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可以把学习或者生活中获得的启发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表达,只有发自内心写出的心得体会才能更打动人,下面是公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家长培训课心得体会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长培训课心得体会篇1
今天下午女儿班主任发来短信,要求家长写一篇参加家长学校的心得体会,感到有些手足无措,因为到家长学校学习不是我自愿的事,实是耐不住女儿的软磨硬求才去参加的,其听课的效果可想而知,根本不知所云.为了写这篇体会,只好找出家长学校的教材,囫囵吞枣的看了一下,再在网上查看一遍,终于挤牙膏似的写出了这么点东西,如有雷同,纯属抄袭,请不要追究.
通过一年的家长学校的学习,可谓受益颇多,深深体会到隆化一校对学生的重视、关心和爱护,也更深的体会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学习过程中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现就自己听课后的感受谈点体会: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一个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受益终身,一个坏的习惯,会徒增许多弯路和挫折。作为家长的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在人生的最初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孩子回家后自觉完成作业,不拖拉,完成后认真检查作业。要让孩子在不经意的小事中培养形成良好的习惯。都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希望通过努力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培养孩子成功的自信
在现实中,要不断地鼓励孩子,给孩子以自信,让她找到学习的乐趣,尝到学习带来的甜果。孩子有许多事情做得不好,我们要适时地帮助孩子并以欣赏的目光来看孩子的成功点,使其不断自信。
三、尊重理解相信孩子
现在孩子的学习任务和压力比我们那时多得多,作为一名好家长,要多陪陪孩子,陪孩子看书、学习,多与孩子沟通,坐下来与孩子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对于孩子合理的愿望与要求,家长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尽量予以满足。答应孩子的事,无论如何都要守信,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要理性分析,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淡化成绩观,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
虽然这样说,但在实际中,以上的这些我都做得不是很好,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我会在下一学期注意的,希望学校能继续搭建家校沟通的平台,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
家长培训课心得体会篇2
我校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终于落下了帷幕,送走最后一位家长,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为了这次家长召开得顺利而又圆满,学部员工全员参与,积极布置,精心准备,凝聚了全体师生员工的心血和智慧,特别是看到一间间用心布置的教室,还存留着浓浓的爱意,回味着家长会上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活泼多样的形式,令人倍感欣慰。
这次家长会根据学部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安排是分两部分召开的4月13日上午召开的是全体传统班家长会,4月14日下午召开的是全体家长会,这样就无需调整作息时间了,深得广大家长朋友的称赞。
此次家长会的到会率破历史纪录,全学部只有3名学生家长未到,到会率高达99%,这充分说明了广大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表明了家长朋友们对我校的信任,对我校工作的支持,对教育工作者的理解,确实令人鼓舞。
本次家长会我们虽然没有组织大型的集体活动,但是以班级为单位召开的家长会也是别具一格,班班有特色,人人有新意,有的班级排练了一系列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有的班级师生同唱一首歌,有的班级人人展示自己的特长,有的班级学生家长同参与……教室里不断传出盈盈笑语和阵阵掌声。接着,各班班主任和学科教师针对班级和学生具体情况向家长报告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在学校近段时间的表现,还有需要配合完成的纪律、学习、生活方面的要求。整个家长会自始至终充满温馨与和谐。家长们听后都特别满意,表示积极支持学校工作。有的还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重视安全知识的学习,在重要位置
2、教师应该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多下功夫,加强家校联系。
3、部分家长反映学生的家庭作业过于单调,很多重复性的简单劳动,量多质不高。
4、生活方面要加大投入,冬天饭菜一直不冷不热,洗澡时间太集中,拥挤,有很多的隐患。
5、部分老师素质有待提高,包括部分班主任老师。
会后,许多家长表达了这样的心声:通过家长会学到了不少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们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这次家长会增进了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双方的沟通和信任,取得了预期的目的。相信家长会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更顺利,家校沟通会更和谐。
家长培训课心得体会篇3
班主任应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这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必需条件。现在就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联系沟通的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现在的家长和老师在某种程度上关系有点紧张,不太正常,家长和老师因为学生的成绩问题、行为习惯问题、责任感、公德心等一系列问题而相互埋怨,我认为这影响对学生的培养。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往,在交往中要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我认为要有以下几点意识:
1、把握好“传声筒”
孩子是家长的传声筒。我们在平时教育工作中如何管理好孩子,让孩子热爱老师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关爱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服务意识
有些老师还有传统的教育观念,学生是来求学的,“求学”即为学生要主动,老师可以居高临下。我认为老师要有主动意识、服务意识,要转变观念,要认为现在教育是一种产业,学生应为该产业的主体,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声誉,争取高质量的生源。
3、有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识
尊重学生家长是处理好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关系的首要条件,要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能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论在任何情况请家长到校,应主动给家长让座、倒水,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要求学生家长到校时更应注意这一点。在学生犯错误要求学生家长到校的情况下,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能自己联系上的就尽量不叫学生自己回家联系,应主动联系以表明我们做老师的诚意和态度。第二,学生家长来校以后不应该当着学生家长的面训斥他的孩子,不管怎么样,听别人训斥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好受。第三,可先把家长叫出办公室,在一个单独的环境里向学生家长说明情况,形成一致意见。在学生犯错误解决问题的时候,顾及家长的面子,尊重家长的感受,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另外如能经常征求并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会让家长觉得我们当班主任的比较民主、诚实可信,有利于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系沟通。
4、与家长联系沟通要有理性的意识
与学生家长交流要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和家长交谈前要详细想好约见家长的主题和目的,注意从多方面收集学生的信息,设计和家长交谈如何切入主题、如何结束,如何谈学生的优点和问题,总结自己在交谈时方法是否得当,还考虑如何向学生和其他教师反馈约见家长的情况,最后要思考自己以后在和家长交谈时需要改进和注意的方面。在和家长交谈的时候,不管学生的表现如何,应首先讲出学生的三条优点,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会喜欢别人说自己孩子的好,几句夸奖的话会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在和家长交谈的时候,还要注意善于倾听,家长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那根本就不是交流。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可以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以便我们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对学生的认识。
5、与学生交往时应多考虑家长所处的困难,多提管理孩子的建议
现在学生家长大多三、四十岁,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的老人有时候身体不好需要照顾,如再加上孩子成绩不好又不听话,这时学生家长心理会很苦闷。我们作为学生班主任从成人的角度和家长多交流,替他们分担一些心理上的负担,有利于促进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学生家长交流沟通本着诚恳的态度,注意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就一定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就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家长培训课心得体会篇4
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变得更加快乐了,更加懂事了,更加好学了。他的成长凝集着老师和家长的心血,家校合力让孩子快乐的成长着。通过对孩子的教育,我有了以下的认识。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教育能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向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自己的辨别能力和理解能力都非常有限,他会认真对待老师所讲的一切吗?作为家长,我首先在孩子心中树立老师好的形象,让孩子慢慢的认识老师、理解老师、喜欢和信任老师。当孩子对老师产生崇敬和信任之后,那么他就会饶有兴趣的去学习该门功课,也就是说,只有当孩子信任老师,他才可能以最大的热情去接受这位老师的教导,学好这位老师所教的知识。
高尔基曾说过:“带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然而,今天我们面对的孩子,不仅仅需要吃饱穿暖这些物质上的满足,他更需要的是不停的通过各种方式接受信息、锻炼思维、习惯养成等,从而逐渐变成一个真真正正的人。我认为,教育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任务,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虽然现在作为家长,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但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教育孩子,必须肩负起配合老师教育孩子的责任。我们要主动与老师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一些情况,和老师交换意见达成家校教育的一致性,以便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发展。
家长培训课心得体会篇5
去年,家长学校刚开学时,我可是怀着一份怀疑、纳闷和期待的心情去迎接的,总以为这样的几次演讲能学到什么,在家庭教育观上难道会有什么帮助吗?但是,经过这一年下来的几次专家、老师们的精彩专题讲座,使我确实获益匪浅,从而对家庭教育的观念、方法上有了很多的改变以及新的想法,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孩子是父母的宝,也是我们生命中的最重要的瑰宝,对孩子的教育可是比生命还重要,如果没能好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他将来不只是社会的负担,更是我们自己的负担。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教育孩子变得比以前更困难而且复杂,因为孩子获得信息的速度太快,来源也太多,常常因为如此,孩子无法分辨对与错?这个时候,孩子就需要大人的引导,尤其是父母,因为他们可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成长中影响最大的人,所以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你希望孩子往哪个方向走,你就必须努力做孩子的榜样,不要以为是大人在教育孩子,其实在这互动过程中,我们从小孩子身上学到的远比小孩从我们身上学到的更多,所以不要吝啬于和孩子接近,他们的纯真可爱,更能净化升华我们的心灵。
除了做好父母的榜样外,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在很多方面都是我们父母应该要引起重视的,比如:
1、想太多,对儿女有过多的担心,例:担心孩子作业跟不上、生活不适应等。
2、做太多,替儿女承担太多的责任,例:替孩子拿书包、复习课业等。
3、骂太多,情绪迁怒时,不理性的话往往脱口而出,结果挫折了孩子的自尊心,也造成亲子关系恶劣。
4、给太多,无论是物质生活的补偿,或是口头上的赞美,有时给了太多,造成孩子不知感恩或自我膨胀。
5、要太多,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点,结果安排了过多的学习,让孩子大感吃不消。
6、玩太少,亲子之间太少有趣的休闲活动,欠缺开怀大笑的共同回忆。
7、爱太少,父母当然关爱孩子,但在行动表达上,总是不够具体和明确,使得亲子相处上减少了互动的润滑剂。
8、知太少,可能忙于工作,可能忙于家事,往往忽略现代信息吸收,亲子之间只能谈些日常琐事。
总之,每个孩子都有不足或缺点,每个孩子都有向上向善的心,都有其闪光点。做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们更应完善自己,以一颗尊重的心、平常的心、宽容的心去对待孩子,以便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和心灵的全面健康发展。
老师们,辛苦了!
家长培训课心得体会篇6
“20xx年3月28日幼儿园家长培训”在我的日历中这一天早已记在了心里。开学初的家长会,李老师就通知了本学期有三次家长培训,提前报名。我想了想,一定得参加。铁西实验幼儿园的家教工作做的很到位,周末也不放过学习的机会,全面提升家长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这是多好的事。是给家长们的福利,免费的午餐呀!为什么不参加呢?于是我报名了。
小班的讲座安排到了下午,共两场。这天天气很好,前来参加培训的家长特别多,一直挤到了门口。第一场是:吴亚丽老师带来的《让孩子成为自己》。内容非常精彩,发人深思。总体而言,为我们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指明了方向。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这一点我们每个家长都知道,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很难把握。如:对于小班的孩子,要自己吃饭、不剩饭、自己穿脱衣、用完的东西放回原处、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等习惯。老师说孩子在幼儿园做的已经很好了,可是一回到家就全变了。我想这和家长、长辈对孩子的溺爱分不开,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联系自己的孩子,我发现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我想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认真反思自己,怎样才能更好地配合老师更好地培养好孩子。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打下基础。
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关注孩子自主性发展,要在0-6岁时打好地基。其中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品质、积极的态度、认真专注度、不怕困难、乐于创造和想象的能力。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榜样,整体设计和规划好时间和空间。不能放纵不管。有秩序的安排好孩子的一切。吴老师形象的举例:孩子在幼儿园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的玩具玩完后都会放回原处,可是一回到家,都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什么都不干。这怎么能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反而滋生了一种信念“反正爸爸妈妈会为我做的”。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不也正是这样吗?不反思能行吗?幸好孩子刚刚上小班,还来得及!我们可以试着变换思维,用实实在在的语言去鼓励孩子,而不是总说:“你真棒”、“你真聪明”等……
三、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阅读”在铁西实验幼儿园的大环境下做的非常好,大量的设置图书角,任你自由选择借阅。作为家长我们深有体会。应该很好的配合学校,不仅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更重要的是在孩子三年的幼儿园生活中将阅读一直坚持下去。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的好习惯。
第二讲魏老师的《幼儿口腔保健》非常实用,让家长明白了孩子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如何更好地保护牙齿、以及怎样刷牙、远离甜食和垃圾食品。
一下午的讲座非常真切、实用,值得家长借鉴和反思,我们要做一名智慧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花时间、下功夫、“斗智斗勇”,认真配合幼儿园和老师的工作,共同培养好、教育好孩子。
附:孩子学才艺的误区
一厢情愿
进特长班学习,对于许多孩子来说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一手包办,不少孩子对究竟该学什么好、自己是否适合进行特长教育等问题都心中无数,报名参加特长班的学习完全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如此,若孩子对所学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这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反倒会阻碍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发展。
贪多求全
一些家长盲目认为多学总比少学好,今天让孩子学钢琴,明天让孩子学美术,过两天又让孩子改学书法。不堪重负的孩子,平时忙双休日也忙,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要忙写字弹琴或绘画,难怪有些孩子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放学后,我宁愿被老师留下来也不愿立即回家!
方法不当
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也许就不再喜欢了。
因此,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而是采取强迫压制的办法逼着孩子去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强扭的瓜不甜。”
家长培训课心得体会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