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沉与浮教案5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教案的制定一定要周密严谨,教案在拟订的时候,老师务必要考虑联系实际,下面是公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科学沉与浮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科学沉与浮教案5篇

大班科学沉与浮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感知淀粉遇到碘变蓝的现象。

2.能运用这个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感知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难点:尝试运用淀粉遇到碘变蓝的原理

活动准备:

碘酒、村长头饰、馒头、胡萝卜、土豆、白菜、饼干、青瓜、梨头、香蕉、奶粉、一次性杯子和盘子

活动过程:

1、认识碘酒

师(慢羊羊)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慢羊羊村长,最近我发明了一瓶神奇的药水——它叫碘酒。

提问:我们来看一下碘酒是什么颜色的?(棕褐色)

师:碘酒有消毒功能,能杀死许许多多的细菌,在打针的时候经常用到我,细菌看见我就跑,哈哈哈~

最近,我发现,碘酒除了能消毒之外,还有一个奇妙的现象,我们看看这里有一个馒头,现在加入了碘酒,现在我们看看馒头怎样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看一看其他食物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

2、幼儿操作

(1)试一试

将碘酒滴到食物上,观察现象

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哪些食物变蓝了

(2)记录

哪些食物发生了变蓝的现象,在对应的栏里打勾,教师验证有异议的食物。

(3)揭示现象

你知道为什么有些食物会变蓝吗?因为他们中都有一样东西叫淀粉,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3、问题解决——运用

(1)情景表演

师:灰太狼,为了挣些钱给红太郎和小灰灰买好吃的,动起了歪脑筋,开了一家奶粉超市。

灰太狼:“快来买呦,便宜浓稠的奶粉!”原来,他在有的奶粉罐中放了许多淀粉,这样买可以比超市便宜,所以许多羊村的村民上当买回了家,上了当,结果宝宝营养不良。

卫生局的警察叔叔知道后,来进行检查。警长遇到了难题: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来帮帮他想想好办法,用什么办法可以检测奶粉的真假呢?

(2)想一想

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检测?

看颜色、尝一尝、用碘酒

(3)动一动

请你们用碘酒的方法试一试,哪瓶是合格的哪瓶是不合格的?

4、结束游戏

师:找到了不合格的奶粉,灰太狼被警察叔叔带走了,神奇药水把它送进了监狱,羊村又恢复了平静。请小朋友回去做做看那些食物中还含有淀粉。做一份食物淀粉大调查。

大班科学沉与浮教案篇2

设计思路:

本次《参观动物园》实践活动内容来自来自于主题活动《动物大世界》,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依据了所观摩"徐汇区科技幼儿园"的一次探索活动,回到幼儿园,我们结合活动目标、内容进行了讨论,同时进一步学习"教育指南"以及二期课改的新理念,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热点,首先是教会幼儿学看游览图,真正的"以幼儿发展为本",有的幼儿有此类经验,但有的幼儿没有,老师想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启发,积累和提升他们生活的经验。为幼儿终身发展起到真正的作用。

活动目标:

1、通过合作寻找去长颈鹿馆的路线,能正确运用方位词并清楚地介绍自己的路线图。

2、体验解读导游图的乐趣,感受导游图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动物园导游图,长颈鹿海滨的资料,若干纸和笔胶水,路线指示。

活动过程:

一、明确任务——在导游图上寻找去长颈鹿馆的路线

1、谈谈对导游图的认识师:你们认识这个吗?

这是什么地方!

这张导游图有什么作用?

小结:导游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想要去的地方,不迷路。

2、认识导游图上的标志师:你们能看懂这张导游图吗?图上有什么标志?

(有厕所、动物馆、大路、小路、草地、湖泊、大门、方向标)小结:原来导游图上有动物馆的标志,还有许多公共设施的标志。

3、根据方位猜动物师:我们用导游图做个游戏,老师说出某个动物的位置,你们猜猜是什么动物?(名犬荟萃:它的北面是虎山,它的南面是熊山,东面是狮山、西面是小兽园——)幼:是名犬荟萃小结:有了动物园的导游图,我们就能轻松找到想要看的动物的位置。

4、明确任务师示范一个参观的点:世博会就要在上海举办了,熊猫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形象憨态可掬,我们真想去看看,怎么走呢?

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今天我们要去看长颈鹿

1、现在12人分成四组,怎么分呢?分别担任什么样的工作呢?

2、交代任务:能从大门进入动物园,根据老师的路线图找到要看的动物。

三、幼儿集体交流请幼儿来介绍一下各自的路线图,要说清楚从哪里走的,(重点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位词介绍)小结:原来分工合作做事情才能更快。

四、看看你们都到了什么地方?(长颈鹿馆)观看长颈鹿海滨的视频和对白师:门口有个标本,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长颈鹿之死)你知道它是怎么死的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小结:我们要文明游园,保护动物,不能做伤害动物的事情,做爱护小动物的宣传员。

活动反思:

自然界是神秘的、和谐的,这就是因为有了这千千万万种动物,动物的世界千奇百怪,孩童时代和动物的本性是多么的相似,因此动物也就是孩子们十分感兴趣的一个话题。

从小班的时候,孩子们接触的是:"可爱温顺的小动物",诸如此类的小狗、小猫等。到了中班时期,他们对"动物们长得什么样?它们有些什么本领?"等一些外貌、特征、进行思考。

这次我们和孩子共同进入了大班动物的世界,自古至今,人们也从动物身上学到了很多本领进行了发明创造。比如:人类从动物身上学到了哪些本领?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带着这一系列问题,主题活动虽然有点相似,但还是根据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层层递进,更好的来完成我们这个主题活动的最后的目的: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真切的感受到人类和动物是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大班科学沉与浮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铲子、卫生纸、可以种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只盘子、四个纸杯(其中三个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个杯子装水)、一只量杯。

活动过程

1、幼儿提前两天到种植园,拔出几棵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离开土?观察前几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干枯了。

(2)因为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离开土壤就会干枯。

2、探究的问题:土壤中有什么?用小铲子挖泥土。

(1)土壤里有树根,还有烂了的树叶。

(2)土壤里有死虫子。

(3)土壤里有蚯蚓、蚂蚁。

3、轻轻捏捏卫生纸包的泥土。

(1)纸湿了。

(2)泥土里有水分。

4、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气泡。

(2)泥土中有空气。

5、说一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土壤里生长?

(1)植物在土壤里生长,是因为土壤里有肥料。

(2)因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气。

6、比一比,三种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么不同?将三杯土放在三只盘子上,用量杯分别向三杯泥土中浇同样多的水。

(1)砂土里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盘子里去了。

(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点,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渗不下去,下面的盘子里没有水。

7、想一想,植物种在哪一种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最充足?种一种,哪种土壤最适合植物安家?幼儿将青菜秧种在三种土壤中,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记录青菜的生长情况。记录青菜在三种土壤中的生长情况。

注意事项

1、幼儿取泥土包入卫生纸中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选取较湿润的土。这样,纸湿的效果较明显。

2、幼儿向三杯土浇水时,水不宜多,以防水从杯口溢出流到盘中,影响观察。

拓展思路

启发幼儿观察、探索仙人掌为什么能生活在沙漠里,了解不同植物对土壤条件有不同的需求。

大班科学沉与浮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对声音的探索,知道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2、了解、分辨乐音和噪音,养成轻声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相关的图片及声音。

2、操作材料:金属、塑料等多种材质的材料,小鼓、三角铁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发兴趣,感知声音。

师"请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物体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呢?(答)教师小结:

因为材料不同、用力大小不同……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6、小朋友,想一想除了这些材料能发出声音,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东西能发出声音?请你去找一找,试一试,让这些东西也能发出声音。

三、引导幼儿认识乐音和噪音。

1、通过听觉感受,使幼儿知道什么是乐音和噪音。

老师放两段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听的声音,也有不好听的声音,要是多听了不好的声音,有害人的健康,所以我们在游戏时,活动时中要注意轻声说话,不要大喊大叫,要懂得保护好自己的嗓子,不要产生噪音,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四、结束活动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唱首歌吧。

活动反思:

活动一定要让幼儿有提升、有发展,带给孩子们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冲击力,拓宽了幼儿视野,提升了科学探究的素养,为幼儿今后科学探究精神的树立奠定了良好基础。

大班科学沉与浮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河蚌,了解河蚌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了解河蚌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幼儿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河蚌

2.实物“珍珠项链”一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珍珠项链,教师把珍珠项链戴在脖子上。

交朋友,老师戴上这条项链漂亮吗?

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做成的项链吗?

(让幼儿互相议论后,知道使用珍珠做成的项链。)

2.你们知道珍珠生长在什么地方吗?

(引导语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二、展??

1.课件演示:图片3

(1)教师:你们看珍珠生活在哪里?

(通过图片了解,珍珠生活在河蚌里。)

(2)河蚌是珍珠的摇篮,不仅可以形成天然珍珠,也可人工养育珍珠。

2.课件演示:图片2

请幼儿观察。

(1)河蚌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河蚌是生活在淡水水底的动物。

(2)河蚌贝壳前端和后端是否一样,贝壳的外面有什么?

贝壳的前端钝圆,后端稍尖。

贝壳的外层有一条条以壳顶为中心的同心环纹,

宽窄和颜色深浅相间,叫生长线,

(3)蚌的两片贝壳的背面是由什么连接的?

两片贝壳的背面由韧带连接,韧带有弹性,能使两片贝壳张开。

3.河蚌是什么样的?

你知道河蚌在安静状态下和受到触动时,表现有什么不同吗?

在安静状态下,贝壳能微微张开,露出斧足,由于斧足的伸缩使身体前进;

当遇到刺激时,斧足收回,两片贝壳就紧紧合在一起。

4.河蚌的口在哪里?它吃什么东西,是怎样吃东西的?

教师给幼儿介绍,河蚌以实藻类为生。

5.河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有什么用?

(1)课件演示:

河蚌可以烧、烹、炖,制作成美味佳肴。

将蚌肉和蚌壳分别加工、蒸煮消毒和机械粉碎,

即可制成廉价的动物性高蛋白饲料,喂养动物。

三、结束

师幼共同探讨,要爱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让海水动物们都能快乐地生活、生长。

大班科学沉与浮教案5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7篇

大班沉与浮教案与反思5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模板8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沉与浮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沉与浮教案7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推荐7篇

大班沉与浮教案与反思模板5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沉与浮教案模板6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沉与浮教案精选6篇

大班沉与浮教案反思参考6篇

大班科学沉与浮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0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