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光荣班会教案7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案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写好教案帮助教师梳理知识脉络,确保学生在学习中不落下任何重要内容,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劳动最光荣班会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劳动最光荣班会教案7篇

劳动最光荣班会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体验劳动的快乐,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3.教育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不能乱丢乱甩。

活动准备:

1.搜集身边关于劳动的感人故事。

2.观察班上的学生谁最积极,并加以表扬。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学生观看自己的教室,并问问他们的感受,这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是最光荣的!

二、学会尊重劳动者

我们背着书包走在宽阔平坦的马路上时,当我们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时,你是否会想到那些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者?你是否体会到这些劳动者们所付出的艰辛呢?假如这些劳动者都停止了劳动,我们的生活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劳动者是最值得尊重的人。让我们为这些可敬的劳动者送上最美的赞歌吧!

下面请欣赏诗朗诵《劳动之歌》

劳动如多彩的光是那么明媚,劳动创造出千般快活,劳动使机器在飞速地动,劳动使万物承载世界,我要为劳动者唱赞歌。无论坚守在什么岗位,无论岗位是多么平凡,都是劳动创造新的生活。劳动是事业的根本,劳动才能获取新的生活。劳动是人类永远的旋律,劳动是勤劳者心灵之歌。

三、分享劳动的故事

劳动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他们无一不都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去创造自己的一切。

四、表扬爱劳动的同学

劳动是可敬的,劳动是光荣的。同学们,擦亮我们的眼睛,看看我们班上最爱劳动的同学有谁?他们平时是怎样做的?让我们向他竖起赞赏的大拇指,说一句赞美他的话!

五、点燃热爱劳动之情

劳动是光荣的,但劳动也是辛苦的!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会怎样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呢?

班长发起“爱劳动,惜成果”的倡议。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我们应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吧!(班长宣读“爱劳动,惜成果”倡议书)

1.在家做爱劳动的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衣服自己洗,帮爸妈洗洗碗、扫扫地。

2.在校做爱劳动的好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积极地参加班级劳动如扫地、拖楼梯,擦窗、拣公共场地的垃圾等,把教室和公共区打扫得干净。

3.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比如,每当你浪费一些饭菜时,你应当想到这是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不应该浪费,比如,你走出教室的时候,你应当想想教室里的电灯是工人叔叔的不应该浪费电,应该把灯关掉,还比如,你洗好手后应该及时把水龙头关掉,不能浪费水。

六、总结

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让我们用双手学会服务,学会劳动,学会创造,都来做勤劳好孩子;让我们用汗水描绘自己的理想,用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劳动最光荣班会教案篇2

一、活动主题

劳动最光荣

二、题目

我劳动我光荣

三、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

2、使学生明白劳动光荣、不劳动是可耻的行为。

四、活动准备

歌曲《小喜鹊,小蜜蜂》 《乡间小路》,故事《得过且过》,小品《起床》,诗歌《晚归》。

五、活动过程

(一)身边的实例引起话题

导入:同学们,前几天发生了一件事,应该引起同学们的思考。有一天,老师看到班里的地面脏了,就叫一名同学把地扫了,谁知这位同学却说:“我才不干呢,怎么老叫我干这活呀?”

听了这件事,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由发言。《我劳动我光荣》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合唱歌曲

全班齐声合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三)学生讲身边劳动的故事

1、请同学讲自己劳动的故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讲自己看见的周围劳动的故事。

3、教师小结:是啊,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劳动的例子,没有劳动就没有多姿多彩的世界。

4、听诗朗诵《晚归》,欣赏歌曲《乡间小路》。

天边最后一缕霞光,在无边的大地上留下一片苍茫。孤独的车行驶在路上,发出隆隆的声响。前方有萤火闪烁,那是谁家的灯光,把晚归的人盼望。劳累一天的人,难得享受这时光。怕惊扰了天边的月,怕惊扰了熟睡的星,还有前方的灯光。

5、每当唱起这首时,我们就想起农民伯伯劳动归来,小伙伴放牛回家的情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地劳动着,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才是光荣的。

(四)小品表演、播放歌曲《起床》

晓晓早上起来自己的事自己做;明明却是妈妈帮助叠被、穿衣……

1、小品中的做得对吗?那么,哪些事情做得不对呢?

大家讨论:谁来说说明明哪些事情做得不对?

2、引导:确实,在我们之中还有些同学对劳动的认识还是不够的。像小品中的因为怕苦、怕累、怕脏,这一点又说明了什么呢?

3、歌曲《小喜鹊,小蜜蜂》: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五)故事《得过且过》

寒号鸟每天就知道玩,不垒窝,最后冻死了。这个的故事告诉我们,就连黄鹂鸟都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何况作为21世纪的新时代的学生,是不是更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我们应该向黄鹂学习,不应该学习寒号鸟。

教师小结: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

(六)劳动技能大比拼,评选各种劳动能手

1、学生的自理能力比赛:每小组选5名同学参加整理书包、系鞋带、穿衣服、系红领巾比赛。

2、表扬优胜选手,推选3~4名最能干的选手介绍经验,其他的学生谈感受。

(七)倡议书

班长宣读“我劳动我光荣”的倡议书。

六、活动延伸

让同学们每周记录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心得。

劳动最光荣班会教案篇3

一、班会目标:

1.学生通过“毛泽东小时候劳动的故事”和《弟子规》中的相关古训,知道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2.通过事例分析,学生知道现阶段应该养成哪些劳动习惯,懂得在校、在家都应该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3.在老师指导下,制定养成一种劳动习惯的计划。

二、班会准备

教师:ppt

学生:制作“劳动习惯养成卡”

三、实施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视频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交流感受,揭示主题。

(二)听谈故事,诵读古训

1.听故事

毛泽东主席从6岁开始,就下田帮助大人干活了。8岁上学后,他每天早晨和下午放学,都要放牛,做零碎活。13岁至15岁的时候,他停学在家,整日在田间劳动,晚上还要帮助爸爸记帐,因为当时,他是全家识字最多的人。

毛泽东是一个劳动能手。他种田不怕多流汗水,人家锄两遍地,他锄三遍;平时走在田间,见草就拔。因此,他种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他自己又在山坡下开了一块菜地,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他把菜园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简直像一座花园。他还自己喂牛、喂猪。一有空,就用铁梳子给牛梳毛,使牛身上不长虱子。他把牛圈和猪舍打扫得很整洁,所以,他喂的牛和猪,从来不生病。

毛泽东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放牛时,还经常组织大家做各种有趣的游戏。这样孩子们都愿意和毛泽东一起放牛,牛放得好,玩得也高兴。

在劳动中,毛泽东从来都是踏踏实实,不偷懒取巧。一次,父亲让毛泽东和他弟弟到田里去摘豆,弟弟调皮,选豆子长得稀的.地方摘。豆稀,摘起来当然容易,面积也显得宽。毛泽东却选了一块豆子长得密的地方摘。他一颗一颗地摘着,用了很长时间,才摘了一小块地。父亲来了,站在地头,随便看了一眼,就称赞弟弟而责备哥哥。毛泽东没有吱声,把篮子拿给父亲看,父亲知道自己批评错了,笑了,不说话了。

2.谈感想

通过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你和小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你的感想。(小组交流,汇报)

3.诵读古训: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三)引出问题,引起思考

1.寻找榜样,及时肯定

说一说自己在家中都做过哪些劳动

2.请你来判断:

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

(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

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

3.引导学生观察环境,谈感受

出示问题:

(1)观察教室环境,你感受到了什么?

(2)值日生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呢?

4.辨是非

(1)下雨了,小明两脚都是泥,就进了教室。

(2)玲玲扫地时,满教室都是灰尘。

(3)小刚拖完地说:“强强,咱俩去倒脏水。”强强说:“我是摆桌椅的,我不去。”小丽跑过来说:“我去。”

(4)美术课上完了,小兰把不用的纸弄了一地。同学让她捡起来,她说:“那是值日生的事。”

(5)明明在校做值日时表现特别积极,老师表扬了他,回到家,妈妈让他帮忙倒垃圾,他说:“我今天干的活太多了,不干。”

劳动最光荣班会教案篇4

活动目的:

教育学生礼貌待人,孝敬长辈,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生活用品,排演小话剧《客人来了》。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讲话

少先队员应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礼貌待人,孝敬长辈是每个队员都应该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星期天,爸、妈不在家,我们该怎么办?

讨论:星期天,爸、妈不在家,我们该怎么办?

检查、表演“我当家”

表演评比“谁做得最好”并说出为什么

二、小结

少先队员不仅只是学习好,能说会道,还要能说会做,具有一定的适应社会的.劳动和交往能力。

三、小话剧表演《客人来了》

四、主持人总结上两项活动情况

五、料理家务竞赛

六、活动总结,并号召学生礼貌待人、孝敬长辈,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

劳动最光荣班会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劳动者的节日。

2、懂得劳动是最光荣的。

3、有参与劳动的热情和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劳动工具或替代物品。

2、教学挂图:《劳动最光荣》。

3、歌曲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

(1)教师:歌曲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幼儿看教学挂图,再次欣赏音乐。

(2)教师:你们想学习歌曲中的谁?为什么?

(3)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们是怎么样劳动的。

幼儿随音乐做模仿喜鹊、蜜蜂等劳动的动作。

2、了解"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含义。

(1)教师:人们为了歌颂劳动者,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节日,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2)教师:你们知道有哪些人在这一天过节呢?

(3)教师:为什么这一天是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老师的共同节日呢?

3、游戏"我也来劳动"。

(1)教师:小朋友长大以后也会成为一个光荣的劳动者,那么你想做什么呢?

幼儿自选一样能代表自己理想的劳动工具或替代物。

(2)幼儿随《劳动最光荣》的歌曲,手拿劳动工具或替代物,根据自己对相应职业的想象随音乐做动作。

劳动最光荣班会教案篇6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公益劳动,怎样正确对待公益劳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热爱公益事业、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

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切的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二.会前准备:

歌曲《劳动最光荣》。

小品、名人故事、诗歌朗诵、拼字游戏、倡议书。

三.班会过程:

(一)引言:达.芬奇曾经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的确,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就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五一”是国际劳动节,那让我们为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唱出劳动的赞歌吧。

(二)全班齐声合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主持人点拨:歌声唱出了热情,歌声唱出了力量。那么,我们之中又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公益劳动呢?

(三)小品表演。

1.请杨黎明、王紫薇、葛梦倩、刘文博同学表演:小品《一件小事》。

2.主持人点拨:确实,在我们之中还有些同学对公益劳动的认识还是不够的。

像小品中的小良同学因为怕苦、怕累、怕脏,怕给人笑话、看着处在危险中的盲人也不敢或者说不愿意去做。这一点又说明了什么呢?请学生讨论、发言。

(四)学生讲话助人为乐的故事。

1.请王兰兰同学讲《毛泽东助人为乐的.故事》。

2.主持人点拨,是学生明确:

以上的故事告诉我们:就连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也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公益劳动,乐于助人的好习惯,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的学生,是不是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班也有些同学平时也很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3.表扬部分同学

(五)献给劳动者一首诗。

请高腊玲同学配乐诗朗诵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诗歌《给乌兰诺娃》。

(六)小品表演

1.请徐逸凡、吴思怡、豆军、计豪、甘蜜同学

表演小品《粒粒皆辛苦》。

2.主持人点拨:一粒饭,掉了真的不算什么吗?劳动成果真的是随手可得吗?学生讨论、发言。(指出部分同学不尊重父母、老师、同学--------等等的劳动成果的坏习惯,要求同学们改正)

(七)拼字游戏

分组参与拼“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游戏,看谁拼得快。

(八)主持人小结。

1.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是每一位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2.一切劳动都是艰苦的,只有尝到劳动的艰辛,才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九)班长宣读“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倡议书。倡议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吧!

(十)“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签名活动。让同学们将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立志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

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倡议书

队员们:

纵观历史,正如鲁班,李冰……哪一位能工巧匠不爱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现在的人类;没有劳动,社会便得不到发展;没有劳动,人类将变得一无是处。

为了牢固树立同学们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高尚品质,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提高劳动意识,自觉主动参加公益劳动;

二、爱护环境卫生,不乱丢乱吐,不乱涂乱画;

四、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别让生命之泉空流;

五、节约用纸;珍惜森林资源;

六、节约用电,不过早开灯,人走灯熄;

七、珍惜资源,物尽其用,一物多用;

八、积极参加有益的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携手努力,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参加有意的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劳动最光荣班会教案篇7

一、 游戏背景、意义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内容,让学生学会热爱领袖的真挚情感。

二、 游戏目的

1、发展学生全身协调能力和快速奔跑能力及增强上肢下肢力量。

2、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有集体荣誉感、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和劳动最光荣的意识,让语文教学和体育教学互相渗透,拓宽学生思维。

三、器材准备

四根体操棒,8个系绳的小捅,8个实心球

四、游戏准备

画两条相距8—10米的平行线为两起点线,在两平行线前一米处分别画直径为一米的八个圆圈。

五、游戏方法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再把四队分成甲、乙两组,面对面成纵队站在两起点线后。教师把系绳的小桶固定在体操棒两端,小桶里放好实心球后放在圆圈里。听到开始的信号后,各队甲组第一人跑到圆圈内,将水桶挑起跑到对面把水桶放到圆圈里后,迅速拍乙队第一个同学的手,自己跑到乙队队尾站好,乙队第一个同学做法同前面同学,依次类推。直到全组结束,快者为胜。游戏场地如下图。

六、游戏规则

1、挑水用具必须放在圆圈里,否则就要重做。

2、 击掌后才能跑出起点线,否则犯规。

3、最先完成一轮练习,没有犯规的组为胜。

七、示范

示范队形:学生成两列横队站在场地的左右两侧,看完示范后直接变成甲乙两队带到两端起点线后成游戏队形。

示范重点:此游戏要进行完整示范,重点是挑水的动作和放捅的动作。

示范要求:挑水的动作要协调,放捅时要认真负责,注意安全。

八、游戏拓展

1、可以把用肩挑水改为用双手提水。

2、把小水桶换成大一点的水桶,可以两人一组用体操棒抬水。

九、教学评价

本游戏将语文教学内容灵活地融于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热爱领袖,热爱劳动和学会感恩的教育,在游戏中发展了学生的全身协调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上肢和下肢力量,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认真负责,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用故事导入引出游戏内容,学生兴趣高,练习积极性高,达到了体育课的目的。

十、教学反思

本游戏我试着将语文学习内容巧妙地引申到体育课的游戏中,学生既亲切又兴奋,拓展了语文学习内容。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用肩挑的动作,在游戏比赛前先让每个学生试着练习1—2次,在练习的过程中提示学生观察怎样挑着跑得快,放得稳。由于学生在用心学习,用心练习,因此课堂效果好,达到了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只要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长此以往,我们的体育教学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劳动最光荣班会教案7篇相关文章:

预防森林火灾主题班会教案7篇

交通安全班会教案7篇

世界水日班会主题教案7篇

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教案7篇

感恩父母班会课教案优秀7篇

感恩母亲主题班会教案7篇

反邪教主题班会教案7篇

512主题班会教案优秀7篇

安全教育班会教案精选7篇

法治主题班会课教案7篇

劳动最光荣班会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