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能够引导我们关注生活中的细节,让我们学会欣赏周围的美好,写作文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美,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责任与义务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责任与义务作文篇1
总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喊得震天响,总在口头上把遵守法纪、做好小事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当真正需要主动承担责任的时候,我们为什么总是显得那样麻木不仁,那么无意识?这还得从去年我所经历的一件事说起,这是一件细微小事,但它却严肃而不经意地检验了我履行公共责任的意识。它让我汗颜,让我惭愧,让我心灵震颤,让我思想警醒。?
那是一个双休日,我到城东的街心公园去散步,当然,我并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学习责任。我拿着一本参考书,想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上几页。走着走着,忽然觉得脚下有粘乎乎的东西,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张北极熊牌雪糕的包装纸。“真没素质,真不道德,真不负责任。”我心里痛骂着那个丢包装纸的人,不经意地猛一抬脚,就将包装纸甩飞了出去。一阵的飘飘悠悠,包装纸重新落在了不远处的人行道上。我怀着一种莫名的满足,选定街心花园的凉亭坐了下来,迅速地打开书本,进入角色……? “妈妈,妈妈,这儿有一张垃圾纸。”一个天真细嫩的童音,打断了我专心致志读书的思绪。原来,一个只有三、四岁的小男孩,挣脱妈妈的手,跑上前去捡刚才被我甩掉的那张雪糕包装纸,并把它丢进不远处的垃圾箱里。?
小男孩的妈妈望着孩子像彩蝶一样地飞来飞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远处,一对老年夫妇也在颔首赞许。这是,我的心却像被黄蜂狠狠地蜇了一下,脸上阵阵发烧,内心像被打翻了五味瓶。自己刚才还在骂那个乱扔包装纸的人没素质,不道德,不负责任,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可真正需要自己履行责任时,又做得怎么样呢??
小男孩和他的妈妈走远了,但她的背影却越来越高大。他让我汗颜,让我惭愧,让我心灵震颤,让我思想警醒:是的,作为一个即将步入成人行列的中学生,肩上的责任绝不仅仅是学习科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讲文明、有高尚品质的人,学会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这虽然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要求,但是,它却时时处处以有形的行为表现出来,它就在我们身边,并与我们的一言一行密切相联。?
责任在身边,责任在小事。愿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认真地去实践和履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诺言。?
责任与义务作文篇2
爱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遥远而又熟悉的词。
小时候,我觉得爱国是大人们的事情,离我们很遥远;长大了,我知道,爱国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
屈原爱国——对国家,他有着执着厚重的爱。面对楚国一步步地衰落,他感到肩上的,愈来愈重。可偏偏他没有遇到英明的国主,也没有光明正大的朝廷,他面对的是昏庸的楚怀王,是黑暗的官场。但他下定决心要扛起这个重担——三番五次劝说楚怀王,三番五次被人赶出宫门,遭受小人的排挤,楚王的冷漠,他仍然履行着义务,就算放逐,也不曾动摇他那颗赤诚的心。汨罗江边,狂风怒号,屈原抱石投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决心也随之远去,屈原用生命诠释了爱国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
苏武爱国——对国家,他有着深沉似海的爱。面对匈奴单于的逼迫投降,他选择了牧羊,十九年,他在贝加尔湖整整牧羊十九年,执汉节,咽孤独,这是一个臣子对国家的爱,宁愿不要锦衣玉食,舍去家庭温暖,也要守住那一颗对祖国赤诚的心。在他眼里这绝不是委屈,更不是耻辱,因为这是为了祖国,他愿意忍受一切本不该属于他的痛苦。苏武用灵魂无边的寂寞诠释了爱国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
文天祥爱国——对国家,他有着至死不渝的爱。宋朝的河山已经支离破碎,如同风雨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面对蒙古政权的强大,他没有丝毫的退缩和畏惧,反而挺身抗敌。面对试图说服他的叛徒,他眉头紧皱,一身傲骨,从未有过半点妥协。他知道,自己“生为南宋人,死为南宋鬼。”与敌人对抗是他与生俱来的使命。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名句是他全部情感的抒发。文天祥用凛然正气诠释了爱国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
爱国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自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了这一道理,现如今,没有了林弹雨,没有了炮火连天,我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应该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这一道理,去履行这一责任与义务。
责任与义务作文篇3
现代人要求顺应时代潮流,这无可厚非。食古不化者,终会因落后而遭社会淘汰。但顺应时代不意味着完全摒弃传统。让传统文化承担起社会责任才是当务之急。
传统是一个民族的跟。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往往包含了规范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与一个民族整体的性格与精神。这些往往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必然有落后的部分,但我们不应该将洗澡水和小孩一齐倒掉。大革命堪称新时代的“焚书坑儒”:人们大肆宣扬“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想要切断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否定一大批旧时代学者的思想成果,这是荒谬的;而欧洲的文艺复兴却借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名号传播新思想,使欧洲从封建社会顺利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在思想变化方面,前者是毁灭性的,后者却是由衷的转变。
传统文化发挥时代作用需要借助新的形式,更要有新的内容。林语堂先生曾欲将《红楼梦》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但考虑到国内风云变幻,人们的思想已经开始发生转变,他另起炉灶,用英文写下了长篇小说《京华烟云》,更加切合地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京华烟云》的格局是仿照《红楼梦》的,但其思想内容,却是新的。巴金曾提出中国需要有新的“月亮文学”。其实月亮仍是原来的月亮,古人赋予它忧思、乡愁,现代人却要赋予它激情与勇敢。这在巴金同样是模仿《红楼梦》格局写的《家》中有所体现。
有人以为要让自己不停于传统就是标新立异,无底线地彰显个性,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完全可以仍借古诗的形式高声唱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当然还有种错误的理念,认为传统文化仅仅是外壳,因此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就算是让传统面对未来了。于是有了无病呻吟的“古风”盛行;在京剧艺术中加入低俗、无深度的“笑点”。这些都是现代不伦不类、粗制滥造的仿古制品。
让传统文化承担起时代责任,即不脱离传统也不停于传统。这需要现代人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具有时代气息的诠释。而非一味仿古,亦非完全抛弃。
责任与义务作文篇4
责任,是前进的动力!岁月匆匆,还记得“两弹一星”邓稼先吗,还记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总理吗,还记得“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吗,还记得“铁人”王进喜吗,还记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吗,还记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得到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吗……他们在转背间予以人世间多少的温暖,鼓舞着下一代。由于责任,他们奋然前行,永不退缩!
责任是年少气盛、书生意气的我们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代又一代不缺责任的“新生”永远传递这不灭的火炬。到那时,也许不会出现“扶与不扶”的问题,也许不会出现大山里渴望知识的双眼,也许不会出现有“中国式”的词汇来给国家上顶帽子,也许不会出现牢房里的床位紧缺的现象,也许会出现“故外户而不闭”的和谐!
人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在成长的过程中,责任是不可缺少和不可推卸的。
由于责任,我们会更为的勇敢!由于责任,我们会更为的自强不息!由于责任,我们会更为的成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责任与义务作文篇5
“百善孝为先。”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代就有孝敬父母的小故事,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由此可看出孝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提到孝敬,就是顺着父母就叫做孝。
每个母亲都是十月怀胎,而在这十个月里,母亲不能再向年轻时那样活泼,而要时刻注意,注意不要伤害我们。
平安生下我们后,要尽责,生下我们后,她们就会有一个新名字,是一个神圣而伟大的名字—母亲。
她们当了母亲后,就要尽到责任—把我们养大成人。
母亲用她的光阴与劳苦把我们养大,难道我们长大后就没有把母亲养老送终的责任吗?当然有。
但是也有的人长大成人后,不但不养母亲,还厌恶她事多。这种人简直是中国人的“败类”。他们丢了中国人的脸。
好多人喜欢母亲,但也讨厌父亲,因为在很多人眼里,父亲很可怕,可怕在好多父亲的形象都是倒拿着“扫把”,目光凶狠地走向孩子,而这时母亲就来保护孩子。
但是父亲真是想打我们吗?错了,那是他恨铁不成钢,怕我们走上弯路。
所以父亲的爱在心里,他从不想表现出来,可他真的不爱我们吗?
父母尽到了他们的所有义务。好多儿女却认为,父母给我的,是应该的,没有我们的是亏欠的。而我总结的却是:他们给我们的,是施舍的,而不给的,却是应该的。
孝顺父母吧!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类应该有爱,如果人类存在爱,那就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字经》里有一句颂扬孝长敬亲的话:“香九龄,能温席。”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一位因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虫,放好蚊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如铁冰冷,他就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温(暖)热,然后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受到当时世人的高度赞誉。
亲情是其爱心、善心、良心的综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好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自己的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有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这种畜牲都不如的“人”打交道呢?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报效祖国,让他们感觉到,生了一个后半生的“依靠”,让他们安享晚年,让我们倾尽全力孝敬我们的父母吧!
责任与义务作文篇6
责任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风帆;责任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阻,亦能支撑你鼓起生活的勇气;责任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高洁的品行。
已来到乡下的奶奶家许久,又看到院墙上爬满了的扁豆藤,浓郁苍翠的心形连同紫色蝴蝶般的花儿在秋风中轻轻摇摆,那紫玉般串串紫色不禁令我心旷神怡。这,使我想到了它的成长经历——微风吹来了远处聒聒的蝉鸣,可慢慢的,空气中的气息越来越浓重,风儿也开始浮躁起来。空中的云由白变为了乌黑色,雨也由零丁变得密了起来。
大雨从天而降。
天地之间除了雨和云,还有一株扁豆藤,伏在墙旁。
一朵浅粉色的扁豆花儿露在最外面,她的娇嫩只能被豆大的雨滴肆虐,却毫无反抗之力。
花瓣的柔滑已显不出,因为被雨打得暗淡了;花蕊的甜蜜已显不出,因为被风吹得逊色了;花舱的丰满已显不出,因为被空气闷得干涩了。她在痛苦地呻吟,在无力地哭着。
这时,在她头顶的一片扁豆叶在尽力扭动着身躯,他要做什么呢?难道他要螳臂当车,为花儿遮挡风雨吗?不是因为初出而不识风雨的残酷,而是他真的知道自己正在这样做着。他用全身的力气尽力地向前伸去,伸去。仿佛是从叶脉中抽出的全力。脚下的叶柄不能牵绊自己对花儿的负责,不能牵绊自己对未来果实的付出。因为他知道,这是他的责任。他用自己的身躯为扁豆花儿撑起了一把绿色小伞,让花儿不再疼痛。可他自己却在风雨中忍受着这份痛苦。
一会儿,花儿感不到疼痛了,便不哭了,抬头望望。却看见了一片残叶,那残叶的轮廓不是同类那样的桃形,而是被大雨裁剪成了一种由半圆拼成的图形。
好像是被这片渺小的扁豆叶感动了。雨,慢慢地小了,又慢慢地停下了,风也停止了肆虐。
雨后的太阳是温暖的,化作阳光射了下来,让大地感受他的柔和。
那片残叶受不住了,落了下来。但他完成了他的责任——那就是对花儿的守护。虽然他不能像其他扁豆叶那样,用完整的身体生长在枝头,直到秋末变为枯叶落下,但他守护了一朵娇嫩的花儿,一枚未来的果实,而且还在落下之后,作了肥料,使花儿生长得更好、更美。
想到这,我心中起了一层波澜,那便是叶之责任:用自己的身体守护花儿,不怕牺牲,不怕支离破碎,不怕粉身碎骨,只希望能使花儿生长出果实,为未来作付出。乃至到落下,还在尽力使自己实现本身价值,履行自己的责任。完全没有私心,完全只有付出。
植物有情,就连小小扁豆叶也在时刻履行着自己的责任,比它高级一点的人呢?是不是也应体会到什么呢?人也应学习这扁豆叶的责任,敢于付出,却不苛求回报。不只为自己利益考虑,虽然要时刻考虑种种,这其中可能有孝敬,可能有诚信,还可能有德行,但一定有一种是不可缺的——责任。
抬头望去,曾生长过那片残叶的地方,已又长出了新叶,而我知道这片新叶代表的是那片残叶,那片富有责任感的叶。
责任与义务作文篇7
母亲节,想起了陈毅元帅孝母故事。
印度有句格言,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国革命史上,母爱母教对子女成长的影响之大,在史可鉴,有口皆碑。而子女对母亲的深爱与崇敬,也是刻骨铭心,绵绵如缕。芸芸众生如此,杰出英才亦然,陈毅元帅爱母敬母之情,更是感人肺腑。
1962年,陈毅任中国外交部长。一次,他率团从国外访问回来,路过家乡,决定抽出时间去探望病重的母亲。陈毅的母亲年高病重,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她见到儿子来探望她,非常高兴,正要和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换下来的尿湿的裤子还放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底下。陈毅见到久别的母亲,心里也非常激动,他连忙走上前去拉住母亲的手,亲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陈毅问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在床下了?“母亲看着瞒不过去,只好说出了真情。陈毅听了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侍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由我去洗吧!”母亲硬拦住,不肯让他洗,并说:“你是国家干部,做大事的,又打老远回来,快歇歇吧!和妈妈聊聊。”陈毅说:“我们做儿女的平常不能孝敬您,现在回来看您,帮您洗几件衣服是很应该的。”说完就把母亲的脏衣服全拿过来泡在盆里,搓洗起来,母子俩,愉快地说着话,直到陈毅把母亲的衣服全洗干净。
陈毅元帅作为共和国的创始人之一,功勋卓著,位高至极,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至今听来仍然令人感动感慨。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子女缺少孝敬父母的意识,有的自己成人成家后,拒绝赡养父母;有的不但对父母言语粗鲁,而且在精神和肉体上伤害父母,让社会感到震惊和痛心。试问,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孝敬的人,何谈亲情、友情、手足之情?何谈生活、事业、国家大业?
其实,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读书升学费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因此,我们都要像陈毅元帅那样孝敬父母,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家庭以安享晚年,那是父母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
责任与义务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