师去世,刘总的一家人前来为这位小学老师过逝操办后事。

“自己苦一点好啊,济困建学校值得”

刘维宏同志是位很勤劳节俭的人,他不抽烟不喝酒,一家人在他的影响下,日子过得很清平。直到九十年代末期,他一家并没有达到百万富翁这个标准。可他为教育事业发展出力,为家乡建学校带头奉献树立了榜样,受到了教育界的赞誉。

一九九七年,他的家乡余姚村小学为了“普九”达标,小学进行改建扩建,由于资金不足,余姚村党支部召集全村在外从事建筑业的工匠们开会,回家出资出力。刘维宏同志在捐款会带头捐款五千多元,济困家乡建校经费不足。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工匠们纷纷捐款,余姚村小学七万多元建校经费缺口得到了解决,村里干部和群众对他的主动捐款是十分地感激。

二0xx年,邾城街教委为了解决进城农民工孩子上学问题,扩建邾城街一小,刘维宏同志承担此重任。也是由于经费不足,加之施工时间紧,不能延误工期。刘维宏同志四处借债,筹措资金,完满地完成了一小的扩建施工任务。直到现在,邾城街教委还欠下他借来的近十万元的工程款。他的妻子时常问及此事,他笑着解释说:“日子苦一点好啊,能为建学校尽一点贡献值得!你看看,自己的孙女不是在一小上学了吗?”

“要为穷人家的孩子上大学奉献一点爱。”

xx年7月上旬,区委宣传部和民政局组织一次救助贫困大学生活动慈善会,找到刘维宏同志商量此事。刘总很高兴地答应了,他说:“好事啊!我们公司应该做,我个人也要带头做。”

采访这次活动时,我们回放了那天活动的音像,看到了那个感人的场景,听到了刘总感动人心的讲话。他说:“我们的事业要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离不开父老乡亲的哺乳,特别是离不开老师教育给我们的无私奉献。今天是我们这些人回报社会的一个大好机会。……我们要记住‘莫因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要为穷人孩子上大学,奉献一点爱,尽一份爱心……”

这次活动,武汉祥和集团四十七位项目经理和职工在刘总带动下,捐款万元。刘总一家人捐款万元,他的孙女刘美迟受到教育启发,也捐出了500元的压岁钱。

xx年末,公司向爱心银行捐款四万多元。近几年中,祥和公司的项目经理为建校济困及社会公益事业捐款达捌佰多万元。

在7月份区委组织济困大学生活动中,在武汉祥和公司带动下,全区开展这一活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在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气的日子里,有幸遇到了这样一位企业家、慈善家,是振兴新洲教育之大聿,也是教师们的荣幸。在写完这篇通讯的时候:我和刘总谈起如何弘扬尊师重教好的社会风气,他感慨地说:“我是位只读了几年书,学了几年徒弟的木工,我很尊重我的师傅,更尊重我的老师。我快六十岁的人,一生中我只教了二位徒弟,他们的文化都比我高,对我也很尊重。我想,用慈善心做人,用无私的心教人,社会才会出现更多感恩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了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社会处处出现尊师重教的阳光。”

尊师的事迹材料篇2

做人“傻一点儿”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因为如此,我的生活过得格外快乐而真实!——曹娜

该市第三中学八年级一班的曹娜懂事热情、乐于助人。父母由于忙于生意经常不在家,照顾爷爷奶奶成为小曹娜的一种责任。奶奶生病了,她端水送药,不离左右。每当看到左邻右舍的长辈有了困难,她总是热心相助。曹娜从雷锋小学毕业,现在又就读于以“雷锋中学”命名的市三中,雷锋精神深深影响着她,她希望自己能做一个雷锋的传人,像雷锋叔叔那样做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

2010年的一天,在放学路上,曹娜在十字路口看到白新恒老人扶着轮椅艰难地挪动前行。因为绿灯马上就要变成红灯,老人虽然着急但是两条腿却不听使唤,过往的车辆不停地按着喇叭。曹娜快速跑到老人身边,让老人坐到轮椅上,把他推过了马路,并送回了家。

看到老人简陋的家,善良的曹娜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暗下决心,要多来陪伴白爷爷,让他不再孤单。在她的带动下,全班同学一起照顾白爷爷,女生打扫卫生、洗衣服,男生打扫房间、办杂货;刮风下雨时,他们来看爷爷的房顶是不是漏雨;节假日时,他们给爷爷包饺子,让他享受家庭的乐趣……

鹿泉市大河镇一中的许欢欢是2006年度“感动省城”十大人物之一,小小的她早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生活重担,也让她早早地学会了自立和自强。

许欢欢的父亲已经71岁了,母亲瘫痪在床,从很小的时候起她就帮父亲做饭、照顾母亲。在学校,许欢欢认真学习,争取课上就学会、理解,“这样下课后,我就可以多陪闷了一天的妈妈散心。”

上初中后,父亲的身体更差了,几乎是靠药物维持。许欢欢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不影响学习,每天的早读与午读,许欢欢都在家里抽时间学习,到了学校再向同学询问有关内容。就这样,她依然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

像许欢欢一样,裕华区大马小学六年级学生张幸幸也是家里的“顶梁柱”。“奶奶辛苦把我养大,我要孝敬奶奶!”爸爸是个盲人,照顾幸幸、照顾这个家都要靠奶奶。幸幸长大了,奶奶的身体却越来越弱。平日里她帮奶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帮爸爸洗衣做饭;奶奶生病了,她端水送药,精心照顾。

去年春天,奶奶不幸出了车祸,年仅10岁的幸幸承担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她悉心照顾奶奶,每天端汤倒水、喂药喂饭。为了帮奶奶练习走路,瘦弱的她常常要使出浑身的力气才能把奶奶从轮椅上扶起来,再小心翼翼地拉着奶奶走路……幸幸孝顺奶奶、照顾爸爸的行为感染着身边的人,他们都说,小小的孩子能做到这样真是不容易,因为这种孝心发自于内心,是中华民族传承延续的一种高尚情感。

尊师的事迹材料篇3

尊师重教先进集体事迹

xxxx十分重视教育事业,从帮助解决教职工困难、支持教工之家建设、强化民主管理、保障教职工民主权利、促进教职工自身发展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关爱教职工生活困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工会帮扶救助职能,对生活贫困的教职工给予慰问,给他们发放慰问金、慰问物品;对因大病致贫的教职工实施救助,帮助解决医疗费用,将工会组织的关爱带给贫困的教职工,鼓励他们战胜困难,让他们感受到昂和政府的温暖。

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帮助建设教工之家。加强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帮助基层学校工会建设教工之家,为学校教工之家配置了健身器械、羽毛球、乒乓球案等设施,让教职工活动有场所、有设施,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强化民主管理、保障教职工民主权利。发挥工会组织桥梁与纽带作用,指导帮助基层学校工会组织规范以教代会为主要内容形式的民主管理,让教职工的所愿所求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以实现,让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得以正常反映并被采纳运用,让教职工要求民主的声音得以畅通,保证了教职工的

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让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促进教职工自身发展。xxx工会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工十二五”劳动竞赛以及读书月系列活动,各基层学校工会组织积极响应,分别组织学校教师开展了教师基本功大赛、岗位大练兵、读书·感恩等活动,督促教职工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加强业务学习,强化基本功训练,使广大教职工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了自身素质,促进自身得到全面发展。

尊师的事迹材料篇4

他懂得“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在平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为了工作很辛苦。所以,他也经常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一年级时就能帮爸爸买报纸,帮妈妈买酱油;每天放学后就先来到厨房帮妈妈洗菜,然后再去完成作业。还学会了煮面条、包饺子、炒鸡蛋、煮粥。现在他仍然经常帮妈妈到我家附近的馍店买馒头,到放心肉店买肉、买油盐酱醋等调味品。帮父母洗脚,洗衣服,打扫卫生……这些家务活他经常干。而且从不顶撞父母,提无理的要求。每到节假日,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向他们汇报学习情况,给他们看奖状和成绩单,跟他们聊天让他们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尹振华同学在学校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家里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深邃微白的天空,还散布着几颗星星,地上漆黑,天上微白。她轻轻起身,来到酣睡的爸爸的身边,“爸爸,爸爸,醒醒,该出车了。”送走出早班的爸爸,她开始洗漱,整理家务,熟练地做起早餐,一个煎蛋,一块面包,温热的牛奶,自己坐在桌前预习今天要讲的新课文,待爸爸回来一起吃早餐,送自己上学。就这样,她一天的生活开始了。

她就是鞍山市立山区中华小学三年级六班的学生赵悦阳,幼年时,妈妈就离开了她和爸爸,从小与爸爸一起生活的小悦阳早早就学会了照顾爸爸,照顾自己,照顾家,早早就撑起了自己的家。

小悦阳从小一直与爸爸生活在一起,没有老人的照顾。上幼儿园时,爸爸出晚班车,每天爸爸为小悦阳准备晚餐,再忙着出车,半夜回来,劳累了大半夜的爸爸就匆匆煮上一碗面条充饥,甚至有时爸爸回到家来不及吃上一口饭,就疲倦地睡去了。小悦阳看着每日忙碌奔波的爸爸,总想能为爸爸做顿口的饭菜。上了小学,有一天爸爸出车忙,接回小悦阳,为她准备了一块面包,一袋牛奶就又匆匆的出车了。看着匆忙的爸爸连一顿像样的晚餐都没有,总会为自己准备一份自己爱吃的餐饭,小悦阳也想为爸爸做一顿热乎的夜宵。

这天,写完作业的小悦阳想为爸爸煮碗粥,学着爸爸的样子,把米倒在锅里,加上水,插上电源,静静地等爸爸回来,当听到爸爸开门的声音,她兴奋地来到门前,大声对爸爸说:“爸爸,爸爸,我给你煮饭了,快来吃饭吧!”拉着爸爸的.手来到厨房,指着电饭锅,爸爸打开锅盖,米还在锅里静静地躺着。虽然第一次做饭失败了,但并没有动摇小悦阳的决心。与爸爸一起下厨房,让小姨教自己做饭,烧菜,慢慢地也能做一顿像样的晚餐给爸爸吃了。

懂事的孩子早立事,学会做饭并不是小悦阳的最终目标,每天放学回到家写完作业后,看到爸爸还没来得及洗的碗筷,他会站到板凳上在水槽前慢慢的清洗,

一遍两遍,直到干净。整理房间,自己洗澡,洗衣服,慢慢的撑起家中的大小事务。

在家中,小悦阳乖巧懂事,在学校勤奋好学,文明有礼。每天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与同学友好的相处,当同学有了困难还会主动的帮助解决,因为小悦阳的生活经验丰富,同学们有了困难,也愿意与她一同解决。

小悦阳在学习上也重没放松过,她有着一股钻劲儿,不向任何一道难题低头。不耻下问是她的好习惯,有时在家中做作业,遇到不会的题,都会等爸爸不回来让爸爸讲一讲,甚至有时把把意思说不明白,她就上网去查,问问邻居家的哥哥姐姐,弄懂弄会为止。正是这种好习惯促使她不断发展,各科成绩都十分优异。有时,爸爸闲暇的时候,她一定会与爸爸去趟书店,畅游书海是小悦阳的最爱,每天里静下心来,书就是小悦阳的最佳伙伴,独自在家时,品味书香是小悦阳打发时间的秘诀,好多次爸爸收工回来,都能看到小悦阳手捧经典进入梦乡。书伴小悦阳成长,让她的课余生活更充实,同时也为她的成长带来了快乐,每次课上老师提及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节日背景,她都能说出一二,丰富的读书经验令大家刮目相看,提升了孩子的自信。令其枯燥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冰面上,如小燕子般轻盈的身影;泳池里似鱼儿快乐的身影;休息时,与爸爸一起醉人的弹唱,无时无刻不让生活充满欢乐,充满幸福,充满希望。当我们还在梦乡时,她已喊醒爸爸;当我们还在辗转时,她已备好了早餐;当我们还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时,她已整理过房间。相信小悦阳明天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天一定会更蓝。

尊师的事迹材料篇5

刘xx,女,20xx年9月出生,共青团员。家住彰武县后新秋镇民家村,就读于后新秋九年制学校。

刘xx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有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有对自己关怀备至的爸爸妈妈,有聪明活泼的弟弟,一家人虽不富裕,却其乐融融。但是随着爷爷的去世,弟弟的患病,让整个家庭陷入困境中。弟弟一病,爸爸妈妈要去医院照顾弟弟,就把整个家丢下了。没办法,刘xx只好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既要在学校搞好学业,还要回家照顾奶奶洗脸,穿衣吃饭,帮助奶奶做饭、扫地、做家务等等,不幸的遭遇让她过早体味了生活的贫困与艰辛,但她总是说:“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不能让妈妈担心。”这一挑就是123天,直到几个月后弟弟从医院回家,但是家务活仍是要她做。即使这么辛苦,她仍毫无怨言。弟弟病后,家里生活相当困难,她正值青春年少,没有去与同龄人比吃比穿的,穿的都是好心人给的旧衣服,吃的是最便宜的饭菜。望着妈妈憔悴的面孔和头上出现的银丝,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妈妈照顾好家人。

从此,不管春夏秋冬,刘xx每天早上五点准时起床,她总要先帮弟弟洗脸刷牙,穿好衣服,再趁妈妈做饭的时候读读书,自己有时候都顾不得吃上一口就得背上书包飞快地赶到学校上课,放学铃声一响又飞快的跑回家帮妈妈做饭。除了学习,做家务、照顾奶奶的饮食起居,成了刘xx每天必须做的事,她的少年便是在这样的忙碌辛劳中一天天度过的。这么艰苦的家庭条件,她没有放弃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进入八年级后,学习任务更繁重了,妈妈总是说:“孩子啊,这么多年的艰辛我们都走过来了,家里有我照顾,你要好好学,再坚持四年,你考上大学就好了。”听了妈妈的话,刘xx饱含着泪水,继续努力读书,她在心里激励自己:我要坚强,我不能向生活低头。几年来,刘xx的孝心感动了周围的许多人,大家都对这个善良质朴的女孩竖起了大拇指。

走过了艰辛的旅程,她毅然地帮妈妈照顾老人,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她常说:“我坚信,困难是暂时的,只要自己不放弃,努力笑对人生,困难的家庭也会充满爱的温暖,也能收获美好的明天。”

尊师的事迹材料篇6

——烟坪完小薛冰同学先进事迹材料薛冰,女,20xx年7月出生,现就读于资兴市州门司镇烟坪完小五年级1班,任班长,学校少先队副队长。她性格开朗、活泼可爱、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品学兼优;爱看书、善动脑、敢发言,是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好学生。一、尊敬师长,善解人意在学校里,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乐于助人。课堂上,专心致志,能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她以“我要努力在各门功课上都取得好成绩,掌握更多本领,来回报老师辛勤付出”为动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回报感恩老师。校园中,她讲文明;生活中,她彬彬有礼,见到老师主动问候,让老师先行等等,体现着她对老师理解及支持、尊重和敬仰。在老师眼中,她是一名善解人意“乖孩子”,上课时总能看到她专注闪亮眼睛,同时她也是老师小帮手,收发作业、检查小伙伴家庭作业、监督小伙伴读书等等,她以实际行动感恩老师,替她敬爱老师作力所能及分担;教师节时,她会花上好几个晚上时间,亲手为她敬爱老师们制作精美礼物,表达自己对老师敬爱。老师们都说,她是我们心中小太阳。

二、工作主动,维护集体薛冰从小是个“小大人”,能帮爸爸妈妈做很多事,帮很多忙。上学后,这个“小大人”凭着她很强组织能力,较好语言表达能力,被同学们信赖,一直选为班长,协助老师管理班级,了解同学思想动态,处理班级内部事务,帮助同学解决学习、生活中困难,成了名副其实班主任助手。班级在她精心、严厉管理下,班上学习风气、组织纪律和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势发展。

三、率先垂范,帮助同学她在不断提高自己同时,还积极主动帮助落后同学。为学困生答疑解难、为思想波动学生谈心、为违纪学生正面疏导,为落下课程学生补课等等。近些年来,班上好几名学生在她热忱帮助下,各方面都有较大进步。总之,无论谁有困难,她都会义无反顾地去帮忙。她铭记毛主席“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至理名言,宣誓:“我就要做一辈子都做好事人。”

四、全面发展,理想远大薛冰是一位品学兼优好学生,她懂得:只有努力学习、全面发展,长大以后才能成才,才能报效祖国。因为有了这种信念,所以她总是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老师教育。她具有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她从小就听妈妈给她讲关于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刘胡兰等英雄人物故事,讲到英雄牺牲时候她热泪盈眶。在看到“神舟”飞船成功返航后,更进一步增强了自己报效祖国远大理想。她暗暗立志:将来一定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人。

她性格活泼,待人真诚,爱好广泛,尤其喜欢美术、写作。她懂得,要成为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全面发展。如今,薛冰同学正凭着自己顽强毅力,凭着自己踏踏实实努力,在浩瀚学海中奋力遨游。她用她正直及善良为歌,以热心和豁达为曲,弹奏着一曲质朴暖人心扉歌;她用理想和追求做笔,进取和奋发为墨,描绘着一幅多彩人生蓝图!

尊师的事迹材料6篇相关文章:

写老师的事迹材料推荐6篇

最敬业的女员工事迹材料6篇

文明礼仪的事迹材料推荐6篇

网格员的先进事迹材料范文6篇

尊师重道的演讲稿800字5篇

优秀班干部的主要事迹材料200参考6篇

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材料6篇

社区中好人好事的事迹材料6篇

镇级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材料推荐6篇

优秀的先进事迹材料范文模板6篇

尊师的事迹材料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9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