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通用7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计划和准备教学材料,节省教学时间,教案可以作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证据,有助于晋升,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通用7篇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 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相同数连加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事例体会同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

知识链接

5+5+5=( )( )

9+9+9+9+9=( )( )

43改写成加法算式 或_______、_______

54改写成加法算式 或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大胆质疑,透析重难点

导学释疑

1、 小朋友,秋天到了,满山遍野的果实都成熟了。小动物们决定开一个庆丰收的联欢会,你们看,都有谁来参加?能够将自己的劳动果实与小伙伴们分享,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

请解决以下问题

(1) 每个盘子里有6个桃子,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2)每群小鸟有3只,3群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

(3)有6只小松鼠,每只松鼠采了3个松子,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

(4)如果有3只小兔,第一只小兔拿了3根胡萝卜,第二只小兔拿了5根胡萝卜,第三只小兔拿了7根胡萝卜,一共拿来几根胡萝卜?

能不能改成乘法算式呢?小组讨论一下。

2、想一想,连一连

3、想一想,用36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小组合作讨论提出两个问题

三、当堂检测-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升平台

1、学生独立完成p23练一练 错题改正及整理

四、课堂小结

你对你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能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主动参与小组活动。

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通过操作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思考,归纳“9加几”的计算规律。

【课前准备】

1.教师:,桃子,光盘

2.学生: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师:听说一(2)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老师想来考考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在做挑战任务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下热身运动。

10+1= 10+5= 10+8= 10+4=

10+3= 10+7= 10+6= 10+2=

2、智慧比拼

看来十加几的算式难不倒小朋友,那我们就进入下一个环节智慧比拼。

你能马上算出每幅图中三个数的和吗?看谁能答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复习十加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9加几,在计算9加几时,更能想出凑十法。】

二、新课讲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猴妈妈发现小猴最近表现很好,它买了小猴最喜欢的水果奖励给小猴子,你们知道是什么水果吗?(桃子),恩,是桃子。猴子看见桃子可高兴了。(出示)

(1)师:仔细观察图,桌子上的桃子是怎么摆的?

指名回答。

师:你能提一个什么问题呢?

生: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师:你真棒,你提的问题与猴妈妈一样,猴妈妈说,如果小猴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吃桃子。小猴看到这么多桃,馋得口水直往下流,哪有心思算呀,急得直抓头。你们能不能帮它。该怎么算呢?

(师:要求一共有几个,就是把9和4合起来,该怎么列式?)

生:9+4=13

师:很好,你也把得数算出来了,那我们现在来验证他算的对不对?

和你的小伙伴讨论一下打算用什么办法验证?教师巡视。

讨论:你们打算如何验证9+4=13这个得数是否正确?

生1:我是数数的方法算的,9、10、11、12、13。

(生2:我是这样想的:10+4=14,所以9+4=13。这位小朋友真会动脑筋,假设全部放满,就是10+4=14,现在缺一个,所以用14减去1得13。)

生3:我是从盒子外面拿一个到盒子里,就成10个,加上外面的三个,正好是13个。

师:拿一个?怎么拿?请你到前面来演示着说一说。

生:先拿一个放进盒子里,补足十,再想“10+3=13”。

师:这个方法很新颖!这位同学刚刚从外边4个中拿走了几个?(1个)他把这一个放哪里了(给9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凑成10)?10加3得13。我明白了!

师:你们的方法还真多!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 数数。(可能是你对数的方法比较熟)

生:拿进去一个,凑成十的方法。算起来很简便。(你真会思考)

师:说了这么多解决的方法,谁能用数学

算式来表示?

生:9+4=13

师板书:9+4=13

(多提几个人说说凑十法的过程,然后全班一起说)

(1)谈话:小猴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到了桃子,猴妈妈又买了些花奖励给小猴和你们呢(出示“试一试”)。

师:你知道一共有多少朵花吗?该怎么列式?(9指哪边的花?7呢?)

生:9+7

师:你会计算吗?先圈出10朵,再计算。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思考过程写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师:要把7分成几和几?7为什么不分成3和4或2和5呢?

(2)师: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题都有什么共同地方?

都是9加一个数,得数也都是十几。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9加几,计算时都是把第

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然后拿9和1凑成10,10加几等于十几。

师:你想试试其他的9加几算式吗?

三、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再放一块就是10块了,你能看图说说小猴的算法吗?

小猴为什么搬1块到左边?它用的是什么方法?

你能根据这些,把右边的式子填出来吗?

学生做,教师巡视。

指名回答,全班齐说。

2、“想想做做”第2题

(1)师:像这样摆的过程我们也可以在书上把它圈一圈。先圈出10根再计算

(2)学生做,集体订正

(3)圈出10根后,右边剩下几,得数就等于十几。

3、“想想做做”第3题

9+1+1= 9+1+4= 9+1+8=

9+2= 9+5= 9+9=

独立完成后,比较每组上下两题,想想发现了什么。通过计算,比较,让学生认识“凑十法”就是用上面式子的连加来计算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下面我们来做“蚂蚁搬家的游戏”,出示。

指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你能按顺序说出9加几的算式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算式间的联系,知道可以直接利用相邻的算式算出得数。并且发现9加一个数,得数都是十几,并且个位上的数比加上的数少1。

四、挑战自我

出示题目:

9+()

想一想:1、( )里能填哪些数?

2、( )里最大能填几?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篇3

课 题: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

?教案内容】:

教材第70~74页。

【教学要求】

⒈ 使学生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能对统计结果作简单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

【重点难点】

经历统计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学样为了迎接六一节,学校鼓号队准备了精彩的表演,为了六一的表演更加完美,学校决定为鼓号队队员购买统一的服装,分为大中小号。

说明:身高为120~129的适合穿小号,130~139的适合穿中号,140~149的适合穿大号。

提问:你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

2、出示队员身高记录单。

提:这里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要知道定购每种服装的人数各是多少,接下来应如何做?

指名:这里需要将身高分成几类?为什么?

3、组织学生整理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来完成。

4、提:我们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来分类整理数据的,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根据刚才的统计情况,请同学们将数据填入第69页的统计表中。

提:现在根据这张表你可以知道什么?

5、回顾这题的整理过程。

我们是怎样知道每种服装各买多少套的?

小结: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根据每种服装的大小为类别,先将队员的身高进行分类,这样我拉就可以知道每种服装的人数了。

二、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记录及统计表。

提:要想正确填写统计表,要先如何做?

(2)小组合作:分类、整理数据,方法自定,并完成统计表。

(3)组织交流。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同学独立完成。

(2)就统计结果,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3)介绍你知道吗?

三、布置作业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材第75~78页

【教学要求】

使学生知道统计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形象具体,便于分析研究问题,学会整理出数据制成的统计图。

【重点难点】

学会制作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⒈ 谈话导入

介绍上海世博会。

2、出示书73页的统计图和照片。

介绍:世界五大城市申办2010年世博会,最终我国上海获得了胜出。这是大家欢庆的场面。

(1这是第一轮投票的情况(出示统计表)

2010年世界博览会申办城市第一轮得票情况统计表

2002年12月

申办城市 波兰

弗洛兹瓦夫 俄罗斯

莫斯科 韩国

丽水 墨西哥

克雷塔鲁 中国

上海

所得票数 2 12 28 6 36

提问:有哪五个城市参加申办投票?哪个国家的城市得票最多?你是如何知道的?

(2)出示第73页统计图。

提问: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如何知道中国上海在第一轮投票中得票最多的?

比一比:这幅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优点?

说明:整理出的数据除了可以制成统计表之外,还可以制成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形象具体,还有利于分析和研究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新课

⒈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

提问:这个统计图包括哪些部分?

引导学生从上向下有序地观察:包括图名、日期、单位、竖轴、横轴。

提:纵轴上又有哪些内容。

⒉教学制作条形统计图。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即横轴与纵轴。

(2)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3)在纵轴上,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数量。

(4)标上统计图名称、日期、单位。

3、提:纵轴上1格长度表示?哪个国家的得票最多,是多少票?哪具国家的得票最少是多少票?

三、组织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

五、布置作业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81页。

【教学要求】

通过这次活动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初步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体现每做一次游戏,参加游戏各方赢的机会要相等,也就是各方赢的可能性要相等。

【重点难点】

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游戏规则。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感知

1、游戏导入:

(1)每4人1小组,事先分好。

(2)明确活动要求:口袋里有4个红球和2个黄球,每次任意摸到一个球,摸到放回,一共摸了30次,如果红球的次数多,算小明赢,如果摸到的黄球次数多,就算小玲赢。

提:按这样的游戏规则,你认为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

(3)组织学生分小组摸一摸,并统计出结果。

(4)组织交流,指名说说每一组的活动统计情况。

提:与刚才的猜想的情况一样吗?通过游戏,你认为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篇4

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复习第6-11题。

教学三维目标:

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基本训练。

1、背乘法口诀。

2、完成第6题,先说说图中表示的条件和问题,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3、第8题,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全班交流时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可能列加法算式,也可能列乘法算式,组织比较两种解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复习第9题。

请学生明白图中所示的各种商品和价格。

学生叙述题意后独立解答。

指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表达多种购物方案。

2、完成复习第10题。

引导学生思考,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判断选哪一种船用的只数少?

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讨论解法。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最后算出每种船需要的只数,检验上面的判断是否正确。

3、学生讨论完成第11题,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四、找规律填数。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盆花,找到规律。

运用规律填写叶片上的数,其中,最后两小题是开放题,可以引导学生填出多种答案。

五、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复习第7题。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

1毖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弊急柑炱健⒌缱映印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

1绷私庵柿康ノ

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 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

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2比鲜豆ぞ

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

1苯淌Τ鍪疽恍∩籽危ㄖ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

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

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

2苯樯芴炱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3背蒲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蹦阒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

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毕胍幌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6碧致郏耗闳衔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

三、课堂活动

1狈肿榛疃:称学习用品

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倍懒⒆饕担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

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教材87页例3、4和课堂活动

教学内容:

1、知道1小时有多长

2、知道1秒有多长

3、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分针走小格呢

2、1小时是 多少分?

3、1分你能做些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3

1小时是60分,那有多长?

我门一节课有多少分钟》课间休息多久?有多少分钟了?那在休息10分钟就是60分,也就是1时

1小时能做些什么你知道吗?

学生举例

学生看书

2、教学例4

你的脉搏1分钟跳多少次?那条一次是多少时间?

有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吗?

那1秒有多长?

学生回答

观察钟面,认识秒针,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那秒针走一圈是多少秒?

观察秒针走一圈后分针走了多少

得出1分=60秒

三、课堂活动

1、10秒你能 派多少个球?

学生活动

2、完成4题

课后记: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篇7

教学内容:西师版xx年级上(下)册xx页

执教者:xxx

教学课时:第x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xxxxxxxxxx,掌握xxxxxxxxxx。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xxxxx方法,体验xxxxxxxxxx。情感态度:通过感受xxxxxxxx,培养xxxxxxxx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找出重要的知识点)

2、难点:(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哪些知识学生比较难掌握)

3、关键:(结合实际,找出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实物、多媒体、一些数学图形

2、学具准备:实物、数学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复习引入或谈话引入或情景引入)

1、小朋友,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xxx内容,今天我再考考大家,看看有多棒。(生说后引入新课)

2、老师昨天遇到一个难题,想到今天我都不知道怎么解决,今天我想叫大家帮老师一个忙,你们愿意吗?(愿意)生说后老师引入新课。

3、出示主题情景图引入。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

(1)、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小组交流。

(3)、反馈信息:

生1:我觉得xxxxxxxxxxxxxxxxxx。

生2:我认为xxxxxxxxxxxxxxxxxx。

生3:我是这样想的xxxxxxxxxxxxxxx。

(4)、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同学们表现的太好了。刚才我们通过xx方法,了解到xxxxxxxxxxxx,那老师觉得xxxx样更好一些。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只要你认真想认真做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一道练习题。

(1)、学生读题,了解题目意思。

(2)、指明学生答(学生举手回答)。

(3)、师生共同讨论。

(4)、完成练习题。

2、出示第二道练习题。

(1)、学生齐读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

(3)、个别展示。

(4)、集体订正。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通用7篇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8篇

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案7篇

9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5篇

小学数学克的认识教案最新8篇

202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

9年级数学备课工作总结5篇

202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8篇

202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5篇

9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通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