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所有教师工作者在上课之前做好的准备工作,了解教案的意义十分关键,作为教师在制定教案时一定要保持逻辑思路清晰,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环境教育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当今世界环境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2、知道全世界和在保护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的时候,面临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一)发展和恶化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能源问题和温室效应。
2、热带雨林所遇到的问题。
3、物种消失的阴影。
4、自然资源的过量消耗。
二、全球的绿色行动。
1、斯德哥尔摩会议——人类保护环境德里程碑。
了解雷彻尔卡逊这个人。
斯德哥尔摩会议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以及会议口号“只有一个地球”
2、一个全新德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了解斯德哥尔摩会议后世界环境变化。
三、德绿色行动1、《环境保护法》颁布,(绿色德保证)《环境保护法》颁布德背景(1)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2)设立环境保护机构,加强环境管理。
(3)加强环境保护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德环境保护意识。
2、可持续发展在。
“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21世纪议程》
环境科学德产生。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过程。
生态农业。
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们作为新世纪德。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愿意与同伴和老师进行积极交流。
3、教育幼儿从我做起,注意保护环境,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对周围环境情况有大致了解。
2、塑料制品的东西若干。
3、减少白色污染的宣传单若干。
4、筐篮五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由小松鼠搬家引出课题
师:前段时间小松鼠搬家啦!可是正好碰到下雨天,所以有些东西就存放在我们华盖山上了。今天天气很好,小松鼠想请我小菲老师和你们一起帮忙把它落在山上的东西去送到它家里,你们愿不愿意帮忙啊!
二、上山,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分类,知道塑料制品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1、好,那让我们出发吧。去看看小松鼠把东西落在那了!
2、你们看,小松鼠把东西落在这了,那我们分工一下吧。把这些东西都带回去。
3、我们分5组,3人合作去捡,看看那一组合作的最好。
4、幼儿分散捡东西,教师巡视。
5、你看我们的小朋友多能干,来来来,辛苦啦,到小菲老师这休息一下。看看你们都帮小松鼠捡回来什么?
6、幼儿一一介绍,并说出这些都是塑料制品。
三、白色污染给我们带的危害
1、组织幼儿讨论:
(1)白色垃圾好不好,为什么?
(2)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环境变漂亮呢?我们该怎么样做呢?
(3)怎样使更多人知道减少白色垃圾,要保护环境呢?
2、老师小结。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互相探讨。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房子是一种建筑物,每种房子都有其不同的特征、风格和用途。
2.感受不同的房子以及它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3.尝试设计,感受想象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过周围不同的房子,作简单的了解。
2、课件:各类房子若干
3、设计用的纸笔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讨论房子。
上次请小朋友去观察我们周围的房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们知道的房子吧。
(二)观察不同的房子,及房子的用处。
1.除了我们周围的房子,你还在哪里见过不同的、奇特的房子?
2.房子有什么用处呢?
(引导幼儿发现:房子是我们生活的必须品,人类不可缺少的伙伴。)
3.展示课件,幼儿感知各种不同的名建筑。
北京故宫的房子为什么是这样的?
金贸大厦的房子又为什么是这样的?
(引导幼儿感受:设计别致的房子还能美化我们的环境。高楼大厦还能使节约土地资源。)
4.小朋友你最喜欢哪种房子?为什么?
(三)设计“我的房子”
1.你想设计怎样的房子,它有什么用?
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2.幼儿自主设计,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房子。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篇4
全学年教学目标总要求:
(一)双基:
1、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育: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一)教学内容:
1、大树的功劳。
2、找寻珍稀动植物。
3、纸张的自述。
4、画出秋的绚烂。
5、滴答滴答下雨了。
6、与动物交朋友。
7、大树爷爷多少岁。
8、感受冬的宁静。
9、过个环保的春节。
10、聆听春的脚步。
11、室内花卉本领大。
12、鸟是人类的朋友。
13、争做文明小游客。
14、玻璃瓶的新生。
15、走进昆虫王国。
16、是谁阻挡了飞机的起飞。
17、拥抱夏的热情。
18、节约是一种美德。
(二)重点难点:
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对动物与人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理解爱护、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4、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5、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四、具体的措施
1、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品德教育。
五、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六、执行说明:
1、学生组成若干调查小组,选定调查主题。
2、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借助丰富的络资源搜集环境污染及如何保护环境的资料。
七、课时安排:
本学期教学第1——9课,下学期教学第10——18课。
第一课大树的功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树木与人类的基本关系,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认识大树的价值。
3、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关心自然界,培养学生爱护树木的情感。
内容分析
由六个板块构成。
1、引出大树的功劳。让学生思考这首儿歌表达了什么意思,重点讨论大树在保护环境中做出的贡献。
2、创设情景设立探究园地,让学生课本中出现的情况,说己的做法。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居住的社区乡村或者校园有没有毁坏树木的现象。
3、介绍植树节。
4、号召学生爱护树木,组织一个护绿小组,征集爱护树木的语。
5、呼吁学生将对树木的爱落到实处。
教学建议
1、教学准备
选取有大树的环境优美的图片、大树底下乘凉的图片、描写大树的诗或者儿歌等。
2、教学过程
(1)课程引入:树可为人类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树木有光合作用,树木在光合作用下会释放氧气,就像“绿色工厂”。当我们吸进氧气之后又吐出二氧化碳时,树木会把我们吐出的氧气吸进去,然后释放出清新的氧气,让我们健康、幸福地成长!据统计,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用。由于森林具有遮荫避风、树木呼吸和蒸腾作用,因此有成片树林的地方冬暖夏凉,可以避暑疗养,是我们休息渡假的首选。树木还具有粘附空气中的尘埃的作用,使空气清洁、新鲜。科学测试表明: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尘埃20吨~60吨。此外,树木在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特殊空气,能治疗一些疾病,对人体有良好作用,比如,桦树、杨树、桧树等能分泌出植物杂菌素,可以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原菌。树还可以降低工业区内发出的噪音,在道路两旁栽多种多样的树型、花果和翠绿的枝叶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理想化环境。植树造林对人类生活也很重要,我们的课桌、书柜、纸张等,都是用木材制作的,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帮助。它还能防止水土流失。在山西、陕西以及边新疆一带,水土流失异常严重!
(2)转折由于人们对大树的认识不足,或者由于人类的贪婪导致出现很多毁坏大树的情况。说一说都有哪些?你觉得该怎么办?
(3)过渡我们能为大树做什么呢?
第2课找寻珍稀动植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我国的几种珍稀动植物。
2.让学生了解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和措施。
3.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加强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教育。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资料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由五个板块构成。
1.开动脑筋,通过展示让学生多多认识珍稀动植物。
2.沉思默想,通过一些数据的对比,引出一些珍稀动植物正在濒临灭亡或者数量急剧减少。为什么会成为珍稀?一个是自然环境的变迁,一个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3.畅所欲言,思考保护濒危生物有什么意义。
4.齐心协力,结合图片,学生从身边做起,如何保护珍稀生物。
5.走出校园,了解一种珍稀生物的生存现况,提出保护性建议。
教学实施
1.教学准备
我国珍稀的动植物的图片及生活习性,尤其暗教材中提到的珍稀动植物。
2.教学过程
(1)课程引入课件演示情景,使学生入情入景。
a.课前唱《一个真实的故事》第一段。提问爱看动物世界吗?认识哪些动物?
b.课件演示,创设情景我国丰富自然资源以及遭到破坏的情景。
教师看了短片有什么想法?想弄清哪些问题?
(2)开动脑筋。教师展示一些珍稀动植物的图片,结合图片让学生认识我国的珍稀动植物。
首先认识大熊猫,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同学们都认识它,请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大熊猫可爱的样子。教师提问:关于大熊猫,你知道哪些?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大熊猫体胖,长约1.5米,身体像熊,脸像猫,所以人们称之为熊猫。生活在0-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以竹子和小动物为食。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加之人为破坏,造成了大熊猫越来越少,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目前只有1000只左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活化石之称。1980年我国在四川的卧龙建立了保护区,成为世界熊猫研究中心。
第二个认识白唇鹿,为我国特有动物。简单介绍外形生活习性数量分布区域等。
第三个认识朱鹮,教师展示图片。朱鹮号称国际保护鸟,是国际上一级濒危动物。
第四个认识桫椤,教师展示图片,提问:这是什么植物?对它了解多少?
第五个认识银杉,教师展示图片,提问:大家认识这种植物吗?人们为什么称它为银杉?银杉叶背面那两条银白色的带子闪闪发光,非常漂亮,全世界仅存于我国,且只有0多株,被人们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提问:你们知道在我国,哪些是珍稀的动植物吗?组织同学汇报,学生汇报时,师生可以及时点评,对汇报有新意的组给予鼓励表扬。
(3)沉思默想板块,提问:为什么会这样稀少?分组讲座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共同讨论归纳: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另一个方面是人的乱捕乱杀和乱砍乱伐。
(4)畅所欲言板块,过渡:生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必须保护他们,提问:保护珍稀动植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是特别富贵的自然资源,数量正在减少,有的已经濒临灭绝。
(5)齐心协力板块,教师提问:怎样保护珍稀的动植物?组织学生集体讨论,记录学生的发言。颁布相关法律,设立自然保护区,从自身做起。
(6)走出校园板块,倡议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现状,重点是提出保护性建议。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
2.了解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3、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重点难点】
1.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赤潮形成的原因。
2.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
【学习过程】
读《海洋污染物质来源》示意图
思考:海洋污染物质来源于哪些经济部门,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到海洋中,从而产生海洋环境问题的。
(一)海洋环境污染:
(1)海洋污染的
阅读:《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一文及插图、图表《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
思考:海洋污染会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什么影响;海洋生态的破坏是否都是人为因素?
(二)海洋生态破坏
1、产生原因:
2.赤潮:
(1)综合分析赤潮产生的原因:
(3)赤潮的危害:
(三)海平面上升
1、海平面上升原因:
2、带来的危害:
(四)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20xx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油港油库破坏而流入海湾的原油多达65万至70万桶。海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浮油,海水几乎掀不起浪来,只能像泥浆般涌动着,发出汩汩声。波斯湾的海鸟身上沾满了石油,无法飞行,只能在海滩和岩石上待以毙命。其他海洋生物也未能逃过这场灾难,鲸、海豚、海龟、虾、蟹以及各种鱼类都被毒死或窒息而死,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受害者。海湾是较封闭的生态环境,水域浅,海水流动缓慢,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石油污染事件,将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专家们认为,墨西哥湾如果要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据此回答1~2题。
1、石油污染成为日益突出的海洋污染问题,下列海域污染严重的是( )
①沿海水域②海上航道沿线③海上石油产区④石油输出港附近海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石油污染除了会造成海域内动物的死亡外,还会( )
①破坏海滨娱乐场②造成海岸环境退化③造成生态破坏④使海水富营养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21世纪是向海洋进军的时代,近年来我国海洋污染却有不断加重的趋势。据此回答4~6题。
4、我国海洋的污染源主要来自( )
a、海洋运输b、石油开采
c、工业生产d、农业生产
5、我国四大海域中污染最严重的是( )
a、南海b、东海
c、黄海d、渤海
6、治理我国海洋污染的根本途径有( )
①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③配备除污船,随时清除海上油污和垃圾
④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⑤无害化处理,实行达标排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所示,中心事象(x)是指( )
a、海平面的上升
b、城市数量增多
c、动物数量减少
d、冰雪覆盖扩大
8、世界各国对此变化应达成的共识是( )
a、修筑水利工程
b、控制大城市规模
c、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d、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
二、综合题
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氮、磷等营养盐是水生植物的营养物,营养物增加使各种藻类大量繁殖,会使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们将此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往往出现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现象,称为“赤潮”。
材料2:下图是某近海海域中浮游生物与鱼类的发展过程(t1→t2→t3)示意图(阴影区代表浮游生物,黑点代表鱼类)。
(1)图示表明该海域海水有xx现象,水中xx等营养物质显著增加,其来源可能是xxxxxxxxxxxxxxxxxx
(2)造成图中鱼类从t1到t3大量减少的原因是xxxxxxxxxxxxxxxxxx。
(3)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a、杭州湾b、莱州湾
c、辽东湾d、珠江口
(4)赤潮是(多选)( )
a、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c、在封闭的海域更易产生赤潮
d、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的后果之??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鸟的厄运
大量石油泄漏入海,生灵惨遭涂炭,海岛首当其冲。1升石油完全氧化,需要消耗40万升海水中的溶解氧。大量石油涌入海洋,造成海水中严重缺氧,致使海洋生物窒息死亡。潜水鸟在海水中潜游上浮时,海面的'油污就像油质外套一样披在它们身上,使其再次落入水中,这样不断上浮下沉,使它们在惊恐中死去。对于飞翔能力较强的海鸥来说,只要偶然接触到漂浮在海面上的油膜,石油就会渗入并粘住它们的羽毛,使其游不动也飞不起。油污还会使羽毛失去保暖性能,使海鸟冻死。受轻度污染的海鸟,能侥幸游到海滩免于一死,但海滩的沙石上也沾满油污,它们用嘴梳理羽毛时,往往会把石油吞入肚内,从而严重刺激消化道,造成厌食。
(1)造成海洋中石油污染的主要原因是xx、xxxx、xx。石油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xxxxxxxxxxxxxxxxxx。
(2)海鸟惨遭厄运原因有三,一是大量石油入海,xxxx,鸟类因缺少食物而死亡;二是油污使海鸟丧失xx性能而死亡;三是海鸟食入石油,造成厌食而死亡。
(3)若一艘油轮在非洲好望角以南发生大面积石油泄漏,那么哪些地区的生物可能受到污染?洋流对石油污染有何影响?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1.a2.b 3.d 4.c5.d6.d 7.a8.d
9. (1)赤潮无机营养盐(或氮、磷),各种有机物城市工业和农业废水,生活排放的废水(或海水养殖过程产生的废物等)
(2)赤潮生物大量繁殖和聚集,导致自身大量死亡,死亡的赤潮生物腐烂分解,可使大面积海域缺氧甚至无氧,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出大量的藻毒素,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3)d(4)acd
10、(1)沿海石油工业海上运输海上采油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2)消耗水中溶解氧,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保温和飞行
(3)整个南半球西风漂流海域全遭到石油污染,还可能通过秘鲁寒流等向北蔓延。洋流对石油污染有扩散和稀释作用,减轻了当地的污染程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