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环节,有了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灵活的决策,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心理健康课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课教案篇1
一、活动目的:
1、认识讲文明、懂礼貌规范自己日常行为的重要性。
2、懂得待人接物的礼节,培养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二、活动形式:
通过小品、采访、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文明的习惯。
三、活动准备:
1、排练小品(一)和(二);
2、准备纸、笔;
四、活动过程:
男主持:三月是鲜花烂漫的季节。
女主持:今天是阳光明媚的日子。
男主持:雷锋叔叔的故事传遍校园。
女主持:文明之花到处盛开。
男主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女主持:我们是新时期的少年。
男主持:语言美,行为美,
女主持:尊师长,爱同学。
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从小讲文明,讲礼貌,金刀峡中心校一年级一班“争做文明之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看表演,思考问题,明辨是非。
小品表演
1.跨进学校的大门,我们就要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但是明明却做了些什么呢?请大家仔细看小品《明明迟到》。
时间:课堂上。
人物:明明,老师和同学们。
内容:“叮铃铃”、“叮铃铃”,随着两声清脆的上课铃声,同学们都静静地坐在位置上,老师站在讲台前,大家都准备上课了。“砰”,教室门被踢开了,明明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在自己的位置上重重地坐下,嘴里喘着粗气,忙碌着把自己的学习用品放好,老师和同学们都看着他。
男主持问:
(1)你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2)假如你迟到了,会怎样做呢?
(3)课堂上你又会怎样做呢?
女主持小结:明明上课迟到了,这样毫无顾忌地冲进教室是很不礼貌的,还弄出很多的响声,破坏了整个教室的安静气氛,这样做影响了大家的学习。如果都按照同学们说去做,那就是讲文明,懂礼貌。
2.那么到同学家做客又要注意什么呢?请看
小品表演《做客》
时间:下午放学后。
人物:明明、小红、冬冬和她的爸爸。
内容:冬冬生病没来学校。下午放学后,他的两个好朋友明明和小红一起去她家探望,开门的是冬冬的爸爸,“叔叔好!”小红很有礼貌地向冬冬爸爸打了一声招呼,然后,进了门,可性急的明明已经走到了冬冬的床前……,冬冬爸爸拿出水果招待他们,“苹果我喜欢吃!”转眼间,明明咬了一口苹果。小红摆摆手不要,推辞不掉,就说:“谢谢冬冬爸爸!”然后接过了苹果。
女主持问:
(1)、明明和小红,你们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假如你到别人家做客,你会怎样做呢?
(二)、采访“礼貌小学生”
(人物:小记者,任选一个学生谈一谈)
现场采访
小记者:我是红领巾广播站的小记者?,听说你们在这里开展文明礼仪的活动,我特地来采访一下。
小记者:
1. 当你想向同学借笔用时,你该怎么说,怎样做呢?
小记者评价:这位同学说话真有礼貌,我有笔也愿意借给你。
2. 如果课间你不小心碰掉了同学的铅笔盒,你该怎么办?
小记者提问:你的铅笔盒被碰掉了你生气吗?
3. 来到书店,你想买本书,应该怎样跟营业员阿姨说呢?
小记者评价:嗯,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4.如果你和爸爸妈妈游玩时,你走失了,你该怎样向民警叔叔求得帮助呢?
小记者评价:你真棒,民警叔叔一定会夸你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5. 当家里来了客人,你怎样招待他?
6如果你没有记清家庭作业,你怎样向班主任老师打电话询问呢?
女主持人:通过小记者的采访,你都知道了那些文明用语。
小记者问丙:你知道有哪些文明礼貌用语吗?谁来补充?
(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您好、再见)
小记者问丁:你知道和文明礼貌有关的动作吗?谁来补充?
(微笑、鞠躬、握手、鼓掌、拥抱)
(三)、集体拍手儿歌
同学们,都知道, 礼貌用语记得牢。
对待长辈要用“您”, 早晨见面说声“早”。
平时互相问问“好”。 分别“再见”别忘了。
若求人,“请”字先, 最后别忘说谢谢,
影响别人,“对不起” 回答请说“没关系”
文明做个好孩子, 人人夸奖数第一。
(四)、现在请班主任老师做总结
孩子们,我很高兴,因为今天的节目是由你们自编、自演,内容丰富、气氛活跃,其实文明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每个细节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我们班能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班级而努力!让我们每个同学都成为文明之星。
(五)主持人:合唱《我们从小讲礼貌》
晨风吹,阳光照,红领巾,胸前飘,小朋友呀,欢欢喜喜进学校。见了老师敬个礼,见了同学问声好,老师您好,同学你早,团结友爱心一条,团结友爱心一条。
好儿童,志气高,讲文明,讲礼貌,小朋友呀咱们一定要记牢。不骂人来,不打架,果皮纸屑不乱抛。纪律要遵守,卫生要做到,咱们从小讲文明咱们从小讲礼貌。
主持人:一年级一班〈争做文明之星〉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心理健康课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了解早恋现象的实质危害性及怎样正确处理早恋现象。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举例说出“早恋”现象,讲述自己对异性的.感觉,“早恋”是单纯、幼稚的非理智的,“早恋”的人是不懂得责任的,不懂得透过情爱的面纱客观地评价自己所爱的人的个性品质,不懂得爱情是要有附加的,爱情以外的天空依然是广阔的、美好的。
活动二:讨论早恋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1、早恋严重影响正常学习。
2、早恋增加了父母的思想包袱和精神负担,影响家庭关系和谐。
3、会使青少年缩小社会范围,因为爱有排他性,专注性。
4、少年心理发展很不成熟,加上外界的压力,早恋多半是不成功的,而失败给双方带来严重创伤,处理不好对以后的婚恋产生消极作用,甚至有的少男少女,因此轻生或者终生不再婚嫁。
活动三:讨论怎样正确处理早恋。
1、当收到异性有求爱信时,要拒绝但要有策略,不要侮辱挖苦,伤害对方自尊心,不要张扬,能自己处理就自己处理,不能自己处理的交由老师和家长处理,要原谅对方鲁莽之举,大可不必因此而拒绝同任何异性来往。
2、正在早恋的,要理智地告诉自己,让童心再次驻留心间,把对异性的美好的感觉珍藏在心底,让友谊长存,同时加强男女不同的正常交往,扩大兴趣。
活动四:
思考:
1、什么是友谊?
2、什么是爱情?
3、如何正确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及从友谊发展到早恋的大致过程?
活动五:
在思考的基础上,能加强友谊、杜绝早恋。
心理健康课教案篇3
设计理念:
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孩子们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一桩桩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未成年人走出误区,教育他们珍爱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生命的价值,学会悦纳自己生命,了解自己的生命多么的美丽,从而学会珍惜生命。
2、通过签订生命盟约,达成珍惜生命的承诺,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入课题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又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的爸爸在草原上迷路了,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五枚硬币,把一枚埋在草地里,把其余四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五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五枚都扔在草原上,你要一点点的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1、这个故事,说了什么?
(学生会有各种回答,预计会涉及:生命,生命的过程,生命的意义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关键的词语,逐词出示课题:生命,美丽的旅程
2、引入:世上的每个人,甚至每个生命体,都有自己的生命旅程,只有经历所有的历程,我们的生命才算完整。今天我们来讨论这个话题,一起走进这个旅程,一起畅想,一起去经历美丽的生命旅程。
设计意图:用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初步认识生命的意义,唤起学生探索本次主题的需要和愿望。
二、展示美丽画面,欣赏生命
1、首先让我们走进丰富美好的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
欣赏大千世界的视频
分享:欣赏了这样的片段,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用优美的画面音乐,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唤起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从而感受生命的美好可爱。
三、生命体验游戏,激发对生命的珍爱
1、音乐冥想
从你出生开始,你的生命旅程就开始了,现在请保持最舒服最放松的姿势坐好,然后闭上眼睛。请随着音乐,跟随老师的提示,对自己不同生命阶段的自己的生命状态进行想象。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形象的体验自己生命的美丽旅程,使课堂中的每个学生都发现和感受自我存在的过程,以开放的心态悦纳人生,并为下面的抉择游戏做好铺垫。
2、心理体验游戏――《生命的抉择》
①从你现在的年龄开始算,你的`人生之路还有漫长的60年、70年甚至80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你想做些什么事情?(请学生回答)
生命数轴: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100(岁)
②请选择其中的6件事写下来――这6件事应该是你经过思考后,发自内心的认为是你人生中最应该去做、最有必要做、最值得做的事情。想好后,请用简短的语言快速地写下来。写的文字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不需要告诉别人。(播放音乐,请学生动笔完成。)
③进行抉择游戏。
教师渲染:
*受日益恶劣的环境威胁,你只能再拥有30年的生命了。生命缩短,你能做的事情也只剩4件了,请用笔把另外2件划掉。划掉的事情将永远不再有机会完成,即使是你十分不愿割舍的,也再不能实现了。
*因为疾病的侵扰,你被迫还要在舍弃将近20年的生命,从余下的4件事情中再减掉2件吧。请开始行动,划掉的事情今生将与你无缘了。
*因为战乱的原因,你的生命只有1年的时间了,短短的一年中,你只能做好1件事情,请你把你无力去做的事情划掉。划掉意味着永远的舍弃。
*因为灾难的不期而至,你的生命只有1天了,你已经无力再做任何事情了,请舍弃最后一件事情吧。这件事情的消失意味着,你什么事情都无法实现了。
3、分享:生命旅程中你曾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可是现在它们都无法实现了,你愿意吗?你有什么感想呢?能跟大家分享吗?
设计意图:失去后才知道他的宝贵。这个游戏让学生在艰难的选择中,切身体验生命既美好又短暂、既有目标又不可预见,唤起学生好好把握和珍爱生命
四、悦纳生命,呵护生命
1、启发思考
生命是如此珍贵、丰富而又不可重复,不禁让我们肃然起敬。我们该如何对待我们的生命呢?
①出示不珍爱生命的有关图片。看到这些揪心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②欣赏舞蹈《千手观音》
这些舞者和我们有什么不同?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更精彩?
2、分享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升华对生命的认识,使其认识到痛苦和磨难是生命的重要一部分,有生命就有乐趣,从而懂得悦纳生命,呵护生命,让生#命更精彩。
五、生命盟约
1、感悟生命
以“生命,我想对你说……”开头,用一句话谈谈对生命的感受。
2、感受升华
教师出示几位国内外文学大家对生命的感悟
(《生命的最后一秒》、《假如再给我一次生命》、《谈生命》)
3、生命契约
生命如此珍贵,如此美丽,对生命你有什么承诺?
心理健康课教案篇4
【活动理念】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充分唤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的积极主动、学得生动、活泼,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兴趣,扩展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所以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就有这个责任去创设学生乐意学、主动学的课堂氛围。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对学习的苦与乐有一个初步的、辨证的认识。
2、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帮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有苦也有乐,体验到“乐在其中”。
2、难点: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以苦为乐,体验成功的艰辛和乐趣。
【活动准备】
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实例,说明学习是苦或是乐;课前收集有关学习的名人名言;小品表演;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受到过老师、家长的表扬?心里快乐吗?当你们成绩下降,受到批评或指责时,内心又时怎么样的感受呢?那么,学习到底是苦还是乐呢?今天的活动就是要同学们一起来仔细地品味一下学习的苦与乐。
二、活动与训练
1、小品表演。提示;学习到底是苦还是乐,我们来听听这两位同学是怎样说的?小品简介:人物:学生甲、学生乙。
2、讨论交流
⑴看了小品之后你同意哪一种说法?
⑵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来谈谈你们对学习事苦还是乐的看法。说得好的学生戴上一个精灵的头饰。
3、继续讨论下述三个问题:
⑴你们有没有这种经历——有时遇到一道难题,想了很久还是解不出来,后来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解题的方法。这时你们的感受是苦还是乐?
⑵你们有没有这种体验——为了迎接考试,连续几天放弃了休息,甚至电视节目也不看,结果在公布考试成绩时知道自己得了100分。这时,你们的内心是不是高兴得无法形容?⑶你们有没有这种想法——今天在学习上虽然花了不少时间和经理,但自己长大后,能用学生时代学到的知识和本领,那时,回过头来你们一定会说,学习虽苦犹乐。
4、请同学将收集到的各类有关学习的名人名言向大家介绍并作解释。
(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三、总结
通过这堂课,我们知道了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花时间,下功夫。当想到这种艰苦能换来知识、换来赞扬、换来为国家出力的本领时,你们就会体味到“苦尽甘来”,“乐在其中”了。
四、活动反思
这堂课,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让每个学生表达自己学习中的快乐和困苦,通过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心理健康课教案篇5
一、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凡有成就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
二新课传授
1、边读课文,边思考:“小雨原来对学习不感兴趣,后来对学习又产生了兴趣?”
提示:原来他不喜欢数学,是因为基础差,家庭环境不好,影响了他对数学的兴趣。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有了成功的学习体验,才由厌学变成了乐学。
2、要想做学习的主人,就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怎样培养学习的兴趣呢?
a、用目标去引导兴趣。
b、用成功去激励兴趣。
c、用特长去确定兴趣。
三、活动明理
1、对话内容第一次可以按照书上提供的例子进行示范。
2、重新编组后的对话内容,就不要重复书上的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答出自己喜欢的学科。互相交流,增加学习兴趣的'广度,以便学好各门功课。
3、教师小结:教师小结重点突出兴趣的特征-----一个是它的稳定性,我们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确定后,就要保持相对稳定,持之以恒,将来才能有所作为;另一个是兴趣的转移性,小学学习是打基础的学习,应该学好各门功课。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通过兴趣的转移,学好自己原来不喜欢的学科。
四、总结全课
心理健康课教案篇6
活动主题:
孤独的小兔
活动适合年龄班:
幼儿园中班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幼儿初步理解什么是孤独。
2、能够正确认识独孤,并学习如何远离独孤,走向合作。
3、通过连体人、背靠背、两人三足这三个相关合作的游戏,幼儿感受与人合作的快乐。
4、通过此次课程学会分享与合作。
活动准备:
一组讲述孤独兔子故事的幻灯片,几张挖了两个洞的报纸以及废旧的纸盒皮等等。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关于小兔子的故事,小朋友们以前一定是没有听过的,因为这个故事是最近才刚刚发生的哦。所以接下来小朋友们就要认真听清楚啦,因为小兔子最后需要小朋友们的热心帮助。
教师边播放幻灯片边从其中的图片讲述小兔子的性格遭遇。故事概况:从前有一个小兔子,由于平时自己一个人在家,所以都很少出去和别的小伙伴们做朋友。可是有一次森林里面突然起了大火,大家都在互相帮助思考逃生的办法,可是小兔子却是孤独的一个人在大火中挣扎着,如果当时小朋友正好在小兔子的身边,会怎样帮助小兔子顺利逃离火灾现场呢?
2、针对故事中的问题,让幼儿自由进行回答,然后教师再归纳出几个有意义的回答让幼儿参与讨论。并从讨论中得出幼儿的回答是否可行,以后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会不会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合作。
3、设计游戏让幼儿体会合作的快乐。
游戏一:连体人。
游戏规则:幼儿自选同伴,两人一组。将挖好两个洞的报纸分别套在两个人的脖子上,将两人连在一起。两人一组沿着教师指定的路线走、跑、过障碍物等。如果报纸中途破碎则停止游戏,以报纸不破碎者为优胜。
说明:障碍物可以是某个特定的纸盒铺成的小路,或者是教师自行画的圈圈之类的。
游戏二、背靠背。
游戏规则:幼儿自选同伴,两人一组。让幼儿两两背对背坐下,两腿伸直,双手臂向后互相钩住,然后试着站起来。
说明:这个游戏教师可以划定一些范围,首先把全班幼儿分成几个大组,然后每个大组派出两个小朋友进行游戏,剩下的小朋友为自己的组员加油。轮流着进行。
4、通过上面的游戏,小朋友们在玩完之后分小组分享感受。
教师叫几个小朋友代表进行讲述自己小组的.体会。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玩游戏的时候都很开心,都知道怎样去跟自己的小伙伴好好合作与沟通,所以呢,可以看出我们班的所有的小朋友都不是孤独一个人的。那么刚才故事中的小兔子呢,在你们玩游戏的时候悄悄的告诉老师它通过你们热心的帮助已经找到自己的小伙伴啦,所以不再孤独一个人了,于是呢,最后就能够安全的和小伙伴互相合作逃离火灾现场了。它呢,要老师谢谢小朋友的热心帮助!
活动结束:
5、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又是听故事又是玩游戏的玩的很开心,那么小朋友们是不是都能够想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做事情呢?在家里面,有爸爸妈妈的帮助,在幼儿园里面,和小朋友们、老师们在一起,大家相亲相爱,是不是不会感到孤独了呢?所以呢,小朋友们在家里面可以帮忙爸爸妈妈拿拿拖鞋,端端水,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合作搬搬桌子之类的,于是,什么事情都难不倒我们啦,对不对?
6、活动自然结束。
让小朋友们去喝水,去洗手间。
个人总结: 此次活动设计的个人感想:鉴于在今天独生子女盛行的年代,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生活中都会不知不觉的习惯孤独。并不是说孤独是一件坏事,只是在这孤独包装下大多数人都有着一颗敏感容易受伤的心,于是,曾经让我们熟悉的合作精神渐渐风吹云散。纵然是在这样一个分 工精细的年代,我们更加是需要远离孤独,走向合作,这是一个需要从小就应该培养的心理素质,要知道,通常一个人的狂欢无力挽救一切狂澜。
心理健康课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
2、幼儿知道要关心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教师戴鸡妈妈的头饰,讲述:咯咯咯,今天我鸡妈妈可高兴了,因为我要带着我的鸡宝宝回新家去。教师可以做一些鸡的动作,用夸张的语调,吸引幼儿的注意。
2、看图片听故事
(1)教师出示图片,有表情地讲故事。
(2)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鸡妈妈带着小鸡去哪里?(去他们的新家)
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桥被水冲断了)
鸡妈妈和鸡宝宝又不会游泳,想想他们心里着不着急呢?(非常着急)这时小鸭子说了什么呢?(我背你们过河)
小乌龟说了什么呢?(我们来帮你)
大象又说了什么呢?(我来帮你)
小朋友们想一想,鸡妈妈和鸡宝宝过河了没有呢?(过了)
教师总结:我们要像小动物一样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3、情景表演
(1)教师请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分别扮演鸡妈妈、鸡宝宝、小鸭子、小乌龟、大象。
(2)教师讲故事,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表演故事。
(3)教师评价幼儿的表演。
心理健康课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