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时的出色发挥离不开及时写好的演讲稿作为基础,这对于我们的演讲成功至关重要,演讲稿需要更加贴近听众的情感需求和心理感受,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互联网+演讲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互联网+演讲稿篇1
尊敬的各位来宾、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高兴参加本次互联网开放大会,在此我要代表中国互联网协会向第一届互联网开放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本次大会的各位it界的、产业界、互联网界的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多种高科技产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单一化迈向多元化,从应用级转向体验级,这一切变革更是基于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开放,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为什么要开放,大家知道从互联网历史发展看,互联网正是因为有一个开放的tcip协议,使众多的技术人员有机会在上面发挥作用,互联网不是一个人的发明,是一堆人堆起来的。在这样一个大平台上才有了今天微博、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网络、音视频等等,就是因为互联网有开放的协议,使大家能够有机会在上面发挥我们的特长,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分享,这也是互联网的精神。在南京召开的互联网大会,主题是融合促进发展,渗透创造价值,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不仅仅是产业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向我们传统的产业、服务也渗透,集成传统产业服务业的价值,也需要开放。希望互联网协会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把一个消费型和娱乐型的互联网引导为向服务型和生产型的互联网转变,也需要开放。另一方面,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专业化分工的趋势,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谈到专业化的时候说,“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率”,各个产业包括it产业也都从经历了全能模式转向专业化分工的演变,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在中国发展十一年之后,已经走到了一个向专业化分工的转折点,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边界,而全能的商业模式也就是什么都是自己做的商业模式,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加大管理的难度,导致生产没有效率。
在我看来,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其结果就是开放,也就是说在产业的`生态系统中要建立新型的产业链,各司其职,术业有专攻,在良性竞争的同时做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今天众多业界精英汇聚一堂,在由互联网协会指导,由360公司主办的互联网开放大会上,围绕着开放、融合、促进互联网发展的主题深入研讨。衷心希望这个大会是一个里程碑,推动中国互联网向开放型、向专业化分工型转型。同时也希望这个大会能够充分反映中国互联网最广泛的行业需求,为中国互联网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建言献策。我相信开放的互联网将有助于提升国内互联网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国家信息化产业实现新的跨越,这也要求我们的互联网企业不仅要自主创新,而且要有团结、互利以及共享的精神和理念。
互联网的精神就是参与和分享,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互联网+演讲稿篇2
大家好!我是9贝壳的创始人兼ceo谭飙。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分享主题是“做互联网时代的清道夫”。20xx年,我加入了阿里巴巴,一干就干了八年。除了写代码以外的工作岗位,都干了一个遍了。从阿里离开,启动这个。刚才我跟主持人讲的,叫收破烂的这个项目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偶然。
有一次是我们非常好的几个兄弟,撸串、喝扎啤。对于我们这件事情来讲的话,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撸串。大家反正一边喝着酒、聊着天,会有很多的好的想法迸发出来。当时的话,想了很多品类也好,场景也好,但是最后总是没有办法,说服所有人。
开始很热情,聊着聊着的话,就会越来越没有灵感。这时候我提议,我说把我们的思维,从这种正向来想想,能不能倒过来想有没有别的机会。立马就有一个哥们儿,跳出来一个词:回收。然后我们所有人,连续安静的话,可能大概有将近10秒钟。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跟这样的一个事情有关系,甚至有很多的同事,冲到我家里面,激动地来质问我,说你是不是疯了。
从我自己而言,是经历了非常多的调研、分析和推理。这是一个非常高速发展的、城市化的十年。当然也推动了我们,在城市里面的这个寸土寸金的,这样一个社会学的现象,但其实我们也发现,住在房子里面的我们这些居民,他们在用一平米两万、三万,甚至更贵的单价的这样的空间,在存储很多,其实他们根本不用的东西。
我参加了可能四年的双十一对吧。我看见大家在买买买的时候,热情有多高涨,但是确实很少有人,就是能够找到一个方案,说这些旧东西,到底该怎么样地去处理,才更为妥善。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新的消费场景,或者是需求场景。虽然今天我做的事情的话,还叫收破烂。它是一个冷门,但是我们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了上路。
谭飙坚信,废旧物回收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价值。带着对未来的预判,9贝壳在20xx年6月底正式上线了,而谭飙能扮演好“清道夫”这个角色吗?
作为一个初创的公司,我们有了自己的第一个订单。当时坚持我说,这个订单一定要我去。虽然说我要去,但是我还是很紧张的,怕自己搞不定对吧,或者出丑。很轻地去敲门,开门以后,真的是很年轻漂亮的一个美女。我原来就在猜想,她会有什么样的表情,但是唯一没想到的一个表情,可能这种表情,只在恐怖片里面看过。对吧,就是带着一点惊恐的错愕,但是我觉得,我说难道我太帅了吗,没见过一个收破烂的长这么帅的吗?
我就按照流程继续走。我说您东西在哪儿,我来取。大概有一箱旧书,大概有一包衣服。我把东西收好了,要走。这时候我看她的表情,还是很紧张。按道理来说,不应该是这样的一个状态了。因为我们已经有好几句对话,在关门之前的最后一刻,她很弱弱地问了我一个问题,你们公司上门回收的服务人员,都长你这么高吗?
我这时候才明白,她为什么会有刚才前面那么多的情绪和表情。因为一个陌生人,尤其是像我这样的人站在门口。她可能整个的心情还是瞬间来的有点太快,太突然,但是这笔订单做完了以后,我把我们负责招聘的人叫了过来。我说后面的话,公司再招上门回收人员的话,有一个要求:身高不允许超过一米七五。
因为很多用户,是第一次跟我们接触,我们要让用户跟我们有安全感,不要有距离感。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一件事情的话,真正的从想法变成事实,一定是无数个细节的把控,但是在做这些细节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些,可能跟我们开始想的时候很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说,我们会去做一些公益环境下的一些捐赠。今天我说我们碰到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大众对公益的理解,还是太随意。去年有一个朋友圈里刷屏的这样的信息,大概列举了十几个。
在我们的西部地区的一些困难的山区,然后号召大家去把自己的,这个衣服捐赠过去。这些可能比较贫困地方,需要的是冬装,是羽绒服,是棉袄,但是我们大家都比较善良对不对。觉得自己不用的,对面的那个人群都能用得上,所以裙子对吧,丝袜对吧,各种各样的衣服,全都到了这个地方。把这些本来其实只是需要,有限量的一些冬装,过冬的地方,搞成了类似像垃圾厂一样。
虽然大家出发点,只是很简单的善意,但是它也要有个专业的、管理的过程。我们其实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的话,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跟用户去讲这里面的,一些具体细节的流程。希望很多用户能够参与类似这样的事情的时候,能够有自己的一个主观的,这个正确的判断。
从清理用户家庭,到坚持做正确的公益项目,谭飙带领着团队在“清道夫”的路上极速前进,而在9贝壳羽翼渐丰之时。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不得不停下脚步,开始清理公司?
我们的公司可以说,很快就从几个人到十几个人。半年多一点就扩张到一百多个人。在这个扩张的过程,我自己还沾沾自喜对吧。突然间觉得我们的公司发展壮大,日新月异,非常棒。
因为人多了,我也自己给自己关到了办公室里面,但是我办公室的门永远都是开着的。公司里的任何一个员工随时进来,来跟我去把你的想法、建议,什么都可以,对吧,家常都可以聊。那我是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很多公司运行的细节,或者是创新的点,但是来找我聊的,基本上没有创新、没有创意、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案。全部都是部门和部门之间碰到的分歧。包括这事到底应该是他干还是我干对吧,到底他的权力应该大一些,还是我大一些。我的地盘到底在哪里。
我说其实我在做一个,废旧物品的回收,但是我们并没有清除,一个公司、一个组织、一个团队,在发展过程中的,很多脏的、没用的,意识到它是个问题的时候,甚至我判断,这个事情如果继续下去的话,会让这个公司很快就消亡,所以,也就做了一个选择:裁撤掉了将近一半的这个员工。
经过调整以后的话,我们的效率高很多。因为大家再也没有时间,去议论这些,或者是来纠结到底应该谁干。因为事儿太多,每个人都在忙,不停地忙对吧,然后在忙的过程中也就发现,是不是我可以用另外的一个办法,来解决或者处理这件事情,就有很多新点子就出来了。这个时候又回归了我们可能,刚属于创业时候的那个氛围,而这个氛围对于我个人而言,对于整个公司而言,我觉得事实上,是未来能走得更远的基础。
今天我们把它叫做收破烂也好,叫互联网+回收也好,但有一个词是跃然纸上,让我感觉瞬间进入我内心的,叫循环经济,人人参与。我们围绕着旧物回收,做了很多的,包括二次兑换,包括以旧换新。希望能够去促成越来越多的人,从自己身边做起的意识和认知。当这样的用户越来越多,那么我们这件事情,让我们的未来,是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变得越来越美丽。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好,谢谢大家!
互联网+演讲稿篇3
nowadays, the internet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daily life. however, people’s opinions are still divided on this point.
those who are in favor of the internet claim that it has a lot of advantages. firstly, information searching is no longer a tough job with the help of all kinds of search engines. secondly, we can contact friends or business partners via e-mails or software such as internet meeting and yahoo messenger. last but not least, we can take part in groups or mailing lists to talk with friends of the same interest.
those who are opposed to the internet hold that disadvantages are many. in the first place, the internet costs considerable time, money and energy especially for those with less self-control. in the second place, surfing on the internet for a long time harms the eyes a lot. finally, 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are indulged in online games, internet chat and even pornography, which are extremely harmful to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all in all, we can safe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ros outweigh the cons. the past twenty years witnessed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long with national economy. a brighter future is awaiting us if we make good use of the internet.
互联网+演讲稿篇4
早在20xx年时我就曾有过思考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意义。当时3g网络将要普及的消息炒得很热,可是后来牌照迟迟发不下来。我想:3g到底用来干嘛的?如果带宽提速,到底会对哪个产业带来最为重大的影响?
分析互联网主要用户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专业工作者和普通老百姓。对于后者而言,手机会比电脑更方便,移动互联网对于后者的意义就更为重大。我们不能因为先有了电脑,就觉得电脑好,大家有没有想过,当初我们初学电脑时,要记住那么多键盘位置,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当时我对移动互联网还完全不理解,就通过各种渠道在市场上打听,(雷军说:只要想飞,猪也能飞起来)谁在做移动互联网。那时,做移动互联网的公司都还很小,不少公司都只有几名员工。我找的第一家做移动互联网的公司是3g门户,但最终张向东选择了idg,于是我投资了当时同样位处行业前列的深圳乐讯。我的观点是,不管你干啥,你做不做移动互联网,你做,我就投。
移动互联网的三主力
投了乐讯之后我逐渐理解,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主力人群包括三个:学生、军人和打工族。因为这三类人群没有电脑,上不了网,只要手机能上网,再难也会用。在乐讯之后,我投资了第二个移动互联网项目——ucweb,当时我只是ucweb的用户,是yy的李学凌向我推荐的。虽然ucweb的用户体量还不大,只有几万人,但我相信在带宽不足的情况下,ucweb这类导航类应用会显得特别重要。
20xx年,苹果公司发布第一代iphone,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一口气在国外买了30多台iphone,不仅自己用,还赠送给身边的朋友。为了体验iphone,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比如,第一代iphone不支持中文,我们就把所有的联系人都改成拼音,发短信也用拼音。体验之后我的感受是:虽然iphone有许多问题,但依然是个划时代作品,因为它已经在用一部分电脑的思维做手机。20xx年底,我开始做一个大胆的尝试:尽量不用电脑,只用手机,甚至出差也不带电脑。
那时我也已经基本确定了一个理念:手机会替代电脑,成为大众最常用的计算机终端。当年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我在主题发言中表达了这个观点,讲完以后有很多人骂我天真。但到了20xx年情况就不一样了。先是孙正义也发表了类似观点,后来ibm的pc发明人马克·迪恩也表达了“pc时代即将结束,pc终将被手机取代”的观点。
手机将是世界的中心
现在手机的重要性当然毋庸置疑了。但我还坚持另一个观点——未来手机会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我认为,假如你只用手机的话,就会发现所有的环节都需要重新思考、重新构造。当我开始做小米之后,对智能手机的理解发生了一些变化。我觉得其实不是手机替代了电脑,而是手机变成了电脑。最初,我也是pc时代的软硬件分离的思维,想能不能做一个miui系统,跑在大部分手机上,所以我们就开始做了miui,当miui成功了以后我开始思考做硬件,也就是小米手机,软硬件结合之后,我们再把云服务整合在miui里。
整合在智能手机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三星整合的包括芯片、生产制造、核心元器件,这些是产业链的前端,而小米是整合了产业链的后端,包括设计、品牌、市场、销售、软件、服务。整合的意义在于,降低渠道成本,增加用户黏性。所以我们不惜做云服务,当用户发现存在这里的几千张照片,搬走是个累活、很辛苦的话,黏性就产生了。
互联网手机模式
过去三年我所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把互联网的基因注入手机行业,我们管这个叫互联网手机模式,说出来挺简单的。第一,就是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做一个好用易用的miui系统。第二,做一款高品质、高效能的手机,然后通过互联网的形式零售,把价格控制在同类产品一半不到的价格,来完成这个商业闭环。pc时代的思路是软硬件分离,但智能手机时代,你不仅仅要有能力做软件,也要有能力做硬件,还要有能力通过互联网、电商的方式形成营销、市场和渠道的全闭环。
几周前,我和一些移动互联网圈的朋友交流这个话题,他们持有相反的看法,他们认为,十年之后,手机作为入口的重要性会下降。我并不同意这个观点,如果放在十年这个时间段,手机肯定不会消失,而且是最核心的东西。
手机的移动互联网比起pc互联网其实有很多特色。第一,它实时联网;第二,它可以感知声音、照片和视频。比如大家都说输入难,你很快发现米聊具有直接语音对讲机功能,后来又增加了视频对讲机,聊天比从前更方便。起初,手机输入是个大问题,但是摇一摇方式的发明,也使得手机上的输入变得更灵活了。
对于手机而言,最大的问题是显示,于是我就想到做小米盒子,要把电视屏变成显示器,这也是我做小米盒子的初衷。想象一下,以后我们的办公室里可能没有白板了,我们办公室桌上放两个大显示器,全是60寸的大彩电,把手机一搁,所有设备都自动连上了。我可以通过这个屏幕播放我的ppt,当我开始讲解时,既有声音,也有视频同步。现在有些功能实际我们已经做到了,但中间还有些环节需要理顺。我相信,未来手机会是电视机的摇控器,而电视机是手机的显示器。
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可能比大家想象得多太多了。因为它是移动的,所以跟生活越来越接近,关键看你做出来的东西是否适合手机使用。很多人把移动互联网应用理解成入口,我觉得关键是要解决用户需求。如果你打车,你一等半小时,你需不需要一个打车软件,通过网络把司机连起来;如果你需要一个订餐,你需不需要一个应用囊括周围所有的订餐电话。
比如说大众点评网,在pc时代远没有移动时代火。我们过去出去吃顿饭,还搞个电脑查一查,但如果你现在打不到车,再回家用电脑搞一下,这完全不靠谱吧?所以,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大量与现实生活更接近的服务和应用。因此,我觉得移动互联网可以衔接到每个东西里面去,当你觉得现在用手机解决问题不方便的地方都是商业机会。
发现问题一直是我解决问题的动力。比如当时我发现手机qq不好用,它还是一个从pc上直接移植过来的产品,交互界面虽然变了,但不适合手机使用,我们内部成立了一个小组叫做小米通,开始研究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如何做im。我说,其实手机就是个大号的qq啊,信息就是短信嘛,voip就是电话嘛,其实手机就是im。后来,我们参考了国外很多idea,整合起来就成了米聊。虽然腾讯有优势,最后它赢了,但我当初的一整套思考逻辑是这么来的。
现在,也有很多人很悲观,觉得移动互联网没有什么商业模式,我觉得这有点杞人忧天,互联网多少年才有商业模式?今天有任何一个人怀疑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吗? 移动互联网找到模式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要着急。等电子商务、游戏、广告业务等相关产业链发展起来,广告商认可移动广告的价值,移动互联网生态就活跃了。互联网的核心商业模式,说到底就是两件事情:第一个是游戏,第二个是广告。在这一点上,移动互联网并没有大的改变,只要手机上的游戏兴起,它就有钱去转动,所有的商业模式都迎刃而解了。而广告,因为手机屏幕比较小,需要考虑展示效果,如果把展示效果问题解决了,我相信广告也会大幅度兴起。
互联网+演讲稿篇5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五年多前我办小米的时候,其实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为什么我们自己做出来的国货,很多中国人自己在买的时候心里面都觉得是“劣质品、廉价品”。我在想,能不能改变这个现状,改变大家对于国货的现状,能不能让中国人很自豪的买自己的产品,甚至有朝一天让整个世界为中国货感到骄傲。其实,这个愿望不是一个很高的目标。为什么在五六年前会异常的困难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是商品稀缺,所以只要商品能够做的出来就会有人买,大家是没有动力去改变这个事情的。一步一步,我们从“商品稀缺”到了“商品过剩”,大量的商品在仓库里卖不掉。同时,中国消费者也在消费升级,也在需要越来越多的好产品。五年前就是这么一个基本的想法,我们开始做小米。
当然,我们搭上了互联网这趟车。互联网跟“新国货”有什么关系呢?我觉得最大的关系就是互联网能够帮助口碑传播,传统渠道大量的产品是靠促销员忽悠出去的,消费者在店里其实不是完全了解这个产品的,买回去以后,说实话,你也没招。但是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如果你把这个产品忽悠给消费者,消费者买完以后,他觉得“不满意”,他会有大量的途径散播对你这个产品的恶评。所以,互联网能够帮助产品口碑的传播,无论是好的口碑还是坏的口碑。当然,坏口碑的传播速度比好的口碑传播速度要快很多,所以在这个时候,产品的设计、质量就尤为重要,就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这个趋势。我们首先从手机切入,用了短短的几年时间,其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们居然成了中国第一。我想这里面,最最重要的可能是我们对新国货的理解。我们很用心的设计产品,甚至我们要求把产品打开以后也要是艺术品,很多东西你没有注意到的东西,我们也要按最高标准去做。因为在这里,在互联网的今天,你的产品有任何瑕疵,只要有一个人发现,通过互联网一放大就会变成一场灾难,所以你在方方面面的要求都会比传统时代的要求要高很多。
当手机业务取得了一定进展以后,我们在想,怎么能够进行新国货的理念,把这个模式放到最大的规模?两年多前,我们就开始了做生态链的投资。怎么能够把小米的'这个理念放大到更多的产品里面?我们当时定的目标是“五年时间,投资100家创业企业”。这100家创业企业我们会更倾向于创业者做过这个产品10年以上,非常有经验的,怎么能用心的把产品做好。小米提供资金,我们可以投理念、投想法,甚至帮助你来设计。如果你的产品做到一定的品质,甚至小米网帮你推广、帮你销售,帮你提供服务机制。有了这样的想法以后,我们投了一系列的公司,在过去的两年里面投了56家公司,这一点也是我没有想像到的,我觉得做的绝大部分产品都受到了非常强烈的欢迎。
比如:两年多前雾霾比较严重的时候,我们当时想找一家创业公司来做空气净化器。我们见了几十家,讲实话,一两年前空气净化器供不应求,所以绝大部分的空气净化器创业公司根本没有心思把产品做的非常好,因为只要有就被抢购。当时我的观点是,我觉得这个周期不会太长。我们能不能够在全世界范围里面找最优秀的人来认认真真把空气净化器做好?所以做了大半年时间,在去年年底这个小米公司出了第一台空气净化器,一发布以后就非常受欢迎,很快占了中国百分之二十几的市场份额。除了空气净化器,我们还做了手环,移动电源。更有意思的是,我们还做了一个插线板。为什么会做插线板?中国有三千多家公司在做插线板,市场上最畅销的插线板其实都长的很难看。插线板每家每户都用了一大堆,甚至有的插线板还有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就用做手机的方法和国内做插线板做了19年的企业一起,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提出一个要求,我说:你摆在床头柜前,插头能不能做扁平不要占具太多的面积,插线板上带上几个usb高速的充电器,这样免得床头柜上全是线。当我提出这个要求以后,我以为会相对比较容易,真的没想到一干干了一年半时间,因为可能比大家想像的难。如果你要想做好,几乎每个器件都需要定制,连每根线都需要定制,因为原有的柔韧度不够,结果花了一千万的研发费用干了一年半才做了插线板。做完以后,一发布,相当受欢迎,远远超出了我的想像。我们就是把这套理念,说服很多的人来做精品,然后按互联网模式来干。过去两年投了56家,有10几家发布了产品,绝大部分公司都在国内处于前茅了。
总结一下,我在想什么呢?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带动整个中国在制造、在产品上往前走一大步。当我们今天很羡慕日本产品的时候,其实在60年代的时候,日本产品也不怎么样,70年代索尼这样公司的崛起带动了整个日本工业。在80年代的时候,三星这样的公司带动了韩国工业。我希望小米,能够推动整个中国新国货的运动,而且是优质的产品在各行各业里大量出现。同时,我们还希望把优质的产品通过互联网效率的模式,把它做到足够的便宜,让每一个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所以随着这个思路的拓展,我们愿意帮助更多的创业公司按小米模式去做新国货。如果能达到我们的品质要求,我们的小米网作为一个网上专卖店,也能帮助大家大规模的推进。所以在这里,我可能再给大家解释一下。我觉得小米为了专注,我们目前自己核心业务主要是三块:做手机,做电视和做路由器。同时,我们有一个六七十人的投资部门,来帮助小的创业公司做各种各样精致的产品。小米网就成了这个产品的平台,我们以平台模式推动新国货。
前一段时间我们还做了一下干电池,大家可能觉得干电池没啥可做的。我为什么会想到做干电池呢?主要是电池对于土地的污染很严重,现在大量销售的电池对土地的污染很严重。我后来请教专家,有没有办法可以处理这些废旧电池?他们说:“如果大家使用的干电池是碱性电池,其实是可以随便扔的,对环境基本无污染。”后来我们就在想,怎么能够把今天大量销售的干电池变成碱性电池,还要比现在销售的电池更便宜?有了这样的想法以后:1.我们就大量使用碱电池。2.我们把电池设计的五颜六色,有收纳盒,最后成本做到9.9元,相当于传统的1/3的价钱。有了这个想法,很快产品一出来以后,也非常受欢迎。
我最近在讲,我们要做的产品最最核心的是你能不能打动人心,能不能让大家觉得很激动,觉得这个产品真的下了巨大的工夫?我觉得一个打动人心的产品,是不需要太高的推广成本就能很轻松的被消费者所接受,而且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的传播。所以谈到未来十年,我一样认为智能硬件的领域里面存在着非常多的机会,而且我觉得小米模式应该也为这一类的创业模型趟开了一条路。希望大家能够携手,做出更多优质的产品,让消费者买到更多好的科技产品。谢谢!
互联网+演讲稿篇6
今年是我第二次来到世界互联网大会,我非常有感触。
首先,我想谈一下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本身这个领域,我们看到互联网跟实体经济各行各业的连接规模越来越大。比如说我们在两年前,20xx年,我们首先看到互联网和金融方面的融合,大家提到互联网新兴领域和传统的金融领域结合,诞生出了很多新兴的机会。我们也看到互联网和交通的结合,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传统的交通领域的衔接也越来越激烈。比如说台下的刘总,在滴滴以及uber的投资都可以看到互联网和传统领域的交流,已是越来越改变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方方面面。这是我一个很深的感受。
腾讯在这两三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个趋势的.发展调整了我们的战略。我们从微信、qq大家最熟悉的应用入手,我们开始与各行各业连接,希望能够推动各行各业的传统实业有更多发展。
第二个感想,我们看到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在经济以外以及社会影响方面的推动越来越多。比如说,我们在微信里面可以看到和公益的结合非常多。我们在20xx年的时候,在pc互联网时代创造了公益的平台,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社交网络,在大量的数千家的ngo组织进行衔接,作出了大量的贡献。通过我们微信的社交公益平台,我们可以给用户和公益组织衔接,创造了大量连接的机会。我们也看到在健康方面,在互联网和医疗健康领域,有了越来越广泛的连接机会。比如说在乌镇,中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也是我们投资的一个公司所提供的这种服务。
第三,在未来很多人会思考你们的微信在这五年来非常成功,那么未来会有什么样的产品可以颠覆微信?这个问题非常好,因为我们在pc互联网时代,我们的qq非常流行,但是为什么会创造出一个新的和qq非常类似,但是又能颠覆性的这样一个产品呢?其实最大的根源在于互联网信息终端的演变。所以我们在思考,下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的信息社会应该是怎样一个业态,往什么方向走。
我们在想,在过去几十年里,比如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从大型机到pc的演变,仅仅是一个计算终端的变化就会产生出相当多的机会。那么,我们在大型机到pc,再到pc单机运行,再到连接互联网以及连接互联网终端,从一个桌边pc演进到大家的手机。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几乎是每20年,终端的演变会对整个信息业态甚至对整个经济业态产生一个重大转变。
我们在思考下一代的信息终端会是什么呢?会是汽车还是穿戴设备?甚至比如说我们看到ar、vr这种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可能我们未来会带上眼镜通过视网膜投射,我们可以跟人、服务、设备连接,不需要像现在用手机,而是通过视网膜沟通。这有未来吗?我们现在看到了这个趋势,但是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未来。但是我相信所有人都会非常关注整个科技界的发展。甚至在未来我们可以想像,也许我们未来跟信息者沟通是通过脑电波的方式,也许你带着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脑电波沟通。当信息时代发生巨大转变,我们整个经济社会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因为这个论坛谈到可持续发展,所以我特别关注未来我们信息社会和互联网的衔接,希望我的演讲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谢谢!
互联网+演讲稿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