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案,相信老师们在教学中已经很是熟悉了,教师在写教案的过程中会对课程内容进行一个全面梳理,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篇1
计划意图:
歌颂讲授惯有的“三步曲”—练声、范唱、学唱,使全部讲授历程死板单调,幼儿的“三性”受到约束。怎样变更幼童谣唱的努力性,施展进修的自动性和缔造性,在歌曲《高兴颂》的讲授中,我接纳了图谱讲授。《高兴颂》旋律美好,但歌词四大句的内容无一反复,幼儿不易影象。我计划了此图谱,把歌词、音高、节拍融在图谱中,形象、直不雅。冲破了以往“注入式”、“填鸭式”的讲授模式,较大地变更了幼儿进修的“三性”,起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活动目标:
1、经由过程引诱幼儿观察图谱,资助幼儿明白归纳清算歌词,并能用身形行动缔造性地表示.
2、用高兴生动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对大天然的喜好之情,并控制附点四分音符的准确唱法.
活动预备:
1、活动配景图一幅,节拍谱二张,图谱一张.
2、标记标记多少,《远足》、《高兴颂》磁带,灌音机。
3、幼儿人手一份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室。
幼儿在《远足》歌声中高兴的边行动边进入。
二、练声、节拍型训练。
引诱幼儿看节拍谱,模拟动物啼声:
① /吱 吱 吱 吱/吱 吱吱 吱
②/游游游游 /游游游
三、引出主题,并明白歌词内容。
1、幼儿园教育随笔出示图谱,引诱幼儿观察。
①师清唱,边唱边指图谱。
②提问:
a、听了适才那首歌,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幼儿答复,师指图谱)
b、表明脚迹:由于我们各人何等快活,又唱歌来又跳舞,以是留下了一些脚迹。
2、完备朗读歌词。
四、控制歌词内容。
1、用种种行动缔造表示歌词内容。
①个体幼儿表示。
②自由组合表示。
2、先生指图谱,幼儿坐下平静完备朗读。
引诱幼儿用种种差别的行动边朗诵边打出节拍。
五、熟习旋律,学唱歌曲。
1、完备观赏乐曲一遍。(放灌音磁带)
2、用象声词“啦”唱,熟习旋律。
3、幼儿自指小图谱,听音乐学唱。
4、师生配合指大图谱唱。
5、出示标记“▼”、“︵”,引诱幼儿唱好顿音、连音和强音暗号。
6、吿诉幼童谣曲名称。
7、合唱:
①幼儿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词。
②幼儿按意愿唱“啦”或唱歌词。
六、竣事:
幼儿手持发话器,边唱歌边走出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表演,让幼儿了解音乐的性质(活泼、欢快)和曲式结构。
2.让幼儿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学会用四分音符节奏和八分音符的节奏表现三段体的曲式结构,初步感知渐强、渐弱。
3.在感受乐曲的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掌握乐曲的节奏型:|x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并尝试演奏节奏乐。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有关圣诞、圣诞老人的知识。
2、教具准备:图片、图示谱、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小作家》:
教师出示节奏型卡片xx xx| xx x||,并给幼儿一个主题,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节奏型和主题,编出相应的语言,如:白雪白雪|多美丽|;冬天冬天|下大雪|….
二、发声练习《新年真快乐》:
师生对唱,启发幼儿用跳跃、连贯的声音唱出。
| 1 3| 5 5 5|5 4 3 4| 5 -| 55| 5 55| 5 4 3 2| 1 -||
新年来到了,大家多快乐。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新授:
1、感受音乐的性质:
(1)幼儿完整欣赏音乐
老师提问:音乐听上去什么感觉?(活泼欢快的)
(2)感受三段体的曲式结构,边听音乐边拍手(两遍)“听听音乐的前面、中间、后面都一样吗?”
2、听音乐观看老师配语言节奏朗诵的表演:“想想音乐好象说了一件什么事?“
3、启发幼儿边探索边拍出节奏型并配器
(1)老师在a段音乐的伴奏下跳《赶马车》舞蹈.启发幼儿拍出第一乐段“赶马车”的节奏型( x x | xx xx| )并讨论用什么乐器配器。
(2)拍出b段“马跳舞和圣诞老人发礼物”的节奏型。
老师出示节奏型|xx xx |xx xx|配上音乐,语言节奏,幼儿练习。
(3)在a段音乐的伴奏下老师跳舞,启发幼儿拍出第三段“圣诞老人赶着马车走远了”的节奏型。幼儿看着老师跳舞,用乐器敲出动作的节奏|x x| x x x x |并敲出渐弱的声响。
4、幼儿完整练习
(1)幼儿分组拿不同的乐器合乐。
(2)出示渐强渐弱的图谱和图片一一对应,幼儿根据图示谱敲出渐强渐弱的音响效果。
5、完整合乐的练习
(1)老师完整地表演,幼儿配乐。
(2)幼儿随意跟跳舞蹈。
(3)请两组幼儿和老师一起表演,其他幼儿用乐器伴奏。
四、听着音乐边敲节奏边出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篇3
活动名称:数蛤蟆(大班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这是一首四川民歌,知道四川方言中把青蛙称做"蛤蟆",使幼儿通过数蛤蟆的嘴、眼、腿,对青蛙有出步的了解和认识。
2、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提高幼儿演唱技能,训练幼儿用各种感官(耳听旋律、眼看画面、嘴说歌词、身体动作)来感受歌曲的内容,增强幼儿的感受力和节奏感。
3、教育小朋友要从小爱护小动物。
活动重点:在熟悉歌曲之后,能够会表演。
活动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的内容及其旋律。
活动准备:环境布置(池塘),青蛙头饰,录音机,磁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谜语引出-主题"青蛙"。
2、听音乐做模仿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问话方式。
2、欣赏、示范、表演、比赛。
3、欣赏青蛙的演变过程。
4、观看青蛙怎样捉虫从而进行品德教育。
结束部分:幼儿扮成青蛙在布置好的池塘里尽情的玩耍、捉虫等,自然结束本节课。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在熟识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观看图片的排列挨次,熟识歌词的挨次。
3、感受京剧的效果,产生宠爱京剧的心情。
二、活动预备:
1、与歌词内容有关的脸谱各一张。
2、圆舞板、大鼓各一只。
3、戏说脸谱的伴奏带。
三、活动过程:
(一)脸谱配对嬉戏,熟悉张飞,以念的方式感受人物的性格。
1、观看ppt,孙猴、窦尔敦、曹操、关公,找到相应的脸谱,并依据小节线的提示依次摆放。
2、还有一个人也很厉害,他长得怎么样?生气起来可不得了。猜猜他会是什么脸呢?
(二)说脸谱,摆脸谱,尝试有节奏地完整念歌词。
1、圆舞板也想来熟悉他们,你听:打节奏念歌词。跟念一遍。
2、你听到了什么?或者是不一样的地方?出示马、大刀、喳喳。
3、想不想和圆舞板合作,他说前半句,你们来接后半句,再交换。
4、大鼓也想加入呢?你会跟着大鼓完整地说一说吗?
(三)通过倾听、比较、接龙嬉戏等方式来戏说脸谱,体验京剧的唱腔。
1、告知你们哦!这就是一首京剧,名叫《戏说脸谱》。想不想听?老师范唱。
2、想不想学呀?
3、唱的和说的有什么不一样?拖音——喳,出示图谱多音——啊,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学唱。
4、接龙嬉戏,老师与幼儿。
5、京剧唱起来和其他歌曲不一样,除了歌词的改变,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对呀!很有力也很有节奏,你会跟着京剧里的伴奏来唱一唱吗?
6、隐秘导入,尝试多次的竞赛练习。
(四)观看视频表演,尝试迁移动作来表演。
1、在京剧中,脸谱的形象也是很讲究的,红色代表忠勇、白色代表奸邪、孙猴代表神的力气,那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2、我们一看京剧演员他们是怎么做的?
3、跟着他们一起来做一做。
4、听音乐加上自己的动作声音表演一次。
5、走到家长面前,与家长合作表演。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演唱歌曲《森林音乐家》的基础上,大胆选用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或帽子、手偶及乐器,按照歌曲的格式进行仿编活动。
2、能友好地与同伴进行协作,共同完成一次演出任务。
3、体验森林动物生活的自在和快乐,感受笑哈哈剧场的开心。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带《森林音乐家》、动物头饰、帽子、手偶及小乐器。
2、角色游戏场地“迷你一条街”。
3、最佳演员和文明观众的奖励小礼物若干、森林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集体复习演唱歌曲《森林音乐家》,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快乐之情。
1、教师:(出示森林快乐图)看!快乐的大森林里,那么多的动物都出来唱歌跳舞了,我们也一起加入它们的队伍吧!
2、幼儿使用自己喜欢的乐器为歌曲演奏。(铃鼓、小铃铛、圆舞板、沙球等)
二、大胆想象,通过选择进行歌曲的仿编活动。
1、教师:森林里的小松鼠、小白兔和小熊猫都在我们的歌声中开了自己的音乐会,真开心!可是森林里还有许多的动物,它们也想唱一唱自己的歌曲、打一打自己的乐器。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助这些动物。
2、幼儿分组进行自主仿编活动,教师在每一组提供各种动物的头饰、帽子、手偶及小乐器。
3、个别演示,请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在集体面前表演唱自己仿编的歌曲内容,鼓励其他孩子为她拍手打节奏,体验音乐会的快乐。
三、自主选择角色游戏的职务,开展角色游戏“迷你一条街”,教师重点指导“笑哈哈剧场”。
1、教师:森林里的音乐会结束了,我们大(3)班“迷你一条街”就要开张了。好好的想一想:今天的你是做顾客还是营业员?哪个店铺里的营业员?
2、教师根据孩子的自主选择,组织全体孩子有序地进入相应的游戏区域。教师指导顾客们整理休息区域,营业员们整理各自商铺里的物品,准备营业。
3、教师先以观众的身份进入“笑哈哈剧场”,观看演员们表演的仿编歌曲《森林音乐会》,并给予及时的赞赏。教师也可以小声建议演员们演出累的时候,是否可以请观众上台露一手?进行剧场里的互动活动。当剧场里的观众人数比较少的时候,建议演员们自荐出去进行宣传,也可以用彩笔为演出内容绘画彩报,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最后邀请观众评选出今天的最佳演员,由演员们评选出文明观众,互赠小礼品。
四、游戏评价环节。
在集体面前表扬评选出来的最佳演员与文明观众。请他们说说为什么今天自己能当选?自己的好表现在哪里?以此鼓励全体孩子都要向他们学习。
教师小结:今天的笑哈哈剧场不仅演出成功,演员们也学会了相互之间的合作、协商,有了困难他们会一起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不理不睬。迷你一条街的其他商铺也要这样,只有大家互帮互助,才会获得快乐与收获。
游戏延伸:
激发孩子渴望参与下一次角色游戏的欲望。
1、教师:想一想:既然笑哈哈剧场的演员们有这么多的好看节目,观众们也表演了拿手好戏。但还有许多在其他地方消费的观众都没有欣赏到,错过了机会。可如果所有的顾客都进入剧场又不可能,该怎么办才能让所有的人都欣赏到好的表演呢?
2、鼓励幼儿相互出主意。
3、教师宣布最后的主意:办法想出来了,下一次我们将安排两位“小记者”带着照相机进入剧场,拍摄节目镜头。演出结束后,我们所有的顾客和营业员们都一起来欣赏演员们的表演,好不好?(好)
活动反思:
?森林音乐家》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在听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特别是歌曲后半段“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愉快的节奏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包括后面两段吹一吹,敲一敲,孩子们都乐在其中,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感受鼓声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变化。
(二)启发幼儿能根据歌词内容,与同伴合作分角色表演歌曲。
(三)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歌曲中事物的高兴与快乐,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快乐体验。
二、活动准备:小熊头饰、小老鼠头饰、太阳、花、鸟、小朋友、小鼓、节奏图
三、活动过程:
(一)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1.老师出示一面鼓,问幼儿:“你会打鼓吗?”引起幼儿的兴趣。
2.出示一只小老鼠(头饰)“小老鼠也来打鼓啦。”××××︱××××︱鼓声敲得又低又轻;
3.再出示一只大熊(头饰)“大熊也来打鼓啦。”××××︱××××︱鼓声敲得又强又重。“他们鼓打得一样吗?”通过小老鼠和大熊身体大小、力量强弱的强烈对比,让幼儿直观形象地感受到鼓声的高低强弱变化。
4.“小老鼠和大熊一起打鼓了。”××0︱××0︱××××︱×——︱
5.“你们想学打鼓吗?”幼儿学敲鼓,先学小老鼠敲,注意声音要轻,再学大熊敲,注意声音要重,最后一起敲。幼儿用手在腿上敲出节奏。“除了在腿上敲,还可以在身体的哪个地方敲?”(肩、手臂、胳膊等)、
(二)第二环节欣赏歌曲,熟悉歌词,把握歌词前后顺序。
1.第一遍欣赏教师范唱。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关于小朋友当小鼓手的歌,老师唱给你们听,待会儿告诉我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
2.欣赏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歌词内容。提问:歌曲唱了什么?(教师出示相应图片,顺序不对的)
3.欣赏把握歌词前后顺序。“我们再仔细听一遍,看一看顺序如何?如果顺序不对请幼儿改过来。
4.按节奏来和老师一起念歌词,进一步熟悉歌曲
5.分组演唱歌曲
(三)熟悉歌曲,表现歌曲
创编简单的动作分角色合作表演。请幼儿自由选择伙伴五人一组尝试为歌曲配上简单的动作和表情。
(四)结束
和老师一起去按照节奏敲鼓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篇7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欣赏解放军叔叔的日常生活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进行曲坚强、有力的风格,用动作模仿解放军神气挺拔的姿态。
2、萌发热爱崇拜解放军的情感。
3、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初步学习弱拍后半拍起唱,学唱第一段。
4、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学会四二拍歌曲,体会歌曲的雄壮有力的节奏
2难点:学习歌曲变化的唱法,学会齐唱,分唱等方法。
活动准备:
解放军帽子、一把枪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手腕转动、师生问好(由弱到强的演唱)
2、感受歌曲坚强、有力的进行曲风格,喜欢解放军。
——复习演唱《弯弯的小船》,引导幼儿三拍中的第一拍唱得稍强些。
——说说这首曲子是什么样的感觉?(温柔、抒情、每个音都很连贯)
——这里有一首请你来听一听是什么样的感觉?(弹奏旋律)
——听到这样的音乐想到什么?
——请你听着音乐学做解放军神气的样子,表现出他们很有力量。
3、理解并学习第一段歌词,渗透弱起半拍。
——(老师一边表演解放军,一边示范唱歌,让幼儿理解歌词。)请你来看解放军表演。
——你喜欢这个表演吗?再看一次表演,听清楚老师唱了什么?
——你听到了什么?(学说歌词)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请小朋友数1234,嘴巴里数到3时4在心里数,老师听到你们数到3就说歌词。我们来试试。(第二遍教师数幼儿说歌词)
4、学习由弱拍后半拍起唱。
——请小朋友仔细的听老师开头怎么起唱的。(歌曲的开始没有马上唱稍微停了一下,是弱拍起唱的,我们要注意听前奏,当听到老师数123后马上唱出来)
——我们要象解放军一样整齐的起唱。(幼儿跟老师学习演唱三遍)
——我们一起来做解放军,一边唱一边自己编动作好吗?
——用有力坚强的声音来唱歌。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感知认识aba的三段体音乐结构。
2.探索用不同动作表现轻快和悠扬的音乐旋律,初步学唱《毕业歌》。
3.感知体验即将毕业时同伴间、师生间的依恋之情。
活动准备:
幼儿右手带一只腕花,会念诗歌《毕业诗》
活动重点:
认识aba的三段体音乐结构,用不同动作表现轻快和悠扬的音乐旋律。
活动过程:
一、诗歌朗诵《毕业诗》,引出主题。
师:再过几天,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就要成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诗歌《毕业诗》。
幼儿有表情的朗诵《毕业诗》。
二、欣赏《毕业歌》音乐旋律,感受歌曲a、b、a的音乐结构。
师:哪些地方的旋律是一样的?哪一段是不一样的?听上去有什么感觉?(轻快、悠长)
引导幼儿分别给a段和b段的音乐匹配相应的身体动作,让幼儿感知aba的旋律和结构。
三、学唱歌曲《毕业歌》,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示范唱歌曲。
师:毕业歌里说了什么?
2.师生演唱歌曲。
3.再次欣赏教师演唱歌曲,鼓励幼儿轻轻的跟着老师演唱,初步熟悉歌词内容。
四、延伸活动:集体舞蹈。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推荐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