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认真写教案,才能更好地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教案的制定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初三物理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初三物理教案篇1
一、导课。
1、复习提问:什么是机械效率?
热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跟所有机械一样,也有效率的问题。热机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热机效率和环境的保护。
2、引入新课。
二、热机的能量损失。
1、提出问题,热机把燃料所蕴藏的化学能除了做有用功以外;同时还有哪些形式损失能量?
2、梳理总结,说出热机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走向。
三、热机效率。
1、引出热机效率的概念,提出自学要求,看课本相关内容画出热机效率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提高热机效率
四、环境保护。
1、热机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什么问题,你觉得应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通过学生的展示予以肯定。
五、出示目标,学生小结。
六、巩固练习:
1、热机是把能转化为能的机械,在热机里,转变为的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
2、如何提高热机效率,是减少能源消耗的重要问题,要提高热机效率,其主要途径是减少热机工作中的各种损失,其次是保证良好的,减少机械损失。
3、为节约能源,需提高热机的效率,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效率的是( )
a、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b、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
c、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
d、尽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
4、目前,社会上有一些旧的被淘汰的内燃机,从长远看,你认为有必要修一修再使用吗?说明原因。
初三物理教案篇2
新课教学:
一、力是什么?(多媒体投影)
1、观察、演示:(多媒体投影——出示一组运动图片)
①在刚才学生的体验下,引导学生得出“力”是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人对物体施加了力。
②接着让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物体间能否发生力的作用呢?生产中,有没有见过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力的情况吗?(教师组织,学生互问互答)
③学生思考并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多媒体投影)
④刚才学生所举的例子都是物体与物体相互接触而发生力的作用的,让学生对此提出不同的意见。(举出一些不接触也能发生力作用的例子)(多媒体投影——a、b图片)
a》苹果离开树后能下落;
b》铁钉没有接触磁铁,磁铁吸引仍能铁钉;
结论: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能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有力的作用。
⑤学生总结出:物理学中的力,是物体对物体推、拉、提、压等的作用,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有学生对“作用”的疑问,教师对此进行解释: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叫做作用。)
2、概 括:(多媒体投影)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教师讲解:综上所述,两个物体无论是否接触,它们之间都能发生力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我们把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多媒体投影)
(学生懂得从例子中分辨这两种物体)
3、多媒体投影上述记录与分析,加深学生对物体力作用的体会
4、鼓励学生由体验提出疑问:一个物体能否发生力的作用?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从主观感觉出发,有碍概念的理解,例如:紧握拳头时,手没接触别的物体而肌手也紧张,认为一个物体也能有力的作用(处理方法,让学生握拳体会手指与手掌的相互挤压。手指、手掌为两个物体)。
学生总结出:单独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观察和体验:(多媒体投影和学生实验相结合)
提出问题,再次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一个人摔倒在地是怎么站起来的?
1、学生实验:
①让全体学生举手拍书桌
②学生用双手拉弹簧
2、(多媒体投影)
① 站在滑板上的学生推墙后的场面;
② 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为什么前进?
③ 观察球从高处落地后的情况,引导学分析得出结论;
3、总结(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运用:划船时船浆向哪个方向划?为什么船能前进?(多媒体投影)
5、质疑讨论:
甲乙两同吵架,甲用手打了乙的脸,脸痛手不痛,是脸受到了力而手没有?
6、做 一 做:
让学生吹好气球后,再放开,气球就会从手中飞出去,分析原因。由此你获得什么启示?(多媒体投影——火箭)
原因:气球向后压出气体,反过来气体向前推气球
三、力的作用效果
先提出问题:物体间力的作用看不见,摸不着,怎样知道物体是否受到了力呢?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教师讲解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由学生的实验概括出结论(多媒体投影和学生实验相结合)
1、学生演示:两名学生传接排球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学生演示:
(1)轻压气球
(2)轻拉压弹簧
(3)使锯片变弯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质疑讨论:
(学生实验)学生用手压桌面,桌面看不出变化,从而提出: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不都是能产生效果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多媒体投影帮助释疑。)
四、理解知识,发展智力:创设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重视个体,激活学生思维,并使学生获的成就感(穿插于过程)
1.马拉车时车,车随马前进,可见车受力而马不受力对吗?
2.脚踢球时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这时受到球作用的物体是什么?
3.人站在地面上不动,人就不受力吗?
4.磁铁能够吸引铁钉,铁钉也能吸引磁铁吗?
5.玻璃杯摔到水泥地上为什么会碎?
6.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7.让学生吹好气球后,再放开,气球就会从手中飞出去,分析原因。由此你获得什么启示?
五、探讨总结(多媒体投影)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
独存在;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以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
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运用这个知识
解释生活、生产实际中遇到的一些实例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六、教师结束语:
有的力很小:小蚂蚁搬着面包屑,细雨纷飞飘落;分子在吸引,在排斥。有的力很大:狂风巨浪,轰然巨响,火箭腾飞,斗转星移,宇宙奇观,力真美妙!关于力还有更神奇美妙的力学现象,同学们回去后按探究问题探究,如果发现新的问题,我们大家再来共同探讨!
七、探究问题
1、力的大小如何比较?
2、怎样对力进行测量?
3、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种测量力的工具吗?
初三物理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共同、不同之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利用教学课件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树立学生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难点: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做功冲程。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汽车是如何通过燃烧汽油,来获得前进的动力?
(二)、进行新课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
1汽油机
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我们首先介绍汽油机。
(1)、汽油机:用汽油作燃料的内燃机
①构造(对照课件,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②工作原理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这是第一个冲程吸气冲程。
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这是第二个冲程压缩冲程。 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由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是第三个冲程做功冲程。
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由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这是最后一个冲程排气冲程。
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 ③能的转化。
在压缩冲程,活塞对燃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余三个冲程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来完成。
(2)柴油机
2、柴油机:用柴油作燃料的内燃机。
柴油机与汽油机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
②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
构造方面:柴油机没有火花塞,而在相应位置上安装的是喷油嘴。
工作过程上:
吸入的气体不同(汽油机吸入的是什么?柴油机吸入的只是空气);
压缩情况不同(柴油机压缩冲程末,气体体积要小得多。所以压强更大,温度更高,这个温度早已超过了柴油的燃点)。
点火方式不同(汽油机靠火花塞点火。柴油机由于压缩气体温度已超过柴油燃点,从喷油嘴喷入雾状柴油便可立即燃烧。这种方式称为压燃式)。
用途方面:柴油机比汽油机便宜,但汽油机一般比柴油机轻巧,所以汽油机通常用在飞机、小汽车、摩托车及一些小型农用机械上。而柴油机一般用在舰船、载重汽车、拖拉机、坦克以及发电机等大型设备上。
五、板书设计
1、汽油机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2、柴油机。
3、柴油机与汽油机有共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
六、课后作业
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
七、教学反思
学习了本节课、你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有了什么了解。
八、安全教育
不要购买“三无”食品,不食过期、霉烂、变质食品。
初三物理教案篇4
一、电功
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
2.电流做功的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功是电能转化的量度。电功是过程量,电流做功时,总伴随着能量状态的变化。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的数值与该用电器此时消耗的电能数值完全相同。
3.电功的公式及其变换式:w=uit(变换式w=rt,w=i2rt),即电流在某段电流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电功的单位;焦耳(j)、千瓦时(kwh)
5.电功测量: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
二、电功率
1.定义及意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电流做功不仅有大小而且有快慢之分。用电器的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只能说明用电器电流做功快,并不表示电流做功的多少。
2.公式:p=w/t=uit=ui,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器。
3.单位:瓦特(w),千瓦(kw)
4.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5.测小灯泡的电功率:(1)实验原理;(2)实验电路图;(3)实验步骤;(4)数据处理。
三、焦耳定律
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q=i2rt
四、熟记电学中基本量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的计算
物理量(符号)公式单位(符号)串联电路特点并联电路特点
电功(w)
电功率(p)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物理上册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初三物理教案篇5
【课标内容】
探究燃料的热值、热机效率、热机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建立热值概念。知道热值是燃料的重要特性,了解热值的表示法和常见燃料的热值,能利用热值表进行有关燃料放热的简单计算。
了解热机效率。知道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可以怎样提高热机效率以及提高热机效率的意义所在。
知道热机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会计算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使学生懂得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的重要意义,培养自觉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燃料热值的概念和单位,并根据定义计算燃料燃烧放热的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
提高热机效率要从联系实际入手,分析实际问题,并能用热机效率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探究 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炒菜做饭、奔驰的汽车与火车、火力发电、直入苍穹的火箭等都离不开燃料。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跟所有机械一样,也有效率的问题。热机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热机效率的知识。
二、合作探究
(一)燃料的热值
从原始人类学会用火起,至今,人们使用的能量大部分还是通过燃烧燃料获得的。
常见燃料的分类
固体燃料 如:干柴 煤等
液体燃料 如:汽油 柴油 酒精等
气体燃料 如:氢气 天然气等
燃料燃烧过程: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如图表示一个四口之家使用某种燃料时的月消耗量。使用不同燃料,消耗量是不同的。为什么?
燃料的热值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所用该燃料的质量(或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q表示)。
教师强调热值定义中“燃料完全燃烧”
单位:焦每千克 焦每立方米
符号:j/kg 或 j/m3
物理意义:描述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热本领的物理量。
质量为m的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能量:
q=qm q: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m:燃料的质量
q: 燃料的热值
体积为v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qv q: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v:燃料的体积
q: 燃料的热值
常见燃料的热值
干木柴的热值是q=1.2×107 j/kg,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表示:1kg的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2×107 j。
烟煤的热值是q=2.9×107 j/kg,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表示:1kg的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2.9×107 j。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
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及是否完全燃烧无关。同种燃料的热值是定值,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例题讲解:
例 计算4kg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已知:q=4.3×107j/kg m=4kg
求:q
解:q=qm
=4.3×107j/kg×4kg
=1.72×108j;
答:4kg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1.72×108j。
[学生练习:计算完全燃烧100 g酒精能释放出的热量。(q酒精=3.0×107j/kg)]
(二)热机效率
汽车行驶,汽油的化学能能完全释放出来吗?燃烧放出的热量能全部被被有效利用吗?
热机燃料的能量主要走向示意图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定义式:公式:η=×100%)
典例分析:计算热机效率
一台大型推土机的推力约为3×104n,匀速推着土前进的总行程达10 km,消耗柴油约30.3 kg,求推土机上装的柴油机的热机效率。
解:η=×100%=×100%=×100%≈23%
答:这台柴油机的热机效率为23%。
议一议
热机的效率能达到100%吗?为什么?
不能达到100%,因为热机中可用于做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的一部分,这部分能量远小于总能量,所以其与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总能量的比值必然小于1,即热机效率小于100%。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提高热机效率?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减少热机工作中的各种能量损失;
减少燃烧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量简化机械传动部分;
选用优良的润滑材料减少摩擦,以减少机械损失。
(三)环境保护
热机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什么问题?你觉得应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展示图片、资料让学生分析应该如何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对学生的成果予以肯定。
[学生的展示]
采取的措施:
改进燃烧设备,加装消烟除尘装置;
集中供热;
改用气体燃料,普及煤气和天然气;
充分开发利用污染少和无污染的新能源。
三、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燃料的热值及意义
2、常见燃料的热值
3、热值的单位及计算公式
4、热机的效率
5、环境保护
四、课堂练习
1.(贵阳中考)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
c.d.0.5kg煤油和1.5千克煤油的热值一样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2016?连云港)将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一,则剩余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 ( a )
a.都不变
b.都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
c.热值不变,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
d.热值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密度、比热容不变
3、下列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
b.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c.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热值越大
d.热值和热机效率都是定值,与外界条件无关
4、(2016?福建)完全燃烧0.035m3的天然气放出多少焦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能使多少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天然气的热值取q=4×107j/m3)
解:完全燃烧0.035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
q=qv=4×107j/m3×0.035m3=1.4×106j;
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后可加热水的质量: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作业
2、完成本节对应练习
六、板书设计
13.4 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一)、燃料的热值及意义
(二)、常见燃料的热值
(三)、热值的单位及计算公式
(四)、热机的效率
(五)、环境保护
初三物理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