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家》的教案6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是一种教育工具,它是教师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制定的计划和指南,教案可以在多种教育环境中使用,包括学校、大学和培训机构,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大班语言《家》的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语言《家》的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家》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自制墨迹图进行创造性想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2、利用辅助物在墨迹上进行拼砌,发展编讲能力。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准备

1、教师曾示范制作墨迹图,以引起幼儿操作和想像的兴趣。

2、白纸、颜色水、辅助物、铺垫的桌布。

活动过程

1、自制墨迹图,引起幼儿兴趣。

(1)回忆墨迹图制作的方法。

(2)提出制作墨迹图应注意的事项。

(3)幼儿自制墨迹图,教师巡回指导。

2、根据墨迹图上的墨迹进行想像。

(1)启发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墨迹图像什么,并说出想像依据。

(2)动墨迹图,变换角度看看它还像什么?鼓励幼儿尽量想得和别人不一样。

(3)教师小结:从不同角度看墨迹图,它所表现的内容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3、利用辅助物丰富墨迹图后进行编讲。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辅助物在墨迹图拼砌,使画面更完整、更丰富,并提出讲述要求,如什么时候?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在什么地方?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

(2)请幼儿根据丰富后的墨迹图进行编讲。

4、向同伴或老师讲述自己图画中的小故事。

活动延伸

(组合编故事)将幼儿制作的墨迹图布置在语言区中,引导幼儿与同伴的墨迹图组合在一起,编出一个更好听的故事。

小百科:有趣,多指某事或物对你很有兴趣。

幼儿园大班语言《家》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并理解其中自由自在的情趣。

2.在合作游戏中,体会和朋友一起自由自在的方法。

3.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x x | xx xx | x x | xx xx ||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ppt课件 不同乐器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察绘本封面

1.孩子们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看一看,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像狼一样嚎叫。

像狼一样,那是不是狼?(像狼一样肯定不是狼)

(这是一个关于狗的故事他的名字叫莫卡。)

二、欣赏绘本、理解情节

教师讲述p1~3 。

1.孩子们故事里莫卡想干什么呀?

2.莫卡为什么想要自由自在?

幼儿:孩子们那一幅图说莫卡不能自由自在地叫?

教师:莫卡只能叫几下?为什么?

幼儿:因为数学题的答案是“5”。

3.哦不能自由自在的吃东西,你看莫卡这日子过得很不自由自在,那你们觉得自己在幼儿园做哪些活动中不能自由自在呢?

幼儿:不能自由自在地玩、不能自由自在地唱歌、不能自由自在地说话、不能自由自在地睡觉……(这时,教师可以了解到幼儿许多真实的愿望。)

小结:幼儿园有些事情是可以自由自在的有的是不可以的,莫卡想做一头自由自在的狼你呢?你也想自由自在对吧?

三、欣赏绘本、合作游戏

我们接着往下看,看看莫卡在山上干了些什么?

1.教师讲述p4~6:莫卡终于自由自在了。

2.教师出示乐器。“这里有你们平时玩的乐器,待会你们自由子咋选一件老师再给你们配上一段合适的音乐,很hi的音乐,知道hi是什么吗?(就是开心的兴奋的自由自在感觉)

孩子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当音乐开始你们就可以自由自在了?

3.自由自在的感觉怎么样,好不好?

幼儿:会做出“很好……很乱……很吵……”等反映。(这里要尽可能地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4.好,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玩得很“hing”,又可以听到美妙的声音。

幼儿:我们要一起跟着音乐节奏。

教师:这里我们做一个小规定,就是跟着音乐节奏一起来

5.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发现音乐的节奏型,并用拍手的方法来为音乐伴奏。

6.这下我们要自由自在地动动身体的部位,但一定要按照音乐的节奏来。(找个别做的好的孩子来表现一下)

四、欣赏绘本,感受结尾

1.看看莫卡在干吗?

由于故事情节紧张而紧凑,所以,当莫卡逃离山顶时,幼儿一起惊呼:“我要回家!我再也不要自由了!”

2.阅读绘本最后一页:猜猜,莫卡会像谁一样呢?

直到有一天,米雪又看了一本关于猴子的书,你猜他们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莫卡去学爬树了)

直到米雪又看了本关于鱼的书关于熊的书,他们家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以后慢慢看好吗?

莫卡是一只很好的狗,他和米雪相亲相爱,你不离开我,我不离开你,日子过得很美满。直到有一天,米雪读了一本讲狼的书。“你瞧,莫卡。”米雪说,“你真有点像狼!”

哇!莫卡心里想。我是有点像狼,可是瞧狼多神气啊!它们自由自在地跑来跑去、自由自在地捉野兽、自由自在地对着月亮嗷嗷叫。

可我过得什么日子啊!不能自由自在地捉蝴蝶、不能自由自在地吃饭、不能自由自在地学自己喜欢的本领。哦!他突然很想做狼,做一只自由自在的狼。

第二天,莫卡拿定主意,他偷偷溜出屋子,一直朝山上跑去,他跑啊跑、跑啊跑、跑啊跑……一直跑到高高的.山上,“我自由了!”他大叫,“像狼一样好自在!”

他大叫:“世界就是我的啦!”

很快,莫卡饿了。他想:“没事,我会自己找东西吃,就像狼一样。”

可是,他追不上兔子、咬不着甲虫、找不到田鼠。

到了夜里,他想念米雪、想念家:“不过,我还有一件事要试试。”他对着金色的月亮,用足了全身力气,像狼一样地嚎叫起来“嗷……”

突然,山谷里传来了同样的声音“嗷……”莫卡吓呆了:“是……狼!”

他转身朝山下跑去。“我要回家……我再也不要做狼了。”他拼命地跑。

他终于跑回了家。米雪正在着急地找他:“哦,你回来啦!”他们拥抱在一起,多么快乐。

以后,米雪和莫卡相亲相爱,你不离开我,我不离开你,日子过得还是那么美满。直到有一天,米雪读了一本关于猴子的书……

活动反思:

活动是为了让孩子把现有的不满表达出来,从而引起他们对现实社会中不能自由自在的关注,然后再回过头来分析这些事情可不可以自由自在,其实是不可以的。在这样的状态下制定出来的规则是孩子切肤的感受到的规则,讲到后面的游戏中没有规则的,一个人是玩不起来的,但是有了一个规则之后,就能玩起来了。

小百科:狼,保护等级有“三有”保护动物。共46个亚种,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

幼儿园大班语言《家》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动画片中人物服饰、神态、动作,了解孙悟空的性格特征。

2、关注道具和场景变化,感受动画片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3、愿意通过语言和动作大胆表达自己对动画片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幼儿与父母共同收集了关于《西游记》的连环画、图片、视频等,对西游记及孙悟空有初步的了解。

2、纸箱、纸筒、塑料袋、丝巾、皱纹纸等材料。(见幼儿活动资源包)。

3、《孙悟空大闹天宫》教师教学资源。

4、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出示“孙悟空”的单幅图片,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互相说说孙悟空有什么本领。

2、引导幼儿欣赏《孙悟空大闹天宫》教师教学资源,在关键处暂停并根据需要提出一些问题。

(1)在播放天宫场景时暂停,提问:这是在什么地方?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关注场景的变化,说出自己的感受。

(2)在孙悟空打斗场面出暂停,提问:孙悟空在干什么?你喜欢这个动作吗?大家一起来学一学他的样子吧。

(3)欣赏完后提问:《孙悟空大闹天宫》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你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进行描述)你喜欢孙悟空的哪个动作的造型?请幼儿进行模仿。

3、完整观看动画片,进一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幼儿分组阅读幼儿学习资源4第1至3页的内容。

鼓励幼儿根据图片的提示在小组内尝试轮流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5、引导幼儿初步尝试分组表演《孙悟空大闹天宫》。

(1)教师帮助幼儿按动画片中的角色数进行分组,并请幼儿推选小组长。

(2)启发幼儿充分利用替代物布置场景,制作道具,进行角色装扮,为表演做准备。如:纸筒做金箍棒,大丝巾做袈裟,纸箱垒起做花果山等。

(3)各小组自主进行表演。

提醒幼儿主意角色的出场顺序,反复练习角色的典型动作,语言。

(4)教师总结幼儿的表演情况,并请个别小组向大家进行展示表演。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表演区交换角色继续进行《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表演。

2、继续在阅读区阅读幼儿学习资源4第1至3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家》的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讲述内容,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丰富词汇,培养幼儿学习散文的兴趣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散文,培养幼儿良好的说话习惯。

二、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机、电视机、录音机、春景图一张、电教软件、文字卡片。

三、活动过程

1.提示幼儿,说出冬天之后什么季节来了。

2.出示春天的景图让幼儿观察,并讲述春天里有些什么。

3.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词语来描述春天里有些什么。

4.分小组讨论,让幼儿用不同的语言来描述春天的特征。

5.出示图片和相应的文字卡,指导幼儿用字来组词,再用词来造句。

6.根据画面内容,有顺序地把春天的景物描述出来,语言越优美越动听越好。

7.听录音机姐姐的描述。

8.根据录音机姐姐的描述进行表演。

9.让幼儿自由摆弄卡片进行讲述,进一步学习、巩固。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让幼儿绘画春天的景色。欣赏表现春天的音乐,并让幼儿根据音乐创编舞蹈。

五、生活中渗透 吃饭时注意卫生,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发生。

六、环境中渗透 布置春天的环境图,展示春天的各种景物。

七、家庭中渗透 要求家长在家里丰富孩子的词汇,了解春天的景色。

幼儿园大班语言《家》的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运动,善于运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运动技能:90%以上的使学生能掌握2种以上跳绳的方法,并能够一物多用,利用跳绳创造出更多的新的练习方法。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跃能力和投掷能力。

4、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5、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跳绳。

教学难点:身体的协调配合,合作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部分

a、课堂常规

教师:

1、鸣哨,集合。

2、讲解课的内容和要求。

学生:

1、集合做到快、静、齐。

2、师生问好。

3、明确课的内容和要求。

(二)准备部分

a、热身跑:多种队形跑。

教师:1、组织生成两路纵队,在前面领跑。

学生:1、按照师的要求调整队形,进行各种形式跑。

b、绳操练习:

上肢运动 体转运动 踢腿运动 腹背运动 跳跃运动

教师:

1、边讲解边示范绳操。

2、领做,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学生:

1、听讲解看示范,明确练习动作。

2、在教师口令指挥下认真练习。

(三)基本部分

a、花样跳绳:

学生7人自由组合在一起,进行合作探究、创新多种跳绳的方法,教师巡回查看、引导。并请学生示范;师生共同评价。

1、合作探究(前摇跳;后摇跳;交叉跳;跑动跳等)。

2、示 范(有独特的跳法)。

3、师生评价。

教师:1、组织学生自由跳绳,方法自创。

2、巡回指导,发现并推广学生的新跳法,语言鼓励学生,必要时给予帮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讲评,并组织学生再练习。

学生:1、自创绳的新跳法。

2、新跳法的展示,必要时可根据动作命名。

3、通过观摩同学的展示,进行自评、互评,并继续练习。

(四)结束部分

a:游戏:绘图

要求:运用集体智慧,自主创新。

教师:

1、语言导入“绳子除了可以用来跳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用处有很多,接下去我们就尝试着用绳子来拼图”。

2、讲解并示范游戏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新练习,勇于展示自已组的作品。

4、小组间交流,评价。

学生:

1、看示范,听讲解,明确练习的方法。

2、加强小组合作意识。

3、积极比赛,自评、互评。

4、充分放松身心。

b、评价

教师:

1、鸣哨,集合。

2、讲评本次课的练习,要求学生能够坚持锻炼,发现更多的新方法。

3、回收器材。

学生:

1、集合。

2、进行自我评价。

3、收拾器材。

反思:

本课在《体育与健康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坚持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表演、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活泼多样的形式来指导学生练习。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的自我创新,更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小学生在享受快乐体育的同时,培养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考虑到4年级的学生接触跳绳的时间已经比较长了,他们或多或少能跳出花样来,而且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到了一定水平,他们非常乐于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竞争意识也逐渐增强,所以我在教学中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以此来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语言《家》的教案篇6

目标:

1、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准备:教学挂图、幼儿用书、故事录音。

过程:

1、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播放故事录音片段(蒲公英的哭声)。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是谁在哭啊?”

“蒲公英为什么哭啊?”

2、阅读图书感受内容:

幼儿阅读图书。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谁?”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呢?”

3、阅读理解内容:

幼儿自主阅读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你们在图书里看到些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

“是谁帮助它找到了家?”

4、完整欣赏:

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讲述故事。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

——“你们的家在哪里?”

“那儿有些什么美丽的景物呢?”

师生共同小结,共同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

建议与提示:

可引导幼儿合作画一幅自己家乡的.画,并尝试写一写自己家乡的故事。

活动反思:

1、在初步欣赏故事时,我能抓住主线来提问,让幼儿听完故事后就能记住大概,这一点较好。

2、在引导幼儿认识四大之最时,我直接告诉幼儿是什么,让幼儿来复述从而来巩固故事中的知识点,但幼儿还不能真正明白最高、最大、最长的真正含义,我应该用一些比较的手法来实现这个目标,效果会更好。

3、《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通过让幼儿学习蒲公英和蟋蟀、螳螂、仙女之间的对话,让幼儿体会蒲公英迷路后的伤心,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用教具演示第一段故事时,我将幼儿置于故事之中,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蒲公英迷路时那种害怕、紧张、难过的心情,进而进一步感受到蒲公英的无助和伤心。

幼儿园大班语言《家》的教案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语言池上教案反思8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池上教案推荐5篇

大班语言《画》教案6篇

月亮船大班语言教案通用6篇

大班语言《画》教案精选6篇

大班音乐《家》教案优秀7篇

大班歌曲《家》教案7篇

大班音乐《家》教案7篇

大班音乐《家》教案优质8篇

大班音乐《家》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家》的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