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游的作文模板7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作优秀的作文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帮助我们释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一篇优秀的作文能够激励我们探索未知,勇于尝试新事物,拓宽生活的边界,下面是公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研学游的作文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研学游的作文模板7篇

研学游的作文篇1

3月30日,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非常特别且意义非凡的活动——去曲阜研学。

走进曲阜,仿佛置身于五千年的历史变迁中,传统文化的厚重气息扑面而来,空气弥漫着儒家思想的韵味,仿佛置身于三千弟子之中,目睹先师之容颜,聆听圣贤之教诲,感受儒学风范。

济宁的曲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出生于曲阜。曲阜,古时候为鲁国国都,孔子的故乡,被一些外国游客誉为“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两千多年之前,鲁国的家孔子杏坛设教,收弟子三千,讲授六艺,曲阜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游学之都。后来孔子周游各国,传播儒学,博采众长,堪称世界研学旅行的典范。

孔府与孔庙、孔林并成为“三孔”。孔庙始建于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离现在已经过去2497年了。孔庙仿照皇宫的建筑而制,规模宏大,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成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孔庙又名圣庙,主要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孔子的三千弟子的地方。现在看到的孔庙为明代弘治年间的规模。孔庙的主要建筑有:万仞宫墙、金声玉振坊、二柏担一孔、棂星门、太和元气坊等。

孔府俗称“衍圣公府”,又称“圣府”,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处理公务和居住的地方。现在的孔府占地面积240亩,有楼堂、厅、阁463间,分在路布局九进院落。封建社会,建筑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平常老百姓建造住宅只能建一个院落,有官职的人家只能建三进院落。经过帝王的特许,官位高的人才能建三路布局,五进或七进院落;只有帝王才能享受有“九五之尊”这一建筑的最高等级。而孔府就达到了九进院落,达到了与帝王同样的等级,可见孔府的地位之高了。

孔林,是孔子及其后代死后专用的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林内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块!

手捧一卷《论语》,伴着微微春风,迈步孔府、孔林、孔庙、体验六艺文化,探寻儒家思想,感受中华文化的非凡魅力。

通过这次的研学活动,我体会到了孔子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一名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在历史中的非凡地位和伟大而又深湛的儒家思想!

研学游的作文篇2

在个个风景名胜,灿烂辉煌的旅游胜地中,我觉得尤为与众不同的一个便是襄阳——一个勤劳与智慧融于一体的名迹之城。

首先我们跟随导游踏进了湖北文理学院,这座位于隆中附近的院校,又被誉为“诸葛大学”。为了保证学生们的正常上课,我们只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那一套套崭新的器材,一箱箱化学材料,一本本实验用书,无不令人心生向往。到了隆中附近,肯定是要去隆中游玩一番的,半只脚刚踏进古隆中的大门,我们就感受到了诸葛亮的书香秘境之氛围。在正式进入景区前,我们跟随着学生代表一起朗诵了“出师表”和“诫子书”,也从中体会到诸葛亮的才华和对后代的期望、告诫。

孔明是山东人,但为什么来到湖北襄阳的古隆中生活呢?这里的景色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山清水秀,宝塔坐顶,静谧无音,仿佛只听得农夫们辛勤劳作时的喘息声。他在这里饱读诗书,学历史,读政治,造就了一个恬静优美的“卧龙山庄”,也造就了一代丞相“卧龙”。如果说毛主席是近100年来中国最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那么称诸葛孔明为“历史第一”鞠躬尽瘁的丞相、军师也不为过。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火烧新野,都足以证明他的军事政治才干。

一天的观光下来,所有人都累得筋疲力尽了,不过,看到晚餐一盘盘地扑面而来,也都霎时来了精神。一盘盘美味佳肴,被扫的一干二净。

伴随着一个被串寝、欢笑笼罩的夜晚,襄阳之旅的`第一天就这样度过了。

第二个旅行日,我们来到了万盛之都——唐城,初见唐城,我便被它辉煌壮阔的外观所震撼到——黄楼红砖、棱角分明的一座“巨型建筑”,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unbelievable(难以置信的)!

我们欣赏了两个精彩节目:“大唐飞歌”和“开元盛世”,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大唐飞歌”。它由唐太宗,李白,杨玉环,安禄山完美地谱写了一本大唐简史,从兴建到正名,再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无一不体现着这座古城所蕴含的历史精华。

伴随着文理大学的才华横溢,古隆中的深远宁静,唐城的热闹纷呈,我们最终回到学校,为初中阶段的研学之旅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我舍不得那辆我们班所坐的运客巴士,它虽然小,但记载了我们两次研学的美好回忆。这也许是我们初中同学们友情故事的缩影吧。有人说,研学旅行以后还有,没有关系。研学和景物也许永不会改变,但那些曾经一起走走看看,一起说说笑笑,一起打打闹闹的人呢?他们不会离开我们吗?

人生有几个朋友能在一起一辈子?珍惜现在吧,让那些朋友离你更近,不让青春后悔!有了他们的陪伴,研学旅行才有真正的意义!

研学游的作文篇3

七月中旬,我和30名同学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澳大利亚进行研学,一周的交流学习,让我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独立生活能力,更让我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强大。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飞机经过漫长的九小时飞行后,来到了远隔重洋的澳大利亚,这是我第一次远离父母,走出国门,心里既兴奋又紧张。研学时,我们分别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堪培拉和悉尼,参观了博物馆,到当地的中文学校交流,还看到了袋鼠和企鹅。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堪培拉与中文学校的文化交流,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那天,我们研学团的9名学生,身着体现中华文化的汉服,头上扎着发髻,在台上朗诵经典宋词--《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有的男生还穿插表演书法,大家口齿清晰、眉目传情,阴阳上去中,句句表演到位,澳大利亚中文学校的师生们,在台下看得目不转睛,结束后给我们献上了热烈的掌声;如果在厦门,大家参加这样的表演习以为常,可是在澳大利亚表演,看到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让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后来,当澳大利亚的同学们表演节目时,也用标准的汉语演绎中国古典文化,更让我感到惊讶!

交流表演结束后,我与一位五年级的大哥哥交流并互赠礼物,了解到他从幼儿园开始就接触汉语。那天,他还拿了一本正在学习的《孟子。经典语录》给我看,让我惊讶的合不拢嘴;他还说,在他们学校,从一年级至高中,老师大部分是用中文上课。那时我心想:“我们中国如此的伟大,我更要好好学习好汉语,把我们的文化发扬光大,当一名国际交流的使者!”

一周的研学结束后,我依依不舍离开了澳大利亚,但想做一名文化使者的梦想已经悄然在我心里播下了种子,以后我一定要让它发芽、开花、结果!

研学游的作文篇4

放暑假了,班里组织了一次研学活动。早晨,我早早地就起来了。来到集合的地方,和同学们一起坐车前往泉城济南进行研学。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奔,我们到达了此次研学的第一站:山东师范大学。下车后,我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这所园丁的摇篮。山师依山而建,路边粗壮高大的法桐高擎着树冠,连成了一片浓荫。即使是在这炎炎夏日里,走在路上也觉得清爽无比。

我们先来到了学校的操场。操场边的跑道上,有些大学生正跑步锻炼,像离弦的飞箭。操场中间的绿茵场上,有些大学生正在踢足球,激战正酣。他们一个个生龙活虎,身姿矫健,挥洒着青春的激情。

走出操场,我们参观了教学楼、科技楼。在科技楼里,我们欣赏了机器人的表演。看到两名大学生熟练地“指挥”着机器人翩翩起舞,许多同学也跃跃欲试,想亲自去操作一下。可惜时间不允许,我们只好带着一点点遗憾离开了科技楼,继续我们的研学之旅。

好在接下来的研学环节弥补了前面不能亲自指挥机器人跳舞的遗憾。因为在下一站我们见到了两名正在山师读书的外国留学生。大老远的,他们就站在体育馆门前向我们挥手打招呼了。走进体育馆,我们分成两组,一个老外负责一组。他们带着我们唱英文歌,做认识单词的游戏。一时间,气氛活跃起来,四处都是欢声笑语。

美丽的大学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确实是个读书学习的好地方。浓浓的书香,浸润每一个年轻学子的心灵,让他们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就餐的时间到了,在山师餐厅,我们补充了能量。下午,又按计划进行了下一项:参观山东省博物馆。

远远望去,我就感觉这个博物馆好大呀!作为省级博物馆,这里是全省文物及自然标本的收藏中心。因为藏品丰富,这里每天都会吸引众多的游客来参观。

在博物馆,我们参观了了古代文物展和野生动物展。在古代文物展展厅,我看到了原始人的头颅、骨架以及他们的生活用具。这些简陋的工具便利了他们的生活,当然也是他们了不起的创造。那一件件穿越时空仍似乎鲜活灵动的器皿,那一枚枚记录了古代人如何贸易的铜钱,那一个个再现古代人生活场景的栩栩如生的泥塑,让人惊叹不已。

走进野生动物展展厅时,我眼前一亮,一下子就被展厅里那一个个逼真的动物模型吸引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儿有的动物正抬头吃着树上的嫩叶,有的动物正在低头喝水,有的动物正小心翼翼地趟过湍急的河流。

然后我们走进了石洞迷宫。这石洞里面黑漆漆的。顺着箭头指引的方向,我们看到了一些放在玻璃柜里的地下动物模型,其中有蛇、獾和鼹鼠等等。原来,地下还是这么多动物的栖息地呀。

本次研学结束的时间快到了,我们走出博物馆,踏上返程。

通过研学,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学到了以前不知道的许多知识,这真是一次充实而快乐的研学之旅。

研学游的作文篇5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老师说要带我们春游,游览家乡桐城的名胜古迹,举行一次“研学旅行”。大家听了,一片欢呼雀跃,我也十分开心,难得和同学一起出游。

素有“文都”之称的桐城,自古留下了许多的人文古迹,虽没有长城那样的雄伟壮观,也没有西湖那样的美丽清秀,但却有不同寻常的文化底蕴,百年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而这次旅行,也一定别有一番收获。

心怀期盼,今天下午终于要出行了,妈妈答应和我一起去游玩,也顺便帮助老师照看一下同学们。下午来到教室,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毕竟书包里不是沉重的书本,而是各种零食、饮料。一点半,我们一行人准时出发。这一支五十二人的队伍,一路前行,很快来到第一站——六尺巷。

这是一条不起眼的小巷,这条小巷全长仅有百来米,宽度只有六尺宽。可就是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却包涵着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和谐、宽容、礼让,它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中的深意展现得淋漓尽致,它是桐城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完美处理相邻纠纷的典范。

随后我们来到了文庙,即现在的桐城博物馆。进入文庙,正中通道便是状元桥和下面状元池,在科举时代桐城的状元回乡必在此举行跨桥仪式,想那跨桥者是何等的荣耀。再往里,最令人称赞的`当然是大成殿了,进入大成殿,眼前的孔子,“四配”及“十二哲”的泥彩塑像体型庞大,神行兼备,栩栩如生,是桐城丰富文化内涵的代表,我们都虔诚地向孔子像叩拜。

接下来,我们还参观了仿古城门——“东作门”。穿过“东作门”来到了桐城的古桥“紫来桥”,紫来桥原名桐溪桥,曾名子来桥,良弼桥,是桐城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桥面上有很多车轮扎过的痕迹,可见古代从桥上经过的人和马车之多。紫来桥取“紫气东来”之意,表达了桐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民创造的智慧。

过了桥我们又来到东大街,这里仍保留着明显的中国古街道特色,路面全是麻条石铺就,每块条石长约三尺、宽约八寸、厚约五寸。这条街昔日为桐城繁荣的商业街之一,两旁商铺林立,现如今却宁静得无人问津,只有老人倚门而坐。

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最后一站“投子山”了。来到山脚时,原本精力充沛的同学们大多都疲惫不堪了,望着眼前的山峰,个个叫苦不迭。我和章明同学互相鼓励,一起率先爬上了山顶,来到了“投子晓钟”旁。

站在山上俯视山下,果然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自豪与得意之感,有同学敲响晓钟,浑厚的钟声回荡在群山之间,悠扬而久远。最后我们又来到了投子寺的“大雄宝殿”,相传三国时东吴军师鲁肃战曹兵败,败逃途中将其子投于山中一洞穴,后被一老增所救。此后山名、寺名都更为“投子”二字。

回到家,回想起这次研学旅行真是收获颇丰。既领略了桐城春天的美景,又加深了对桐城文化的认识。

不管今后身在何处,我都不会忘记家乡“文都”桐城,我要多了解桐城文化,自豪地当一位桐城人。

研学游的作文篇6

这周三是个不平凡的一天,我们六年四班、六年一班和六年五班要去尤溪碧叶馨研学基地进行“走进田园、体验生活、光盘节俭”三天两夜的研学活动。

一大早,我们在学校集合,上了大巴,我们一路唱着歌,不一会儿就到了研学基地。分好了宿舍后,朱教官让我们上楼整理内务,见了还没套好的枕头和被子,脑子里一片空白。不过,枕头我很快就套好了,被子虽然不好套,但不成问题。我刚把所有生活用品放好,摆整齐,教官就吹哨了。

吃午饭前,我们认真读完了感恩词,我先装了一大碗饭,吃到只剩一小半,我饱了,一抬头,看到四个大字-光盘节俭。我脸一红,低头把米饭吃光了,毕竟,这是农民们辛苦种出来的呀!当天下午,我们学习如何包米粿,先把米团压平,包上馅,就成了。我学着做了,真包的`像模像样。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米的香,馅的咸,美味极了!有些人一口气吃了三个还不够呢!

第一天就这样愉快地过去了,而第二天我们去采茶叶,带着草帽的农民伯伯说要采颜色浅的,摸起来薄薄的才是新鲜的茶叶,陈老师让我们一人采一小筐,同学们就开始行动起来啦,四十分钟过去了,天就开始下起小雨来,我们恋恋不舍得回去。

那晚的篝火晚会也不错,同学争先恐后地报名表演,很是热闹。这次研学,我收获了不少,体会到粮食的宝贵,还学会了自立呢!

研学游的作文篇7

银丝般的雨线密布在天边,从空中坠落。杂燥的夏天显得是那么清爽,安静交织着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黛粉的唇间,不断传着:西安,来了!

动车在隆隆声中行驶过,窗边的景色在迅速地从眼前划过,被雨水模糊了,睡意在渐渐沉迷

那壮丽豪情呈现在眼前,是那皇帝陵的庄重,那延安的深沉精神,深沉迷蒙。是那壶口瀑布的震撼,还是那敦煌莫高窟的神秘轩辕庙,大雁塔,兵马佣,青海湖一览名胜古迹,盛世繁华落尽

对着那里的人笑,红袖袍飘飘扬扬,笑声响彻云霄。明眸中流露着说不出的缄默,深邃,如深沉大海,澈映在心池。

一路上经过了余姚,杭州,南京一列车上的人聊着属于各自的欢乐,在迷蒙中沉睡,白雾萦绕在田野中,屋舍俨然排列在乡间,与排排树木冗杂,融合在干净的雨天中

聆听着属于它们的声音,感受着那不一样的风情,想象着即将到来的精彩。眼眸中流露着辽阔无垠的沙漠,不禁吟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层阮叠嶂的峰岭

疲倦渐渐涌上心头,轻轻把头靠在窗上,泛起一阵悸动,嘴角却依旧扬起微笑,牵起你们的手,不言辞句,却敲起长而悠扬的古钟声,浩浩汤汤。走!我们游学去!

心中掀起层层浪潮,渐渐转为一圈圈涟漪来了!西安!

研学游的作文模板7篇相关文章:

雾作文写景作文模板7篇

中考作文2023满分作文模板7篇

担当作文作文模板7篇

怀念亲人作文600作文模板7篇

作文我的童年大作文模板7篇

我家人作文600字作文模板7篇

游作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模板7篇

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作文模板7篇

与书同行作文600字作文模板7篇

我的假期作文400字作文模板7篇

研学游的作文模板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