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书包》教案5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借助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特点,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美术《书包》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美术《书包》教案5篇

大班美术《书包》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自主探索学习折小书包:看图示折、看步骤折、看成品折等。

2.学习中遇到困难能主动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3.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4.了解书包的结构和功能。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准备:

1.折书包图示、折书包步骤演示、范例:书包。

2.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广告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书包

时间过得真快,再过2个月我们大班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将要告别幼儿园,成为一名能干的小学生。那小学生每天都要带什么上学呀?(讨论讲述)

(二)集体观察书包示意图

1.(出示范例小书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折书包,看看书包是怎么做的?说说要几个步骤才能成功?

2.你觉得哪个步骤看不懂的可以提问?谁能帮助他?

3.对难度大的或幼儿实在看不懂的地方老师示范。

(三)介绍学习折纸的形式

1.提供有层次的材料:有折成功的作品书包若干、图示步骤图、有图示和分步折纸示意图。

2.让幼儿讨论说说哪一种形式学起来是最难?鼓励幼儿挑战有难度的进行学习。

(四)学习折纸书包

1.要求:自主选择学习折书包的方法,可以看图示折、可以结合分步折纸图折、可以看折成功的作品折或直接跟老师学习折。

2.折纸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向老师或同伴学习。

3.提醒幼儿正确使用剪刀。

(五)评价:展示幼儿的作品

1.说说你刚才成功了吗?在什么地方碰到了困难,我们一起来帮他解决。

2.对幼儿出错的地方逐一进行纠正。

3.边欣赏自己折的书包边念儿歌“小书包”

大班美术《书包》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书包里所放物品的名称及功用;

2、初步学会按课程表整理书包,尝试分类整理;

3、萌发幼儿上小学的美好愿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参观过小学,认识过书包;

2、书包、各类学习用品、物品准备清单、相关录象。

活动流程:

一、 回忆参观活动,引出主题。

1、师:前几天,我们参观了小学,访问了哥哥姐姐,知道他们每天上学都要背书包。你们知道书包里都有些什么吗?

幼:有很多书。

幼:还有铅笔。

2、师:大一班的小朋友也要上小学了。他们已经准备好了书包,书包里放了好多东西。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书包里都放了些什么?

播放录象,大一班的幼儿从书包里逐一拿出各种玩具、美工刀、薯片、糖果、弹珠等物品。

3、讨论:大一班的小朋友书包里装的这些物品都合适吗?(幼儿自由讨论。)

4、师:那你们认为小学生的书包里应该带什么?我们来听听圆圆姐姐是怎么介绍的?

播放录象:圆圆姐姐边指物品边介绍说:小学生的书包里放的主要是每天上课要用到的课本、作业本、铅笔盒等,还可以带些水。零食、危险物品和玩具是不适合带的,记住了吗?

二、 学看课程表。

1、师:圆圆姐姐说书包里要放每天上课用到的课本,那我们怎么知道每天要用哪些课本呢?

播放录象:圆圆姐姐介绍,每个小学生的书包里都有一张课程表。看!(出示课程表)我们就通过看课程表知道明天要上哪些课,要带哪些课本。

2、师:小朋友,你们会看课程表吗?(教师出示大课程表)

(1)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下,课程表上面和左边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上面数字表示星期几,左边有“上午、下午”,数字表示第几节课。)

(2)请小朋友找一找星期一有哪些课?是怎么找到的?(先找到星期一,再往下看,就能找到了。)

(3)星期二上午第二节是什么课?是怎么找到的?

三、 尝试整理书包。

1、师:小朋友都学会看课程表了,想试试看课程表来准备你书包里的物品吗?

教师交待操作要求:在每组的桌上都有一张“物品整理清单”,请每组的小朋友一起看看你们要整理的是星期几的书包,有哪些活动,需要准备哪些物品?请你连线,空白的地方还可以添画。

2、幼儿分组操作后,将每组的“物品准备清单”进行展览并介绍。

3、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都会看课程表准备你书包里的物品了。大家想一想整理书包要注意些什么?

4、尝试整理书包:在后面桌上有很多物品,请小朋友按照你们组的“物品准备清单”来整理书包。(幼儿开始整理自己的书包,老师巡回指导。)

5、请一组内的小朋友相互检查书包中的物品是否摆放整齐,是否有遗漏。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整理书包的新本领,真能干!我们一起背好书包来唱首歌吧!幼儿背好书包,边走边神气地演唱《上学歌》。

6、结束活动。

大班美术《书包》教案篇3

设计意图: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提出以活动为特征的课程组织,强调活动的价值,注重活动的过程体验,以改变幼儿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活动取材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临近毕业,孩子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小书包、在书包的选择上他们往往关注的是款式、名牌、色彩、功用等,而忽视书包肩带的宽窄,忽略小书包对自己身体的保护作用。因此,教学活动--背背小书包,从幼儿身体的自我保护入手,与科学小知识: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相结合,重在幼儿的体验探究过程,将科学知识浅显、易懂的传递给幼儿,并能在生活中去有效运用,进一步激发幼儿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宽窄肩带的书包,带给身体的不同体验。

2、积极探索,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重点:感受不同宽窄肩带的.书包,带给身体的不同体验。

难点:发现宽肩带比窄肩带的书包背起来更轻松的小秘密。

活动准备:

材料:不同肩带的书包若干、图书若干、小实验:两块海绵和小椅子活动过程:

一、不一样的小书包--发现不同,引出话题1、这些都是小学生的书包,它们一样吗?

2、说说它们哪里不一样?

3、小结:小小书包,有这么多的变化,你一定能找到一个你喜欢的小书包。

二、背背小书包--体验感受,发现秘密

1、刚才,你们发现了书包的肩带有的宽,有的细窄,如果在这两个书包里放入一样多的图书,背在我们的肩上,哪个会更舒服、更轻松呢?

2、请你们2人合作,一起完成一个任务。

小提示:2人合作--在书包中分别放入5本图书--两人轮流背背小书包,慢慢绕走一大圈。

3、幼儿合作探索,相互交流。

4、交流分享?说说感受,哪个书包背起来更舒服?

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

1、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实验,海绵代替我们的肩膀,小书包背在我们的肩上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结:细肩带书包压在我们的肩上,会刻出深深的痕印,我们背起来会觉得痛,很不舒服,而宽肩带的书包不会把我们的肩膀勒疼,背起来舒服和轻松。通过小实验,我们知道了宽宽肩带的书包能保护我们的肩膀,让我们背起来更舒服,所以,我们以后选择小书包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宽宽肩带的书包。

三、迁移运用--尝试运用,拓展生活经验1、这是细肩带的书包,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它变宽,让我们的肩膀背起来更舒服、轻松呢?

2、出示加肩带的书包,加上一个小小的宽肩条,就能让我们背得更舒服。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好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你想一想它什么部位加宽了?加宽了以后有什么用处?

活动反思:

教学活动在张弛有序的过程下逐一展开,幼儿学得很快乐、很轻松,教学环节的设计为教学活动目标而服务,活动的有效性得到体现。活动注重幼儿的体验和探索;注重科学小实验的论证,让幼儿在即时有效的观察中,得到论证,达成共识;注重科学道理与生活的结合,将科学知识浅显化、生活化的传递给幼儿,活动中的延伸环节,让幼儿更多地关注自己生活周围的事物,去发现更多这样的好方法,科学和生活的结合更具有教学的意义。

活动评析:

活动取材源于幼儿的生活,过程中注重幼儿的探索和体验过程,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将科学道理浅显、生活化的传递给幼儿,幼儿在快乐中学习,获得经验。

大班美术《书包》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在观察示范画的基础上,并结合生活经验变换各个角度贴加想象。

2、能大胆地从一种形转化为另一种形,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发现观察、想象、表现、创造的能力,体验创造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ppt

2.白纸若干,勾线笔

3.背景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图片观察

(1)整体观察:这是什么?它长得怎样?

(2)局部观察:背带、包身是怎么样的?

(3)细节观察:包身是怎样的呢?你还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地方吗?

四、刻画椅子

(1)师幼互动,引导幼儿刻画书包:画这个书包应该怎么画?画的时候注意些什么呢?

(2)幼儿刻画:现在请你们把你们这个书包画下来,看谁画得最有意思。(请幼儿用简练的笔法把书包画下来)

五、启发想象

(1)教师根据幼儿刻画的作品转换角度启发想象:如果请你贴上几笔能变成什么?这个书包现在倒过来像什么?你能把它变成什么?侧看像什么?你能变成什么?

(2)教师把幼儿想象的形象画成具象的图画,起到点拨幼儿的作用。

(3)教师提供成品作品给幼儿欣赏:你们看,这个小朋友把书包变成了什么?你喜欢吗?为什么?

六、创造作画

师:原来书包换一个方向就可以变出不一样的东西来。现在请你把书包变出一个很奇特的东西,你们可以变整个书包,也可以变书包的一个部分,还可以转换各个方向来变。看变得最神奇,还想想你变出的是什么东西。(在作画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对遇到困难的幼儿要及时启发以解决问题,对想法特别奇特的`幼儿要给以大力的支持和鼓励。)

七、评价、讲述作品

(1)幼儿自我评价、讲述画面内容

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画的书包?最喜欢自己画的那个地方?为什么?

(2)、同伴互评

师:你们最喜欢其他小朋友画的那个作品?为什么?说说你喜欢他的哪个部位?

(3).教师点评

(根据巡回观察情况进行点评)

大班美术《书包》教案篇5

活动设计意图与思路(教育理论依据):

"我要上小学"是我班最近刚开展的主题。随着毕业时间的临近,组织幼儿参观了小学,孩子们自然转向了读小学的话题。为此,我们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买书包、学习用品等,并带到幼儿园里来,开展了主题"我要上小学了"。学习活动"小书包"我结合了教材上的主题:我和书包做朋友和书包里的朋友。每一个孩子的书包都有它的来历,我就让他们自主地交流,在交流中体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激发他们入小学的欲望。书包的识别、书包的整理都是孩子最有益的经验,孩子通过观察了解各种书包的外形,用他们特殊的方式辨别自己的书包。在整理书包的过程中,以动制静,充分让孩子动手操作,并把自己整理的方法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当即时生成一些问题,如"书包里是不可以放玩具和零食的"等等,我觉得很有价值,就进行点拨,让孩子充分的交流、讨论,丰富他们的经验。在活动中,幼儿进一步感受到背上小书包的神气,激发上小学的愿望。

活动内容与要求:

观察、讨论书包的外形、特征等,尝试正确使用小书包。

有入小学的愿望。

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重点:

观察、讨论书包的外形、特征等,尝试正确使用小书包。

活动难点:

有入小学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准备书包一个;

2、幼儿参观小学的照片若干;

3、区角活动的渗透。在区角中投放各种小学里要使用的文具,让幼儿写写字,整理整理书包。

教学课时:

一课时(30分钟)

活动过程:

激发兴趣:

师:我们离幼儿园毕业已经进入倒计时了,还有几天啊?

师:再过34天我们就要毕业,做一个真正的小学生了。我们做小学生要准备些什么呢?(买新衣服,买书包等)啊!今天你们都带来了自己的书包。

交流讨论:

1、师:你的书包是怎么来的?(幼儿交流)师小结:吴老师知道了你们的书包有送的,也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的。他们希望你们以后做个好学生,戴红领巾。

2、互相交流讨论书包的外形、特点等师:那你的书包是什么样的?我们找个好朋友介绍一下吧!

(1)和同伴交流书包的外形、特点

(2)个别介绍

3、师提问:如果班级里的2只书包一样,你怎样来识别呢?(幼儿充分讨论)师小结:我们的每一只书包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可以双肩背,有的可以拎的,还有的书包是拉链的,有的是按钮的,而且每个书包上口袋的数量也是不一样的。

4、师提问:你的小书包里放些什么呢?

(1)上小学可不可以拿玩具?

(2)书包里可以放点心零食吗?让幼儿充分讨论师小结:原来书包里也是一个小世界,所有的学习用品都可以放在里面,现在让我们把书包里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看谁整理的又快又好。

三、幼儿操作:

1、幼儿尝试整理书包

2、个别幼儿介绍师:你是怎么样整理的?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放?

师小结:哦,原来书包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要放在各自的地方,这样我们拿的时候就很方便了,很快就能找到。

四、活动延伸:

1、和小学生做朋友,和哥哥姐姐一起再一次整理书包,观察书包里有没有缺少学习用品?如果缺少,交流少了什么?为什么不能少?

2、整理铅笔盒。看看铅笔盒的文具,用用、试试,了解他们的使用方法。

教学反思:

总体来讲,幼儿在这次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是,积极主动的。不足点是,由于幼儿个别差异,有几个小朋友没有达到教学目的,以后反复巩固训练。

大班美术《书包》教案5篇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老虎教案6篇

山景美术大班教案反思8篇

大班手工美术教案8篇

大班美术螃蟹教案8篇

幼儿大班美术教案7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螃蟹教案6篇

大班美术《家》的教案优质6篇

大班美术画小鸟教案6篇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案6篇

幼儿大班美术教案优秀6篇

大班美术《书包》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