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质控工作总结5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之后更好地成长和进步,赶紧写份工作总结回顾一下自己的得与失,工作总结人人都会写,但是想要写得符合自己的工作能力确实需要我们花费时间的,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医院质控工作总结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医院质控工作总结5篇

医院质控工作总结篇1

医院院感和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工作,现制定xx年院感质控科工作计划如下:

一、院感工作

1、继续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工作职责,根据医院感染相关法规、规范和行业技术标准等,更新并细化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规范化管理程度。

2、常规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目的是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包括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2)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每季度一次。当怀疑医院感染与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各科室主要由感控护士与检验科共同完成,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查,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由监控护士与细菌室共同完成,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查;消毒物品每季度监测一次,灭菌物品每月监测一次,由消毒供应中心及相关使用科室与细菌室共同完成,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查。

(4)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灯管照射强度监测,

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由使用科室完成。

(5)医院感染病原体及其耐药性监测:检验科负责开展,并每季度进行总结分析,向院感科、医务科报告,向全院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3、对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实行预警管理,积极防范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杜绝恶性院感事件的发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能,加强医院感染病例的及时报告。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流行、暴发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控制措施。拟进行一次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演练。

4、进一步加强手卫生管理

加强手卫生培训、宣传与督查,各科室每月自查,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每季度督查和随机抽查,努力提高手卫生正确性和依从性。

5、加强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管理

加强手术室、产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院感管理,严格按要求每月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加强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管理,开展风险评估,对高风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职能部门对科室监测情况进行定期核查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以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

6、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认真落实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制度及相关规定,为医务人员提供合格的防护用品,每年对院感高风险部门及医疗废物处置人员进行输血前五项检测,并对乙肝表面抗体及抗原均阴性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继续加强职业暴露的监测,有效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7、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及污水处理的督导

对医务人员及保洁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认识,使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储存、交接等做到规范化管理。总务科负责组织污水的处理、排放工作,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8、参与抗菌药物管理。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的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根据各级各类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要求,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效果追踪。加强对临床科室的督导,使之能够根据本科室的`院感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二、质控工作

l、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加强医疗质量的监控和各种医疗制度的落实,实行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健全医疗核心制度,建立科学管理长效机制,

完善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控制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致力于医疗质量监控和考评,督促各项医疗制度、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的落实,进行全程医疗质量监控,进一步完善单病种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杜绝医疗事故发生。

2、以“病历书写规范手册”为标准,规范病案的书写,不断提高病历的书写质量,争取病历优良率达95%,消灭不合格病历。督促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首诊负责制等各项医疗制度的落实,加

强医疗环节质量监控,继续完善各科质量控制量化指标管理,使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3、加强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内质控评价,提高临检质量。

医院质控工作总结篇2

本人xx,在20xx年度任质控办主任一职,负责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在这一年里,我本着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宗旨,密切配合医院领导,紧紧围绕医院工作重点,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努力完成每一项任务,下面我就把自己在20xx年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积极备战二甲复审工作

为了完成医院提出的以优异成绩通过二甲复审的目标,使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能力更上一个新台阶,我认真学习标准细则,逐条梳理,积极开展自查,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认真查漏补缺,抓好工作落实,并指导科室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本科室的复审达标计划及相关资料准备工作。

根据医院的安排部署,我负责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与“病历(案)质量管理”任务中,补充完善了3年半的文字资料,包括各月质控检查资料、病历检查记录、培训资料、历次委员会会议纪要等。结合我院实际,组织设计了适合我院的《住院病历质量评分表》,要求每份出院病历均由科室质控医师进行检查评分后随病历一起归档。另一方面,要求科室质控医师每周质控每位管床医师一份运行病历并评分,月底交质控办运行病历质控总结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总结。同时督导各科室完善医疗质量周检查记录,疑难病历讨论、业务学习等记录,通过以上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确保二甲复审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二、完善考核标准

在《20xx年医疗质量控制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参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相关标准要求及日常质控实际情况,修改完善了《20xx年医疗质量控制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制定修改了《院前病历质量评价标准》、《急诊留观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对科室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为质控检查提供了标准依据。

三、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医疗安全

1、环节质量检查:

每月不定期到医、护、技、药各科室进行质量检查,抽查运行病历书写质量,如病历完成的及时性、各项记录内容的完整性、三级查房等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围手术期医疗文书的书写等,抽查医技科室检查报告、依法执业情况及中西药处方的书写等,及时反馈查出的问题,及时督导改正。

2、终末质量检查:

(1)按照《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院前病历质量评价标准》等标准规范,每月对各科病历质量进行检查,至少抽取每个科室每位管床医师病历1份,对发现问题的病历进行认真总结、分析、评价,将结果及时反馈至相关科室督促整改,并将成绩纳入当月绩效考核;每季度按照我院《医疗质量控制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对医、护、技、药各科室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包括运行病历及归档病历的质控,并进行总结、反馈。本年度共组织检查运行病历700余份,归档病历400余份,院前病历400余份,未发现丙级病历。

(2)对临床科室除病历外的医疗质量管理进行检查,如业务学习情况、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科室周质控工作记录、危急值处理等。

(3)每月对各医技科室、中、西药房、煎药室等进行的质量检查,内容有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科室质控、危急值报告、依法执业、报告的书写、审核制度的落实等,各科室能较好地执行。

四、落实专项检查

根据我院制定的《处方点评制度》、《20xx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及相关文件规定,同医教科一起进行处方点评和抗菌药物专项检查工作,本年度共检查门诊中西药处方近4000张。

五、存在的问题

病历质量管理仍然是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难点,在今年的病历检查中,突出问题有现病史、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中、西医鉴别诊断、西医诊断依据、术前讨论、术前小结等内容描述简单,三级医师查房流于形式、缺乏中医内涵知识及临床指导意义,停、开的医嘱不在病程中记录、分析,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等,出现这些问题除病历书写者本人及科室管理的原因外,我也有责任,不足之处在于重视了检查未重视效果,重视了终末质控,而忽视了环节质控,检查出的问题未及时跟踪问效,倒查追责,致使有些问题屡查屡犯。

总结一年来的质控工作,我认为自己工作不够大胆,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在下一年度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我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基础质量、环节质量检查为重点,狠抓问题的改进与制度的落实,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以上报告,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20xx年12月

医院质控工作总结篇3

今年以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医院感染委员会的领导下,按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要求,积极完成了各项工作,经常对新生儿科、手术室、产科分娩室、供应室等重点部门进行重点督查,对可能发生医院内感染的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进行逐一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进行指导,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限期整改。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开展情况

1、医院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兼职人员克服了很多困难,工作认真负责,很好地完成任务。

2、医院感染管理能按照标准进行各项工作,年有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检查工作有记录。

3、各种登记本规范记录,高压消毒物品有记录,消毒包内有指示卡监测、包外有指示胶带监测。

4、医疗废弃物处理有记录,一次性用品用后送污物室有记录。换药室、检查室、治疗室、冲洗室配置脚踩式医用污物桶。各科室统一使用了洗手液,手卫生得到进一步规范。

5、能够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及消毒灭菌和医院环境的监测。

二、存在问题

1、制度完善但执行不力,无专职人员,身兼几职,文字资料操作性不强。院内感染监测不到位。

2、在职医务人员掌控医院感染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对有关法规法律掌握不够。

3、重点部门的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布局不合理,流程不符合要求。

4、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符合要求:各科废弃物乱堆放、收集运送过程存在隐患,医疗垃圾桶未使用医用垃圾袋放置,各科未使用利器合放置针头。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健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年终要有工作总结。并认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

2、认真对照院内感染控制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的要求,同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本院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落实。

3、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管理、个人防护、无菌操作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全员的素质,争取全院重视并参与这项工作。

4、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布局及流程,规范器械的清洗、消毒操作规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消毒灭菌效果。以保证医疗安全。

5、加强对消毒药械的管理,感控科确实履行对购入产品的审核职责。医院购入的消毒药械必须是取得卫生部批件的产品。

6、全员培训《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规范使用医用垃圾袋及利器合。

医院质控工作总结篇4

一、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完善管理责任制,并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认真落实规章制度。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二、加强监测工作

一是加强感染的监测。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实行有效的感染监测。二是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月进行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临床科室使用中的消毒液、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室内空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随机抽样监测。三是开展致病菌和耐药率监测,定期向科室反馈,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医院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水平.

三、加强重点部位的感染管理

所有人员要坚持洗手规则,在处理不同病人或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前、后均须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培养每月一次。

每个病人所用的血压计、听诊器、床头物品、供氧吸引装置等不可与别人交叉使用。病人出室后须彻底清洗消毒后方可给别人使用。

各种抢救物品与监护仪器在转换使用时,应进行表面消毒、清洗,各种导管、湿化瓶、吸氧面罩等均应规范进行消毒灭菌。

四、加强落实执行《手卫生规范》

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五、开展感染知识培训

制订科室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举办讲座和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感染的有效控制。

医院质控工作总结篇5

质控科成立于20xx年,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部门之一。分管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医疗安全隐患监控。

一、工作职责

1、质控科在院长、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全程监控;根据医院的总体发展战略,提出年度、年度内阶段性质控重点目标、并为其制定考核标准;对年度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予以总结、提出整改建议、推动持续改进。

2、制定全院医疗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规划、标准和主要措施,负责组织协调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监督、检查、分析和评价。

3、参与多层次质控:

第一、院级质控,参与行政查房、每月发布全院质控报告(含医疗运行数据、质控重点目标、医疗缺陷点评、医疗隐患警示);

第二、履行质控科职能,依据行政查房、科主任月考核结果、各类随机抽查结果,扣发奖金、向科室或全院发、,并随机复查;第三、联合临床医技进行整改:依据药剂科的处方点评、医保办的医嘱点评、医护人员对不合理用药的反映,确定重点监控的'药品目录。

4、构建多防线质控:第一道防线:对常见病和常见术种,采取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即医疗质量的全程控制;对高风险环节,必须执行一揽子预防干预方案,即医疗风险的环节控制。第二道防线:同时公示对个案的诊断质量和治疗决策点评、以及相应权威的诊断路径、诊疗策略,即主动过程控制。最后一道防线:惩戒造成可预见、可预防疏失的个人,即终末控制。

5、持续改进高风险医疗环节的监控:多层次干预院感(外源性、内源性、抗菌素相关性院感),预防严重并发症、预警潜在危重病症、警示急救环节误判、甄别三无处置(无证、无益、无效)、监控外科预防用抗菌素等。

6、质控人员的资质培训:质控员仅凭自己的专业能力甄别自己认定的医疗缺陷(真性、假性、不确定性)会导致甄别盲区、结论多样化。因此,依据循证证据(合理证据、获益证据、安全证据、质疑证据、否定证据)、警示信息(相互影响、医学矛盾、临床假象、临床危象、诊疗乱象、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假性检查结果)确定评审标准,逐步使质控趋向系统化、标准化、实效性。

二、本科室的组织结构

主任医师1名,返聘副主任医师2名,医师2名,护师2名,工作人员1名。

质控科科长职责

在院长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全院临床医疗、医技、护理等质量管理工作。

负责拟定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并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深入各科室了解医疗质量情况,督促各科对照医疗质量标准自查,制定达标方案。

协同医务科、护理部负责检查全院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工作,及有关医疗、护理、质量考核、考评工作。

督促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管理工作。

负责组织处方、病历书写、临床用药、预防院内感染、门、急诊质量检查工作,定期分析情况,及时向院长汇报。

负责全院质控员培训工作。

完成院领导交办的相关其他工作。

质控科质控员职责

在科长领导下,具体协助搞好全院医疗、护理质控质量工作。

认真仔细检查病历前三页及危重、一般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及化验单把好病历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深入门、急诊、临床各科室了解医疗护理考核并统计危重病人的抢救率的工作。

每月作好门、急诊、临床、医技、非临床的质控报告。

做好并完成每天科长所交给的各种工作任务。

医院质控工作总结5篇相关文章:

护理质控周工作计划7篇

护理质控计划与工作计划推荐7篇

2024年科室质控工作计划8篇

医院计划医院工作计划优质5篇

医院医院培训心得体会通用5篇

医院一个人工作总结5篇

医院工作心得体会5篇

乡医院工作计划5篇

医院科室年终总结5篇

医院新农合工作总结5篇

医院质控工作总结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7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