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珍惜每次写作文的机会,因为它们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表达的能力,大家都知道,写作文是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公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家乡的美食作文800字8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乡的美食作文800字篇1
每每回到泉州,每每经过家乡小桥河畔下那一家石花糕店,我都禁不住它的诱惑,非要停下脚步尝一尝以饱口服。它就是泉州的传统美食——四果汤。
四果汤并不是汤,也不是水果饮料。它只是一碗用白开水制成的夏日消暑甜品。“四果”是指任选三种甜品料,如:椰果、甜豆、木耳、绿豆……再加上一种泉州海岸特产——海石花均匀搅拌后,然后冲上一碗冰凉白开水,便制成了一碗正宗的泉州小吃——四果汤。
记得小时候,在河畔边玩耍。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我,身旁像是有一团大火球,热得喘不过气来。偶然间,我走进了石花糕店,用口袋中剩余的零钱,随意地点了一碗四果汤。看着摆在面前各种各样的“四果料”我点了白木耳,红豆和绿豆石花糕。服务员利索地用汤勺均匀搅拌,再加上一碗白开水。我小心翼翼地端到桌前,四果汤的冰凉从我的手心慢慢渗入,渗到了心里。我仔细地观察着,它无色,水面上漂浮着一条条透明的胶状物质。在好奇心地驱使下,我张开嘴,喝了一口,顿时,我惊呆了。嘴中,红豆的甜汁,石花糕的蜜味,以及白水的冰凉,瞬间,已渗入我舌尖上的每一个味蕾,似乎随着血液的循环,一股透心凉涌遍全身,驱走了每个毛孔的热气,顿时畅爽无比。我继续品尝碗中的美食,白木耳的脆嫩,红豆的甜软,以及绿豆的清香,都荡漾在我的口中。石花软软的,嫩嫩的,像一条条晶莹剔透的玉带,真是天然美味。慢慢地咀嚼,慢慢地吮吸,慢慢地吞咽,四果汤的美味早已麻痹了我的神经,让我沉浸在美食的海洋里,忘记了酷暑,忘记了旁人,忘记了世界。
直到最后一口喝完,最后一勺嚼完,我麻痹的神经才得以苏醒,这一次美食的品尝之旅才得以结束。我走出店内,心中涌上一丝丝欢喜与庆幸,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回了家。
从那次以后,与四果汤的“约会”便再也没有停止过。冰冰凉凉,清清淡淡的四果汤,总是洋溢着家乡的味道。我爱我的家乡,我爱这家乡的美食——四果汤。这就是我家乡的美食,我引以为豪!
点评:炎炎夏日,小作者笔下的一碗冰冰凉凉,清清淡淡的四果汤,让我们随着小作者清丽的文字做了一次美食之旅,不由让人垂涎三尺。
家乡的美食作文800字篇2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的,不同地区都有他们特有的饮食习惯,这些都涵盖着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0xx年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以此为主题,它通过那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那独特的味觉审美红遍了大江南北。
我生长在湖北宜昌的一个小镇上——育溪镇,那是拥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古镇。因为我从小在这里生长,又因为天性嘴馋,所以我对家乡的美食也颇有一些了解。
故乡盛产大米,因此传统小吃的原料多以米面为主。例如发糕、大米锅巴、糍粑等,都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还记得小时候,我特别爱吃发糕,却不像其他孩子整天垂涎于面包房内油腻的奶油蛋糕以及肯德基、麦当劳的汉堡、薯条等一些独具西方特色的洋快餐。每当我和一群伙伴玩累了的时候,奶奶总会适时的拿来发糕让我和同伴一起分享。香喷喷的发糕入口,松滑甜软,唇齿间总会弥漫着一股发糕特有的酵母的芳香。奶奶和我一样也爱吃发糕,所以经常自己做。在她旁边,我自然也看见过制作发糕的过程。没想到,这小小的发糕制作起来却不简单呢。
我看着奶奶先将糯米、大米和玉米放在碾子里一点一点碾成粉状,然后将三种面粉和在一起加一点白砂糖和酵母粉再加一点点清水打成糊状,放在一边待它发酵,然后再将它摊平以后放在蒸笼里,大概蒸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食用了,有时奶奶还会在发糕上面放上一些葡萄干、蜜枣等进行点缀。出锅以后的发糕晶莹透亮、散发出沁人的香味,吃上一口简直飘飘欲仙,还真是色香味俱全啊!奶奶还告诉我,她们那一带的女人个个做发糕都是一流,我打心眼里佩服。
发糕是我们这里比较有特色的饮食,每到逢年过节,奶奶他们还会做出各种美味的食物招待客人,大家吃后总是赞不绝口。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几千年来,由于地域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我们新一代的少年,应当学习、继承这些传统的美食文化,让其更具特色,更加发扬光大。
家乡的美食作文800字篇3
在外翱翔的候鸟,总会不远万里回到家中。在外居住的游子,提起家乡时总会满脸怀念,话语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仿佛还沉浸在家乡的回忆里,走不出来。
家乡,是我们心中的美好回忆。无论大家身处何方,家乡仿佛都是自己的依靠,是自己放手一搏的支持力。无论将来你身居何位,家乡将永远无条件的支持着你的梦想蓝图。它永远都是你的避风港,是你温暖的家。
人,都是恋家的高等动物,不论你身在何方,家乡都是你心中的甜蜜回忆,即使是那些平时不注意的小事,也变得无比有趣。不论你将来走到何方,遇到家乡的人或物就会特别高兴,特别兴奋,因为他们来源于家乡。
而我的家乡有十分多好玩的和好吃的,因为我比较喜欢吃,所以介绍我们家的特色小吃——饸饹。饸饹是用小麦面轧成长条状食品,煮着吃的,饸饹的制作工序十分的复杂,合的面要是高筋面粉,轧成长条的工具,也是特定的工具,在别的地方几乎见不到,煮面条用的汤,要用特制的骨头汤,面条中所要用的材料的制作工序十分的难。面条上所放的大葱,要选择最嫩的,而面条上所用的肉一步动物的内脏都是选择最好的,面条上所用的辣椒要特地几天煎熬制。色、香、味、聚全。
面条刚入口,嚼几下就会发现面条之中的奥秘。面条不仅筋道,而且面条把本身高汤的精华全部吸收,让人好好吃的感觉舌头都要掉下来了,这时,再尝一口其他的菜,葱的炜鱼,肉的香,辣椒的辣。一齐涌了上来,让人忍不住幻想,这到底是不是天堂的食物呢?不禁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诗人所写的,“思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以上,是我第一次吃饸饹的心路历程。
家乡让人难以忘记,但更能让人难忘得是关于家乡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承载着无数漂泊的人们无数的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己的家乡快乐生活的时光的眷念。
家乡每个人提起的时候都是面带笑意的,无论那一个人是否有得冷硬的外表,因为家乡是她们卸下所有坚硬外壳的钥匙,只有面对家乡时,他们才是温柔的。
在外漂泊的人们啊!有空多尝尝家乡的味道吧,它会让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家乡的美食作文800字篇4
今天,我们梅县来了一批游客,我是导游。
我要带游客们了解我们梅州的特色美食——盐焗鸡。我带着他们来到了围龙屋。走进加工场,正好有几个厨师在做盐焗鸡。我走上前,礼貌地问:“叔叔,我们可以在旁边观看你们做盐焗鸡吗?”“可以呀。”他们很乐意地答应了。我看了一下做盐焗鸡的材料,可不少。一只只肥肥胖胖已经收拾干净的鸡,有很多包粗盐,有准备好的一薄一厚的黄色的草纸,还有一个大炉子,炉子上是一口大铁锅。
厨师们开始做了,只见他们快速地把盐倒进大铁锅里,然后把炉子里的火烧得更旺了,一个叔叔拿了个大锅铲翻炒起来。旁边一个游客问:“炒盐有什么作用?”那位叔叔边炒边回答:“把盐炒热了能除掉一些水分,也能让鸡肉变得更香。”哦,原来如此。另外两个叔叔则先用薄一点的草纸把鸡一个个包了起来,然后外面又包了一重比较厚的纸。
这时,大半锅盐已经被叔叔炒得变成了白色盐粒,只见他们把包好了的鸡依次放进盐里,然后用盐把鸡完完全全盖住。我疑惑不解:“叔叔,你们为什么不直接把鸡放进盐里而要包上纸,这样焗出来的鸡会有味道吗?”他们一听,哈哈大笑:“放心,鸡已经先处理过了。把鸡包住才不会把鸡焗烂,把鸡用盐盖住,是因为这样会更香。”咳,我明白了。看看游客们期待的眼神,我问叔叔要多久才能焗好,厨师们告诉我们起码得等上一个多小时。
在等待的时间里,厨师叔叔们还热情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些盐焗鸡的故事,游客们不由得称赞我们客家人的聪明。漫长的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鸡终于焗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叫厨师们把鸡拿出来,游客们更是不停地咽口水。厨师们把鸡拿出来之后,帮鸡“脱”下了衣服。鸡肉的香味钻进了我们的鼻子里,真让人垂涎欲滴,我问:“叔叔,刀呢?快拿刀来!”厨师们说:“不要用刀切,如果用刀切会有刀腥味,得用最原始的方法,用手撕吧。”听了这句话,我们开动了,不过眨眼的功夫,两个盐焗鸡就变成骨头架了。游客们还不过瘾,纷纷购买,都说要带回给家人尝尝。
盐焗鸡不愧为我们客家人的地道美食,我们一定要把这道菜流传下去。
家乡的美食作文800字篇5
家乡龙门古镇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家乡的美食更是品种繁多,百吃不厌。在众多美食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面筋了。面筋的来历还要从几千年前的战国时期说起:大战回到家中的孙权,饥肠辘辘,家里也没什么东西能填饱肚子。她的母亲灵机一动,把面粉放进水里洗,想捣腾点食物,没想到这一洗就洗出了筋,最后加工成了色香味俱全的面筋,吃得孙权连声赞叹!
面筋不仅来历奇特,制作过程也十分有特色。制面筋的第一步就是洗面筋皮。首先把面粉倒在一只大盆里,和上水,再加上一些盐,合成面团。然后用淘米箩洗面团,等到水发白时,筋就制作完成了。
第二步是和馅。把肉末、笋干、韭菜混在一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上榨菜拌成馅料。还可以把馅料捏成一个个大小适中的小丸子,整齐地放在盘子里,这样包的时候就更方便了。
最难的是包面筋。先从面团上捏一小团下来,平摊在左手上,右手把皮捏薄。要是一不小心捏得太薄了,皮就会破掉,因此手法力道也要拿捏准确。皮捏得均匀时,就可以包馅了,这很难。我常常是包好这里,那里就破了一个大洞。这里一补,那里一补,皮变得很薄就不能做了。一次次失败后,我很失落,怎么连一个小小的面筋都做不好呢?妈妈看我落寞的样子,过来安慰我,还教我小诀窍:轻捏轻揉。我跟着诀窍做,出乎意料,很快就做成了一个小面筋。放在手心揉揉圆,工工整整地放在盘子里,我心中不知有多欢喜。
待所有面筋都包好后,就只剩下炸面筋了。把火点上,热好锅后,就倒下满满的油。这油可是很讲究的,必须要用菜籽油,才能把面筋炸得又香又脆。油沸腾到大约100度左右,小面筋就在我的指挥下一个个“跳”入油锅“游泳”去了,屋子里顿时香气四溢。用筷子戳面筋,外壳变硬时,就可以把火关小,给它翻个身。再等个四五分钟,香喷喷的面筋就出锅了!咬上一口,金黄的外衣酥脆可口,里面的馅也是肥而不腻。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蘸酱吃,让人吃了还想吃。
美丽的家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劳动人民神奇独特的智慧让这里诞生了独一无二的面筋。它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也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家乡的美食作文800字篇6
麦芽糖是用小麦与大米合制而成,先是让小麦发芽,磨成糖浆,再将浸泡过的大米磨成粉浆。然后,将两种浆合在一起煮熟,再过滤,之后,将过滤后的糖水在锅里煮,边煮边搅拌,最后形成有相当粘度的糖浆,冷却变硬后,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拉扯,反复拉扯后,糖浆越来越白,最后就形成了麦芽糖。麦芽糖有很多的用途,一是当时的农村过年时制作糖果、麻糖时必须用到麦芽糖,二是麦芽糖能直接吃。
制作麦芽糖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实惠的事,麦芽糖能卖钱或是换大米回来。过滤后余下的糖糟用来喂猪。因为这其中能有一定的利润,八十年代,我爷爷奶奶在冬天的时候就做麦芽糖。印象中,我们李氏家族在当地特别会制作麦芽糖,我们家族出品的麦芽糖颜色白,味道甜。爷爷经常对别人家的麦芽糖不屑一顾。
因为是手工制作,产量有限,一次只能一锅。为了做出更多的麦芽糖,爷爷奶奶每天要起很早,晚上收工也很晚。爷爷奶奶每天凌晨的时候就起床开始煮浆,早上一大早,爷爷吃了早饭便挑了前一天制作好的麦芽糖去卖或换大米。因为本镇人都擅长制作这个,所以大家都是要步行十几公里去其他乡镇卖。那时交通基本是靠走,爷爷早上挑着麦芽糖出去,下午挑着大米回来。作为孩子的我们,上午会帮着爷爷奶奶们去过滤糖浆,下午会帮着家人拉扯冷却了的糖浆直至成为麦芽糖我与二哥有时会帮忙推一下石磨。印象中,那时的冬天每天都很忙碌。
小时候的我也爱吃这种糖。煮糖浆的时候,有时奶奶会给我一碗已经煮沸的糖浆;在麦芽糖浆冷却的过程中,我会经常用筷子挑糖吃,有时候甚至会制作糖球玩耍;在拉扯麦芽糖让它变白的过程中,我就坐在固定麦芽糖的板凳上,边看大人们拉扯麦芽糖,边扯上几条吃。
麦芽糖味美,但制作麦芽糖的过程非常辛苦,用石磨磨浆,过滤,扯糖,都是非常重体力的活,爷爷奶奶在制作麦芽糖的季节整天都早起晚睡的。作为去卖麦芽糖的爷爷则是更为辛苦,有一次,他因为太饿累倒在了离家二百米的地方,我们兄弟姐妹们跑出去把他抬了回来,他吃了几碗饭后,精神就马上恢复过来了。
后来,农村过年时的年货越来越丰富,爱吃麦芽糖与炒糯米制作而成糖果的人越来越少,家乡制作麦芽糖的人越来越少。不知道是从哪一年开始,当地人已经不再制作麦芽糖了。制作麦芽糖,也就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了。
家乡的美食作文800字篇7
人们常说,乾县有三宝“挂面,锅盔,豆腐脑”。来乾县,不吃一碗辛香美味的豆腐脑,几乎等同于白来,打小在这长大的我,自然也对它赞不绝口。
不同于城里打着“乾县豆腐脑”名号的小店,真正的乾县豆腐脑单一得让人意想不到,没有勾了芡的浓郁汤汁,没有提味的榨菜,葱花,也没有作为点缀的几颗黄豆,一小碗晶莹剔透的豆腐脑,浇上一层醋水,再舀上一勺辛香四溢的油泼辣子,这就是它真实的模样。
揭开锅盖,入眼先是蒸腾的带着豆香的雾气,待雾气散开来些,晶莹润滑的豆腐脑便呈现在眼前。白嫩嫩的样子,像婴儿的脸,似乎稍有不慎就会破碎开来。却见老板行水流水般地舀了几勺在碗里,浇上早已调好的醋汁,再放上满满一大勺油泼辣子,走来放在我眼前。
老板的动作很快,至此,我才能好好看看它。只见它上面附了厚厚一层油泼辣子,红油一汪一汪的是火辣辣的颜色。轻轻拨开表层上的辣椒,地下白嫩的豆腐脑儿透过醋汁显山漏水显现出来。划开豆腐脑,待汁水深入其中,迫不及待就舀了一勺放入口里。
在舌头触到豆腐脑的那一刻,可怕的辛香就噼里啪啦的在口腔中炸了开来。一瞬间。辣子的香,醋汁的咸,还有豆腐脑的醇香,一拥而上。刺激着我的每一处味蕾。嚼两口逃命似的赶紧咽下去,只剩下满口的豆香弥散,回味无穷。一口,两口,三口,根本停不下来。若再就上口刚出炉的锅盔,那更是锦上添花,不一会儿就能吃上三五碗。
听父亲说,他们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吃不饱饭。父亲是家里老大,每天凌晨就得爬起来去学校,走三十多里路,回家后,还要帮爷爷奶奶干农活儿,每天的伙食只有两个干的硬邦邦的馒头,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这样,若是逢年过节能来县城吃一碗豆腐脑,那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回去了可以向小伙伴们炫耀好几天。
后来,物资生活丰富了,人们过上了好日子,父亲却说再也吃不出当年那个味道了。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些东西代代相传,未曾变过。火辣辣的油泼辣子是黄土高原上人们特有的热情,直爽与豪迈,醇香四溢的豆腐脑,也正是这些淳朴之人的真实写照。
犹记得每次回老家过年,家里总会来许多客人。我大多不认识,但那一个个亲切和蔼的笑脸总让我觉得熟悉,于是便七姑八姨地一通乱叫,不管我叫得对错,他们都会笑的乐开花,摸摸我的头,夸我招人爱。
当豆腐脑的辛香再一次沁入鼻息,亲切温暖,是故乡的味道。
家乡的美食作文800字篇8
我的家乡在建南,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然也少不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我最喜欢吃的还是我们建南的咸菜。
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什么也不想吃。这可急坏了父亲母亲,他们给我买来了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我却吃不下。恰好,姥姥从老家带回一些咸菜。母亲问我:“想吃吗?”我说,“试试吧!”我夹了一小撮,就着一些白米饭。刚进口,感觉脆脆的,紧接着就有种咸咸的、酸酸的、辣辣的味道。这种滋味实在是太美了!不知不觉间,一碗米饭不见了,盘子里的咸菜也都吃光了。我胃口大开,不到两天,我的病全好了。就这样,我爱上了我们建南的咸菜。
从那以后,不论走到哪里,我都忘不了建南咸菜。渐渐地,我对咸菜的做法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有了想自己亲手做咸菜的欲望。于是,我便跑去问姥姥,姥姥告诉我:“首先要在大晴天砍下整棵青菜,上杆晾干后,装进大盆用温水泡洗,用竹刷刷净叶缝土泥垢。晾干后,把菜剖开分为若干等份,将花椒、辣椒、食盐、姜末等佐料包进半剖开的菜茎中,放入土陶坛中密封,三月后就能吃了。”
我又问姥姥,“那吃法呢?”姥姥说,“吃法很多啊,可以做咸菜汤,咸菜面条,咸菜炒腊肉——吃起来美味可口。”我又问:“为什么都是咸菜,一样的做法,一样的吃法,不同时候却有不同的味道呢?”姥姥不厌其烦地说:“乖孙子,你不知道吧!咸菜不与其他菜相同,其他菜讲究新鲜。咸菜就是放上一至三年的时间也好吃。三到五月的新鲜咸菜看起来黄金亮色,味道鲜美。一至三年的咸菜看起来不好看,但绝不会腐烂变质,而且吃起来美味绝伦!做酸菜鱼、洋芋咸菜汤就离不开这陈咸菜。等你们放星期的时候,我们一起来做吧!保证你吃了还想吃!”姥姥的一席话,让我直咂口水。
朋友,如果你来建南,我一定让你品尝咸菜,我会亲自下厨,给你做一顿咸菜大餐:煮一钵洋芋咸菜汤,炒一盘咸菜腊肉丁,再加上一盘咸菜笋丝,最后再端上一锅热气腾腾的咸菜鱼。让你一顿吃个够,让你吃了还想吃。
想尝尝我们家乡的美食——咸菜吗?那就快来我们利川建南吧!
家乡的美食作文800字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