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的风俗的作文7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作文写作时才能更加流畅,内容更有深度,作文是展示我们内心世界的窗口,我们应当用心去创作,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民族的风俗的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民族的风俗的作文7篇

关于民族的风俗的作文篇1

壮族人民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壮族的建筑、服饰、节日还有那著名的山歌,都彰显了壮族人民的勤劳善良。

其实,在生活中,壮族人民也在一边唱山歌。在壮乡,壮族人民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即兴创作一首山歌。也就是说,壮族人民在生活中已经能够达到一个代言的地步了。在田野里,可以听见他们的歌声,在两个山头间也可以听到,甚至在他们自己家里有时候也会听到他们用山歌对话。壮乡人民凭着心情也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那歌声同时也表达了当时唱歌的人的心情,如果他的朋友听到了,也会用山歌与他交谈。

关于民族的风俗的作文篇2

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那么每个民族中也有各种风俗节日,比如苗族,我最喜欢苗族的花山节。

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朋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吹芦笙,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苗族花山节,是不是很热闹呢?有机会你也可以参加参加。

关于民族的风俗的作文篇3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广西人,我爱广西,爱广西的山、广西的水。

广西有许多处山水城市,有桂林、阳朔、北海、贺州……最能代表这个特点的便是全国闻名、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桂林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便形成了其天然的各种溶洞、清澈见底、水平如镜的漓江、貌似大象的象鼻山。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各种天然奇观尽聚桂林,象鼻山,就是桂林的'象征,它因山形酷似一头大象。她神奇壮观、形象兼备,鼻脚之间的水月洞就如同一轮临水皓月,构成“象山水月”的奇景,潇潇洒洒。

桂林的山水也是独一无二的。人们常说“人间仙境、梦幻漓江。这话一点也不错。看第一眼漓江,只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清澈而平静。山的倒影再倒映下来,美得无与伦比。漓江是美的,它不会被任何天气影响以至丑陋—晴天,青峰倒影;阴天,漫山云雾;雨天,涟漪圈圈。

我爱广西的景色,也爱广西的食物。

广西有三大名粉:桂林米粉、柳州螺丝粉、南宁老友粉。桂林米粉以爽滑而闻名,桂林米粉入口香,爽滑,细嫩,容易入味;柳州螺丝粉和南宁老友粉都是以辣闻名,辣让食客更有胃口,为食客增加了食欲。

我们广西人,热情好客,有客人来,他们会唱起山歌,跳起山舞;他们又会拿出最好的食物和客人分享,还会搞一些活动让客人增添乐趣。

读文章的你,如果来到了广西,不要忘了逛逛桂林,吃吃三粉,这会让你领略到广西的美丽与魅力!

关于民族的风俗的作文篇4

陕西八大怪:不坐蹲下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每当吟诵起这首《陕西八大怪》,我不禁想起我的家乡: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它不仅拥有震惊中外、气势恢宏的兵马俑,古色古香的钟鼓楼,内涵丰富的大小雁塔,千古流芳的华清池……,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丰富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不能不令我深深地陶醉其中。

比如,房子半边盖。主要是陕西人比较讲究风水,认为肥水不流外人田,即使下雨也要把雨水流到自家院里,二则是为了采光的方便;面条像腰带:陕西的面食花样繁多,大多数面条比较粗较宽,加之陕西人豪爽,爱吃宽面,厚面,宽面条下在肉汤里别提多香了,又实在又筋道;还有那手帕头上戴,夏天戴手帕,为了方便农耕作业,冬天戴手帕主要为了保暖,陕西妇女没有戴帽子的习惯。现在奶奶还常用这一招呢。

其中最令我喜爱的,就是那里过年时独特的饮食文化和习俗。每到年前,一家十三口就会聚在渭南奶奶家。奶奶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就开始准备了:今天炸丸子,明天蒸包子,后天煮肉……还有饸饹、锦糕、biangbiang面和一个顶仨的大馒头。吃不完的,就放到小院中的一个大瓮里,用竹篦子盖起来,吃时再热,一点也不会出现放皮之类的情况。每年春节,我们都可以大饱口福。

贴对联、贴年画就不用说了。每年都会有神气的新门神出现在奶奶家的大门。贴对联的浆糊不用买,而是支起小锅,用面糊自己煮。对联贴上去不平整,别急,用笤帚轻轻地抚一抚,它立刻服服帖帖了。各式各样的窗花更是琳琅满目,那喜庆的气氛由内向外,已满整个小城。怎么样,很有趣吧?还有更让我陶醉的呢。

与油田小里小气的花灯不同,陕西的大街上帅气的大红灯笼更多一些。尤其小街小巷,好像约定俗成一般,每家每户都会买两个挂在大门口。通上电,灯笼便红得透亮,更加神气。如果谁家有十二岁的孩子,做舅舅的就要给外甥再买两个。去年我就得到了,我把它们挂在窗口。外甥打灯笼——照舅,应该跟这个民俗不无关系。

新年钟声敲响,鞭炮放起。关了灯到屋外,便可看到奇异的景象:几乎每户屋外都有闪闪的红透的大红灯笼,铺成了一条光的路,与满天星辰交相辉映。每当这时,我都会为我家乡的民俗而沉醉其中。

我爱我的家乡,爱它的地域文化,爱它的历史悠久,更爱它的语言。比如很好叫聊咋咧,孩子叫娃……还有善良淳朴的人民。不论日常生活还是过年,都有浓厚的兴趣在其中,令我陶醉沉迷。我亲爱的家乡的独特民俗就算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这还只是一小部分呢!

古风古韵古长安,独特风情最迷人。

关于民族的风俗的作文篇5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今年的元宵节妈妈让我独自购买汤圆。我兴奋地来到了超市,看着冰柜里琳琅满目的汤圆,我从中精挑细选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汤圆。回到家,妈妈将汤圆片刻煮熟了。我们一家人边吃汤圆,边欣赏仲秋节晚会。团圆饭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爸爸妈妈带着我出门看礼花。

我们来到楼区花园中心,抬头仰望天空,天空中接连不断的礼花给无边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个个彩灯在我眼前闪过,我定睛仔细看,许多人家门口都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元宵节为什么要挂彩灯笼呢?我感到疑惑。回到家后,我在网上阅览了元宵节相关的资料。

原来元宵节挂彩灯笼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啊。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迫降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冒险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过了好久,有个老人想出了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积极响应。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驱邪避鬼神。

看来元宵节还有这么多的习俗和传说呀,真令我大开眼界。元宵节这一天让我懂得了很多课外知识和文化习俗,中国是个文化古国,还有更多的奥秘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它,探究它,把祖国传统的文明的文化习俗传承下去。

关于民族的风俗的作文篇6

泼水,在人们的脑中并不陌生吧?一提到它,几乎每个人都会兴奋,搂着盆子,灌着清水,轻轻朝别人一泼,带来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吉祥、健康和幸福。

在云南,泼水节是傣族人最重视的一个节日了,因为它是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就像汉族人民过新年一样,泼水节这个日子是傣历的新年,一般在四月的中旬开始联欢。傣家人过泼水节要祭祀先灵、泼水祝愿、赛龙船和放火花等等。

在泼水节期间,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艳丽的服饰像朵朵竞相开放的花儿,显得异常耀眼。人们挑着清水,徒步走到佛寺庙里给佛像沐浴,以求自己多福少灾,这就是浴佛。离开佛寺后,泼水节就走到了最重要,也最开心的时候——泼水。在广场上,不管男女老少,人们提着盆子,在水池中舀一大碗水,见到谁就把盆中的水泼洒出去,被泼到水的人也不生气,两个人只是一笑而过。在他们看来,这可不是战争,而是报求平安的仪式罢了。

记得我在那一次去云南的西双版纳旅行,赶上了傣族人的泼水节。人们围在圆形的广场周边,拎着红色的塑料盆,随时准备着大乐一场。随着主持人的发令,人们冲进水池中,把盆子按进水里,再一提,满满的一碗清水当做消灾多福的符咒,挥动手臂,把一碗水撒出来,像是把一年的'灾难全部驱赶了。浸在别人的身上,像是把一年的福气全部沾上了。广场上,不同民族的人,不同地位的人,在这一刻,全都同一级别,同一民族,用相异的方言叙说着相同的祝福。

瞧,傣族那欢乐的泼水节!虽然它并不是全国人民印象最深刻的节日,但对于傣族人来说,它是傣家凝结了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悠久历史。泼水节是带来无穷欢乐的节日!

关于民族的风俗的作文篇7

我的家乡在黑龙江,过春节时那里有许多的有趣风俗。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过年的传说。所以春节又称“过年”。在除夕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守岁以驱赶年兽,当然并没有真正的年而这些习俗却流传了下来

在除夕夜,每家每户都要吃年夜饭,全家不论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谈论着即将过去的一年和新一年的打算。当新年钟声响起的时候,大家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吃过饭,屋外便会响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孩子们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小礼花,冲出门,与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们一起放。绚烂的焰火映衬着他们的笑脸,是的除夕也变得更加热闹。

在春节期间,我们的家乡都会举办大型的扭秧歌比赛,连队的,场部的.人,不论男女,都穿着统一的服装。手里拿着彩扇,步代整齐,伴着震天的锣鼓声,舞到广场上。他们变换着各种方阵,一较高下。队伍里还能看到可爱的大头娃娃,漂亮的新娘子和唐僧师徒四人。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这次比赛为的是展现农场人民的风貌,使得节目的家乡更加热闹。秧歌比赛结束后,广场上会有烟火表演。看,那一朵朵在空中绽放的鲜花,红的、黄的、绿的、紫的,仿佛让人身临一片花的海洋。焰火照映的每个人脸上都亮晶晶的,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啊!

我的家乡还有许多特色有趣的习俗,这一切让我更加了解家乡,更加热爱我的家乡。

关于民族的风俗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

宁化家乡的风俗作文推荐8篇

都昌的风俗作文通用8篇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800字8篇

家乡的风俗450字作文8篇

都昌的风俗作文参考6篇

都昌的风俗作文精选6篇

写过年风俗的作文600字5篇

中华民族的美德演讲稿7篇

教师的民族团结演讲稿7篇

教师对民族团结的心得体会7篇

关于民族的风俗的作文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