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善的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教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课程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文艺复兴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文艺复兴教案篇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基础解读】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的背景:
(1)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着名的工商业城巾。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
(3)教会严格控制着文化思想的发展。
二、文艺复兴
1、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核心:人文土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表现: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4、代表人物:
(1)薄伽丘,文艺复兴时期着名文学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作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和彼特拉克,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3)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5、文艺复兴的扩展:
16世纪以后,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
1、原因:
(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2)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3)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激化了矛盾。
2、马丁·路德改革:
(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他主张每个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3)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__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否定罗马教廷的,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文艺复兴教案篇2
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艺复兴三杰” 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2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课堂上,教师应仔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的认识和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反对宗教迷信。
(2)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
2.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 (2)人文主义的基本概念。 2 教学难点 人文主义。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 标签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师生共同赏析图片《中世纪的圣母子》和拉斐尔的《椅中圣母》,找出他们的不同点来。在此基础上,提问: (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当时开展了什么运动?
2 新知介绍
一、文艺复兴
1、意大利文艺复兴产生的社会背景
①意大利半岛最早萌发了资本主义经济:
14、15世纪,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城市,工商业发达,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他们具有新的开拓创新精神,不满足于当时天主教会控制下的陈腐、呆板的生活。
②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留下了不少古代文化的遗迹,容易使当地的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拜占庭帝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攻占后,许多学者逃到意大利。他们带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这其中有许多是意大利文手抄稿,他们还在意大利各地讲学,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
③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各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竞相延揽才智之士,汇集了众多的博学才子。可引用佛罗伦萨美第奇的话:“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驮畜。” 人们正是在研究、学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与教会文化的不同之处,并加以改造利用,掀起了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表象,实际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
2、含义和实质:
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这表明了文艺复兴的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以此出发,人文主义重视现世生活,因而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__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主张发挥人们的创造力,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亚而伯蒂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及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总之,人文主义就是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4、文学领域的成就: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1)“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薄伽丘:
代表作:《十日谈》
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但丁:“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代表作:《神曲》
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代表作:《歌集》
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5、文艺复兴的传播和意义: (1)传播:意大利→西欧诸国
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
(教师可简要指出其成就: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拉伯雷等艺术大师的成就;“日心说”等自然科学成就。) (2)意义: ①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__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②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④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二、宗教改革——与上帝直接对话:
1、背景:
(1)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 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学者尽管对宗教保持较为温和的态度,但其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天主教的权威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更加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p28思考题)
(2)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
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对人民进行严密的精神统治,__信仰的核心是“原罪”和“灵魂救赎”,即人生下来就有罪,只有信仰上帝,跟随耶稣才能得救。 16世纪的德意志在名义上是“神圣罗马帝国”,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成为受罗马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被视为“教皇的奶牛”,因此,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与宗教压迫交织在一起的德意志,便成了宗教改革的发源地。 (3)导火线: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劵
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这种骗人的谎言激起了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的极大反感。
2、性质:
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__。宗教改革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__。 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
3、代表人物及主张:
(1)代表人物: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 (2)主张:
①他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
他在研读《圣经》中,提出了关于灵魂得救及救赎的新观点:人的灵魂只要依靠个人虔诚的信仰就可得救,不需要教会神职人员的干预;信仰的唯一依据就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制定的神学。“
②他主张每个信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4、扩展及意义: (1)扩展:
马丁·路德的说法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__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这是__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新教形成三大主流教派即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派,结束了天主教在西欧一统天下的局面。路德教派主要分布在德意志北部和东北部以及北欧、美国等地;加尔文派主要分布瑞士、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地;英国国教又称安立甘宗或者圣公会主要存在于英国的都铎王朝时期。 (2)内容: ①简化宗教仪式;
②否定罗马教廷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3)意义:
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事业的发展。 ③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课后小结
◆(14-17世纪)文艺复兴: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6世纪)(文艺复兴影响下的)宗教改革: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3 复习总结和作业布置
复习总结
1.文艺复兴的实质
“文艺复兴”这一概念并不能揭示其本质,它不是古希腊罗马文明在湮没千年后的复兴,而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可以形象的比喻为“旧瓶装新酒”,即在古希腊罗马文化文明的“旧瓶”中装上资产阶级的“新酒”。 2.正确认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__的关系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宗教思想,并没有放弃__,而是对__的发展与创新。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次意义深刻的社会__和思想解放运动。
3.古希腊先哲的人文精神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比较 4.专家对《蒙娜丽莎》的解读
5.文艺复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者的启发,欧洲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革命,宗教改革,政治革命,并且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世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有何异同?
同:(1)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主张和要求。 (2)矛头都对准教会神学统治; (3)都促进思想解放。
异:(1)发起地区:意大利——德意志
(2)开展形式:文学艺术作品——直接改革宗教 (3)参与力量:上层社会知识分子——广泛群众 (4)体现的人文精神侧重点:
文艺复兴——追求幸福生活,提倡人性解放。 宗教改革——反对教会权威,主张信仰自由。
课堂练习
1.(2013·广东文综,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 a. 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2.(上海大综合卷,9 ) 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
①但丁
② 马丁.路德
③米开朗琪罗
④ 达芬奇
⑤ 伏尔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
文艺复兴教案篇3
一、课程标准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艺复兴三杰” 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课堂上,教师应仔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宗教改革,我们能够看清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概况:教会的腐败与罪恶笼罩着欧洲社会。然而,即使是像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家实际上也并非是贫苦民众的救世主,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运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2、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四、教学方法:图片法、史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对比分析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六、课时要求: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赏析图片《雅典学院》。
教师讲解: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封建时代。进入9世纪后,在封建主的支持下,__会势力膨胀。中世纪是宗教信仰的世纪,简要介绍__的精神统治。在__的精神统治下,欧洲几乎成了文化的沙漠。《雅典学院》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所创建的雅典学院为题,并以柏拉图及其弟子亚里士多德为中心,描写了古希腊以来50多个各方面的著名学者,位居画面中心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个以指头指着上天,另一个则伸出右手指着他前面的世界,以此表示他们不同的哲学观点。以他们为中心,两侧分别画出的一些著名学者,有一些还是当时的人物,他们各自的动态,都统一在为探求真理而自由争辩的崇高之中,以此歌颂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赞美人的创造力,同时反映了人们与古希腊先贤们对话而复兴文化的渴求。在此基础上,提问:(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代表人物及主张有哪些?(2)时人和先贤们共论一堂的情况说明了什么?(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4)当时人物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由此画展开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文艺复兴
1、背景:
?教师】文艺复兴首先在哪个地方兴起呢?为什么?
?学生】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教师】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会在意大利产生而不是其他地区?
分析:意大利各城市国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采取了一些重商政策。
在政治上,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
在经济上,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非常发达,是意大利最大的银行业和手工业的中心。
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也是其商业繁荣的重要因素。这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环境。
?教师】资本主义萌芽带来了什么变化呢?
经济的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这就与当时__宣扬的以“神”为中心、祈求来世幸福的意旨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因此,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首先在思想领域来一次大的解放运动。
?教师】除了经济和政治因素外,意大利还有哪些有利条件呢?
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文艺复兴产生的重要条件。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境内保留许多古罗马的建筑遗址和典籍。各城市与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有着长期的经济和文化联系,拜占廷帝国灭亡后,深通古希腊文化的学者和大量典籍流入意大利,研究和鉴赏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意大利蔚然成风。
2、实质:
?教师】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将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欧洲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但它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师】文艺复兴为什么要借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来反封建呢?
?学生】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而欧洲教会势力很强大,不能直接提出反封建。
3、核心:人文主义
?教师】如何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呢?什么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以此出发,人文主义重视现世生活,因而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__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
4、成就:
(1)“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①薄伽丘:(图片)
代表作:《十日谈》
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②但丁:“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图片)
代表作:《神曲》
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③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图片)
代表作:《歌集》
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的父亲是佛罗伦萨的望族、律师。他自幼随父亲流亡法国,后攻读法学。父亲逝世后专心从事文学活动,并周游欧洲各国。他还当过神甫,有机会出入教会、宫廷,观察生活,追求知识,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
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作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表现了高超的技艺。(图片)
5、意义:
?教师】通过前面对文艺复兴的整体了解,这场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在学生问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总结。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束缚;推动了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也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举例:天文学的“日心说”,物理学的伽利略、牛顿,生物学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等。)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如新航路的开辟受到人文精神的鼓舞。)
?教师】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对宗教持什么态度?
?学生】:不反对宗教,只是揭露天主教统治的腐败,反对天主教宣传的禁欲思想。
?过渡】文艺复兴并没有把矛头直指当时的天主教会,而是对教会势力抱有一种和解的态度,而真正提出反天主教会统治的是16世纪兴起的宗教改革运动。
二、宗教改革
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和宗教体系的框架,让学生对宗教有个基本的了解,如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__和天主教的关系?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在哪里?
?教师】世界三大宗教指:佛教、__。而天主教是__的一个支派。目前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是梵蒂冈城国,这个主权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坐落在意大利罗马城西北角的一个高岗上,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现在让我们回到16世纪的欧洲,一起关注下这场宗教改革运动。
展示三段关于天主教在欧洲统治的材料,让学生通过材料和教材知识概括宗教改革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再归纳总结。
1、背景:
①天主教对欧洲的政治、精神控制和经济压榨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思想: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人们对天主教的统治产生质疑。
③德意志成为教皇压榨最严重的地区,矛盾激化。
④导火线: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总结: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与宗教压迫交织在一起的德意志,便成了宗教改革的发源地。
2、序幕:
1517年10月,“马丁·路德在教堂门口贴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 ,揭示教皇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荒谬,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
3、内容:
通过展示《九十五条论纲》的资料,让学生归纳并理解马丁·路德的主张。
①信仰耶稣就可得救。(解释“因信称义”和“因行称义”的区别)
②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③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
④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的支持。
?教师】马丁·路德观点的核心是“信仰耶稣就可得救”,其观点为什么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与人文主义思想有什么关系?
分析:路德新教容许个人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蕴含着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因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
4、结果:形成了新教
马丁·路德的教义在德国北部和中部迅速传播,形成了路德教派,受其影响,瑞士、法国、英国等国纷纷进行宗教改革,出现了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
5、性质:
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__。
6、意义:
宗教改革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精神,如果说文艺复兴启迪了知识阶层的人文精神,那么宗教改革则直接激发了普通大众的人文思想,意义更加深远。其具体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②解放了思想,推动了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③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有利于民族文化和事业的发展,以及民族国家的形成。
八、【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文艺复兴,把人们从中世纪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确立起人文主义传统。宗教改革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的一统天下,建立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教。两场运动以不同的方式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反映了共同的时代精神——反封建。著名的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大胆展示自我的表现,其实正体现了我们这节课的——人文主义。
九、【板书设计】
人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背景(原因):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才 背景
实质(性质) 序幕
核心:人文主义 内容:“因信称义”
成就: 性质:
意义: 意义:
文艺复兴教案篇4
教学目标
识记罗马的主要建筑、艺术成就
认识西斯廷小教堂壁画、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广场建筑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赏析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人的艺术成就,进而认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功绩。
教学重点
西斯廷小教堂的《创世纪》壁画;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成就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最后的审判》的人文主义体现。
教学过程:
导入:"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却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这个国家和这座教堂的名字各是什么?"
第一目 "西斯廷小教堂及其壁画"
西斯廷小教堂的特点和(祭坛)两侧的壁画
适当补充有关西斯廷小教堂的位置及近况的:西斯廷小教堂位于梵蒂冈城国内,是圣彼得大教堂群中主教堂大殿内的一间厢房式小礼拜堂,它长、宽、高分别为40。5米、13。3米、20。7米。取名"西斯廷",是因为该教堂是在教皇希克斯图斯四世时期(1471—1484年在位)修建的,故以教皇之名命名。西斯廷小教堂今为梵蒂冈博物馆的一部分,虽然仅是一个小型礼拜堂,但它却是梵蒂冈城国和天主教世界的权威中枢,来自世界各地的红衣主教就是集会在西斯廷小教堂遴选教皇和召开全球天主教主教会议的。
对于西斯廷小教堂内部墙体壁画的说明,教材对其方位的表述"两侧墙壁上共有12幅壁画,左边6幅描绘摩西的生平事迹,右边6幅描绘耶稣基督的生平",似过于含糊,不易明白。对此,应直接点明:"两侧墙壁即指西斯廷小教堂内祭坛两侧的墙壁(见图1,祭坛位于此图的右边角),因祭坛座西朝东,故其两侧墙壁分别为南墙和北墙。南、北两墙各绘有6幅壁画,分别构成《圣经·旧约》中的摩西事迹组画和《圣经·新约》中的耶稣事迹组画。这些壁画出自不同艺术大师之手,集中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兴盛期的绘画艺术成就。"
拉斐尔和西斯廷小教堂挂毯
由于教材表述比较简约,建议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注意:
其一,适当补充有关内容:朱理二世逝世后,接任的`教皇利奥十世(1513—1521年在位)继续倾注巨大财力美化和装饰罗马城。他登基不久,即决定用挂毯装饰西斯廷小教堂的墙壁来纪念自己就任教皇。利奥十世委托拉斐尔根据《使徒行转》中的圣彼得和圣保罗等使徒的事迹,设计10幅挂毯图案草图,作为织工编织的底图。结果,拉斐尔在1515年至1516年间,足足了18个月才完成该任务,其中,每幅草图尺寸为3。3×5。28米。这10幅草图送到当时欧洲毛纺织技术最好的布鲁塞尔,由拉斐尔的弟子主理编织。1520年前后,挂毯全部织就。10幅挂毯挂在西斯廷小教堂祭坛两侧壁画的下面,平列起来,面积竟达175平方米,几乎相当于墙上其他艺术大师全部作品所占面积的一半。据当时人记载,当挂毯展出后,"整个教堂的人见了这些挂毯都目瞪口呆,一致认为系旷世佳作。"拉斐尔的这一杰作,为西斯廷小教堂增添了新的艺术光彩。他绘制的挂毯彩色画稿更成为西方最广为人知和影响最大的美术作品之一。如今,在梵蒂冈博物馆,设有专门的"挂毯厅",悬挂陈列这些挂毯,供游人观赏。
米开朗琪罗和西斯廷小教堂天花板壁画──《创世纪》
西斯廷小教堂的壁画出自众多艺术大师之手,而尤以米开朗琪罗创作的《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
建议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注意:
?最后的审判》壁画内容,主要取材于《圣经·新约》中《马太福音》和《启示录》。《马太福音》记述了"耶稣生平和受难";《启示录》记述了大量的宗教寓言,还有包括有"关于世界末日动乱的预言"。
其二,对于"《创世纪》壁画"的教学,有条件的话,可结合《世界美术史·文艺复兴美术卷》(朱伯雄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世界文明史·文艺复兴卷》([美]威尔·杜兰着、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等有关着作,赏析《创世纪》各部分画面,以期较深刻体会《创世纪》所寄寓的作者理想和蕴含的蓬勃时代精神。
其三,关于"《最后的审判》壁画"的教学。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最后的审判》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按教材的编排,教材通过相应的【历史纵横】和【学思之窗】两个栏目,对《最后的审判》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评价,分别作了阐述。因此,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和赏析《最后的审判》画面,按照【学思之窗】提出的思考题:"想一想,米开朗琪罗创作的《最后的审判》,为什么整个画面充满了严肃和恐怖的气氛,这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情绪?"引导学生思考和阅读【历史纵横】,以求释疑;或者,先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对米开朗琪罗创作《最后的审判》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次后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回答思考题。总之,务求使学生明白:米开朗琪罗不仅是位卓越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人文主义者 高中生物。他关注社会,反对暴政,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等级。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具有进步的主张,而且亲身参加了当时的进步正义斗争。如果就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这两位人文主义艺术大师的绘画作品相比较,前者比较多的是反映人文主义所追求的人性理智和幸福恬静的生活的情趣,譬如《雅典学院》、譬如《西斯廷圣母》;而后者则突出反映了人文主义追求人性解放、反对专制压迫和关注社会、主张社会平等的忧患意识。这其中,尤以《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为代表。
文艺复兴教案篇5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掌握人文主义的概念;记忆“文学三杰”“人文主义之父”和达o芬奇;了解“九十五条论纲”。
2.理解:文艺复兴和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信仰上帝就可以拯救灵魂”的意义。
3.运用:运用所学知识欣赏《十日谈》和拉斐尔《圣母与圣子》,理解其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过程与方法
1.故事创设情景。
2.图片赏析。
3.问题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文主义在历史发展中的进步意义。
2.学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的巨人们热爱生活、富有创造的精神。
3.用马丁o路德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激励学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关系;人文主义的概念。
难点
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思想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o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画中人物优雅,笑容微妙,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这幅作品之所以成为世界名作,最主要是因为画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人文主义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
新课学习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展示图片15世纪的佛罗伦萨
文艺复兴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1)物质前提: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阶级基础:新兴的资产阶级形成。(3)人才优势:众多博学多才的学者。(4)文化传统:古希腊罗马丰富的文化遗产。
二、文艺复兴
展示图片“文艺复兴三杰”
什么是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指的是14~17世纪,初期在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号,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反封建教会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核心:追求自由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批判教会腐败,但不反对宗教。
这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打着光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呢?
(1)利用地图说明意大利和古希腊罗马的地域继承关系;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旧地,有机会接触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为其率先进行文艺复兴提供了帮助。
文艺复兴教案篇6
本课的重点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难点是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对人文主义这一核心思想的分析,建议先学习文艺复兴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引导学生关注其注重人性的特点,增强感性认识,然后归纳其概念。根据学生的特点,也可以先明确概念,再由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史实讨论说明。还可以与__神学加以对比分析,加深认识。对德意志宗教改革的讲授,可以采取由学生撰写马丁•路德小传或者分组扮演路德派和教皇派展开大讨论的课堂活动方式,以人物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带动对宗教改革过程的讲述。教师要当好导演,并对信仰耶稣就可得救这一观点作出明确的解释。可分层次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如:教会为什么要规定复杂的宗教仪式?这一观点的实质是什么?与人文主义有什么关系?对于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可由学生回顾本课内容,分组讨论解决。
独立试航(预习教材,提取教材关键信息,记下发现的问题,准备参与合作探讨) 问题导读
1、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反封建斗争,_______和________是两种主要形式,该时期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被称为--------。
2、由于最早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新兴资产阶级鄙视以________为中心的封建文化,最终,文艺复兴运动超越古典文化复兴的界限,产生了___________社会思潮。
3、_________和薄伽丘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成就的高峰,前者被称为_______,其最优秀的作品是抒情诗集《歌集》。后者最著名的作品是_______。
4、1517年,宗教改革的序幕在______拉开,_________在教堂门口张贴《_______》,反对罗马教皇兜售________,斗争矛头直指________。
5、马丁•路德和_________是宗教改革中影响最大的两位代表人物。后者以_________为主要传教基地,并于1536年发表重要著作《________》。他的基本思想同路德相似,主张________,但其更进一步,提出了________的神学学说。关键信息
1、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人文主义
2、资本主义萌芽 意大利 __神学 人文主义
3、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 《十日谈》
4、德国 马丁•路德 九十五条论纲 赎罪券 罗马天主教会
5、加尔文 瑞士 __原理 信仰得救 先定论 我发现的问题:
合作探讨( 师生互动,点拨解疑,共同学习,轻松又愉快。这可是新课标的理念哟!) 主干知识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1、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且意大利经济繁荣 (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变革 (3)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深厚
2、 文艺复兴的实质和核心
(1)实质: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 (2)核心:人文主义思潮
3、 文艺复兴运动中早期的人文主义代表 (1)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的作品及思想
①《歌集》表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 ②提倡用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2) 薄伽丘的《十日谈》抨击天主教会,赞美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
4、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1)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 (2)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享乐主义,重视现世幸福
(3)反对封建等级制度,争取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要求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
(4)反对__神学的蒙昧主义,重视科学知识,鼓励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征服自然
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1、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背景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推动 (2)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
2、宗教改革运动的主要过程
(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①核心:主张信仰得救,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直接交流; ②反对繁缛的礼拜仪式和繁多的圣礼,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③反对罗马天主教会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
①主张信仰得救,进一步提出先定论的神学学说 ②要求建立民主、共和的教会制度
3、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1)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和天主教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4、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1)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首先表现在以平等观反对教皇权威和封建等级制度,其次表现在肯定人的地位,倡导个人自由 (2)由于宗教改革摆脱不了神的信仰的牢笼,故该时期的人文主义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要点透析
1.文艺复兴发端于意大利的原因
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的原因主要包括:
(1) 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产生,资产阶级不满现状,且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2)封建神学的各种传统观念与统治地位,不利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意大利境内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深厚; (4)意大利人才聚集,名人辈出。 2.文艺复兴是否是古典文化的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号称振兴古典文化,但只是借助其形式,内容主要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实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因此文艺复兴并不是所谓古典文化的复兴。
因为当时封建神学占据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容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是依据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思想文化成果;同时,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还无力与神学发生正面冲突,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为名,而行反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 (1) 相同点:
① 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② 都是新兴资产阶级性质的意识形态;
③ 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斗争矛头指向了天主教会。 (2)不同点:
① 从核心内容看:文艺复兴宣传人文主义世界观,以人为中心,主张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是按资产阶级的要求改革宗教,仍然承认神的存在。
② 从形式看:文艺复兴是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形式,宣扬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宗教改革则是在宗教外衣的掩饰下,表达资产阶级的要求。
③ 从影响看: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则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__开辟道路。
文艺复兴教案篇7
?课标要求】
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识记文艺复兴时期早期的代表人物但丁和达。芬奇及其代表作;识记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哥伦布等人的名字和新航路的路线;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文艺复兴的意义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通过对重大时间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伟大斗争,新航路开辟的成功,促进了各国的交流,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式;文艺复兴时期文艺作品反神学、反封建的精神,从而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重点难点】
一、重点:文艺复兴的本质和主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二、难点:人文主义的含义,文艺复兴的意义。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powerpoint课件。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法、启示法。
?教具媒体】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影片《达·芬奇密码》片头和电影《哥伦布》里的插曲《航行》,让学
生从中获取达·芬奇和哥伦布两个历史名人的有关信息,教师寻机过渡)达·芬奇和哥伦布都生活在14至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渐趋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世界正在发生剧变的时期。在神学笼罩的黑暗统治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的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的新时代即将到来。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将会感受到新时代到来前夜欧洲思想文化变革的蓬勃朝气,领略到人类反封建神学、向自然挑战的无畏精神。(课件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
(教师过渡)14世纪前后,随着手工工场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大利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但欧洲仍处在封建教会的黑暗统治下,封建神学统治者人们的精神世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们打着“复兴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那么文艺复兴运动是怎样兴起的?其指导思想是什么?有哪些杰出代表人物?对欧洲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下面我们一起探究。(课件出示第一标题)
一、文艺复兴运动
??兴起原因
1.14世纪前后欧洲资本主义首先在意大利萌芽,资产阶级需要创造自己的文化;
2.封建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摧残和对人们进行精神世界的控制。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相信人的力量,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从人出发而不是从神出发看待问题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运动实质: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
??文化巨人:但丁与达·芬奇。
(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但丁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中重要地位的介绍,以及他的代表作品的介绍,理出)
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同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先驱,他是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他的代表作品《神曲》。
拓展:通过阅读教材p73-74小字部分,理解但丁作品是怎样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
(教师激趣过渡)同学们听过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吗?就是这样一个执着的孩子后来成为意大利的卓越画家,文艺复兴时期又一位文化巨人。
指导学生观察绘画作品《蒙娜丽莎》并阅读文字介绍,理解:绘画对人和人性作了生动的刻画,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人文主义新思想和新的审美观念。
从但丁、达·芬奇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文化巨人们勤勉治学、献身艺术、追求真理敢于斗争的可贵精神,文艺复兴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历史影响
1、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2、孕育了西欧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化,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教师过渡)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另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新航路的开辟。那么新航路是怎样开通的?哪些冒险家为新航路的开辟做出了突出贡献?新航路的开通有哪些重大影响?下面我们继续探究。(多媒体出示第二标题:新航路的开辟)
二、新航路的开辟
(教师提出如下学习提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你认为当时欧洲人能开通新航路吗?(学生阅读p75小字,认识、归纳新航路开辟的目的和条件,教师指导方法)
??哪些冒险家为新航路的开辟做出了突出贡献?(指导学生结合p77《新航路的开辟》地图,找出各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和起迄地点,并完成下表)
完成表格后教师激趣,请一位学生讲一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经过:( 1492年8月,哥伦布率船队从西班牙出发,自西向东,横渡大西洋,他们凭借罗盘针航海图等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了30多天,10月11日发现了美洲巴哈马群岛,后来,哥伦布又发现了中南美洲的一些地方,他还以为他到达的是东方的印度,因此把当地居民叫做印第安人,就是印度居民的意思)
??新航路的开通有何重大影响?(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形成如下要点)
1、新航路的开通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为一个整体,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新航路的开通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新航路的开通也为殖民扩张开辟了道路 ,引发了西欧对外殖民扩张的狂潮,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局限性)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资本主义新时代到来前夜欧洲思想文化变革的蓬勃朝气,领略到人类反封建神学和向自然挑战的无畏精神,时时激励我们不断的去创新、去探索!
?课堂练习】
一、选一选
1、文艺复兴首先发生于 (
)
a、西班牙 b、法国 c、意大利 d、英国
2、文艺复兴时期“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是
(
)
a、莎士比亚 b、但丁 c、达·芬奇 d、拉伯雷
3、第一个找到从西欧直通东方的新航路的航海家是 (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二、完成《新航路的开辟》图中相关填空,并在图上画出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的大致路线
文艺复兴教案篇8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阅读教材,识记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文艺复兴的内涵、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与成就、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宗教改革最早兴起于德国的原因、马丁o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的发展和结果、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2.在识记上述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全面分析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兴起的背景,认识到一定时期思想文化是特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各代表人物思想及作品、《九十五条论纲》的全面分析,明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内涵的发展;进一步全面理解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学法指导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2.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26-29,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并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一目“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a(1):14、15世纪,文艺复兴为什么最早兴起于意大利(请注意阅读“前言”、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
?3组学生板演预测】经济:各城市鼓励发展工商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政治: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更关注社会现实;
思想: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为冲破教会的_提供了思想源头;意大利独特的人才结构。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2.阅读教材第二目“文艺复兴”
a:(1)请以表格的形式梳理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代表、主要成就(请注意阅读“历史纵横”、“学思之窗”、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
?2组学生板演预测】
领域国别代表人物主要作品
文学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人类平等;
意大利但丁《神曲》:抨击教会
意大利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人文主义之父”
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讴歌人的伟大和高贵;
艺术
(美术)意大利达o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意大利拉斐尔圣母像
意大利米开朗琪罗大卫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合作探究1】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各主要作品的分析,谈谈对文艺复兴核心思想的理解。
?1组学生板演预测】肯定人,注重人性,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现世的自由与幸福;提倡科学,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a:(2)结合材料思考,文艺复兴的兴起与发展对当时的欧洲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地心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这个学说的提出与_教《圣经》中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说法刚好互相吻合,处于统治地位的教廷便竭力支持地心学说,把“地心说”和上帝创造世界融为一体,用来愚弄人们,维护自己的统治。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提出了他的学说即“日心说”的要点:地球绕其轴心运转;月亮绕地球运转;地球和其他所有行星都绕太阳运转的事实。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后来,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一定程度证明了哥白尼的正确。
?6组学生板演预测】
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_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合作探究2】什么是文艺复兴(时间、地点、主体事件等)?其实质是什么?
?5组学生板演预测】十四五世纪,由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发起,借助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来反对封建神学,并加以新的创造和发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16世纪以后,迅速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史称这场新兴的文化运动为“文艺复兴”。
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开展的一场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3.阅读教材第三目“宗教改革”
a(1):16世纪,宗教改革最早兴起于德国的原因、标志、结果。
?4组学生板演预测】
原因:文艺复兴的影响;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
导火线:出售赎罪券。
标志:马丁o路德发布《九十五条论纲》,拉开序幕。
结果: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形成一系列新的宗教:德国的路德教、英国国教、加尔文教等。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a(2):请简要概述马丁o路德的主要思想主张(请注意阅读“资料回放”、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
?2组学生板演预测】1.只要虔诚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否定罗马教皇_(“因信称义”)。
2._徒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简化宗教仪式。
4.国家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a(3):欧洲宗教改革的兴起与发展有何历史影响?
?1组学生板演预测】否定罗马教会的_,打破了天主教会神学的垄断;解放了思想,进一步推动了人文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但马丁o路德等改革并未从根本上否定天主教等宗教,并确立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和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新教,最终于人文主义运动形成对抗,不利于人文主义的发展。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合作探究3】什么是宗教改革?其实质是什么?
?3组学生板演预测】16世纪,德意志马丁o路德发布《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并迅速席卷西欧各国的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其目的在于否定天主教的_,实现宗教信仰的自由与自主;
实质:一场由早期资产阶级领导的在宗教改革外衣下开展的反封建的运动。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知识梳理】【师生互动小结】
一、文艺复兴(14—16世纪)
1.条件:经济上,14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为自身利益,要求冲破天主教的思想_;文化上,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人才上,众多博学多才的学者。
2.概况:
(1)发源地:意大利(发展到整个西欧)。
(2)表达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价值,维护人的尊严,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
(4)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自希腊智者运动以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代表人物及作品:
时期领域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内容
最早文学但丁《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早期文学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人学”对抗“神学”,人文主义之父
文学薄伽丘《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4.意义:
(1)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_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政治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3)文学艺术: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4)自然科学: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二、宗教改革
1.背景:从历看,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从政治上看,德意志是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激化了社会矛盾;从经济上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的_;从诱因上看,教皇出售“赎罪券”,激起愤慨(导火线)。
2.开始标志:马丁o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3.马丁o路德的主要思想:信仰上帝就可得救,无需购买赎罪券;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每个_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
4.结果:宗教改革运动兴起,新教教派出现形成。(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英国国教)
5.新教特点: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_,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6.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和罗马神权统治的运动。
7.影响:政治上: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_,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经济上:没收了教会的大量土地和财产。文化上: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事业的发展。思想上: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检测反馈】
1.14—16世纪,欧洲哪些历史事件促进了人文主义的新发展,结合具体史实予以说明。
?2组学生板演预测】文艺复兴: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要求红坡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改变封建传统观念,从而促进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证明地圆学说,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人文主义发展和实验科学的进步;
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实践和深化,他集中反对罗马天主教会,摧毁天主教会的精神_,使宗教自由逐渐盛行,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促进人文主义发展;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1.14世纪从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反映了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
a.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的要求
b.摆脱封建神学_的要求
c.建立新的宗教教派的要求
d.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
解析:中世纪西欧的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要求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于是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答案:b
2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下列对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把人从宗教的_下解放出来是它的基本主张
b.人文主义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的观点
c.为适应资本原始积累需要它主张实行禁欲主义
d.对它的过分推崇容易导致出现社会混乱
解析:人文主义者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
3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的一生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掌声和赞誉,每当他到达一座城市,全城的男女老少都蜂拥迎接他,就像欢迎一位征服世界后凯旋的英雄。这表明当时()
①意大利人非常崇尚人文主义②彼特拉克因倡导人文主义而受到了尊重③意大利已彻底摆脱了神学世界观的_④意大利是当时欧洲最_的国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③的叙述错在“彻底”上,文艺复兴运动仅仅是摆脱封建神学_的开始;④的叙述错在“_”上,当时的欧洲还没有摆脱封建统治,更没有实现_。
答案:a
4(2013o安徽蚌埠检测)15世纪的名画《圣母与掌玺官罗兰》中掌玺官脸容强悍,目光尖利,画中倔强的线条反映出他顽强的个性。他不像是在景仰圣母,更像是在盯着圣母的脸看。圣母显得贤淑优雅,仍然是哥特式绘画里的人物,但掌玺官已完全走进肖像画的现实世界了。该画作旨在宣扬()
a.人文主义b.禁欲主义
c.蒙昧主义d.神秘主义
解析:性格倔强的掌玺官、贤淑优雅的圣母描述的都是普通民众爱恨情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答案:a
5(2013o山东烟台一模)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把人性从宗教的_中解放出来
b.教会_遭到理性否定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促进_、自由思想的发展
解析:中世纪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受宗教_,处于悲观、迷信、冷漠等状态,而文艺复兴倡导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b、c、d三项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及影响。
答案:a
板书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