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和碗的作文精选6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作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展示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优秀的作文需要作者对每个细节都进行仔细推敲,确保文章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筷子和碗的作文精选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筷子和碗的作文精选6篇

筷子和碗的作文篇1

这篇文章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启示。

“我”夹一块豆腐给小女儿,她高兴地叫起来:“妈妈,你的筷子好温暖。”多么温馨的母女之情,多么敏感的心灵温度计。

我以为是小女孩吃那热呼呼的豆腐时,感到筷子上有一些温暖,然而却不是。小女孩从筷子上感受到妈妈的哺育之情……小女孩是多么善于观察事物,她不是用眼睛,而是用感恩的心一个纯洁的心灵观察事物的美,并感到惊叹的快乐。

我们有很多美的事物在我们身边,却不被发现。我们不应该为那些豪华的盛宴所赞叹,那些东西有钱就能买到。可那筷子上的`温暖,却是用心去感受。当我们心中充满欲望,贪婪的乌云便遮挡了我们的视线,看到的只是名牌服饰、新型发式、珍馐美味……相反,如果人们有了敏感的眼睛,那我们就可以观察到美的事物并用心去感受。这时,世界上没有了欲望、贪婪这些令人不愉快的事。世界上到处飘着粉色的心,人们沉浸在这美妙的世界当中,活在快乐之中。

可是,这只是一个美丽的愿望,却不能实现。现实中,人们每天为钱而奔波,为利益而互相残杀,眼中闪烁的是孔方兄的光亮,燃烧的是贪婪的火焰。然而,世界上总会有像小女孩一样善于发现美的人,他们正直、善良、纯洁,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观察事物获得快乐。把美指给别人,把温暖传递给他人。

快乐、美是无处不在的,它们藏在每个人的生活的角落里。只要你肯发现它,就会获得快乐。

愿每个人都感受到筷子的温暖,愿每一个都快快乐乐。

筷子和碗的作文篇2

同学们,你们用过一次性筷子吗?你们又知道,又有多少树因为一次性筷子被砍伐…...

下面是我的统计结果:

时间

一天

7天

30天

半年

一年

......

根数

6根

42根

180根

2160根

4320根

......

一天的根数:

3×2=6(根)

一星期的根数(7天):

7×6=42(根)

一个月(30天)的根数:

30×6=180(根)

半年(6个月)的根数:

6×30=180(天)

180×6=1080(根)

一年(12个月)的根数:

12×30=360(天)

360×6=2160(根)

一根一次性筷子的体积:25×1.5×0.5=18.75cm

根数

一根

一双

十双

......

面积

18.75cm

37.5cm

375cm

......

一双一次性筷子:

18.75×2=37.5(cm)

十双一次性筷子:

37.5×10=375(cm)

就十双筷子,竟花了375cm的树木,多用一次性筷子,会少砍多少树?。真是太恐怖了!虽说十双一次性筷子是小,每双5分钱,十双5角钱。如果底面积为10m,高是15米的大树呢?

10×15=150(m)

那就要用掉150m的木头了。万一再多用一点一次性筷子,100双,1000双,甚至10000双!

我都不敢想象,大家如果不想我们的祖国变得光秃秃,变得寸草不生,再多一些天灾人祸,那大家就赶快行动起来吧,别再用一次性筷子,再提醒身边的人也别用了。使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美好!

筷子和碗的作文篇3

“哈哈,我翻了17页!”“哎,我只翻了9页,肯定是倒数第一了。”咦?大家肯定要问了,这些声音是从哪儿来的呢?不要急,听我慢慢道来。

我刚进学而优课室的大门,就看见老师桌上有一本本书,旁边还放着一捆筷子,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这到底是要干嘛呢?只听见老师说:“这节课,我们来举行‘筷子翻书’比赛”。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欢呼起来,不过还没持续多久,便停了下来,因为大家要听老师讲规则,不然怎么能赢呢?规则大致是这样:一分钟内,看谁用筷子翻书的页数多,谁就赢;关键手不能碰书,而且翻多页了就得重翻。

我首先上场,虽然我表面跃跃欲试,但我心里却忐忑不安,毕竟是第一次尝试嘛。老师的“开始”发号声火速传入我的耳畔,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筷子翻起书来。由于书面很硬,很容易就翻过去了。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嘛,看我给你翻个70页。可没想到里面的书页可没那么听话了。因为书页很薄,筷子又那么细,真是“雪上加霜”啊!看我的三大连招,戳——掀——按。耶!过程开始相当顺利,可没过多久,又“败下阵来”。唉,只翻了11页,不过没关系,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成绩了。这场比赛就在一阵欢呼声中结束了。

通过这场比赛,我觉得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害怕才可怕。每一场比赛,都是需要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的,我一定会吸取教训,让下一次比赛的冠军称号无法逃出我的“魔掌”。

筷子和碗的作文篇4

筷子和米大家都很熟悉吧,今天就让你们看看筷子和米创造的杰作吧。

一上课,老师就拿着一个杯子、半杯米、一根筷子、水等材料。看着那些东西不禁疑惑道:什么鬼,老师你今天是要干嘛,是要煮饭?我扭过头看着同学们也是满脸的问号,眨巴着眼睛仔细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老师把半杯米倒进杯子里,然后,把那根筷子插进杯子的正中央,像红旗矗立在旗台上,仿佛军需处长安详地坐在雪中,又如同茫茫沙漠中有一个雪白的动物在行走……

真正的实验开始了。我们集中注意力,杯子和筷子似乎有了魔力,牢牢锁住我们的眼球。老师握着筷子的顶端,轻轻地摩擦,就如钻木取火般,然后又用手捏了捏米。同学们仿佛被魔术施了法一般,眼睛盯着杯子,老师一提,哈哈哈,只把筷子拎了出来,米和杯子纹丝不动。

第一次,实验失败,这下老师糗大了,场面一度失控了。“筷子不长手,怎么提米呀?”“不对呀,不成功的实验,老师是不会做的?”教室里支持老师的,取消老师的,什么声音都有。老师不受影响,准备重新再做一次,同样的,我们也不想结束还没出结果的实验。

第二次实验开始,老师还是在米堆里舀了一杯满满的米,再次,把筷子插进米中,如一棵种在茫茫沙漠的大树。紧接着,老师将水倒入米中,浸湿了米,静静等待了一分钟,米使劲地喝水,似乎喝足了水,就有力气报紧筷子的大腿,跟着筷子一起飞起来。果然,这一次老师成功了,筷子把米和杯子提到了桌子上方,一秒、两秒、三秒……时间如流水,慢慢的逝去。我们的眼睛仿佛吸铁磁般吸住了,离不开神,我们个个吃惊地望着杯子。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啊,这是摩擦力的作用,你有向下运动的趁势加上清水后,米吸足水而膨胀,从而聚集一起,因此,摩擦力也在逐渐增大,这样就能轻而易举的提起米来。多么神奇的摩擦力啊!

哈哈,筷子提米,真是个有趣的实验,感兴趣的你也可以来试一试哦!

筷子和碗的作文篇5

中午,妈妈给我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有牛排、米饭和汤。我先用刀、叉吃牛排,后又换成筷子吃米饭,想喝汤了,觉得汤太油,于是找来吸管喝最底部的汤……本来一顿美味的午餐,因频换餐具令我心烦意乱。于是,我想发明一种神奇的多功能筷子。

这种筷子和其它筷子表面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其中一支筷子上面有四个按钮,分别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按下红色按钮,它就会变成刀,可以用来切肉;轻触黄色按钮之后,它就会变成叉子,可以吃面条;点碰蓝色的按钮,它又会变成勺子,可以喝汤;摁下绿色的按钮,就恢复了原样。另一只筷子中间是空心的,只要扭开两头的盖子,就能当吸管使用。

这种筷子不仅会“七十二变”,还有个贴心功能—检测食物安全。筷子上安装着探测仪,可以检测食物有没有炒熟,农药是否洗净,甚至能发现转基因的有害食物……只要检测到,它都会“滴滴”地报警,提醒人们不要吃这样的食物。如果探测仪没有电了,就会亮红灯报警,说明需要充电。你只需按下一个不起眼的白色按钮,它就会通过一些很小的洞吸入二氧化碳,再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电。如果灯变成绿色,就说明电源已满。

也许,你会质疑这种高科技筷子容易洗刷干净吗?你完全不用担心。这种筷子采用了纳米技术,无论沾上了多少油脂,只要用水轻轻一冲,立刻一“油”不染。更神奇的是,这种筷子不使用时,可以自动消毒,而且只需要一分钟。

看了神奇的筷子的介绍,你一定想拥有吧!不用着急,它即将问世,我确信它会走进千家万户。有了它,你不必担心进餐时手忙脚乱,毋须烦恼于食品安全,更不会劳累于每日的`洗刷,它必将成为二十二世纪最实用的餐具之一!

而我,这个未来的发明家,将会创造出更多、更实用的发明,造福人类。

筷子和碗的作文篇6

偶尔想起曾经听人说过,中国人人人具有三种博士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嗑瓜子博士。吹煤头纸,现在早已销声匿迹了。半个多世纪前,丰子恺老先生曾犀利地调侃国人嗑瓜子之劣迹,把光阴嬉耗在“咯嘣”声中,这不是民族性的衰退吗?难怪老先生要痛心疾首地感慨自己一见瓜子就害怕。历史写到今天,这种悠闲的生活态度已被埋没在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旋律里。唯有筷子,风风雨雨,经历了两千多年,还是经久不衰。“民以食为天”,对于国人,筷子是进食的工具,少不得。

古时筷子称“箸”,我们闽南话至今沿用此称。后来,据说吴人为了避忌“箸”与“住”同音,使行船搁浅,便改“箸”为“筷儿”。也就是船行得快,一帆风顺。汉代筷子又称为“挟提”,意思是挟住再提起,这倒十分形象的道出了筷子的使用功能。

当我们的祖先结束了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时,筷子便与文明一起诞生了。据一位筷子收藏家的资料得知,迄今筷子已有600多种。有商朝时的铜筷,春秋时的铁筷,玉制犀头筷等。到唐朝,筷子还曾被用来象征人的刚直不阿。唐玄宗有一回就曾赐过宰相宋璟一双金箸,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这也就是“赐箸表直”的典故。其实最为普遍的还是竹制筷子和木制筷子,还有现代的塑料筷子。它们既不像金属筷子笨重,也不及金属筷子名贵,做工简便,易于就地取材。相传,有一种叫做“箸竹”的竹子,产于广西平乐府一带,“其小如箸,坚结如象牙,作箸甚佳”。可见国人对筷子还有一定的讲究。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招待,使用一种江安竹筷。明知尼克松总统惯于使用刀叉,而总理却安排了筷子,这确令人纳闷。其实这正是我们总理的良苦用心。他根据筷子的寓意来招待客人,寓意两国和平相处,不动干戈。难怪一位加拿大记者连忙把这双筷子收起。

筷子不但有其象征意义,还有其特殊的作用呢。所说的“筹算”,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用筷子来计算的一种方法。汉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也曾提到过利用“筹算”来计算体积和容积。总之,“筹”的应用使我国古代的数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筷子最大的功用是用来吃饭的。“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常常体现该民族人民的处世特色。就像中国人惯于使用筷子,而西方人善于使用刀叉,从中体现了中西方人在性格上的差异。正如蔡元培先生答西人问时所说,“中国人从来是崇尚文明,而不尚武力的,从餐桌上就可看出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区别”。

筷子和碗的作文精选6篇相关文章:

我爱学科学作文精选6篇

葫芦的秘密的作文精选6篇

我的卧室,作文精选6篇

小故事作文500字精选6篇

初中作文精选600字6篇

写观察作文300字精选6篇

2023年高考话题作文精选6篇

我的爸爸作文精选6篇

我们的时代作文精选6篇

我爱的纸作文精选6篇

筷子和碗的作文精选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