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制定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教案的准备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下面是公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学前班q的教案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学前班q的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 学会bpm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 学习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及四声。
3 学习带调拼读音节,开始练习直呼音节。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复习
1 复习6个单韵母:
2告诉学生:这6个单韵母都要读得响亮清楚,发音适口形不变。 3 按顺序认读带调的单韵母,颠倒顺序认读带调的单韵母。
二、引新授内容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公园吗?今天阳光灿烂,真是好天气,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
1 指导看情境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主要画了什么?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话编一个小故事。(四人为一组讨论后汇报)
2 教师总结故事。
星期天,爸爸带小红去公园玩,大家爬上山坡,看到了一座大佛,小红想用手去摸大佛。爸爸告诉她:“你听,大呐叭正广播大佛是文物,不能用手摸。”(在相应的地方出示音节)
3 (1)出示语境歌
爸爸带我爬山坡,
爬上山坡看大佛,
大呐叭里正广播,
爱护大佛不要摸。
(2)领读儿歌,并出示bp
三、教学bpmf的读音和写法
1 教学读音
(1)b的`读音。
①板书 ,并出示图一。
提问:图上画了谁?他在什么地方?他在干什么?
(图上画了一位运动员,他在水上冲浪。)
②告诉学生波浪的波和我们今天要学的b有点像,但也有点不一样。 ③教师范读b和bo,要求学生认真听,区别他们的不同。 ④教师小结发音方法。
读b这个音的时候,要读得b又轻又短,上下唇互相接触,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来。
⑤教师再次范读,学生跟着连读。
⑥“开火车”读,比赛读。
⑦教学顺口溜:像个6字bbb或海上冲浪bbb。
(2)p 的读音。
发鼻音。
⑤教师再次范读,学生跟着连读。
⑥检查个别学生
⑦教学顺口溜:两扇小门mmm。
(5)f 的读音。
①板书 ,并出示图四。
图上画有什么人?他在干什么?
②教师范读三次
④教师小结发音方法。
读m这个音的时候,要读得又轻又短。上牙齿轻轻地放在下嘴唇上,让气流摩擦出来。
⑤“开火车”读,比赛读。
⑥教学顺口溜:一根拐杖fff
2 教学书写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说一说bpmf像什么?
①b 的一竖有点像帆板,半圆有点像那个运动员叔叔;它好有点像数学的6字等)
②p的一竖有点像手推车的车把,右半圆有点像车轮;它还有点像数学9的反写等 。
③m像两头连着的小门,又像三朵小蘑菇。
④f像一根拐杖又像伞的伞柄。
⑤ 你还觉的 bpmf像其他什么东西?(四人一组讨论)
(2)bpmf的占格位置。
林老师又要带你们去找朋友了,小朋友们看看我们今天的新朋友住在拼音王国的几楼?(出示bpmf的书写。)
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出 bpmf 占格位置。
b和f住在二三楼,p 住在一二楼,m住在二楼。
(3)bpmf的笔顺。
①谁来说说b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几笔写成?
b先写一竖,再写半圆。两笔写成。(师范写,生书空三次)
②谁来说说,p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几笔写成?
p先写一竖,在写半圆。两笔写成。(师范写,生书空三次)
③谁来说说,m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几笔写成?
m先写一竖,再写两头门。三笔写成。(师范写,生书空三次)
④谁来说说,f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几笔写成?
f先写伞柄,再写一横。二笔写成。(师范写,生书空三次)
(4)学生练习描红。
四、巩固练习
1 告诉学生:bpmf是声母。
2 抽读字母卡
3 区别bp的不同之处。
读音:b不送气,p要送气。
字形:b的半圆在右下,p的半圆在右上。
4齐读三次。
五、作业
抄写bpmf各四遍。
教后记:1学生基本能读准bpm这四个读音,并能正确书写
2 学生比较难区分bp的书写
3 p、f的位置学生也较容易弄错
学前班q的教案篇2
设计意图
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他们的对某一事物也许明白,却无法从具体转化为自己内在抽象的概念,所以通过活动我希望他们能把自己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认识转为内在的`、有规律的思考。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分类。
2、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不同颜色的伞图片各2张,小动物图片各一张,各种水果图片若干、小不同的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说呀!在美丽的森林里,森林动物超市开业了,营业员小熊把一堆乱乱的伞放好,可突然听见这些伞说话了,“喂喂喂,你可别把我们这么放,我们不这样住,我们要一样得住一家”。听伞们这么吵,小熊可急坏了,“呀!这,这可怎么办呀?”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小熊,好吗?
1、出示图片红、黄、蓝不同样色的伞
2、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擦亮你们的小眼睛,仔细观察下我们该把伞怎么放更合适呢?(要求幼儿分成三份,到黑板上粘贴)
3、让幼儿说出自己分类的理由。
二、森林超市开业,许多动物都来逛超市了,逛累了,小动物们就找了三间小洋房休息,小动物们都想去休息。我们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动物?
1、出示图片小白兔、小花猫、啄木鸟、小喜鹊、小山羊、老虎、狮子、小麻雀、小蜻蜓、象、小青蛙、小海豚、小乌龟
2、师:只有三间房,这么多动物要住,怎么分才能使小动物们满意呢?小动物们都为难了,请小朋友忙分一下。请你讲一下这样分的理由。
3、幼儿小组讨论分法。
4、找幼儿试着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小动物的颜色、活动的范围: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按身体的小,按凶猛程度或者其它特征来分。
有的小朋友说“老虎和狮子最厉害,他们分一间屋”
“小喜鹊、小麻雀、百灵鸟、啄木鸟、猫头鹰、小蜻蜓一间屋,他们都会飞”
“小青蛙、小海豚、小乌龟一间屋,他们都会游泳”……
小朋友们替小动物分好房子,小动物们都休息了,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轻松下吧!
三、游戏分球
游戏要求:找三组幼儿进行比赛,把放在一起的球按、中、小不同分类,那组分的又快又对获胜,可以获得小红花。
四、幼儿动手操作自主分类:
1、师:小朋友们分的本领着么,来老师一个忙好吗?
让幼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各种水果、文具、球类图片让幼儿按自己所想动手分类。
2、让幼儿说出分类理由。
3、师总结:我们应该按照水果类、文具类和球类,也可以说是吃的、玩的、用的分类。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这节课的表现可真好啊!老师决定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操场做游戏,小朋友们听老师的口令,男孩站一队、女孩站一队,我们一起排着队去做游戏。
学前班q的教案篇3
设计思路:
本学期的拼音教学内容是学习6个单韵母和23个声母以及11个整体认读音节。拼音教学进行了两个多月,幼儿已经学习了6个单韵母、14个声母的发音、书写以及音节(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的拼读。为了
活动目标:
1、复习6个单韵母和14个声母的音和形。能够读准音,认清形。
2、区分容易混淆的几组拼音:b d p q ;t f ;h n ;j i。
3、复习简单的`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能掌握它们的拼读方法。
4、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竞赛意识和进取心。
活动重点:
掌握所学韵母和声母的音和形。
活动难点:
区分几组容易混淆的拼音字母。
活动准备:
1、 拼音字母卡片、音节卡片若干。
2、 迷宫图:1大39小。
3、 《谁被挤下河》的背景图一幅。小朋友和怪兽贴绒图片两张。
4、 活动室地板上画4种几何图形:韵母三角形,声母长方形,两拼音节圆形,三拼音节椭圆形。
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活动。
以拼音王国漫游记的游戏形式导入活动。幼儿做律动《开火车》进入拼音王国。提醒幼儿和拼音宝宝打招呼。
2、 游戏《点名》,复习所学的6个单韵母和14个声母的正确发音。活动过程是怎样的呢?
学前班q的教案篇4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复韵母ao ou 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ao ou iu拼读音节。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小、爱、吃、鱼、和、牛、草、好”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复韵母ao ou 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能够看图说一句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巩固复习ao ou iu及其四声。
2、学会声母与ao ou iu构成的音节,包括三拼音音节。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小、爱、吃、鱼、和、牛、草、好”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学习重点:学会ao ou iu三个复韵母,并且能拼读这三个复韵母构成的音节。
学习难点:使拼音学习教案全集(6),拼音学习教案全集(6)大全,学生能区分iu和ui,注意ou和o的发音和口形。
学习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卡片a o i u,看老师的口形,猜一猜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
2、指名读复韵母ai ei ui,说说读这三个复韵母时口形是怎样变化的,轻重又该怎样?
3、对比读:a——ai e——ei u——ui说说每组有什么不同?(如:a是单韵母,发音时口形不变。ai是复韵母,发音使口形从a向i滑动,a重i轻。)
(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
上一课我们学了3个复韵母,知道复韵母发音时口形要从前一个音向后一个音滑动。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3个复韵母,看谁学得最好,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还会带调读。
(三)学习复韵母ao ou iu。
1、学习复韵母ao。
(1)看插图说话引出ao:图上画着什么?(奥运会的标志)领读:“奥运会”,复韵母ao 就是“奥”的第一声。板书:ao。
(2)ao怎么读呢?先发a音,紧接着向o音滑动,a重o轻,就成了ao。(教师示范读ao,领读、齐读、指名读)
(3)练读四声,标调在a上:āo(凹进凸出) áo(熬药) ǎo(棉袄) ào(骄傲)
3、学习复韵母ou。
(1)看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画的是藕。)谁能把ǒu改成第一声来读一读,出示:ou。
(2)看老师念ou,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o音,很快地向u滑动,o重u轻。)
(3)教师领读、指名读、齐读。
(4)ou的声调标在o上,谁会给ou标上四声?练读ou的四声:ōu(海鸥) óu(óu,真奇怪) ǒu(鲜藕) òu(怄气)
4、学习复韵母iu。
(1)看插图: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人们在游泳池里游泳。)出示:iu。
(2)iu:i在前,u在后,读的时候口形应该怎么变?谁会读?
谁能说说怎么发iu这个音?(先发i,口形再变到u,i重u轻。)指名读、齐读。
(3)告诉学生iu的声调标在u上,指定一位学生上台标声调。
四声练习:iū,努力学习要得优。 iú,我替妈妈去买油。
iǔ,他是我的好朋友。 iù,我们要尊老爱幼。
(四)巩固练习。
1、看卡片,认读复韵母ao ou iu。
2、打乱次序读带调的ao ou iu。
(五)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ao ou iu,说说你是怎么发音的?
2、对比读:a——ao o——ou i——iu,说说有什么不同。
3、认读带调的ao ou iu。
(二)拼读ao ou iu构成的音节。
1、用翻板卡片复习ao ou iu构成的音节。
2、出示:z—ǎo→zǎo l—óu→lóu j—iǔ→jiǔ,分别说说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指名读、齐读)
3、四声组词,由教师领读。
(三)学习带有ao ou iu的三拼音音节。
1、j q x要想和a做朋友,都要谁做“中间人”?(介母i)
用翻板卡片练习j q x与a构成的三拼音。
2、j q x要和a开头的复韵母做朋友,也需要i做“中间人”。出示三拼音的练习。(自由拼读、指名读)
(四)游戏。
1、做“购物”的游戏。
我们开了一个商场,谁来做顾客买东西?
教师把写有音节的纸片发给学生,请一位学生做售货员,发到纸片的'学生上台说我要买什么。如拿到shǒu biǎo的同学说:“我要买手表。”如果读对了,售货员就把手表的图片给他,全班齐说:“对了,对了,这是手表。”
2、做“摘星星”的游戏。
出示:蓝天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和闪闪的星星,每颗星星下是一个词语的音节,月亮下是一句话的音节。谁能读出词语的音节,老师就把星星奖给他,谁最能干,能读出这个句子,老师就把月亮摘下来,表示他登上了月球。
(五)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下面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六)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有礼貌》,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也和大公鸡一样有礼貌吗?你是怎么做的?
6、课后能够背诵儿歌。
(七)认生字。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2、出示生字:小、爱、吃、鱼、和、牛、草、好。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3、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八)巩固练习。
跟录音读课文,试着背诵儿歌。
(九)小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3个复韵母,还会拼读这么多的音节,摘走了这么多的星星。老师相信,你们从小努力学习,学好了本领,将来一定能登上月球,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学前班q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78—79页《有多少张贴画》(6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中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此时学生对编制乘法口诀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教科书通过创设“有多少张贴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利用正向迁移,主动探索6的乘法口诀,体会新旧乘法口诀的联系,逐步学会从已知寻求未知的思想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了2~5的乘法口诀,知道了每句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并能应用这些口诀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理解口诀的意义。
2.能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借助点子图,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经历独立探究、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口诀之间的关系,知道根据两句熟悉句口诀可以推出一句陌生的口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复习旧知
师生对口令,复习2、3、4、5的乘法口诀。
2.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大家看,是谁?(课件出示小青蛙)对,是小青蛙。小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是保护庄稼的小卫士,所以我们要爱护小青蛙。可是小青蛙每次遇到数学问题总出错,于是就想和我们小朋友们一起学习数学。你们愿意吗?
师:瞧,小青蛙把它的好朋友都叫来了(课件出示)。看到这么多小青蛙,你想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预设:一共有多少只小青蛙?)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估一估。
师:到底有多少只小青蛙呢?你不用数,能不能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只小青蛙?
生估计。
2.说一说,填一填。
师:同学们的估算答案真多,到底有多少只呢?我们来数一数。(课件出示)为了方便,我们用表格把数据记录下来。这个表格能看懂吗?第一行表示什么?第二行表示什么?1行有几只?(6只)2行呢?(12只)后面的会填吗?请大家打开课本78页,把表格补充完整,看谁填的又对又快。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
师:谁来读一下你填的结果?你是怎样很快填出这些数的?
3.编口诀,找关系。
(1)编口诀。
(课件出示)
师:1行有6只青蛙,是几个6?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呢?你能编出乘法口诀吗?
生写算式、编口诀。
师:2行有多少只?3行......9行分别有多少只?该怎样写乘法算式,怎样编口诀呢?你们能独立完成吗?老师相信你们能行。请打开课本78页,先把算式补充完整,再根据算式编口诀。
学生独立写算式并编写6的乘法口诀。
(2)读口诀。
师:男生读一个算式,女生读这个算式所对应的口诀。
生读算式和口诀。
师:(课件出示)老师这儿也编好了,请大家对照大屏幕,看看你编的跟我编的一样不一样。
生自查。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6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请大家读一读口诀。
(3)理解意义。
师:观察这些口诀,哪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四六二十四”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它还可以计算哪道乘法算式?这几句新口诀什么意思?
生交流。
(4)找关系。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口诀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1个6)不相邻的口诀它们的积相差几?(不相邻的口诀前面的数相差几,积就相差几个6。)
举例说明。
4.找方法,记口诀。
(1)记口诀。
师:请大家利用口诀之间的这些关系来背诵口诀,老师给你一分钟的时间,你能把它背下来吗?试试看,重点是背诵后面这四句口诀。
a、生背诵。
b、师抽查。
全体按顺序背(正背、倒背);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
师:刚才在背的过程中,你觉得那句口诀难记?谁有好办法教教他?如果我忘了六八呢?六九呢?
总结:如果忘了其中一句口诀,可以利用口诀之间的规律来推导这句口诀。
(2)引导学生利用点子图验证6×7的结果。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在计算6×7时,淘气忘了口诀,他是用下面这种方法来推算6×7的结果,你能看懂吗?上面圈起来这部分是几个6?(5个6)下面圈起来这部分是几个6?(2个6)5个6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2个6呢?5个6和2个6合起来是不是7个6?下面这个空你会填吗?试一试。
交流汇报。
师:想一想,还有其它的填法吗?
生交流。
师:这个方法你们学会了吗?接下来我们去智慧岛看看有哪些难题等着我们去挑战,准备好了吗?
三、应用口诀,巩固新知
1.把口诀补充完整。(课件出示)
2.课本79页的第1题。
师:墙上有这么多的手抄报,老师都看晕了,你们能算算一共有多
少张手抄报吗?在本子上完成。
3.课本79页的第4题。
师:算一算每个图中有多少格子?自己完成。
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自己的算法。
4.课本79页的第5题。
6×9在这幅图中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刚才的把9个6拆分成两部分相加的形式吗?请完成79页的第5题。
想圈一圈,再填一填。
5.找一找生活中的“6”。
师:6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课件
出示一根火柴棒)
师:这是什么?对,火柴棒。摆一个六边形用了几根火柴棒?摆2个、4个、6个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
师:原来小小火柴棒里也藏着数学问题,你们还发现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的计算也可以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
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师:你真会观察。同学们不但能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还能准确地用我们学习的乘法口诀计算出来,可真了不起。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都有哪些收获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6的乘法口诀,还会用学过的知识来探究新知识,真了不起。老师相信,聪明的同学们,只要肯动脑,你会发现数学越来越有趣。
学前班q的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学会复韵母ai ei 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i ei ui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4、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学习重点:学会复韵母ai ei ui,明确单韵母与复韵母之间的不同之处。
学习难点:复韵母既不能读成两个音,也不能不表示口型变化的过程。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复韵母ai ei ui,记清形,读准音,会正确读出它们的四声。
2、会看图拼读这三个复韵母构成的音节。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认读6个带调单韵母。
(二)提出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要学习3个复韵母和它们的拼音。单韵母a e u最喜欢和i做朋友了。你看,
它们在一起就成了ai ei ui,它们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起来的,我们给它们取个名字叫复韵
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复韵母。
(三)学习复韵母ai。
1、看插图说话引出ai:图上画了什么?(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谁个儿高?谁个儿矮?
2、ǎi是第几声?第一声该怎么念?板书:ai
3、学习ai的发音,认清字形。
教师示范,告诉学生,复韵母发音时口型要变。a读重些,
4、对比读,a---ai,让学生看老师发音时的口型,听清发音,说说老师刚才发的是什么音。
5、四声练习。
(四)学习复韵母ei。
1、看插图说话引出ei: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丁丁砍柴,发出ei ei ei的声音。)
2、教师范读ei,谁能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e音,很快地向i滑动,e重i轻。)
3、学生领读,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复韵母ui。
(六)巩固练习。
(七)书写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复韵母ai ei ui及它们的四声。
2、学习声母与ai ei ui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卡片复习复韵母ai ei ui,说说你是怎么发音的?
2、对比读:a——ai e——ei u——ui,说说有什么不同?
3、认读带调的复韵母ai ei ui。
(二)学习声母与ai ei ui相拼的音节。
1、出示:k—āi→kāi g—ěi→gěi h—uí→huí说说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
(三)在四线格中书写音节。
(四)游戏。“找朋友”。
(五)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下面的音节,
(六)拼读儿歌。
1、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喜欢小白兔吗?你知道小白兔有哪些特点?
2、课后能够背诵儿歌。
10 ao ou iu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复韵母ao ou 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ao ou iu拼读音节。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复韵母ao ou 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巩固复习ao ou iu及其四声。
2、学会声母与ao ou iu构成的音节,包括三拼音音节。
学习重点:学会ao ou iu三个复韵母,并且能拼读这三个复韵母构成的音节。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卡片a o i u,看老师的口形,猜一猜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
2、指名读复韵母ai ei ui,说说读这三个复韵母时口形是怎样变化的,轻重又该怎样?
3、对比读:a——ai e——ei u——ui说说每组有什么不同?
(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
(三)学习复韵母ao ou iu。
1、学习复韵母ao。
(1)看插图说话引出ao:图上画着什么?(奥运会的标志)领读:“奥运会”,复韵母ao就是“奥”的第一声。板书:ao。
(2)ao怎么读呢?先发a音,紧接着向o音滑动,a重o轻,就成了ao。(教师示范读ao,领读、齐读、指名读)
(3)练读四声,标调在a上:āo(凹进凸出)áo(熬药)ǎo(棉袄)ào(骄傲)
3、学习复韵母ou。
(1)看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画的是藕。)谁能把ǒu改成第一声来读一读,出示:ou。
(2)看老师念ou,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o音,很快地向u滑动,o重u轻。)
(3)教师领读、指名读、齐读。
(四)巩固练习。
1、看卡片,认读复韵母ao ou iu。
2、打乱次序读带调的ao ou iu。
(五)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ao ou iu,说说你是怎么发音的?
2、认读带调的ao ou iu。
(二)拼读ao ou iu构成的音节。
3、四声组词,由教师领读。
(三)学习带有ao ou iu的三拼音音节。
1、j q x要想和a做朋友,都要谁做“中间人”?(介母i)
用翻板卡片练习j q x与a构成的三拼音。
2、j q x要和a开头的复韵母做朋友,也需要i做“中间人”。出示三拼音的练习。(自由拼读、指名读)
(六)拼读儿歌。
1、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2、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3、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八)巩固练习。
(九)小结。
11 ie üe er ye yue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复韵母ie ü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学会拼读带有复韵母ie üe的拼音,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复韵母ie 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学会拼读带有复韵母ie üe的拼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复习巩固复韵母ie üe,学习特殊韵母er。
2、能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学习重点:学会复韵母ie ü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学习难点:使学生能够区别ie üe和ye yue,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用卡片指名认读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读后说说复韵母发音的口形特点。
2、我们学过哪些整体认读音节?
3、指名认读音节:nülü和juquxu,复习ü上两点省略规则的儿歌。(小ü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念ü。)
(二)提出学习任务。
(三)学习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
1、看插图说话,引出ie:图上画着什么?启发学生回答“椰树”,板书ie。
2、学习ie的发音,记清形。
3、板书ye,教师讲解:ie是复韵母,不能给汉字注音,整体认读音节ye跟复韵母ie的读音一样,写的时候,要把i换成声母y。
4、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的四声练习。(自由读、抽读、组词读)
(四)学习复韵母üe及整体认读音节yue。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2、教师范读üe,出示复韵母üe。
3、看老师念üe,谁能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ü音,很快地向e滑动。ü重e轻,就成了üe。)
4、读准音。(范读、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板书yue,yue与üe的读音相同,复韵母üe,整体认读音节yue。写yue时,要把üe的两点去掉,前面加上声母y。谁能说说为什么要去掉ü的两点?(大y来带头,小ü擦掉眼泪笑嘻嘻。)
6、ü不但和大y在一块儿把眼泪擦去,回忆一下,ü见了谁也把两点给藏起来了?(小ü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念ü。)
7、练习üe与声母的拼音。
学前班q的教案篇7
一、设计意图: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幼儿园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我结合目前幼儿所生活的环境,农村发生的变化,通过动物找家的故事情节拟人化的把农村的新面貌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家乡的巨变化,从而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有序、连贯地讲述并表演。
2、鼓励幼儿胆猜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对周围的环境有所了解。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故事录音、头饰。
四、活动过程:
(一)、播放动画短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动画短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提问:刚才在动画片里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随机点击相应的画面,如:高高的树、小小的池塘、弯弯的小路)
2、引导幼儿完整地讲述画面内容。(故事的前半部分)
(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胆猜测故事情节。
1、出示废墟画面,启发幼儿胆猜测。
提问:小猴旅行回来看到了什么?它的家哪儿去了呢?(引导幼儿胆猜测,如:房子破旧拆迁了、树移走了,池塘填平了,这里有可能会建厂房、新小区等)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真会动脑筋,你们说的都有可能哦!
小猴的家不见了,它心理怎么样?它会怎么做呢?请小朋友想想看。
幼儿相互讨论。
小朋友的想法都不错,那小猴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继续听故事吧!
(三)、继续播放课件,了解故事内容。
1、播放录音故事。
2、提问:小猴是怎么做的?
小猴遇到了哪些朋友?
首先遇到的是谁?它是怎么问的?象伯伯是怎么回答的?
小猴还分别遇到了谁?它们又是怎样回答的?
小猴最后找到家了没?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家的呢?(师随机点击相应的课件、并鼓励幼儿学说对话)小猴喜欢现在的家吗?(出示小猴的新家)为什么?
3、师小结:是的,如今小猴的家道路变宽了,河道变美了,环境变漂亮了,它可喜欢了!
4、师幼再次边看图边讲故事。
(四)、幼儿戴上头饰表演故事。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我们该给这个故事取个什么名字呢?
这个故事里有哪几个动物呢?你们想不想来表演?
幼儿自由分配角色,戴上头饰进行表演。(教师白)(五)、启发幼儿思考,进行情感。
1、师:孩子们,小猴在朋友们的助下,终于找到了它漂亮的新家。我们现在居住的环境怎么样?(幼儿自由讨论并说明理由)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该怎样来保护它呢?
2、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说说如何将家乡建设地更美。
师小结: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家乡,好好学习,长后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美。还要从现在起保护我们的家乡,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五、活动延伸:
1、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拍一拍周围的环境或画一画美丽的家乡制成图画书,放到阅读角,互相阅读。
2、在游戏区域中投放材料,创设情境,让幼儿继续创编故事并进行角色表演。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作了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整个活动幼儿能做到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快乐游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活动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直接以动画片的形式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故事的前半段。第二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提问,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胆猜测,想出多种答案,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第三环节:通过观看生动的课件,学说故事中的对话,掌握了故事的主要情节。情境表演是本次活动的高潮,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都想上台表演。
本次活动通过动物找家的故事情节,让幼儿了解了小猴的家发生了很的变化。由此情感发生迁移,联想到我们现在居住的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幼儿懂得要热爱自己的家乡,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在活动延伸中,我提供了多种材料,创设了游戏环境,给每个幼儿表演的机会。有助于幼儿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想象力的提高。
附:故事:
小猴找家小猴的家在一个小村庄里。前面有两棵高高的树,一个小小的池塘,一条弯弯的小路。小猴每天在树上跳来跳去,爬上爬下。
一天,小猴和朋友们出去旅行,它们玩了好多天,走了好多地方,玩得真开心。后来,小猴告别了朋友们,它要回家了。
小猴走呀走,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可是,原来的村庄不见了,高高的树不见了,小小的池塘不见了,弯弯的小河也不见了。我的家哪儿去了呢?唉,我还是去问问朋友吧!
小猴走呀走,看见了象伯伯。"象伯伯,你知道我的家到哪儿去了吗?""原来的村庄拆迁了,现在建成了一排排整齐的新楼房。"小猴走呀走,看见了小草弟弟。"小草弟弟,你知道我的家到哪儿去了吗?""原来的树移走了,现在家家门前都有花草树木。"小猴走呀走,看见了白鹅哥哥。"白鹅哥哥,你知道我的家到哪儿去了吗?""原来的池塘填平了,现在的河道可美了。"小猴走呀走,看见了小兔姐姐。"小兔姐姐,你知道我的家到哪儿去了吗?""原来的小禄有了,现在的路可宽了。"小猴听了家的话,正在想到哪儿可以找到自己的家,只见妈妈从一幢漂亮的房子里走出来了,小猴高兴地跑过去问:"妈妈,这里是我的家吗?""是啊,整个村庄搬迁了,家都住上了新楼房,道路变宽了,环境变美了,你喜欢吗?""喜欢",小猴紧紧地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开心地笑了。
学前班q的教案最新7篇相关文章:
★ 学前课程教案5篇
★ 学前心得最新6篇
★ 学前活动教案5篇
★ 学前教案模板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