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中创造更多的讨论机会,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教案的设计应灵活多变,以应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课堂动态,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篇1
【活动意图】
绘本阅读是孩子喜闻乐见的一种阅读形式,孩子们可以在绘本阅读中掌握知识、提高认识、体验快乐。绘本《艾玛过化装节》幽默、离奇,画面生动,以简单的植物为背景,由此可以看到艾玛和他的朋友们生活环境的美丽和温馨,色彩纯净柔和,构图充满童趣,特别是每只大象的动态都各不相同,形象可爱,是幼儿喜欢的.类型。让幼儿在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获得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活动目标】
1.观察绘本画面色彩、图形,并大胆表述。
2.用自己喜欢的形状、不同颜色、装饰大象。
3.体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绘本《艾玛过化装节》的ppt。
2.大象跳舞的flash。
3.范画一幅及不同形态大象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艾玛的特别之处。
是谁?(出示ppt)这只大象和平时的大象有什么不一样?
(二)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创作欲望。
1.森林里要举行“化装节”,艾玛和它的朋友们在想什么呢?
2.天亮了,发生什么事情了?所有大象都变一模一样会有什么麻烦?
3.如果你是大象,怎么打扮自己,让自己变得漂亮而与众不同?
(三)自选图案进行创作。
1.如果你是大象,你会用什么图形来装饰自己?(三角形、方形、圆形等等)
2.出示范画,观察图形的不同。
3.作画要求。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参加化装节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开展一次化装节活动。
【活动反思】
绘本中的文字把整个故事带进了充满童趣可爱的氛围,展现了艾玛幽默的特色。活动在帮助孩子提升合作技能的同时,发展着孩子一个随机应变的能力。在组织教学中也要根据读本的内容灵活地制定课时目标。情景阅读是需要老师设置一定的教学情景,引起孩子学习的欲望达到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的。
不足之处:
1、幼儿自主阅读的成分不多。
2、问题的设置不够简洁。
中班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
2、能通过身体动作、绘画创作等方式表现运动的姿态。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幼儿观看各种运动项目
2、环境布置各种运动员比赛项目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一些常见的运动项目
根据幼儿已有经验提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许多的体育活动,你们见过吗,都有那些活动呢?
幼儿说说自己所了解的运动项目
二、感受运动姿态
1.观看图片,说说图片上的人都在做什么运动。
请你说说看图片上的人们都在做什么运动?
2.让幼儿模仿动作,并且分析其动作的特征。
让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如跑步。让幼儿讲讲跑步的姿势。
他的手和脚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3.范画
幼儿学一个运动姿势保持不动,老师进行范画,讲解绘画的注意事项。
三、幼儿创作
幼儿将自己喜欢的'运动姿态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引导幼儿抓住动态。
四、评价
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学一学自己画的运动姿态。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就是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观察到幼儿的兴趣所在,从幼儿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展开的生成活动,可以说是"从幼儿中来"。为了使幼儿通过此次活动掌握相应的技能,感受作品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到幼儿中去"。
中班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绘本画面的色彩、图形,并大胆表述。
2.用自己喜欢的形状、不同颜色、大小的图案来装饰大象。
3.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绘本《艾玛过化装节》的ppt。
2.大象跳舞的flash。
3.范画一幅及幼儿操作用的不同形态的大象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感知艾玛身上的'色彩和图案。
1.观察、感知花格子大象艾玛的特别之处。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看看是谁呀?(出示ppt)这只大象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大象有什么不一样?
(二)播放课件,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创作欲望。
1.师:过两天,森林里要举行“化装节”了,今年的化装节到了,艾玛和它的朋友们在想什么呢?
2.教师讲述故事,探讨大家都变成一样带来的麻烦:天亮了,发生什么事情了?所有的大象都变得一模一样会有什么麻烦呢?
3.师:如果你是大象,你会怎么打扮自己,让自己变得漂亮而与众不同呢?
(三)自选图案进行创作。
1.师: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想想办法,如果你是大象,你会用什么图形来装饰自己?(三角形、方形、圆形等等)
2.教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不同。
3.教师交代作画要求。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参加化装节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在教室里也可开展一次化装节活动,另外在活动室还可增设化装区。
中班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有趣的垃圾箱。
2、学习运用拍打、捏、推、撕抓等方法进行创作,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3、幼儿懂得垃圾不能随地乱扔,要仍到垃圾箱里,培养幼儿从小要有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
能使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装饰垃圾箱。
活动难点:
学习运用拍打、捏、推、撕抓等方法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1、剪刀,透明胶,彩色面团,切割好的饮料盒,有趣的动物造型垃圾箱图片。
2、装饰品材料,如:毛绒条、各种豆子、不同形状颜色的卡纸、扣子等分别放在盘子里。
3、每个幼儿一个座垫,手工用的透明桌垫,打印出每个幼儿的名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逛街时如果有垃圾应该扔到哪里啊?
2、讨论:
(1)说说垃圾箱有什么作用?
(2)说说垃圾箱是什么模样的?
(3)你见过那些造型有趣的垃圾箱?
二、基本部分。
1、欣赏讨论——教师随着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有趣的动物造型垃圾箱图片,如:熊猫垃圾箱,并将图片贴在柜面上,与幼儿一起欣赏,说一说:
(1)垃圾箱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说出动物垃圾箱的主要特征。
(2)这些垃圾箱的外形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3)它们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2、教师示范制作垃圾箱——今天小兔子和朋友出去玩,吃了好多东西,又很多垃圾,可是它们找不到垃圾箱了,怎么办?我们一起来制作垃圾箱吧!
(1)出示材料,告诉幼儿用它们来制作垃圾箱。
(2)选用一种颜色的面团,先将面团撕开,拍打压扁,然后用面团把饮料盒包裹起来。
(3)在包时可以用推、拉、捏的方式将纸盒包住,底部可以不包,包到切割口部分可以把面团包进纸盒内。
(4)将饮料盒完全包好后,说想做什么动物造型的垃圾箱,说出特征,再用不同的材料装饰垃圾箱。
3、创作指导——老师说明要求,请幼儿上桌坐好,先发给幼儿面团和纸盒,教师进行指导,待幼儿快做好后再发放装饰材料,教师巡回指导。
4、动物垃圾箱展览会——制作完成后,老师协助幼儿贴上名卡,并请幼儿将作品摆放在展览柜上,组织幼儿座回小垫子上,大家欣赏交流。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真厉害,制作了好多漂亮的动物垃圾箱,小兔子和他的朋友们可以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了,小朋友们也应该向小兔子们学习,如果有垃圾不要随地乱扔,应找到垃圾箱仍到垃圾箱中去。
活动延伸:
1、将彩色面团、各种纸盒、装饰品材料,如:毛绒条、各种豆子、不同形状颜色的卡纸等投放在区域中。
2、生活中引导幼儿将垃圾扔到垃圾箱中。
中班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体验点画的快乐。
2、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准备:
梅花,范画,颜料,白纸。
教学过程:
1、小朋友最喜欢花了,因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美丽的梅花。(出示梅花图)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样子的?(红色的,五个花瓣,树枝是弯弯曲曲的,枝上还有没有完全开放的花骨朵。)
2、老师想把这美丽的梅花保存下来,可我不想画,那可怎么办呢?老师啊,用手指点画了一幅梅花图。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点画图,幼儿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儿:“是。”)那我们今天一起做一幅美丽的梅花图!
3、看好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做一朵梅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吧!
4、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成果展示。
教学反思:
活动开始,通过谈话,引起了幼儿对梅花的兴趣。在欣赏梅花的图片及课件中,了解了梅花的特点:颜色、形状还有花瓣的数量等。多数幼儿对古诗的内容非常熟悉,所以在教师引导下,大多数幼儿朗诵的较熟练,并且还能够用“梅花”说出一句完整的话。通过朗诵,使幼儿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美,体会到了梅花不畏酷寒、不屈不挠的品格。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梅花的基本特征,在延伸活动中还预设了吹画、手指点画等操作活动,不仅增加幼儿对梅花的印象,还会使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感受动物的形态美。
2、会用拼接、粘贴的方法表现动物造型。
3、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和愉悦。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各色大小不一的气球,各色动物五官、四肢等半成品。
2、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
1、音乐游戏“小动物走路”,唤起幼儿对各种动物形象的回忆,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
2、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样的。
二、欣赏各种气球制作的动物。
提问:这里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三、教师示范用气球制作小狗
1、用一个大气球做头,两个小气球贴在两边做耳朵
2、用剪好的即时贴贴上五官
3、用折扇子的方法折一个红色领结贴在小狗的下巴下面
四、幼儿创作
操作要求:
1、能力强的可用多个气球拼接后再贴五官、四肢
2、能力弱的幼儿可在一只气球粘贴五官、四肢
五、幼儿作品展
举行“动物party”,请幼儿带着自己制作的小动物参加“party”。
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带来的9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中班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玩颜色,对色彩的变化感兴趣。
2、学习简单的拓印方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准备红、黄、蓝三种颜料,每人准备毛笔一支、调色盘一个,铅画纸、白纸、夹子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师:“今天王老师要请小朋友一起来当小小魔术师好不好?”
教师出示调色盘,引导幼儿认识一下颜色:“你们看,老师盘子里准备了一些颜料,这些颜料是什么颜色的呢?”(红、黄、蓝)
2、引导幼儿大胆的尝试变色游戏。
(1) 师示范并讲解:“今天我们就要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来变魔术看看王老师是怎么来变的好吗?先拿一支毛笔蘸点水蘸上红色,把它放在盘子里,然后呢再蘸点黄色,把红色和黄色搅和在一起变变变,你们看变出了什么颜色?(橘黄色)把变出来的颜色涂在这个铅画纸上。”师再选择别的颜色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变色1-2次。
(2) 幼儿进行调色操作,教师观察,并进行适当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变色。师:“现在王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变魔术了,看看哪个小朋友变的颜色最多,变出来的颜色我们把它涂在铅画纸上,呆会有大用处。”(提出卫生要求——魔术师要小心啊,千万别把魔术变到外面,
(3) 学习拓印的方法:(师出示一张白纸)“看王老师手里有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按在刚才画好的画上,用夹子夹住,然后轻轻的在上面压压,再轻轻的提起来,你们看印出了什么?”
3、添画。
(1) 师示范给印出来的画添画。“王老师觉得有点象一只螃蟹的壳,王老师把它变一变,变成一只螃蟹行不行。”
(2) 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出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画。
4、分享活动的乐趣,积累经验。
教师展现幼儿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教师及时鼓励、表扬一些作品富有创造力的幼儿。
中班美术活动——救生圈
活动名称:救生圈
活动目标:尝试用绘画或粘贴的方法装饰救生圈。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各种粘贴材料、蜡笔、各色颜料。像救生圈形状的作画纸。
活动室布置:收集各种款式的救生圈
活动过程:
一、欣赏
夏天里,天气很热,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幼儿泛讲)
欣赏活动室四周的救生圈,引导幼儿观察这些救生圈上的'各种图案花纹。
向幼儿介绍:夏天去游泳能使自己凉快,但不能一个人去游泳,必须在大人的带领下去,并要套好救生圈,游泳时也要文明游泳。
二、制作
1.出示做的救生圈,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讨论制作方法:
1)用蜡笔在救生圈上画上自己喜欢的花纹与图案。
2)找自己喜欢的手工纸,剪出各种形状进行粘贴。
3)用颜料粉刷救生圈的颜色。
三、请幼儿说说自己救生圈的价格
让幼儿根据救生圈上的花纹或者图案,进行封闭式数数,数出的总数就是救生圈的价格。找找价格最贵的是哪一只救生圈。
四、延伸
“动手角”里有许多的材料,明天我们还可以继续做出各种款式的救生圈来。
中班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初步学习人物遮挡的画法,合理安排画面,体现游戏的快乐场景。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在一起活动、游戏的照片(有前后遮挡)(见课件)
2、幼儿园的活动场地图片以及大型玩具简笔画范例。
3、人物结构活动教具、记号笔、炫彩棒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出活动内容。
小朋友你们喜欢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游戏吗?你们在一起都玩什么游戏呢?和你朋友在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小朋友都喜欢和自己的好朋友玩幼儿,幼儿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游戏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出图片。
1、小朋友你们看,你们看到了什么?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老师画了很多的小朋友,他们在一起做游戏。你们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
3、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和老师一起来画自己和好朋友做游戏的情境呢?你会画和好朋友做什么游戏的情境呢?
4、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在前,有的小朋友在后,也有的小朋友在旁边。
5、请小朋友注意花好多朋友可以先画前再画后,先画中间再画旁边。好朋友在那里做游戏,添画一些大家熟悉的场景、道具。画上有主色调的背景色。
儿歌:
好多朋友在一起,奔来跑去做游戏。
你欠我后有遮挡,又叫又闹多欢喜。
三、幼儿作画。
发放材料,交待要求,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四、集中讲评
1、组织幼儿收拾绘画材料,引导幼儿集中欣赏几幅效果比较好的绘画作品。
2、引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同时引导幼儿从构图、色彩加以评点。
请您关注:
画作中需有三个以上的小朋友有躲藏的画面怎么画?
提供的照片人物之间要有前后遮挡,提供大型玩具或操场场地的图片,准备活动人物的教具。
怎样画主次有别的画面?
有的在前有的在后,有的可以全部看见,有的只能看到局部,还有的小朋友在旁边。
画很多小朋友在一起时,可以先画前面的再画后面的,先画中间的再画旁边的。
在哪里玩儿的场景要画出来。好朋友在哪儿做游戏,先画人物再画背景。
要求以一种颜色为主深浅有变化地画背景。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中班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篇8
【活动设计】
这是中班活动《爬呀爬》之“会爬的动物”中衍生出的一个绘画活动。自从教室里投放了“蚂蚁工坊”以后,孩子们天天趴在那观察、喂食、讨论……看到它们整天忙碌的样子,大家想到了勤奋、团结,看到它们用触角“说话”,大家又感到“神秘”,小小蚂蚁的吃喝拉撒俨然成为了孩子们的兴趣点。所以本次活动以基于幼儿生活经验,易于激发幼儿内在情感的“快乐的小蚂蚁”为内容,旨在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对蚂蚁的认知和感受。
【活动目标】
1、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
2、大胆想象,尝试画出蚂蚁的各种动态,结合生活经验构思出简单的情节。
3、通过绘画,感受蚂蚁的快乐。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有观察蚂蚁的经验。
2、蚂蚁照片、视频。
【活动过程】
一、照片导入——感知蚂蚁的外形特征。
出示“蚂蚁工坊”里放大的蚂蚁照片。
1、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喜欢?(从外形、动作等感知蚂蚁)
2、谁来介绍一下它可爱的外形?
二、视频欣赏——体会蚂蚁的动态。
播放“蚂蚁搬豆”视频,最后将各种动态不一的蚂蚁定格。
(1)小蚂蚁们在干什么呢?
(2)谁来学学蚂蚁的动作?
三、游戏铺垫——模仿、观察蚂蚁动态。
游戏:猜猜小蚂蚁在干什么?
(1)请幼儿找朋友商量好表演蚂蚁快乐的动态,最后定格。
(2)其他人仔细观察动态和表情,猜猜蚂蚁在干什么?
四、作品创作——表现快乐的蚂蚁。
幼儿通过回忆与想象创作蚂蚁快乐的生活情境。
五、欣赏评价——讲讲我的蚂蚁故事。
请幼儿讲述画面中的故事,体会快乐的情绪。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中班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通用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