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任务,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下面是公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给小动物喂食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给小动物喂食教案篇1
活动内容:
?给宠物喂食》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数数以及序数、单双数。
2、能够区分上下。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给宠物喂食》大图
2、幼儿用书《给宠物喂食》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1、出示《给宠物喂食》大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分别住在哪层楼哪间房?引导幼儿说出第几层第几间房等序数。
2、复习单双数:
这些宠物各有几只?(1、3、5、7……)它们都是什么数?(单数)这些宠物分别喜欢吃什么?这些食物分别有多少?(2、4、6……)2、4、6、8是什么数?(双数)3、数的比较。
引导语:你觉得喂小动物的食物够了吗?(够,食物比动物多1。)
二、游戏:
这是什么
1、教师用手遮住《给宠物喂食》大图中的一幅画面,如遮住第二行的第四幅,让幼儿猜出遮住的是什么,有几个。(通过动物下边是食物,食物比动物多1的线索回答)
2、引导幼儿叙述遮住的图案上面是什么,有多少;或者遮住的图案下面是什么,有多少。
3、幼儿两两组合,采用幼儿用书《给宠物喂食》,玩游戏。
一个幼儿遮住一幅画面,另一位幼儿猜:遮住的是什么,有多少。然后再互换角色玩。
给小动物喂食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几种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2、尝试简单的分类,萌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小狗过生日"课件、常见小动物胸饰、动物喜欢吃的食物(自制)
活动流程:
导入讨论--情景游戏--整理归类
(一)导入讨论
1.播放课件"小狗过生日"师:今天小狗可高兴了,因为今天是它的生日,它要请小动物们和它一起过生日。笃笃笃,有人在敲小狗家的门,我们看看有哪些小动物来了?
师:小兔、小鸡、老虎给小狗带来了生日礼物,还对小狗说了一句话,你们知道它们对小狗说什么?(祝你生日快乐)
2.猜食物活动。
师:小狗听了很开心,它请小动物们进来,还拿出准备好的食物招待它们。你们猜猜小狗给小兔、小鸡、老虎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幼儿自由回答)
3.继续播放课件师:那我们来看看,我们猜的和小狗准备的食物是不是一样?猜对了没有?小兔、小鸡、老虎它们吃着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可开心了。
(二)情景游戏:教师和幼儿扮演小动物去给小狗庆祝生日。
1.出示小动物胸饰: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去小狗家过生日?这里有许多动物的图片,我们也来扮演动物去给小狗庆祝生日,好吗?我喜欢小鸟,我就戴上小鸟图片当小鸟。你们喜欢什么动物,就戴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图片,就扮演什么动物。
2.小动物们准备好了出发。看,小狗家到了,我们要有礼貌地敲门,见到小狗我们对它怎么说?(引导幼儿有礼貌地对小狗说"生日快乐"。)这是我们送给你的礼物。(引导幼儿有礼貌地对话)
3.小狗也给小动物们准备好喜欢吃的食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食物?(引导幼儿说出食物名称)
4.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什么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师:我是小鸟,我喜欢吃小虫子,小动物们看看你是什么小动物,你喜欢吃什么?)引导幼儿相互说说。
5.小动物们去找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并引导小动物们说"我是**我喜欢吃**"。
(三)整理归类
1.师:小鸟吃得好饱啊!要休息一下了,小动物们,你们吃饱了吗?那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2.师:小狗给你们准备的东西好吃吗?谁来告诉我,你刚才吃了什么东西?谁和它吃一样的食物?吃同样食物的小动物请你们坐在一起。
3.小鸟喜欢吃虫子,还有哪些动物喜欢吃虫子,请站起来。请喜欢吃虫子的动物都坐在一起吧。
4.刚才,有小动物喜欢吃小草的,也有喜欢吃虫子的,那有没有喜欢吃肉的?喜欢吃肉的动物请上来,我给你们拍一张照片。(把喜欢吃草的、吃肉的、吃虫子的小动物分开坐,并看看说说这些动物的名称)
5.师:我们来看一看,还有哪些小动物?现在剩下的动物不是吃小草、不是吃小虫,也不是吃肉的,那它们喜欢吃什么食物?(启发幼儿想想熊猫、猫头鹰、蚯蚓这些动物喜欢吃什么)(播放课间,引导幼儿了解特殊动物的食物)
6.师:小动物们,今天在小狗家过生日开不开心?我们再带小狗去外面做游戏,好吗?(幼儿出教室,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贯穿活动的始终,孩子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的被激发出来。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创没了有趣的'游戏情境,从捉迷藏到给小动物送食物再到给小动物喂食,整个游戏情境非常流畅、有趣。孩子在游戏化的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学习了4以内手口一致的点数并正确地说出总数。此外,活动中游戏的使用,动物角色的选择,都有效的激发了孩子更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使活动一步步推向**。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达到了教学活动的目标。
当然,在活动中的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语言不够简洁,声音有些大声了显得不够亲切。
2.表扬不够具体。如:幼儿贴对圆点数或食物后应问幼儿,他贴对了没有?而不应该总说太好了。
3.由于紧张,语速稍快了点。对幼儿的照顾也不是那么周全。
4.活动的设计如果能在后面加一个吃的环节,效果会更加好。
回顾准备这一次公开课的经历,我感觉收获很大。对幼儿教学有了一些更深的体会,对课堂的驾驭有了更多的体验,对一些看似传统的教法也有了新的认识。
小百科:动物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
给小动物喂食教案篇3
教案目的:
1、能够根据分合式以及交换规律探索出8的加减算式。
2、熟练进行8的加减运算,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案准备:
1、幼儿较熟练地掌握7以内各数的加减运算及8的组成。
2、教学挂图《热闹的动物园》。
3、加号、减号、等号、数字卡片每人1套,笔1支。
4、幼儿学习资源。
教案流程:
1、引导幼儿利用双色卡片复习8的.组成。
2、幼儿根据8的分合式自主探索摆出8的加减算式。
(1)创设情境“逛公园”,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以“妈妈带晓晓逛公园,售票员阿姨说今天公园免费开放,但是小朋友必须通过一个智力关卡才能进入公园”的情景来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出示8的一组分合式:8可以分成1和7(7和1),1和7(7和1)合起来是8。请个别幼儿演示,用数字和运算符号摆出8的四道加减算式。
(3)重点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引导全体幼儿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剪发书按时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
(4)全体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自主探索8的其他加减算式。重点引导幼儿在摆算式的过程中能够熟练地运用交换规律
(5)组织集体分享、验证。
3、出示教学挂图《热闹的动物园》,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自编8的加减应用题,并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幼儿操作幼儿学习资源,熟练进行8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延伸:
幼儿操作幼儿学习资源操作卡继续练习加减运算。
给小动物喂食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
2、培养幼儿机智的反应能力。
3、发展幼儿倾听的习惯。
活动准备:
母鸡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幼儿做学走路的游戏:老爷爷走路弯着腰,老奶奶走路两边摇,解放军走路挺胸肺,小朋友走路蹦蹦跳。幼儿反复做几遍后结束。
2、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玩法,规则。教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站成一个圆圈。游戏开始,鸡妈妈说,孩子们,你们在家里好好睡觉,我去找东西吃,你们把眼睛闭上,听到妈妈叫你们才能眼开眼睛。说完,小鸡蹲下闭上眼睛,鸡妈妈走到场地的另一端说,小鸡乖乖,快快醒来,妈妈找到吃的'了,快快跑来。小鸡听到妈妈的叫声,睁开眼睛,跑向鸡妈妈。
3、幼儿游戏。小鸡听到鸡妈妈说完快快跑来后,才能跑向鸡妈妈身边。幼儿熟悉玩法后,可请幼儿扮鸡妈妈,分组进行游戏。
4、放松活动。幼儿听音乐做《小鸽子飞》的动作:小鸽子咕咕,飞来飞去咕咕……。
给小动物喂食教案篇5
材料背景:
小班幼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好模仿,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主要依靠动作进行,很喜欢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并积累新的经验。因此,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主、温馨、开放的游戏环境,在游戏中,选取了幼儿喜欢的、机灵的、有趣的(小猴、小猫、小兔)动物形象,创设了一个幼儿感兴趣的“给小动物喂食”的游戏情景,又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了形象直观、易操作、层次性的.操作材料(各色小鱼、萝卜、香蕉),使幼儿有了实践操作的机会。
游戏目的:
1、在给小动物喂食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2、积累7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的经验。
游戏片段:
第一阶段
区域活动开始了,朱恩泽来到了益智区的给小动物喂食,他拿出一盒子香蕉,用调羹开始将香蕉送到小猴子的嘴里,可是香蕉一直掉落,朱恩泽就用手不停地捡起来再用调羹喂。喂了一段时间后,又从框里取出一盒子胡萝卜,用调羹喂小兔吃胡萝卜。最后又以同样的方法喂小猫吃鱼。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朱恩泽一直将食物掉落在桌子上,然后不停地捡起来再喂。教师看到这个现象后,就过去对朱恩泽说:“这么多食物一起喂小动物吃,调羹也装不下呀,再说小动物一下子吃这么多会噎住的。”朱恩泽就说:“那我少喂一点”“对呀,你可以一个一个喂!”
分析与解读(优势与不足):
优势:
幼儿对材料的兴趣非常高,动物又是幼儿最喜欢的,所以幼儿很乐意给小动物喂食。
不足:
1、幼儿操作过程太机械化,教师已经将食物装在不同的盒子里,幼儿只需要拿出盒子,将食物喂给小动物吃,一直重复喂食的动作。
2、材料没有难度,缺乏挑战性。幼儿不用动脑筋就可以完成。
调整设想:
增加材料的难度,每个小动物下面都放几个盘子,在盘子上贴上不同颜色的纸,上面标有点数,让幼儿根据动物爱吃的食物、颜色以及点数进行取物喂食。
第二阶段
朱恩泽在益智区的给小动物喂食材料玩,他先拿出一盒子香蕉,然后取出小猴下面贴有黄色纸的盘子,数着:“1、2、3、4、5”,于是从盒子里拿出5只黄色香蕉放在盘子上,再用调羹将食物喂到小动物的嘴里。等小猴的盘子全部数好喂好后,他就拿出小兔下面的盘子和一盒子胡萝卜开始喂起来。
通过调整,材料有了一定的挑战性,幼儿需要根据盘子上纸的颜色和点数来取物,在数数过程中幼儿要按一定的顺序数数,不然就会出现漏数或者重复数的现象。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兴趣也更加浓厚了,有了一定的情景性。
分析与解读(优势与不足):
优势:
1、材料具有情景性,幼儿对材料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2、材料有了一定的难度,能够提升幼儿的能力。幼儿需要根据盘子上的颜色和点数两方面来取物。
不足:
教师将食物都分号了装在不同的盒子里,幼儿都不用区分。
给小动物喂食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学习手口一致地进行4以内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2.认识常见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3.在找一找,喂一喂小动物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动物的快乐。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正确的进行4以内的点数。
难点:边给小动物喂食边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小兔、小狗、小猫、小鸡动物图片各3~4个。
2.一次性盘子若干个,每个盘子里贴有点子数(数量在1~4之间)。
3.小鱼、胡萝卜、肉骨头、虫子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谈活引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捉迷藏吗?(喜欢)在森林里,也有许多的小动物在玩捉迷藏,它们会是谁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出示黑板)
二、玩“捉迷藏”,找一找
1.你们找到什么动物啦?
2.你们的眼睛可真利害。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1)你找到几只小狗?(2个)2只小狗,用2个圆点来表示。
(2)你找到几只小猫?(1只)。
(3)现在找找小兔,你找到几只小兔?
(4)我们再来找一找,有多少只大公鸡?
三、给小动物喂食
1.小动物们玩啊玩啊,他们好饿了,要吃东西了,这里有这些小动物们最喜欢吃的食物,(用手指黑板贴的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食物)是什么动物最喜欢吃的?把它送给小动物吃。
2.小结(教师出示4盘食物)这里有小兔喜欢吃的萝卜,大公鸡喜欢吃的虫子,小猫喜欢吃的鱼,还有小狗喜欢吃的骨头。
3.教师示范小猫找食。(装和盘子圆点数量一样多的食物)
4.幼儿示范小狗找食。(装和盘子圆点数量一样多的食物)
5.今天还来了许多的小动物,他们正躺在你们小椅子下面休息呢?我们把小动物请出来!
6.小动物们的椅子下有装食物用的盘子,请你们拿出来。
7.请小动物们去找你们喜欢的食物吧!
四、集体检查、反馈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都找对食物了没有:他们都找到自己喜欢的食物没有?那他们装的数量和盘子上的圆点数一样吗?(如不对,纠正)
2.小结:所有的小狗、小猫、小兔和大公鸡都很能干,而且装的数量和盘子上的圆点一样多。
五、结束
小动物们吃饱了,请把盘子轻轻的放在小椅子下,我们一起到外面散散步吧,小动物们出发啦……教师(陶昌丽)在教学活动中
幼儿积极的参与及集体反馈
教师们在进行点评
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活动是小班第一学期的数学活动《给小动物喂食》。
1.在游戏情境中学习手口一致地进行4以内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2.认识常见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3.在找一找,喂一喂小动物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动物的快乐。
本次活动以游戏贯穿活动的始终,孩子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的被激发出来。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创没了有趣的游戏情境,从捉迷藏到给小动物送食物再到给小动物喂食,整个游戏情境非常流畅、有趣。孩子在游戏化的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学习了4以内手口一致的点数并正确地说出总数。此外,活动中游戏的使用,动物角色的.选择,都有效的激发了孩子更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使活动一步步推向。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达到了教学活动的目标。
当然,在活动中的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语言不够简洁,声音有些大声了显得不够亲切。
2.表扬不够具体。如:幼儿贴对圆点数或食物后应问幼儿,他贴对了没有?而不应该总说太好了。
3.由于紧张,语速稍快了点。对幼儿的照顾也不是那么周全。
4.活动的设计如果能在后面加一个吃的环节,效果会更加好。
回顾准备这一次公开课的经历,我感觉收获很大。对幼儿教学有了一些更深的体会,对课堂的驾驭有了更多的体验,对一些看似传统的教法也有了新的认识。
给小动物喂食教案6篇相关文章:
★ 逛动物园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