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边心得7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心得体会可以感知自我,从而在沉淀中愈加清晰和饱满的表达,为了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大家可以将心得体会写好,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戍边心得7篇,供大家参考。

戍边心得7篇

戍边心得篇1

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作为一名戍边英雄,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我戍边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很多挑战和困难,但我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戍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一名军人,我的职责就是保卫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在这个岗位上,我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军事技能,还需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够胜任这个岗位,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在工作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环境恶劣、气候恶劣、工作压力大等等。但是,我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同时,我也学会了与同事们协作和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还结交了很多好朋友。

最后,我认为自己在这个岗位上所取得的经验和收获是非常宝贵的。首先,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同事们协作和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其次,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处理复杂的工作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最后,我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学习和进步。

总之,作为一名戍边英雄,我深刻认识到戍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同事们协作和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处理复杂的工作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戍边心得篇2

一次梦想的实现

“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参加军训,第一次住集体宿舍,第一次真枪实弹打靶,这次军训真正让我体验了军人的生活,今生不再遗憾没当过兵了。”近日,参加完为期8天军事训练的职工王春萍告诉笔者。

来自农业生产一线的王春萍是一连的一名普通女职工,也是军垦二代。平日里,她白天忙于农事,夜晚早早进入梦乡。从来没参加过军训的她是怀着对军营的憧憬走进二师民兵训练基地的。紧张的军训生活很辛苦,也很累。在这里,王春萍深切地感悟到:我们安定的生活是这样的一批人在守卫着。多少个佳节他们只得在远方默默地思念着亲人,孤独地在夜空下站岗执勤,她不禁对他们产生了崇敬。

王春萍在这次军训中表现突出,投手榴弹获得女兵排第一名,干活不怕脏、不怕累,抢着打扫卫生、打开水,获得了女兵们的高度赞扬,一致推选她为这次训练的先进个人。她笑着说:“这个荣誉是我实现军人梦想的见证。”这次军训也让王春萍深深感受到了当代军人的风采。

一次意志的磨练

已是第六次参加军训的八连职工范家源说:“每一次军训都是对我意志的磨练,参加军训能让我更快地成长。”范家源觉得军训生活虽然单调、枯燥,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内容,但是很充实。军训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意志。一次实弹打靶,让范家源明白了很多事情是要平时刻苦训练,才能取得好成绩。他决心要把军训中的苦和累,化作日后勇敢向前的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

“这次训练,让我感觉到要在日常工作中高度认真。我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兵团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兵团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3月6日,范家源在军训日记中这样写道。

一次使命的传承

“军训挺有意义的,下次军训我还要来。”3月11日,兽医二站的技术员邓凤兴奋地对旁人说道。今年23岁的邓凤是一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小姑娘,这次军训让她成长了不少,让她更加了解了屯垦戍边是需要每一代兵团人不断努力才能完成的使命。

8天的军训生活让xx的内心深处对兵团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

她说,作为一名兵团人,她的肌肤、她的灵魂、她的血液、她的每一个细胞早就让兵团精神浸透,她决心坚守好这片土地、履行好兵团人屯垦戍边的使命。

戍边心得篇3

关于戍边英雄的深刻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戍边英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在我看来,他们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的人。

首先,戍边英雄的勇气和担当让我深受感动。他们面对着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危险的工作环境,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他们的勇气和担当,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其次,戍边英雄的忠诚和奉献让我深受感动。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放弃了自己的家庭和幸福,默默地守卫着边疆。他们的忠诚和奉献,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

最后,戍边英雄的团结和协作让我深受感动。他们在一起工作,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完成了一项项艰巨的任务。他们的团结和协作,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团队。

总之,戍边英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的人。他们的勇气、担当、忠诚、奉献、团结和协作,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是真正的团队。我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努力奋斗。

戍边心得篇4

喀喇昆仑高原,大河冰封、群山耸立,是祖国的西部边陲,更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来自祖国各地的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20xx年4月以来,外军公然违背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边防团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英勇牺牲,他们用生命誓死捍卫祖国领土,他们用行动彰显英雄赤胆忠诚。《英雄赞歌》里这样唱道,“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为英雄唱首赞歌,歌声嘹亮,响彻云霄。

为英雄唱首赞歌,赞美他们“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英雄气概。战士陈祥榕的战地日记里这样写道,“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面对外军的步步逼近,边防战士没有退缩半步,与对手殊死搏斗,坚决逼退越线人员,用英勇无畏作为隔离屏障,守护着祖国山河无恙。“没有人生而英雄,只是选择无畏”,边防战士也是想家的孩子,也是心有牵挂的父亲,但穿上军装就扛起了重担,肩负了使命,顾不上儿女情长,一心向着“太阳”。紧急情况下,他们沉稳、果断而又英勇,对于他们而言,“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对于他们来说“脚下是祖国,身后是人民”,他们如丰碑屹立在高原,牢记“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的崇高使命,以英勇的气概战胜一切来犯之敌。

为英雄唱首赞歌,赞美他们“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忠诚担当。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先锋,英雄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精神伟大,英雄不朽是因为他们的功业不朽。走进高原,需要的不仅仅是理想、更是勇气,尽管高原环境恶劣,但一颗颗年轻的心却向往这里、选择这里,扎根这里。“你从雪山走来,忠诚是你的风采”,立足于祖国西部边境,他们需要面对的是满目的荒漠冰川,漫长的'冬季封山;他们需要忍受的是高寒缺氧、土地贫瘠、荒凉时空;“孤独令人可怕”,可他们却需要习惯孤独,风与雪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如同过滤器一般,滤去战士心中的浮华与思想的杂念,只留下对这片土地清澈的爱。“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战士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更是所有边防官兵战士那如白雪般清澈的忠诚担当。“头顶烈日乐为祖国守边防、手扶蓝天甘为人民作贡献”,这是老营房上的标语,它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边防战士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用忠诚担当筑起精神的高地,守护美好家园。

为英雄唱首赞歌,赞美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青春奉献。歌曲《为了谁》中唱道,“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戍边战士把青春奉献在边防一线,如一片雪花,“无声”但仍能折射太阳的光辉,如一滴泉水,“无名”但能滋养一片土地。脸庞的高原红正是美丽的青春模样,双手上的累累伤痕正是奉献的最好见证,钢铁的意志、挺拔的身姿令我们看不出他们的喜怒哀乐,只是目光坚定、默默无闻。其实他们也有家,也有孩子和爸妈,但守卫国家只能义无反顾;其实他们也有爱,也有亲情与爱情,但心怀人民只能默默坚守。营长陈红军还有四个多月就要当爸爸,战士肖思远一直憧憬着娶上心爱的姑娘。他们没有等到这一天,却把爱和青春永远留在了高原。“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此时此刻的加勒万河谷,山河如故、平静安宁,高原官兵也如往常一样刻苦训练、斗志昂扬。远处传来阵阵歌声,回荡在山谷间,那是为英雄唱的赞歌,祖国和人民要把英雄的样子铭记在心,把英雄的精神世代传唱,把英雄的勇气继承发扬。

戍边心得篇5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军训的生活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如果说人生是一台戏,那么,军训的生活便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的确,几天的军训是短暂的,但它给我们留下的美好回忆却是永恒的。几天睡了一个长觉,而这一觉醒来,望着窗外晒得发烫的篮球场,忽然觉得,军训,就如梦一样,匆匆地来,又在我没有细细品味那份感觉的时候悄然而逝,几天的疲劳在肩头隐隐告诉我,已经结束了。很累,而且有酸酸的感觉。教官走了,那么匆匆,却留给我们深刻的回忆。阳光照进来,落在堆在角落的军训服上,军训的记忆一股脑全翻了出来,我在呆呆地想着,想着那整齐或凌乱的踏步声,以及同学们的窃笑声。军训究竟带给了我什么,有吗?唉,军训,真像一场梦啊!记忆已经在疲劳的压迫下变得愈发模糊,对于军训,我能说什么,是从崇高的为保卫祖国而刻苦训练来说,还是充斥在这期间的铁骨柔情。当然,这些都是值得回忆和怀念的,但是否还有更重要的呢?

其实我觉得军训几天,我们学到的不仅是站军姿,走正步,练队形。而是在磨练我们一种意识,一种吃苦的意识,一种坚持的意识,一种团结的意识,一种遵守纪律的意识!其实这些已经太多太多,足以让我们一生享用。

有位哲人说过:无法回味的感觉才是最美妙的感觉。对于军训,有些感受真的不能言传,只能在淙淙的意会中回味。那味道就如品一味很浓郁的茶,只有尝过的人才知晓其中的蕴味,然后才能和有同样经历的人相对一笑,让美妙的感受在彼此之间传递。就如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一样,军训,对于每个人,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而对于我,军训,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其本身的单纯上的意义,它已经成为一种宝贵的难得的一种经历,写进我的记忆中,而成为不可抹杀的一部分,它已经成为一种力量,一种在困难时给我的动力,一种生命的支持力,支撑着人生旅途的各种风雨中动摇的心灵。而军训给我最美好的记忆,是同学们和教官之间纯洁淳朴充满人情味的关系。这种关系很令人怀念和留恋,向往啊!

戍边心得篇6

戍边英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常年累月奋战在边疆地区,为了保卫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作为一名戍边英雄的家属,我深感自豪和感激,同时也从他们身上汲取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首先,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戍边英雄的家属,我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照顾好自己的家庭,还要为戍边英雄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勇敢地面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

其次,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无私奉献的力量。戍边英雄们在边疆地区长期坚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们甘愿放弃自己的利益和家庭,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深感敬意和感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

最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情怀。戍边英雄们的付出和努力,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保卫国家的领土和主权。这种爱国主义的情怀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和忠诚,也让我更加自觉地参与到国家和人民的建设和发展中。

总之,戍边英雄们的付出和努力,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保卫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作为一名戍边英雄的家属,我深感自豪和感激,同时也从他们身上汲取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戍边心得篇7

●顾全大局,需要坚强党性修养作保证。顾全大局,是一种“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和本色 “雄师十万到天山,且守边疆且屯田。塞上江南一样好,何须争度玉门关。”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时任新疆分局第一书记的王震同志从党和国家需要的大局出发,建议他参与创建的几个红军师与其他部队一起集体转业,参加新疆的生产建设。中央根据王震同志的建议,批准成立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劳武结合,屯垦戍边”。广大党员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革命军人的赤胆忠诚,纷纷表示“党让我们执行什么任务,什么就光荣”,轰轰烈烈地投身到新疆生产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共同写下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奋斗史。 “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把小我融入大我,顾大局讲奉献,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纵观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从抗战时期,为了共同抵御外侮,红军将士们含泪摘下红五星、穿上灰军装,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到为了实现“两弹一星”的梦想,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爱国科学家隐姓埋名搞科研,在戈壁大漠深处艰苦奋斗;再到为了各民族团结进步,在修筑川藏、青藏公路中,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不畏高寒缺氧战天斗地,创造了人类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正是因为无数党员干部一次次自觉服从服务大局,任何时候都把党的利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作为追求的最大价值,不断加强和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使得我们党的事业一次次闯难关、过隘口,一次次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大局是事物各个要素、各个部分的总和,事关战略部署,事关整体合力,事关长远发展。在抗大授课期间,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要“提高战略空气”,并深刻指出,“只有了解大局的人才能合理而恰当的安置小东西。即使当个排长也应该有全局的图画,也才有大的发展”。今天,面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名党员干部都应着眼这个大局想问题、理思路、作决策,如此方能在复杂形势面前把定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守信念,在困难挑战面前担当作为。 顾全大局的前提,是有正确的大局观。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有一次站在黄洋界上问战士们,从这里能看多远?战士们说能看到江西,甚至看到湖南。毛泽东同志接话说:“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处一隅而观全局,这既是一种胸襟、眼界和格局,也是一种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邓小平同志说:“只要歼灭南线敌人主力,中野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可以取得全国胜利,这个代价是值得的。”创建东北根据地时,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要求山东干部:“我们山东不惜一切代价,中央要什么,我们给什么。”高度自觉地跳出一时一事、一地一己的局限,坚持只要对大局有利,局部受损的事也要做;只要对大局不利,即使局部得利的事也不做。如此,才能更好地在大局之下、全局之中开展各项工作。 顾全大局,需要坚强党性修养作保证。刘少奇同志曾说,共产党员要交出一头,只顾一头。只顾什么呢?只顾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工作。交出什么呢?交出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地位,个人的前途。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为革命立过大功的人”的徐海东同志,在自传中回忆过这样一件事:长征时,中央红军刚到陕北,衣衫褴褛、经济拮据。一天,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党中央、毛主席批的“借款”条子,于是,“我把供给部长找来,问他还有多少钱,他说全部七千元。我说留下二千,其他五千元全部送交中央。当时我认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无条件的服务中央。”毛泽东同志事后深情地说:“在陕北最困难的时候,多亏了海东同志借给我的五千块大洋,那可是为革命帮了大忙啊!”1950年初,中央决定进军西藏。18军军长张国华已经在去富庶之地的上任途中。被临时改派执行“向西藏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任务后,他以“一切听从党安排”的党性和“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毅然率军进藏,彰显了无条件服从大局需要的修养境界。党员干部就是要自觉把全局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个人利益服从组织需要的原则。 顾全大局,是一种“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和本色。面对山西省右玉县“十山九秃头”的贫瘠山川,从第一任县委书记张荣怀起,一场穿越时空的植树造林“接力赛”,在历任县委书记带领下接续,一跑就是70多年。当地的林木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到0.3%提高到如今的56%,成为一片塞北江南。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需要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新征程上,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有这样的胸怀和担当:“功成”虽然不必在我手中、在我任期内、在我有生之年实现,其中却要有我的执着、我的奋斗、我的心血和汗水!

戍边心得7篇相关文章:

听课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通用7篇

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心得体会推荐7篇

教师国培心得体会心得体会7篇

心得实训心得体会优质7篇

心得体会水浒传的心得体会7篇

教师国培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优质7篇

团培训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最新7篇

假期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假期实践活动心得体会通用7篇

7.2事故心得体会7篇

7.1宣讲心得体会7篇

戍边心得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