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质量的高低应该以内容的丰富度、观点的独特性和语言的表达能力为标准,而非篇幅的长短,作文能够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下面是公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拜年》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拜年》作文篇1
过去,逢大年初一,作晚辈的或年少的小字辈们,一大早要来给长辈的跪地磕头,行礼拜年。我不知这规矩是从何时开始兴起的,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们可能对此印象深些。
小时候,我在农村里还见到过这样的礼节,城里不多见了。城里的人们大多是到长辈家里串个门,鞠个躬,问候问候,说些祝福拜年的吉祥话。
过去,人们期盼过年,过年可以痛痛快快地吃上肉,也能吃上饺子了。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春晚,也没有听说过“禁放”这个词。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比赛似的“砰、啪”放起鞭炮来。越是临近年关,鞭炮声更是不绝于耳,年味十足。到了初五,俗话叫破五,鞭炮会响得更密集起来。直到过了十五六,鞭炮声还稀稀拉拉的。
过去的大年初一,年长的早早起了床,家里已收拾的干干净净,桌上摆放些花生、大枣、核桃、瓜子、水果糖,也有的摆上几盘像样的凉菜,比如凉拌莲菜、姜末变蛋等,摆上筷子、小酒壶、小酒杯,以及香烟、火柴等,以便招待来拜年的客人,觉得这样才体面。那时,大人们给小孩子们的压岁钱,大都是分钱、毛票,也有给几元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和变化,有了电视,也有了春晚,好多人热衷春晚这道“大餐”,乐此不疲。再后来,家庭装电话的多了,人们带bb机的,使用大哥大、小灵通、手机的多起来,一浪高过一浪,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短信拜年,电话拜年成为时尚。
如今,人们使用电脑、手机的那是越来越多,人们竟使出了许多的新花样来,拜年,微信拜年,声音图片都能用上。即便相隔千万里,足不出户,也能把亲情传达给远方的亲人。
其实,无论怎样的拜年,不光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亲情。倒不如把对亲人的关心、关爱多在平日里体现。尽管现在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了,但愿亲情会越来越厚。
《拜年》作文篇2
春节,历代以来都是中国各种传统节日之首,诗人们咏唱节日之时,先想到的就是春节了。其次才是重阳节,端午节等。正如王安石所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因为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很长,而且中国上下都过春节。所以,春节也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过法。
我们天天称呼这个节日为过年,那么,“年”是什么呢?在古人眼中,年可不是什么“快乐,美好的事物”,而是一个可怕,邪恶的化身。它就是怪物“年”。它象征着霉运,厄运,会为人带来灾厄。而一年之末,同时也是一年之首,人们也要赶走这个“倒霉蛋”了。
春节一开始,人们对霉运的驱赶就开始了。孩子已经开始吃糖,买东西了,而大人们也开始买好,准备好除夕夜的一切了。这还不是重点呢!这只是一个序曲而已。大多数地区的春节,都是从腊月开始,在正月十五时结束。而且大多分为这几个部分,以除夕为分界线,有除夕前,除夕和除夕后。
现在,是重头戏了——除夕!大家可能会想:这重头戏就只有一天,岂不是虎头蛇尾吗?那你可大错特错,虽然除夕只有一天时间,但内容可丰富多彩了。光是“走流程”就多极了。早上,不管是谁,都要洗澡,换新衣。要干嘛呢?是的,“年”被“赶”走了。当然,也有地区开始办庙会了。到了晚上,也就是除夕夜,人们有的吃汤圆,有的`吃饺子,还有的吃面。是的,这就是吃货的最爱了——年夜饭。并且晚上,烟花闪耀着,爆竹齐鸣,好不热闹!
除夕后,小孩忙的不亦乐乎——红包来了!人们开始休息,买鱼,渐渐恢复以往的样子。
春节,如此热闹,不愧是中国传统节日之首!
《拜年》作文篇3
“噼噼叭叭”的阵阵清脆的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春节在我们的期盼中到来了,新年的热闹气氛让人沉醉,新年总是那么多的快乐,我和爸爸,妈妈在大年初一就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
“砰砰砰”,我敲响了大姨家的门。门开了,大姨抱着妹妹笑吟吟地迎了出来。“大姨,妹妹,新年好!”我一进门就向大姨祝贺新年。大家互相问候着新年,大姨忙着给我们泡茶水,拿出了很多好吃的,最令我惊喜的是给了我包了二百块钱的红包呢!这时,我的伯伯不在家,我便问“大姨,伯伯呢”“唉,他呀,整天就知道忙工作,家里什么都不管。这不,大年初一都到去值班去了。”她假装生气地说。可我才不相信她真的生气了呢,她脸上还带着微笑呢。
告别了大姨和妹妹,我又踏上了去老家的火车。我姥爷姥姥还有另外一个大姨家在娄底,要向娄底进发了!坐了两个半小时的火车,终于到了娄底火车站。我姥爷家住在火车站旁边,我三步并作两步往姥爷家跑去。一进门,姥爷就迎进来了。“姥爷,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姥爷笑得合不拢嘴,连忙给了我一个红包,我打开一看,嗨,又有二百元!呵呵,我今年可是收入可观呀!
在姥爷家吃了中饭,我们又来到了大姨家,哥哥早就等在楼下了,正在放鞭炮呢!看见哥哥是我最开心的事了,因为他总是能想出很多好玩的鬼点子。他迫不及待地拉着我一起他家玩起赛车游戏,好刺激啊!
这一天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大姨的厨艺在我们家族中可是最好的了,晚上肯定要留下来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过年真好,这年还没有过完,我就已经不禁开始盼望明年的新年了!要是每天都是过年该多好!
《拜年》作文篇4
春节又到了,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声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对于众多孩子来说,春节的到来是令人高兴的,他们唱歌,他们跳舞,以庆祝他们的喜庆节曰。
每当春节早上我一醒来,就在想:“要是我早上能意外得到父母的压岁钱,那该有多好呀!每当想到这里便情不自禁地跳下床。
“放鞭炮,贴春联,穿新衣,收红包”是每年春节都必须做的几件事。今年也不例外。不过,过年拜年是最有趣的。除夕夜,我们贴好春联,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
正月初一按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小孩们穿着新衣,欢乐嘻戏,争向年长者拜年。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第二天一早,便穿上新衣服,去外婆家拜年了。一路上,我和爸爸说说笑笑,看看路边的风景,也别是一番风趣。
拜年不仅仅是玩耍,小辈还要给长辈送去各种礼品及祝福,所以,我们玩够后又去了舅舅、大姨等等亲戚家。
拜年,对我们小孩来说还有一个天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压岁钱,这些钱足够我支付一个学期的学费。新年是把烦恼扔给旧年,用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这几天,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烟花绽放美丽的“花瓣”。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学习会像烟花般灿烂!
听着大人们说着“新年发财”的祝语,耳畔是那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心中不觉畅快无比!
《拜年》作文篇5
今年我到萧山太奶奶家过春节。萧山人过春节有拜年的习俗,就是亲戚们带着礼品相互走动,以联络感情。据说拜年所带的礼品还讲究辈分,给长辈和平辈拜年所送的礼是不一样的。
以前,我们家拜年都是派大伯伯代表去的,每年要到姑婆家、姨婆家拜年。今年表伯来向我太奶奶拜年时说我和妈妈都还没去过他们家,就极力邀请我们去他家玩,所以今天太奶奶就领着我们去姨婆家拜年了。 姨婆家在进化镇,从太奶奶家走路过去大概要一个小时左右。爸爸说小的时候他们去拜年,常常是要先走到浦阳江边的一个码头,然后坐着小轮船去到对江的姨婆家,所以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一大早,爸爸开着车,载着我们和拜年的礼品,出发了。 我们沿着新修的公路,一路向南飞驰。沿途我们一边欣赏着两旁的风景,一边有说有笑,洒下一片欢声笑语。大约花了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我们的车便驶进了表伯家的院子里。走出车门,抬头便看到一幢别致的三层小洋楼,大门上贴着大红春联,一派喜庆的节日气氛。可能是听到汽车声,表伯早就满面笑容地在门口迎接我们了。我们快速地从车上搬下拜年礼品,在表伯的迎领下进了他家那宽敞的客厅。在表婶热情地给我们准备茶点时,太奶奶领着我们来到一个专门用来祭祖的台桌前,点上我们事先准备的二支蜡烛和一支香,然后恭恭敬敬地行礼,太奶奶说来拜年首先要祭拜姨公、姨婆。说话间,表婶已为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全是我爱吃的菜,有清蒸鱼、盐水虾、醉蟹、酱狗肉……让我们意外的是,陪我们用餐的除了表伯一家外,表伯还邀请了表姑、表姑的儿媳和孙子孙女,聚餐氛围甚是热闹,最高兴的要数太奶奶了,一直笑得合不拢嘴。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拜年之旅。
《拜年》作文篇6
大年初一,吃完饺子,哥哥就系好领带,换上了新做的西服,又把皮鞋攘得亮亮的,看样子像是出门儿。我好奇地问:“哥哥,你干什么去?”哥哥笑着说:“去拜年。”我想:哥哥肯定是去给奶奶拜年。我高兴地说:“我也去。”
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奶奶家门前,我正想往里去,可哥哥不进去,继续往前走。我着急地向:“哥哥,奶奶家到了!”哥哥笑着说:“走吧,回来再给奶奶拜年。”我忽然明白了,哦,是给村长拜年吧!
可是在村长的门前,他也没停下。哥哥的朋友家到了,他仍然往前走。我着急地问:“哥哥,到底要上哪?”哥哥神秘地笑着说:“一会儿你就知道了。”我只好跟在哥哥后面,莫名其妙地走着。拐过了两条街,哥哥在一座很不显眼的小院门前停了下来。他轻轻地叩门,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了一位老大爷,长着白白的胡子。哥哥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老师,春节好。”“好!好!你们好!”老大爷笑呵呵地说,把我们让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一铺土坑,一张已经掉了漆的.写字台,上面摆着很多书,还有一本半开着,大概是刚才看过的。老大爷搬过两把椅子,叫我们坐下,又拿出糖和水果让我们吃。
“您的身体好吗?”哥哥向。“很好,我天天坚持做操、跑步,谢谢你的关心!”说着,老大爷站起来,伸伸双臂,得意地看着我们,问哥哥:“你不也很好吗?”哥哥站起来说:“很好……”接着,哥哥向老师汇报了他的工作情况。当哥哥谦虚地提到公司提拔他当副经理时,老人脸上现出了笑容,白胡子动了动,连声说:“好!好!年轻人要好好干,别负众望啊!”哥哥忙说:“谢谢老师的教导!”……
回家的路上,我好奇地问:“哥哥,他那么大年纪,怎么还是你的老师呀!”
哥哥回过头,望了望小院,满含深情地说:“他是我上小学时的第一位老师呀!”
“噢!”这一阵子,我好像明白了许多许多事情……
《拜年》作文篇7
爆竹声中我们欢天喜地地迎来了鼠年春节。跟着大人们各处拜年就成了这个春节的传统节目,到处吃吃喝喝拿红包,不亦乐乎。但是,到舅公舅婆家的那次拜年却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因为表姨妈从上海来到南京看望她的父母,我们一家人决定到舅公家聚一聚。那天不巧,天空下着细雨,我们大包小包地拎着礼物,开车很快就来到了舅公家。
门开了,走出来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和蔼可亲地看着我们。大家寒暄着恭贺新年,我还从舅公手里接过了压岁钱。走进房间,只见窗明几净、整整齐齐,一看就知道,房间的主人是个一丝不苟的人。客厅的墙壁上贴着各式各样的福字,墙上挂着各个时期的孩子们的相片,屋子里暖融融的,充满了温馨祥和的气氛。
听妈妈说舅公舅婆原来是安徽和县重点高中的特级教师,在县城里名气响当当,不过现在都已年过七旬,体弱多病了。大人们很快就聊开了,欢笑声此起彼伏。细心的舅公,拉着我的手,慈祥地问:“冷不冷啊?饿了吗?”我摇了摇头,觉得面前的这个老师兼长辈非常的亲切。然后,他神秘地领我走进了书房,从书架上拿出一本邮册给我看。哇!全是邮票。
我惊呆了:“这些全是你的收藏?”“是啊!”他微笑的眼角流露出得意的神情。“你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收藏呢?”我好奇地问。“哦,我是把别人寄给我的信封上的邮票一一剪下来的。”他用手一边比划,一边耐心地跟我说明。又指着书架上面厚厚的一大叠邮册,脸上是满心自豪的表情。我简单地算了算,怎么着也有上万张吧,“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信呢?”我不解地问。
“我和舅婆教书四十多年了,学生们不管到哪里都愿意给我们报个信儿。我们希望还可以给所有的学生哪怕是一点点的帮助。”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对他的学生们的思念,他的笑容是那么的令人尊敬。
那些邮票来自世界各地,跨越了各个时代,每一枚都是师生情谊的象征啊,我无限感慨地说:“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他还给我参观了他的剪报,可谓五花八门,有虫鸟集,有兰花集,高考作文集,徐悲鸿的马,全是从报纸上剪下来的,整整齐齐地分门别类地贴好,满满地立在书架上,成了一整套自制的百科全书啊!我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知不觉间到了晚餐的时间,表姨妈执意要请我们在外面吃饭,说:“二老几乎不在外面吃饭。”我这个经常下馆子的00后,很不理解地问:“为什么啊?”表姨妈说:“在外面吃太贵了,他们不舍得乱花一分钱,还用退休金资助了5个山里贫苦的孩子上学呢!”突然间,我心潮澎湃,我把舅公给我的压岁钱掏了出来,说:“舅公,您替我把这个给山里的孩子们吧!您今天给我的所有感动就是的礼物了!”舅公无限慈爱地抚摸我的头,说:“我一定带到!我相信你一定会是个好孩子!”
离开舅公家,我好像被神奇地充满了电,这样的拜年让我感到自己真的长大了一岁。我从老人们简朴而高尚的生活中感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激励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而不懈地努力学习。
《拜年》作文篇8
正月初四,我和爸妈、伯伯、大哥哥去给山里的姥婆婆拜年。
姥婆婆住在沣峪口进山大约三公里的一个半山腰上。我们的车一直朝南走,汽车进入沣峪口后,我看到两边的山上还有很多的积雪,山上的树木都枯萎了。由于过年山里的车很少,我们很快就到了姥婆婆家里。
姥婆婆已经有90多岁了,脸上布满了皱纹,但是人看起来特别的精神,行动也很是利索,看起来没有那么老。
因为姥婆婆的房子太小了,我们只好坐在院子里。山里很冷,姥婆婆要烧柴取暖。她提来了一个火炉,我们首先要把火生起来,大家取来了木头放到火炉边,然后拿些干的小树枝来当火苗,我不明白为什么要那些小树枝?大哥哥说:“这样做是为了可以让火先燃烧起来,才可以放入大一些的木材。”小树枝燃烧起来,这时我们放一些大木材,然后必须拿扇子不停地扇,火才能旺起来,伴随着火苗,冒着浓浓的烟,浓烟熏得我一直流眼泪。
火炉生好了。姥婆婆拿了很多吃的来招待我们,有瓜子、香蕉、山竹、橘子等等……大家坐在一起泡茶喝。
姥婆婆和他们在聊一些开心的话题,我负责看守着火炉,让它烧的旺旺的。
中午的时候,我们亲手做了挂面来吃。锅里下了一些姥婆婆种的绿色无污染的菠菜,非常的香,我吃了好大一碗呢!因为我们用掉了许多木材,所以我想帮姥婆婆劈一些柴火,由于力气非常的小,所以拿起斧头但是根本劈不了柴火。爸爸告诉我说:“你现在还小,不能自己劈柴,很容易砸到脚。斧头是铁的,砸到了脚可不的了呢!”我自言自语:“这么多人干这些活都这么辛苦,何况只有姥婆婆一个人,姥婆婆是怎么做到的呢?一定很不容易吧!”
《拜年》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