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活动比赛活动方案7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方案的制定有利于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写的方案既是为了完成任务,也是为了提高活动的质量,下面是公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朗诵活动比赛活动方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朗诵活动比赛活动方案7篇

朗诵活动比赛活动方案篇1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气氛,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陶冶同学们高尚的的情操,锻炼同学们的口才、能力,促进同学们的友谊,以及加强大家之间的交流,激发同学们对“诗意的青春”的兴趣,特举“诗意的青春”缅怀青春的舞动。

二、活动的主题:

诗意的青春

三、活动的对象:

艺术设计系所有学生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

xx年x月xx日,9:20,地点:设计楼

注:无特殊原因活动时间不变

五、主办部门:

艺术设计系宣传部

六、活动协助部门:

艺术设计系学生分会,及各班宣传委员

七、报名形式:

(1)可询问电话

(2)可到各班宣传委员处报名

八、参加形式:

(1)可朗诵自己写的诗歌,也可朗诵名诗,朗诵时可自行配乐。

(2)可以个人参加,也可以组成团队参加(参加人数不限)

九、比赛要求:

(1)诗歌朗诵语言不限

(2)要求朗诵的诗歌要符合活动主题,主题鲜明突出,形式新颖,内容积极向上。

(3)朗诵时感情要真挚,富有感染力,表达自然,能反映诗歌中的情感和主题

(4)朗诵的诗歌不能过短或过长,可从长诗中节选段落,时间在3—5分钟内参赛选手不得迟到或违反赛场的纪律,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评分标准:

(一)总分100分

(1)参赛者仪表,气质,总体印象;15分

(2)情感丰富、有感染力;30分

脱稿朗诵;5分

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25分

语速适中、朗诵流利连贯;20分

原创诗歌;5分

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两名

三等奖三名

(可获荣誉证书及其它奖品)

注:原创作品在参赛中获奖,可将其刊登在系报上并给予素拓分

十、比赛规则和说明:

(一)评委

评委必须公正严明,做到公平公正

严格掌握评判标准,以参赛者真实的实力和水平作为评判的依据。

在评选活动结束后,评委不得修改选手的成绩。

(二)参赛者

参赛者必须服从主持人的安排和评委的判定,不得有反对的言行。

参赛者必须遵守比赛规则

参赛者对主持人、评委产生不满时不得当场顶撞,可在大赛结局后,向主办部门提出申请,请求解决。

参赛选手拿好自己的号码牌,听主持人安排依次上台朗诵

关于竞赛流程

评委及嘉宾入场

主持人致词宣布竞赛开始

主持人介绍评委,及到场嘉宾

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包括评分标准

参赛选手候场开始比赛(比赛环节中选手必须在诗歌朗诵前进行自我介绍)

评委在每个选手朗诵后进行点评和评分

统计结果,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

主持人请嘉宾给获奖选手颁奖,宣布比赛结束

将比赛中优秀的原创诗歌刊登在系报上,由系记者站报道此次诗歌朗诵比赛

十一、经费预算:

资料打印费:10元

矿泉水:15元

纸笔费:10元

奖品费:150元 合计185元

十二、注意事项

宣传和通知传达务必到位

工作人员要在活动之前把一切工作做好

参赛者准时出席

工作人员需佩戴工作证

朗诵活动比赛活动方案篇2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用语用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做好“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

(一)抓住学生的最佳记忆期,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学生诵读诗文经典,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更新知识,活跃思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活动要求

(一)广泛宣传经典诵读的目的意义,不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取得社会、家长的支持。

(二)各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抓好过程管理。

(三)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积极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诵读,自然成诵。不定诵读指标,以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

(四)各班要结合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评选诵读小能手活动和诵读经典竞赛等,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深化。

(五)各班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势,发挥多种功能,让孩子在活动中诵读。

三、诵读内容

主要诵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等。

四、组织开展全校“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一)参赛对象

全校1——6年级学生

(二)比赛程序

决赛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时间初定为:4月23日

(三)比赛规则

1、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2、诵读作品自选,但必须是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3、参赛必须脱稿朗诵。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音源自备。

4、比赛时间限制在8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

5、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总之,我校将以这次比赛活动为契机,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全校掀起中华经典诵读的热潮,真正让广大师生阅读经典,亲近经典,热爱经典。

朗诵活动比赛活动方案篇3

为深入开展“我让实小更美好”主题活动,加强团队建设,提高老师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思想情操,学校将举办“我让实小更美好”为主题的朗诵比赛,并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我让实小更美好

活动时间:第十四周(周五下午4:00)

活动场地:尚德厅

一、关于作品

1、作品以歌颂师德师风、赞美和谐校园等为主要内容,体裁不限,可以是诗歌、故事、散文等。作品时间不超过5分钟。

2、可一人或者多人同台表演,最多不超过四人。

3、要适当配以音乐等艺术表现手法,以增强朗诵作品的感染力。

二、活动要求

1、各级部主任要认真组织,调动本组老师的参赛热情。

2、朗诵作品的内容健康向上,切合本次比赛的主题,要以良好的教师形象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三、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

四、工作小组安排

1、评委

组长:刘xx

组员:张xx

2、现场调度组(包括音响调配、现场组织、奖品分发等)

组长:薛xx

组员:滕xx

3、统分组

组长:唐xx

组员:周xx刘xx

4、主持人:徐xx

五、评分标准

比赛采用10分制,评委现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主持人现场报分。(起评分6分,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内容紧扣主题(1分);主题深刻,富有感召力。(1分)

2.发音标准(1.5分);语调准确(1分);语言流畅自然(1分);节奏准确恰当。(0.5分)

3.表达生动,动作恰当(1分);感情处理得当(1分);富有创意。(0.5分)

4.上下场致意、答谢(0.5分);服装得体,自然大方。(0.5分)

5.朗诵时间不少于3分钟,不超过5分钟。超时或缺时每半分钟扣0.1分,扣0.5分为上限。(0.5分)。

朗诵活动比赛活动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营造经典诵读氛围,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

二、诵读措施

营造经典诵读氛围,树立书香立人,书香建校意识,通过经典诵读,使学生认识到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诵读兴趣,养成诵读习惯。改变阅读质量,提升阅读品味。

1、低段目标:能准确、流利诵读诗歌或童谣,做到正腔圆,富有韵律。学会在规定时间内准确无误背诵有关篇目,并做到精神饱满,乐于识记和背诵。注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中段目标:能准确、流利、富有感情诵读传统诗文或经典美文,做到情真意切,声韵悠长。初解诗文大意,富有想象力,能有兴趣地比赛背诵,有一定背诵速度,培养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饶的信心。

3、高段目标:能能准确、流利、富有感情诵读传统诗文或经典美文,做到情真意切,声韵悠长。理解诗文大意,感受经典美文内蕴,能有兴趣地比赛背诵,有一定背诵速度,初步了解行文特点并模仿写作。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具体措施

(一)明确职责抱团协作

为保证诵读实验正常运行,学校各科室需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协调,认真做好诵读工作。学校工作计划中要突出诵读工作的安排,协同各科室共同完成学生诵读的常规管理、比赛、评价、考核、策划诵读大型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诗文诵读活动,注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评价学生的纵向发展,在学生的成长记录手册中填写好相关的内容。

(二)建立较为完善的诵读评价机制

1、建立以班级为考核单位的评价激励机制,根据每日诵读情况,每周评出五星诵读班级,三星诵读班级。每学期评出五到七个明星诵读班级。

2、评价内容:把古诗文诵读的“量”和“质”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可采用发喜报的形式表扬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成绩),强调学生的熟诵,务使学生脱口而出,采用“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策略。从学生诵读动机兴趣、努力程度、数量、熟记程度、表现形式等评价为主。

3、评价方式:本学期诵读评价以教师评、家长评为主,学生自评、互评为辅,建立学生自主诵读氛围,评价以激励为主。

(三)诵读时间及方式

1、诵读时间:a、晨读时间为7:50——8:20,自由背诵时间

b、午读时间为12:30——1:00,检查背诵时间

c、诗文诵读综合实践课由班主任自主选择诵读内容

d、放学回家时间:由班级诵读员带领齐诵古诗词。

2、诵读方式

⑴各班级可根据总课题组提供的实验读本《中华诗文诵读精品》采用读、背、吟、唱、画、说、写、改编、书写等一种或几种方式开展活动。

⑵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次“主题诗文”诵读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可整合各科教材内容,根据名人、季节、时令、风格、色彩、不同品格、儿童生活等展开活动。

⑶大队部可以组织班级办诗文小报,还可以在高年级成立学生诵读社团,全方位开展诗文诵读活动。

⑷学校将诗文诵读和学生的书法学习和美术教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整合。

3、诵读口号:诵经典育新人

(四)、评价方式

⑴班级内评出“朗诵之星”,由老师发喜报或在班级展示台中展示。

⑵根据每日诵读情况量分表,结合班内诵读实际情况,每周评出五到七个五星诵读班级。大队部给予授牌。

⑶在各类比赛活动中获奖的班级,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

⑷每学期期末组织一次“诗文诵读节”,集中展示学生的诗文诵读成绩,奖励诗文诵读优秀的同学,表彰开展诗文诵读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师。

朗诵活动比赛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地缅怀故人,缅怀先烈,切身体会英雄烈士们的无限爱国情操,深化感恩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学生做到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从小树立服务意识。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朗诵诗歌和创作诗歌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精神情操。七年级将在清明节前举行诗歌朗诵比赛。

二、活动主题:

以"清明节咏怀"为主题,开展诗歌朗诵比赛。

三、参加对象:

初一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日(周四)下午第四节课

五、活动地点:

信息楼三楼报告厅

六、比赛要求

1、各班两个朗诵节目,人数不限。

2.自选诗歌题材,主题鲜明,内容健康,提倡自创诗歌。

3.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特色鲜明,诵读时间不超过3分钟,可配合音乐展演。

4、脱稿朗诵,有对诗的理解和赏析。

5、参赛者服装得体,仪态稳重大方,具有感染力。

七、活动安排

1、3月30日前各班主任将参赛诗歌内容以电子稿的形式发张文路老师,由张文路老师训练节目主持人(七6班一男一女),完成开场白、串联词和结束语,并制作节目单。

2、4月1日12:00前各班主任将配乐交沈丽英老师处试音,12:10抽签。

3、4月1日下午第4节课由沈丽英、张文路老师负责彩排,班主任通知诗歌朗诵者到报告厅彩排。

4、4月2日下午集中信息楼三楼报告厅。

八、评分规则:

1.评委打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最后得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比赛打分满分10分,评委打分以8.50分为基础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得出均分。

3.奖项:个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

班级: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以累计班内参赛者得分为班级总分。

4.评委将根据诵读内容、诵读形式、诵读效果及诵读者的表现情况进行现场打分。

朗诵活动比赛活动方案篇6

一、活动目的: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操。我校决定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活动,进一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读书氛围。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与热情。表达学生的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在参与比赛中,充分享受读书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怀,同时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诗词文化。

二、比赛内容:

校大队部决定于2015年10月14日,启动学生爱国诗歌朗诵比赛海选

内容:以“爱国”为主题的唐诗、宋词、现代诗、儿歌。

唐诗宋词:杜甫《春望》、李清照《夏日绝句》、范成大《州桥》、林升《题临安邸》、

陆游《示儿》、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文天祥《过零丁洋》、

于谦《石灰吟》、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沁园春?国庆、沁园春?雪、

杜甫(唐代)《春望》、辛弃疾(宋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文天祥(宋代)《过零丁洋》、龚自珍(清代)《己亥杂诗·其五》、

王绩(唐代)《凉州词二首·其一》、于谦(明代)《石灰吟》、

王昌龄(唐代)《出塞二首·其一》、范仲淹(宋代)《岳阳楼记》、

屈原(先秦)《离骚》、杜牧《泊秦淮》、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谭嗣同(清代)《狱中题壁》、辛弃疾(宋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杜甫(唐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佚名(先秦)《荆轲歌》、

林升(宋代)《题临安邸》、辛弃疾(宋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现代诗:《我爱这片土地》、《我的祖国》、《囚歌》、《教我如何不想她》、《您是》、

?一句话》、《炉中煤》、《在玉米地的中央》、《唐人街》、

?祖国颂歌》、《写给祖国母亲的歌》、《友好的笑容》、

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艾青《光的赞歌》、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严阵《英雄碑颂》、未央《祖国,我回来了》、田地《我爱我的祖国》、

魏钢焰《你,浪花里最清的一滴》、闻捷《我思念北京》、牛汉《北京的城墙》、

余光中《乡愁》、刘祖慈《我们是大运河的子孙》、叶文福《祖国啊,我要燃烧》、

叶延滨《黄河与我同在》、江河《祖国啊,祖国》、赵丽宏《希望,展翅飞翔》、

铁衣甫江《祖国礼赞》、辛笛《祖国,我是永远属于你的》、王克金《仰望国徽》、

赵德福《对祖国母亲的诉说》

三、参赛对象:

一到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要求:

1、朗诵分为独诵和合诵(1-5人均可)

2、作品自带光碟或他人伴奏。

3、每部作品限时3-5分钟。

五、报名方式:

以个人或自由组合为单位到大队长处报名,填好报名表(2份)

(希望各班主任多鼓励班上学生积极参与,不设置门槛,想参加自行准备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参加海选就可以)

六、比赛时间及地点:

1、比赛时间:(一整天,各参赛选手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自行到规定地点参加海选)

海选:10月19日(星期一、1-2年级)

10月20日(星期二、3年级)

10月21日(星期三、4年级)

10月22日(星期四、5年级)

10月23日(星期五、6年级)

决赛:11月4日

(注:晋级决赛根据当天报名人数确定晋级名额)

2、海选地点:校门口展台(下雨在礼堂进行)

七、参与人员

主持人:待定

评委:海选(大队干部及在演讲比赛中获得过奖项的学生),决赛待定

会场秩序维持:大队长

音响负责人:待定

拍照:待定

八、评分标准:

本次比赛计分采用百分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得的平均分为最后得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一)朗诵内容50%:所选作品内容积极、健康,以主旋律题材为主;朗诵时间不超过5分钟。

(二)字音10%:普通话标准、流畅,音色优美、吐字清晰、声音洪亮,独诵、小组诵的和谐度、对诗中情味的掌握及展现。

(三)技巧20%:朗诵感情丰富,起伏处理到位,动作表情协调自然。形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四)个人、团队精神10%:包含个人精神面貌和整体默契以及各个队员的融入程度。

(五)脱稿10%:全文背诵。

九、奖励

四到六年级设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七名。

一到三年级设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七名

朗诵活动比赛活动方案篇7

一、目的: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发挥学生特长。

二、比赛方式:

配乐朗诵

三、参赛内容:

古今中外优秀诗词歌赋,经典散文。

四、比赛要求:

脱稿,背会全文;

口齿清楚,节奏准确,声音洪亮;

感情充沛;

配乐合适。

五、参赛对象:

初一、二学生。

六、时间安排:

下周为班内选拔阶段,每班选拔3—5个节目于周五例会前报杨主任处;

下下周周二下午进行初赛,周四下午进行决赛。

决赛时,初一二全体师生参加。

七、建议:

考虑参赛学生的服装,整洁大方;

参与人数上可以单人、双人、多人;

参与形式上可以上齐诵、领诵、表演诵;

可以辅助表演、舞蹈、道具、情景剧。

八、奖项设置:

评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六名。

优秀节目辅导奖两名。

朗诵活动比赛活动方案7篇相关文章:

划龙舟比赛活动方案8篇

幼儿园体育比赛活动方案5篇

幼儿园体育比赛活动方案6篇

社区乒乓球比赛活动方案5篇

征文比赛活动总结7篇

镇拔河比赛活动总结7篇

篮球比赛活动总结300字7篇

象棋比赛活动的总结7篇

单位比赛活动总结6篇

征文比赛活动总结5篇

朗诵活动比赛活动方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