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优秀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明确自己的人生使命,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时代楷模心得7篇,供大家参考。
时代楷模心得篇1
700多起灾难事故救援,成功解救被困群众1000多人——肖文儒的手机里,存着许多他参与过的救援现场照片和视频。他能准确说出每一次事故的时间和抢救人数。
“这些不是照片、数字,都是一条条人命、一个个家庭啊!”“人命关天”这四个字,早在30多年前,就烙印在肖文儒心中。
1985年冬天,x省原x矿务局雁崖矿井下中央变电站突发着火事故。
当23岁的肖文儒和同事们成功带着被困人员升井,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
老人这一跪,重重地压在了他的心上,也永远地赶走了曾经的犹豫。
应急救援工作太苦、太难、太危险了!20世纪八十年代,应急救援人员很多时候是在“赌命”。
戴上呼吸器,披着浇透了凉水的草袋子,应急救援队员要在井下灾区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中工作;浓烟翻腾,他们只能闭着眼睛打密闭墙,一旦走错方向,或撞落呼吸器鼻夹,后果不堪设想……
一次救援,肖文儒亲眼目睹队友倒在井下。
“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这工作咱别干了啊?”肖文儒的脑海中,自己母亲流着泪的苦苦哀求,和被救者母亲含着泪的重重一跪,最终重叠成一个声音:“我不能离开”。
选择了应急救援,就选择了与“死神”较量。记不清多少次,肖文儒和队友命悬一线。
“队长,水花打起火花了!”一次,某煤矿井下盲巷积存的几十吨煤粉发生自燃,形成随时喷发的“火山口”,高压水枪冲起煤尘,火光瞬间迸发四射。
“趴倒!”电光火石间,肖文儒想到了“二次爆炸”,不假思索地喊出命令。
话音刚落没几秒,爆炸声响彻巷道,火舌瞬间吞噬了作业空间。
趴在地上的肖文儒迅速擎起水枪对准火点,一秒、两秒……氧气越来越稀薄,一分钟、两分钟……视线越来越模糊……
幸好,火势被及时扑灭。“如果当时晚趴下几秒,或者没有坚持继续灭火,可能我们就牺牲了。”肖文儒说。
井下二次爆炸,是矿难救援中最大的风险点。而这样的生死关,肖文儒硬闯了4次。从煤矿瓦斯爆炸到透水事故,从隧道坍塌到山体垮塌,肖文儒总是向险而奔、逆向而行。
“生命至上,只有掌握第一手情况,救援行动才能更有效。”多少年来,只要到了事故现场,肖文儒就要背着呼吸器下井勘察;他曾整晚站在井口附近指挥救援,直到天亮才发现自己被满地炸药“包围”;在瓦斯浓度高达4%以上的现场,他曾两次爬下巷道查看,力排众议调整救援方案。
“向前一点、再向前走一点。”挺进生命禁区的每一次,肖文儒都会押上“所有的砝码”。因为他相信,在漫无边际的黑暗深处,还有人等着他带去一束光。
时代楷模心得篇2
万里长征总有第一步,钱海军“走千户、修万灯、暖人心”的初心之旅,始于一次再普通不过的承诺。
1999年的一天,钱海军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所住社区的社区文书陈亚丽。“海军师傅,你是电力方面的专家,以后小区居民有什么电力故障,你能不能帮忙给大家修一修?”“好的,没问题,有什么事情你尽管叫我好了。”不等她说完,钱海军就爽快地答应了。
在农村出来的钱海军看来,邻里间互帮互助,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更何况自己有这门技术,帮忙不过是举手之劳。早在慈溪市周巷职业高级中学钳工班就读的时候,以义务挂箱服务的方式温暖群众的徐虎就走进了他的视线。“为人民服务从点滴做起,贵在坚持。”这是徐虎的信念,也成了钱海军学习的目标。
在为社区服务的过程中,钱海军发现了一个之前不曾被注意的群体:独居老人。慈溪的城区有不少老小区,住在里面的大多是老年人,他们或是子女在外定居不能陪在身边,或是失去了老伴独自生活,不仅生活起居上存在诸多不便,精神上也十分孤独无助。“谁都有老的一天,谁都有渴望关心和帮助的一天,趁年轻,我一定要多服务这些老年人。”
钱海军制作了500张名片,用放大的字体写了简简单单三行内容:“137___4267”“电力义工”“钱海军”。走到哪里,他就把这张简单的`名片分到哪里——“骗人的吧?”有人怀疑他是骗子,把名片扔到垃圾桶里;“真的不要钱?”有人将信将疑,反反复复打量他;也有人愿意试一试,拧个灯泡,换个开关,修个电路,不管大大小小的难题,只要接到求助电话,钱海军马上到、马上修,绝不拖延到第二天,而且从不喝老人一口水、抽老人一支烟,更不拿老人一分钱。
渐渐地,钱海军的助老服务不再仅限于电灯、线路,而是扩展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钱师傅,我的电视机坏了一个礼拜了,你能不能帮我修一修?”电视机、洗衣机、电磁炉,这些老人生活中离不开的电器,总有故障的时候。这可难倒了钱海军,电路和电器虽是一字之差,却隔行如隔山。为了不让老人失望,钱海军自费购买了30多本家电维修书籍,潜心钻研,自学常用家电维修技术,慢慢地,竟成了一把好手,博得了一个“万能电工”的外号。这一点,钱海军的汽车后备箱也能说明一二:后备箱里放满了维修工具和备用材料,仿佛一个随取随用的“百宝箱”。不过,钱海军说,“万能”其实是不可能的,他只是不忍心叫那些信任他的人失望罢了。
用户的嘴巴是最好的宣传喇叭,有个“万能电工”“小钱师傅”免费给老年人服务的消息就这样传开了,钱海军的电话号码成了家喻户晓的“电力110”。朱奶奶贴身的裤兜里藏着一个小钱包,里面是现金、超市卡、身份证和钱海军的名片,“这些是最重要的东西,我随身携带。”钱海军的电话号码,老人们抄在纸上,带在身边,写在墙上,记在心里,成了他们生活中最可靠安心的存在。
时代楷模心得篇3
2015年,中国工程院对口帮扶澜沧县开展脱贫攻坚,开会商量由哪个院士来牵头这一重任。当时60岁的朱有勇毅然决然地说:“我最年轻,我来干!”
朱有勇带着团队来到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在村里建立科技小院,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5年来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基地示范推广种植冬季马铃薯等作物的过程中,他发现农村群众素质性贫困突出。于是他整合云南农大教师和澜沧职中教师团队,创办了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学员是来自全县各乡镇有脱贫致富愿望的农民,课堂就设在田间地头。从选良种栽种,到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从采收包装到产品推广,都由朱有勇等院士教授专家亲自授课。老师和学员一样,都穿着迷彩服。
“朱院士对农民和蔼可亲,没有架子,很多学员培训回家后,不仅自己种冬季马铃薯和林下三七,还带动全村群众一起种,一起增收脱贫。”竹塘乡乡长龚老五说。3年多来,澜沧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已开展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电子商务等培训班,培养了近千名致富带头人。
“我们是教书匠,没有钱,就把科技知识教给农民,教他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没什么了不起。”朱有勇淡淡一笑说。
时代楷模心得篇4
孙丽美所在的古县村是一个有着3000多人的大村,以种植蔬菜为主,产业基础弱,村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此前长期担任计生管理员的孙丽美,认真负责、办事公道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党员群众的一致认可,2018年7月以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但同时也接下了一个“烫手山芋”。
如何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让古县村发展起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是孙丽美想得最多、做得最多的事情。
上任之初,村里几乎“零村财”。“手里没把米,叫鸡也不来。”孙丽美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和项目,盘活村里的闲置土地用于出租,每年增加村财3万多元;入股同心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增收2万多元;投资闽东时代乡村振兴基金和县国投公司,每年创收近8万元……在她的带领下,古县村仅用3年,村集体收入就从零增长到15.6万元。
“我到现在还不相信她走了,心都在痛……”73岁的杨兆科说起孙丽美不停地抹着眼泪。低保户杨兆科肢体残疾,一家四口,大儿子有精神疾病,妻子和小儿子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是双残家庭。孙丽美为其大儿子办理残疾证、申请五保户,保证了日常生活和医疗用药开支;为小儿子安排了护林员公益岗位;为杨兆科申请房屋修缮资金、残疾人创业资金和产业扶贫发展资金,引导帮助其开展种植养殖来增加收入。“我们村民都曾相信在阿美书记的带领下,乡村一定会振兴起来!”杨兆科说。
三年来,孙丽美争取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300多万元,进行水利修复及农田改造,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争取资金27万元新建村民健身活动场所和完善党群活动场所,丰富村民的文化休闲生活……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让古县村旧貌换新颜。
时代楷模心得篇5
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庆祝第36个教师节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报刊、展板橱窗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联动,迅速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的热潮。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要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情怀,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时代楷模心得篇6
有一种信仰,叫赤诚报国;有一种大爱,叫布衣院士。2019年8月12日凌晨,89岁的卢永根院士因病辞世。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卢永根同志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用真心真情、用生命火热绘制出对党的事业的无限热爱、无限忠诚、无限执着,将会闪烁着永不熄灭的闪亮光辉,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赤诚前行!
像布衣院士一样赤诚前行,就必须始终做到一个忠字。卢永根把对党的忠诚,深深地镌刻在了灵魂上。党的十九大召开当天,他躺在病床上,插着氧气管,坚持全程听完十九大报告,并参与随后的学习、讨论。华南农大党委副书记钟仰进说,卢永根诠释了党性的力量。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艰难险阻,都始终坚定对党的信仰和热爱,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时刻不放松,时刻不懈怠,带着坚定执着赤诚前行。
像布衣院士一样赤诚前行,就必须始终做到一个勤字。勤政务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好干部的要求之一。卢永根就是一位一生勤奋的党员干部,直到70多岁,他仍然带着学生翻山越岭,到处寻找野生稻种。实干是发展之基,实干是成事之要。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任务,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勤勉务实,无论干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坚韧不拔。要做到说了就办、定了就干、干就干成,特别是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更要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用工作实绩赤诚前行。
像布衣院士一样赤诚前行,就必须始终做到一个廉字。卢永根常说,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2017年3月,他以夫妻的名义将毕生积蓄88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华南农大。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面对围猎的阿谀奉承,党员干部必须坚守本心,坚守对党的誓言,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干净坦荡。要敢当黑脸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从严管好身边的朋友、亲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始终带着清风赤诚前行。
时代楷模心得篇7
不出国门,不知祖国多迷人;不努力奔跑,不知追梦的幸福。1月19日,随和平方舟医院船回国的第二天,我透过家里阳台的窗户,眺望高楼林立的上海都市,感慨良多。于是,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句话,与亲朋好友共勉。
今天上午,我把《解放军报》刊登《和平方舟医院船完成任务回国》稿件的版面截屏,通过微信发给远在粤北山区的父母,还与广东的多位亲戚在四个城市同时视频聊天。这千里之外的网络电话,如同在身边交谈。
在和平方舟此行205天、31800海里、11个国家的温暖航迹中,有些国家的网络不要说连接视频,就连收发邮件都异常艰难。
回眸踏浪走过的那一片片大洋,我十分庆幸,20年前成为了人民海军逐梦深蓝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走出国门,我代表着祖国;身在海外,我是形象大使。从2010年首次随军舰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并访问亚非欧五国,到如今随和平方舟第四次远航,我踏浪大洋到访35个国家。在连续三次随和平方舟执行和谐使命任务过程中,我用笔和镜头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担当与中国贡献,记录着人民海军逐梦深蓝的铿锵步伐。
我无法忘怀,和平方舟从国内延伸到海外提供诊疗服务的一幕幕动人场景。改革开放,让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和平方舟,作为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大型医疗救护平台,在这个伟大时代,从无到有、由近及远,焕发着耀眼的光芒。
感谢和平方舟!2017年在亚丁湾,中国籍散货船腾达号轮机长张春燕,左眼卷入磨砂片铁锈,伤情越来越严重。庆幸的是,他得到了和平方舟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张春燕感慨万千:要不是遇到和平方舟,我的左眼说不定就保不住了。
分别时,我在甲板上看见,张春燕和船员们使劲挥动着国旗,激动不已。此时此刻,军舰、医院船、商船、高速小艇以及一道道航迹,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画卷。
我无比自豪,见证和平方舟不断刷新到访国数量。委内瑞拉、多米尼克、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加,不仅是和平方舟首访,也是中国海军舰艇首访……智利是和平方舟入列以来到访的第43个国家,也是此次出访的最后一站。
点赞和平方舟,点赞中国。这艘中国squo;大白船squo;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的中国形象。和平方舟首访智利,并精彩亮相其海军成立200周年国际海军阅舰式,赢得一片赞誉。
和平方舟对智利的访问,是继1997年、2009年和2013年之后,中国海军舰艇的第四次到访。20多年前,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横渡太平洋先后访问美国、墨西哥、秘鲁和智利。那时,对于中国海军来说,远航至美洲大陆已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弹指一挥间。如今,中国海军舰艇跨洋过海,逐梦海天之间,早已成为常态。这是和平方舟入列十年来,第九次走出国门,第七次执行squo;和谐使命squo;任务,也是航程最远、时间最长、访问国家最多的一次远航。作为人民海军的一员,我有幸三次随和平方舟出访,见证了这艘大白船代言中国、握手世界的航迹,感受到中国温和的力量、大国的担当。
中央宣传部13日在浙江舟山某军港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先进事迹,授予医院船时代楷模称号。
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我国第一艘制式远洋医院船,是践行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推进海军转型发展的先锋舰船。入列以来,医院船以和谐使命任务为主要载体,勇闯大洋锤炼远海卫勤保障能力,远赴海外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在波峰浪谷中砥砺强军之志,在卫护士兵中增强打赢本领,在救死扶伤中传递和平理念,先后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服务43个国家和地区、23万余人次,极大提升了备战打仗水平,有力服务了国家政治外交大局,赢得了国内外高度赞誉。2019年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被海军表彰为人民海军70周年突出贡献单位,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
近一段时间以来,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先进事迹经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是舰行万里守卫和平的友谊使者。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示了部队官兵牢记领袖嘱托、服务党和国家战略的坚定政治本色,聚焦主责主业、狠抓练兵备战的强烈使命担当,承担国际责任、捍卫世界和平的良好国际形象。部队官兵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为榜样,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为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而努力奋斗。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医院船先进事迹的视频短片。发布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部队官兵和地方群众代表等参加发布仪式。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9篇《2019时代楷模和平方舟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时代楷模心得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