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博物馆的心得体会7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写心得体会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记录下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想要加强自身的写作能力,我们一定要认真写体会,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川藏博物馆的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川藏博物馆的心得体会7篇

川藏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1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但这次社会实践给我带来的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自然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增长才干,在实践中为自己的知识库储备更多的能量。

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感觉很无聊,很乏味,现在细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对自然的新奇与渴望。

参观博物馆实践活动给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提供了很好与自然接触的机会,使我们能更方便的学习自然,学习更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增长了很多知识,是在增长中成长,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也表现出了知识大量缺乏,只会书本运用而不会实践运用等。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自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知识的海洋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我回到家后会更加珍惜在家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为今后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川藏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2

今日,韩教师带着我们来到了金沙遗址博物馆,了解古代文明和历史。一进去,就感受到了独特的金沙气氛。

我们第一个参观的是遗迹馆,里面有许多的挖掘现场的构造。沿路走去,那里有一块大玻璃,走近一看,脚下有一颗千年大树的树干,听说这树有着接近一万年的历史了呢。

接着我们来到了陈设馆,第一个进入的是第三展厅——天地不绝。第三展厅有出土的.金器、铜器、石器、象牙和卜甲等精致文物,其中我最喜爱的是十节玉宗,由于它呈现了金沙先民的手艺和技巧。

其次个进入的是第四展厅——千载遗珍。第四展厅最惹眼的固然是精致绝伦的“太阳神鸟”金饰了,在那个时期制作的金饰到现在能够保存得那么完整,不简单。而且在没有机器状况下,能制作的那么美丽、对称,真的是很不简单。其他的三十余件精品在“它”眼里都不在话下。在这里我进展了第一次采访:“阿姨,可以打搅你一下吗?”“可以啊”“请问您了解铜立人吗?”“不知道,我要好好了解一下。”“感谢阿姨,再见。”“嗯,再见”第一次采访完的美完毕了。

第三个进入的是第五展厅——解读金沙。第五展厅里最美丽的要数玉海贝形配饰了,它温润严厉、形态逼真,简直是世间珍宝。还有其他的瓷器等精致饰物也很美丽。

最终我们去了第一展厅——远古家园,和其次展厅——王都剪影。

远古家园展厅展现了金沙时期的自然生态环境,王都剪影从居所、工具、烧陶、冶涛、制玉、墓葬方面勾画出一幅布满生气与活力的古蜀王都社会生活剪影。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古蜀文化的精华,感受到了成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细腻与精巧。

川藏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3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_周年。暑假我和妹妹去辽宁玩,爸爸特地带我俩参观了沈阳“九一八”历史纪念馆。

走进纪念馆的一瞬间,放佛整个人穿梭了时空来到了那阴暗恐怖、布满血腥的年代,各种鲜活的蜡人形象如实还原了历史上最为逼真的景象。日军逼迫中国人的各种残忍手段令我感到异常的愤慨和痛惜。当看着陈列着的烈士尸首,当看着手术台上日本军官们丧心病狂地挥刀剥开先烈的皮肤,挖开战士们的心肺内脏,当看见无辜的百姓被囚禁仍然用双手紧抓栏杆,渴望胜利曙光的一幕幕……出国留学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这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场场英勇的中国人民和敌人拼杀的画面。

人群簇拥着走过一个个展厅,向前走,看着平顶山大屠杀的尸骨;向前走,看到了日军在东北的残酷统治,侵占大量的资源,在人体上进行实验,惨不忍睹;向前走,看到了东北军民的抗日战争,狱中的赵一曼,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雪后的大片桦林,重现了抗日战士围坐在柴火堆取暖的场景。他们为了抗击侵略者,保卫祖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事迹将一代代传诵;向前走,看到了共产党领导着全国人民抵抗侵略者,抗日救亡运动高潮迭起;向前走,看到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罪大恶极的战犯被押上历史的审判台,受到了正义的审判。

川藏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4

这个国际博物馆日,感知融入生活和艺术的博物馆力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8日讯 在市博物馆看一场关注视觉表达的馆藏文物海报展,其中一张或许正源自我们自己的创作;于线上购得第一件来自博物馆的馆藏数字文创;在金石博物馆与海归艺术家本人一起,共赴一场充满家乡色彩风物的油画沙龙;在百年总督楼旧址博物馆重温20世纪初青岛第一德式建筑传奇;在老城区的邮电博物馆里穿越近代青岛,体味老建筑与电信行业发展史交融的城市嬗变,并亲手发出一封见证博物馆力量的电报……2024年5月18日的国际博物馆日,更多青岛人走进博物馆,感知融入生活和艺术的博物馆力量。

?视觉·表达——馆藏文物海报展》在青岛市博物馆东区二楼北展厅开展。

青岛市博物馆的公益鉴宝活动一早就受到收藏爱好者的青睐,书画古籍碑帖、瓷器玉器钱币,两大类别的本土藏友集结,交流收藏、鉴赏心得,分享美物的意义更大于鉴定本身,博物馆的专家们现场“把脉”,坦言不可小觑来自民间的这些“宝物”;《视觉·表达——馆藏文物海报展》当天在市博物馆东区二楼北展厅开展,色彩、图形和文字,与馆藏文物元素的设计组合,构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这场特别的展览中有很大一部分源于之前开展的“海报大家创”活动,让观众参与海报设计,把自己拍摄的文物图片和馆藏元素运用到创作中,无形中拉近了观众与馆藏的距离,策展人倪晓慧告诉记者,展览以海报艺术为切入点,展示馆藏文物精品,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举措,更是赋能青岛打造“艺术城市”的尝试。”融入海报设计中的三大镇馆之宝:北魏佛造像,道藏,宋钧窑鼓式洗,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海报元素,而市民的审美趣味也在这场“谋划”的公共教育中得到了陶冶,从这个意义上说,展览更像是博物馆融入市民艺术生活的一次成果检验。

市博物馆文创产品。

市博物馆的首件文创数字馆藏“印记时间系列”二创数字印章——清代“御赐赞元介景”螭纽象牙印章,也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限量首发面世,5分钟即售出超过千件。随着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及创新性探索,文创数字藏品成为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走进千家万户的一种载体。在保证文物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青岛市博物馆也正同步加入这一科技与文化交融共进的文创数字化新兴概念探索潮流中,以更加年轻化、时尚化的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据透露,下周,市博物馆还将联合万点东方、雷鹿文创,共同推出馆藏精品“春秋战国古钱币”的数字文创。

青岛邮电博物馆也在5月18日一早迎来了一个参观小高潮。来自周边社区的居民们第一时间“抢占”博物馆,在行政总监周宁的引导下,重温青岛近代史。一位在中山路社区居住超过40年的居民告诉记者,这家开在家门口的博物馆是她经常在散步时走入的场馆。一部20世纪初青岛最早的电话,作为镇馆之宝,引起了参观者们共同的兴趣,在这些周边居民心目中,承载着100多年电信发展历史的博物馆,连同这座百年建筑,不仅是外地人了解青岛的窗口,更应该成为青岛人了解自己城市过去生活的绝佳去处。为观众担当讲解的行政总监周宁告诉记者,博物馆展览实际上就是一部微缩的青岛近代史,通过参观,会非常详细了解到青岛建置至今的日常生活变迁,每次讲解完,观众中都会有人发出“真是没想到”的感慨,让她意识到博物馆这样一个平台以及自己工作的价值。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以馆藏历史照片为主干,通过景观设计,打造沉浸式主题展览。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也在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免费开放,一场名为“时间的色彩——回眸1910”主题展览,以馆藏历史照片为主打,用滚轴的形式呈现了这座与城市同龄的博物馆建筑的历史变迁。在传递青岛建筑遗产保护成果的同时,也在花房的核心区域打造了一处体验式场景,吸引观众拍照打卡。当天的这一展区,以及明信片的自助售卖区,是博物馆内人气最高的场域。

“金色时光”——周仕超艺术分享会,在青岛金石博物馆举行。

与青岛市博物馆相距不远的金石博物馆,在5月18日下午也一改传统文化艺术的展陈面貌,开启了一场名为“金色时光”——周仕超艺术分享会》的沙龙展,参观者在这里与作品的创作者邂逅,并在他的引导下漫游博物馆,近距离地感受到一位从青岛走向世界的艺术家的色彩世界。青岛的艺术爱好者在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感知到了博物馆中传递的诗意浪漫、天马行空的艺术语言。(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文 王雷/图/视频)

(作者:李魏 王雷)

川藏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5

x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的地方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原址在江心屿。20xx年,位于世纪广场西侧的新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馆内展区总面积8000平方米。该馆设有历史馆、书画馆、陶瓷馆、自然馆、工艺馆等五个专题陈列。该馆拥有文物2万多件,有20个门类,而尤以陶瓷器、彩塑、书画为特色。五月三号,我和瑞贤一起去参观了x博物馆。

买了票,我们进入展厅,就看见一楼大厅里的花岗岩壁面上悬挂着九幅中国传统神话题材的铜雕壁画: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神农伏羲、燧人取火、大禹治水。这些浮雕都很漂亮,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后羿射日了,这是一个很精彩的画面:后羿身上背着箭袋,手里拿着箭弩和箭,眼睛专注地望向东方,准备把箭射向太阳。这些浮雕都表现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大厅里有一个“孔子系列”的大型彩石玉雕,这个玉雕分为孔庙、孔子周游列国、孔子事迹图、春满神话州四部分。“孔子系列”是x已故工艺美术大师吴进德生前的扛鼎之作。“孔子系列”历时三年,花费45000个工时,耗用黄金10斤,用玉10余吨。其中孔庙是我最欣赏的,它长6.3米,宽5.7米,高3.45米,它精仿x曲阜孔庙(大成殿),以岫岩玉为主要原料,底座是由花梨木精制而成的。它的每个细节都很讲究,特别是雕刻,更是精益求精。来看“孔子系列”的人,没有一个是不拍手叫好的。听导游说,整个系列是运用了圆雕、浮雕、透雕、镂雕、线刻、阴刻、贴金、镶嵌等多种技法。它在1997年被评为吉尼斯世界最大玉雕珍品,同年六月参加“x全国首届十大民间艺术家精品展。”1999年应邀前往x参展。它具有极高的艺术与收藏价值。我们在大厅里还看到了抛石机,蒙古军就是靠它,攻下了久攻不下的襄阳城,因此又称“襄阳炮”。

一楼大厅里还有个蒙古包,它的形状是上圆锥下圆柱的,我正在外面看得入迷,这时,瑞贤提议去蒙古包里看一下,我们就进去了,里面有四根木柱,每根木柱上都刻着龙。还有三张茶几,一张古代皇上坐的“龙椅”。墙壁上都“刻”着网格,还挂着成吉思汗的.画像。

我们还去历史馆和自然馆里看了一下。历史馆主要分为公元前1的x大事记、近代的x大事记和当代的x大事记三个版块,每个版块都用梗概、人物事迹和出土文物,来说明我们x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五千年。

自然馆有鸟类、禽兽、鱼类、贝类等多个主题陈列,我们快要到出口的时候,忽然看见那里有五六头恐龙,最后一只恐龙,它的头时而伸高、时而降低,还发出巨大的响声,让我很害怕。

我们又走进了休闲吧,我们刚进大门,就看见里面有一个湖泊,湖泊里游着五彩斑斓的鱼儿,湖中的假山石和喷泉,也成了一大亮点,

喷泉下雨般丁冬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

参观完博物馆后,想着参观过的种种情景,不仅发出感叹:博物馆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许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还让我们有了很多乐趣。

川藏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6

星期四下午,老师带领我们到博物馆去参观。我们在路上行走了二十分钟,便到达了地。

站在博物馆前,发现博物馆的样子像一顶帽子,又似一个粮仓。随着队伍我走进了博物馆,我先看到地底下有许多小人、船、房子……它们个个栩栩如生,让我跨越时间的长河,回到了古代听解员的一番讲解我才知到太仓原本是皇家的粮仓,在古代打仗是来储存食。

令我印象最深的在其它几楼,第一楼我们是站在一条船上参观了全景,里面讲了在当时我们太仓的粮食要运到北京,为了当时的海运竟然选了两名海盗来管理。我想肯定是因为在当时没有什么海路的人才,而他们对海路又很熟悉只好选他们来管。之后我们又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到了第三层。突然,解说员要选四名学生,我看了旁边才知道原来是选他们去按三d影片的按钮,虽然我刚才也举了,但还是没被选中。看完这个影片后,我知道了在那个时候人们没有打谷机,都用一个木盒子在一个面是空没有的,用手抓了一把稻谷用力的在那个盒子上甩,谷子就掉在木盒子里了,之后还要经过晒麦等好多工程,才能为粮食可想而知,一粒粮食得来是多么地不容易,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接着我们看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路线图,才明白他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困难,而他们都一一克服了。我心中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通过今天的参观,我对太仓的历史又有了很多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自豪感,我要为太仓明天的美丽而学习。

川藏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7

20xx年5月26日,我们集体参加了学院组织的青马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活动,充分感受了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经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它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和庭院建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色彩协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同时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线总长2300米。展厅跨度大,层位高,视野广阔,照明设备灵活多用,通风设施好,装饰古朴典雅,给人凝重、舒畅、清新之感。整个陈列分为序厅、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大厅等几个部分。序厅位于中央大殿前端,陈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狮(唐顺陵石狮复制品),衬以黄河巨幅彩照,引导观众去领略由黄土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史陈列,它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状况。该陈列展厅面积4600平方米,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选的20xx余件珍贵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兴起与鼎盛的青铜器,反映秦扫六合统一天下气势的青铜剑、经机、兵马等,以及显示秦汉奋发崛起精神的钢建筑构件、大型瓦当,还有反映封建盛世繁荣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等,并配以遗址模型、图表、照片等辅助展品。系统地展现了自115万年前至1840年陕西地区的古代历史。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周、秦、西汉、隋唐几个盛期都是在陕西地区建都的,所以该陈列以这几个时期为重点,既突出反映了陕西地区古代灿烂的文化,也反映了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专题展览厅位于序厅西侧,陕西青铜器珍品展和陕西历代陶俑精华展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首次推出的两个专题展览。展厅面积约2600余平方米,展出文物600多件(组)。其中陕西青铜器珍品展选取这个陕西历史上文物最宏富、最突出的横断面,从种类与用途、铭文与书法、造型与装饰、随葬与窖藏、青铜铸造工艺五个方面予以展示。展出青铜器260件(组),整个青铜器展室给人一种厚重凝炼的感觉。陕西历代陶俑精华展展出文物341件,以时间为序,分为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代五个阶段,分别以神武鹰扬、气势古拙、神韵质朴、仪态轩昂、典雅华美、灰色凝练、余光明媚为主题展示了陕西乃至中国陶俑的'发展过程。

其中展示了八大类,还有字画、版本、经卷、织物、骨器、木器、漆器、铁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现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

漫步在五个大的展览厅中,可以感受到陕西汹涌、博大的文化,在博物馆的几个小时中,我们一举跨越了从公元前21世纪到现代社会。通过一件件的文物,我们无声的与古人默默对话,感受着几千年甚至数千年劳动技术结晶所带来的冲击。思想接受着历史大浪的冲刷,历史推着我们的好奇发笑。通过这次活动相信同学们对历史文化也会有新的体验和理解。

如今的中国,已经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得稳健而自信,但是在世界形势愈发复杂的情况下,中国仍面临着来自经济、政治、安全等等方面的挑战,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让我们每一个参观的同学怀着对中国璀璨文化历史的感受和理解更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于学习和实践,继续革命前辈们奋斗终身的事业,积极发挥现代大学生团员的特色,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川藏博物馆的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2023博物馆工作总结8篇

市博物馆调研报告6篇

我在县博物馆工作总结8篇

茶博物馆年度工作总结6篇

918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6篇

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5篇

参观918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6篇

历史博物馆观后感5篇

有效的管理的心得体会7篇

树的操作实验的心得体会7篇

川藏博物馆的心得体会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