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的过程教会了我们如何设定目标,并通过努力去实现这些目标,当我们把对未来的憧憬融入文字时,这样的作文会充满向上的力量,下面是公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有关导游的作文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有关导游的作文篇1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来自北京“阳光旅行社”的导游小赵,这次由我带领大家游览北京的颐和园,希望我的讲解能让大家满意,让我们一起度过这一段美好的时光吧!
颐和园在北京的北部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我们来到颐和园的门口,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颐和园的大致情况吧。颐和园总面积为290公顷,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铜亭,临湖畔建的千米长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和石舫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点。千米长画廊,犹如一条彩虹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
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颐和园的景点,现在请跟着我来到颐和园前山的正中。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山迥然而异。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
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好了,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在湖边玩耍、嬉戏;同时,也请大家在游玩的过程中讲究卫生,做一个文明的游客。另外,下午3点在颐和园大门口集合,请大家务必准时!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颐和园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旅中的永恒记忆。同时也请您把我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谢谢大家!
有关导游的作文篇2
今天,我去有五岳之首之名的黄山游玩,想看一看天下第一奇山的魅力风光。
我先乘车去黄山。远远的我就看见了黄山的一角,当车开近时黄山的那一片绿色便出现在我的眼前,当车开到黄山下后我再看一看黄山,就真的认识到了黄山的美,比在手机上看还要美。
当我走上黄山时就看见两边全部都是碧绿碧绿的青草,不管向哪里看都能看见一片片碧绿的草地。再往黄山高处走远远的就看见了黄山最有名的一物:奇松。这些松树一个个的样子都不一样,有的像一只张牙舞爪的老虎,有的像一只要展翅高飞的凤凰,都漂亮极了。在我又往高处走了一段路,就看到了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但先见到的还是三大名松中的迎客松。之后我就上了玉屏楼,到二楼时,我从窗户里看到更美的黄山,就要再上一层楼。看过玉屏楼后我又和送客松挥手告别,然后又向上走,想去看一看更多的美景。
在往上走了一点后我又看见了怪石,这些石头的样子确实很“怪”有的石头就像一个从天上掉下来到仙桃一样;有的就像一只小猴子蹲在山头看远处的云海;还有的就像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站在高大的山峰上,每天早晨都向着东方啼鸣……
我又走出很远很远,终于走到了黄山的最高处,也走到了云海之中。那里的雾特别多,多的伸手不见五指,可雾的姿态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像一匹小马,有的像一群小白兔,有的像一个汉堡……虽然我已经看不见黄山其它的地方,但我对身边的雾还是非常喜欢的。
黄山真的太美了。
有关导游的作文篇3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白泽沛,大家也可以叫我白导。很高兴认识大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长城,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在参观之前我要告诉大家注意安全,不要掉队。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注意保护环境,不要乱写乱画。
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长城脚下,长城是世界上八大奇迹之一,因为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像一条长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它长达一万三千多里,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各国相互防御,就在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它就连接了所有长城,此后原来各个朝代都在原来的基础上修筑长城。现在我们看到的长城就是明代的长城。
大家请看这段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长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大家请看——墙的条石一条就会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关于长城我就介绍到这,下面请大家尽情游玩吧!
有关导游的作文篇4
还在学校读书时,就从书本上知道了我国西南有个黄果树瀑布。当半个多世纪以后,有机会近距离一睹她的芳容时,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专列在贵阳休整了一晚上,次日清晨开始向黄果树景区进发。
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位于贵州省镇宁县西南15公里的白水河上,又名白水河瀑布。白水河从山峦重迭的东北山脉直落,流经黄果树地段,因河床突然段落而形成九级瀑布,数十里外即可闻其排山倒海之轰隆巨响。在瀑布飞落处的后面,由一长达134米的崖廊洞穴,名“水帘洞”。黄果树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景区内以高77.8米,宽101.0米黄果树大瀑布为中心,分布着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列入世界基尼斯记录。黄果树大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外听、观、摸的瀑布。
当初去铁旅报名时,给我们的合同副本后面还附有一份行程表,回来后我仔细地进行了阅读。其中服务标准“费用不含”一栏第三条写道:“黄果树扶梯单程30元/人,往返50元/人”我马上就模拟出来现场的情景,主观认为要想看瀑布必须爬山路,看来要节省体力,这50元非花不可。团里自费购买往返扶梯的人不多,我便是其中之一。当我从导游手里接过扶梯乘坐票时,看见票上的图案是站在扶梯上看瀑布,心想,这50元花得值,省老了劲了。就在那一刻我还天真地认为,看瀑布应该是先上后下。但后面的情景让我在心里连呼上当, 整个景区游览下来后,我彻底弄明白了扶梯和瀑布的距离。
如果把景区比喻成一个长方形,扶梯和瀑布就是长边的对角线。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进入景区是先下扶梯,扶梯分两层,共长340米,只需五六分钟就下到景区,然后就开始步行才能看到瀑布。至于扶梯票上的图案,是人家电脑合成的宣传品。不大一会儿,就和没坐扶梯的团友胜利会师了,大家沿着白水河前行,这时,我们的位置在瀑布的下方,因为是枯水期,水流不是很大,分成了几股,连山岩都没遮住。飞流而下的瀑布,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流经一段后,形成了新的短短的小瀑布,也很好看。瀑布对岸高崖上的观瀑亭上有对联曰:“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此乃是黄果树瀑布的生动写照。
在瀑布的下面游览拍照以后,就开始登山进入水帘洞,这段距离很长,体力差的人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切莫和我一样,误认为买了扶梯票就可以看见瀑布,直走得你腰酸腿痛,才能进入水帘洞。水帘洞位于大瀑布40米至47米的高度上,全长134米,有6个洞窗、5个洞厅、3股洞泉和6个通道。洞内还算宽敞,也能直立行走,不过头顶一直在滴水,不知道是否有意而为之。当在洞内向外观看飞流而下的瀑布时,顿时让人感到大自然的造化,鬼斧神工,难以置信。从水帘洞出来后,就是来时白水河的对岸,要跨过吊桥才能到达扶梯的入口,这时坐往上行的扶梯回到了集合地点。
我们这次来到这里,不是观赏黄果树瀑布的最佳季节,水流不大,但近距离地看到了全亚洲最大的瀑布,仍然从心里感到不虚此行。
有关导游的作文篇5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浏览的是举世闻名的天坛。
天坛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北京城内崇文区永定门大街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增建圜丘坛、皇穹宇,改称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之地。
天坛由圜丘、祈谷两坛组成。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圜丘坛,坛北为皇穹宇,是放置圜丘祭祀神牌之处。东西各有配殿5间,周围有圆形围墙环绕,墙壁面平整光滑,声波可由墙壁传递,这就是有名的“回音壁”。现在参观的'是祈谷坛,这个大门称祈年门,门北为坛,上层坛面正中是祈年殿。殿高38米,直径32。72米。殿内设雕龙宝座,是祭祀时放神牌的地方。祈年殿之北还有皇乾殿,是祈谷坛奉祀神位的供奉所。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天坛经多次维修,今已成为天坛公园,其庞大而独特的建筑艺术,在中外游客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有关导游的作文篇6
各位朋友,欢迎来到“中国的威尼斯”―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子的中部,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人。因为周围青山环绕,城中碧水滢滢,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取名为“大研镇”。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以四周个的高山为天然屏障。据说这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墙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木氏土司因忌讳而不设城墙。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依西芝”,意思为金沙江江湾中的集镇,又叫“巩本芝”,意思为仓库集镇,由此可以知道它是以从事经济贸易发展起来的。导游带团软件
古城始建于南宋后期,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了。历代均为滇西北的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元初,忽必烈南征大理,革囊渡江进入丽江,曾在古城一带驻军整训,至今仍留下许多相关的纳西语地名。明初,古城街道建设和集市贸易已初具规模,明末时已呈现出繁荣景象。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丽江游记中写道“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民居群落,瓦屋栉(zhi)比”,这是对当年丽江古城之繁盛景观的真实写照。
由于古城处于滇川藏交通要冲,是历史茶马古道的重镇。自清代以来,商旅云集,各路马帮往来不断,成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说到这里,各位也许会问,游览丽江古城主要观赏些什么呢?我们可以登高览胜、临河就水,可以走街入院、还可以入市过桥,一览古城布局。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古城的入口处。古城的布局可以说是以水为脉,随势自然。玉河水在这里分为西河、中河、东河,在古城里再分成更多的支流走街过巷,穿墙进屋。如果哪位朋友仔古城中迷失了方向,请记住:顺水而入,逆水而出。
下面就请各位跟我沿西河畔的新华街进入古城吧!
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
各位朋友,四方街到了。
四方街的位置在古城的中心,是由整齐繁华的铺面围成的一块大约400平方米的露天梯形集市小广场。据说是木氏土司让人仿照他的印章,用五花石铺就的,取“权镇四方”之意当年在广场周围,聚集了数十家商号和店铺。形形色色的货物通过茶马古道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又从这里流到四面八方。是茶马古道造就了四方街的辉煌,使丽江古城成为滇西北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镇。
古城的大街小巷,全是用红色角砾石块铺成,晴不扬尘,雨不积水。经历无数人年年月月的步履磨蚀,光滑洁净,大雨过后,呈现出五彩斑纹,当地人们称之为“五花石”。
四方街上,仍保留着古代利用河水清洗街道的装置,可以定期清洗街道,保持古城洁净,十分省力。在四方街西侧的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利用西河与东河的高差放水冲洗集市和街面,居民也喜欢用水桶汲水冲洗门前的五花石街道。导游带团软件
四方街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是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原来是为这个小巷里杨家“一门三举”而建的。从清朝的雍正元年实行“改土归流”到清末废除科举的180年的历史里,丽江先后出了六十几位举人和7位进士。“一门三举”在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不足为奇,可在丽江这样一个长期由土司统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却是一桩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喜事,于是官府和民众捐资在这里建了这个科贡坊。
丽江古城建筑最奇的是城市建设个规划师们巧妙的调用了清澈的玉泉水。当汩汩的泉水流至城头的双石桥下时。人们将泉水分作三叉,分别穿街过巷,就像人体的经脉一样。泉水流遍全城千家万户,造就了“家家门前流泉水,户户垂柳拂屋檐”的特有风采。水,不仅使大研古镇不断注入新生的朝气,也成为了大研古镇的`佳妙美景。
城中有水必有桥。一石跨渠,即成一家,水绕民家,自然处处桥通道路。丽江古城既是一座古城,又是一座桥城。丽江古城有石拱桥、石板桥等各类桥梁三百多座。古道,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丽江古城恬静的居住环境。这些都为“中国的威尼斯”增添了一份古朴的壮丽。
各位朋友,我们下面要去游览的地方是木府,木府是丽江古城文化的“大观园”。
修复重建的木府占地46亩,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地势建有“天雨流芳”木牌坊,忠义坊、仪门、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等15幢,大大小小共计162间,衙内挂有几代皇帝钦赐的十一块匾额,上书“忠义”、“诚心报国”等。木府分前后两院,从仪门进去有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这里是前院,也就是正院;而玉花园及碧光楼、语音楼、三清殿等则是后院。
木牌坊上大书的“天雨流芳”四字,是纳西语“读书去”的谐音,体现了纳西民族推崇知识的热情。
忠义牌坊又叫石牌坊,这座雕刻精湛的石雕建筑远近闻名,民间有“大理三塔寺,丽江石牌坊”的说法。
议事厅端庄宏伟,是土司议政的地方。
光碧楼是后花园门楼,历史上称它为“称甲滇西”
玉音楼是土司们接圣旨和歌舞宴会的地方。
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的产物。
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园林,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中的古朴粗犷。
游览丽江古城,不应错过的是取聆听下纳西古乐。纳西古乐这一被国外称为“在中国各地已经失传的音乐”,它由《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两部分组成,它的珍贵之处在于它奇迹般的保留了一些早已失传的唐宋以来词曲音乐。纳西古乐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音乐相融合的独特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色彩。住在丽江古城,夜晚最美好的安排莫过于去聆听下纳西古乐。
游到这里,各位对古城可算是一饱眼福了,剩下的时间就留给各位自由活动。希望大家能够玩的开心,吃的舒心,睡得安心。
有关导游的作文篇7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由于丽江古城四面青山环绕,绿水萦回,形似一块碧玉的大砚,古时,“砚”通“研”,所以丽江古城又叫大研古镇,丽江古城坐落于丽江坝的中部,与四川的阆中古城、山西的平遥古城、安徽的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两个没有围墙的古城之一,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的土司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丽江纳西语称为“依古堆”意为“金沙江转弯的地方”又叫“巩本”意为“有粮食的村寨,而丽江古城被称为“巩本芝”。“巩本”为仓廪,”芝”即、集市,意思是“有粮食的村寨集市”。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距今已经有800年的历史。历代均为滇西北的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和经济贸易集散之地。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摄氏12.6度,年均降雨量950毫米,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古城面积为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万人。其中,纳西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古城民居多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的建筑形式。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精巧,被中外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丽江古城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十分丰富。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1986年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丽江大研古城、白沙、束河古镇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2001年至2009年相继被评为全国礼貌风景旅游示范点、“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城市”、“2006年中国十大最佳品牌建设案例”。“全国礼
貌风景旅游区”2011年被评为全国5a风景区。主要景点有:大水车、酒吧一条街、四方街、科贡坊、大石桥、万古楼、关门口、木府为代表,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高原气质。是来丽江旅游的必到之地。
有关导游的作文通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