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对某一主题有深刻的理解时,就一定要学会写好优秀的演讲稿,咱们在准备演讲稿的时候务必要注意用词恰当,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512汶川大地震的演讲稿6篇,供大家参考。
512汶川大地震的演讲稿篇1
5月12日, 它本来应该是白衣天使的节日,而在今年,它却成了四川人民一个终生都不能忘记的噩梦。因为这一天,四川汶川发生了罕见的8级大地震。霎时间几乎整个汶川被夷为平地,更令我心痛的是,在这次地震中,死亡的多数的都是正在茁壮成长的祖国花朵。
在这次地震中,有太多令人感动的事迹,但是,有几个故事让我至今难忘。
一个老师,他叫谭千秋,是德阳市东汽中学的教导主任,他在地震发生时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袁文婷老师,26岁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教师,她娇小玲珑。但灾难发生时,教室里的很多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但是她用柔弱的双手一次次地把自己的学生从三楼抱下楼,当她最后一次冲上三楼的时候,楼房垮塌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们就是春蚕,他们就是蜡炬。他们是多么的无私,他们完全可以在地震中获得逃生的机会,如果他们选择了放弃,也许,他们现在正享受着天伦之乐,但是他们放弃了,他们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了他人,自己毅然走向了死神。他们都是凡人,但是他们做出了非凡的事。
在这里,我向所有的人民教师致!
512汶川大地震的演讲稿篇2
2008年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举世震惊。
震后怎么办?
然而想要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最终战胜灾害,取决于我们有没有成熟的应对智慧和能力。此次大地震,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我们是一次重大考验。
其一,考验我们应对的理念和决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连夜召开会议,强调“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全面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工作。这可以看作是中央向全国发出的紧急“动员令”,彰显的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施政理念,彰显的是应对地震灾害的科学态度,彰显的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其二,考验我们应急的机制与措施。
地震刚刚发生,从中央到地方,从干部到群众,都在第一时间作出积极反应,应急机制迅速启动,应急措施稳步实施。中央迅即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设立救援组、预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生活安置组等8个抗震救灾工作组。从国家地震局到国家减灾委,从民政部到卫生部,从解放军总参谋部到成都军区,从四川省委省政府到各受灾地区的政府部门,没有停顿,没有迟滞,都在紧急驰援,紧急抗震救灾。而从启动的各种应急预案,到各种专业的应急举措,都直指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方方面面。
其三,考验我们信息的公开与透明。
谣言与恐慌止于信息公开与透明。此次地震,从发生消息到震情概况,从伤亡人数到各地动态,都在各类媒体上滚动播出,同步更新。从中央到地方,从灾区到其它地区,从境内到境外,信息全面通畅,各方受众都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消息。有关地震的全面彻底的信息公开与透明,使谣言没有机会产生和传播,使各方民众心态平和镇定自若。这种公开与透明,是对民众知情权的保障,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检验,更将是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实现即时传播的发端。
其四,考验我们民族的精神与力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一场灾害面前,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都把关切的目光投向灾区,都把感同身受的心情传递给灾区人民。人们密切关注灾区最新讯息,希望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广大网友发表海量跟帖留言,以饱含深情的文字,为灾区人民打气鼓劲祈福平安。许多民间慈善机构发出捐款捐物倡议,各种赈灾行动迅速推开。这些都充分表明,从中央到地方,从干部群众到部队官兵,以至每一位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了最沉雄磅礴的力量,和灾区人民一道,共同面对地震灾害,共同战胜地震灾害。灾难面前,我们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凝聚、更加从容、更加自信,这种精神与力量,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宝贵财富。
地震袭来,我们共同面对。多难兴邦,历经各种重大自然灾害考验的中国政府和人民,一定能够战胜这场重大地震灾害,续写抗震救灾史上的壮歌。
512汶川大地震的演讲稿篇3
5月12日是多么平静的日子啊,当我们沉浸在书香中时,地震降临在了四川汶川县,里氏8级大地震夺走了一切美好的事物, 在这次灾难中,有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亲人,而汶川等最严重的灾区余震还时有发生,还有很多人在废墟下等待救援,学校和医院是受灾最重的地区。
当我看见那些小朋友泪痕满面的场景,真是让我伤透了心。据媒体报道学生死亡人数较多一所学校中一千五百多人,只有一两百人幸存,况切还有一些受伤的。
在我们的捐款活动中同学们纷纷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我也踊跃地参与其中,虽然钱的数目很少,但足以表达同学们的心意,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
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同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瞧!奋战在前线的解放军叔叔,他们不顾危险,不顾饥饿,不顾风吹雨打,
每天废寝忘食地来回穿梭废墟之间。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救出了许多宝贵的生命。
苍天啊!您不是以慈悲著称的吗?那你为何要降临这样的地震,让那些无辜的人们失去亲人,失去儿女,失去父母,让他们无家可归呢?
四川的人民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但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要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
512汶川大地震的演讲稿篇4
和死亡就只隔了那么薄薄的一扇门,推开死亡的门,就再也回不到生了,生命是如此脆弱和无常,2008年,中国人才从雪灾的阴影中走出,孰料又是天灾,四川汶川又发生了7.8级地震。
因为福建没有任何震感,我还陶醉在奥运会圣火在福建传递的热闹场面中,却接二连三地接到网友关切的询问声:“你那有事吗?平安否?”一个激灵,赶紧查看了新闻报道。灾难这样残酷的突如其来。大地震摇动了中国四川、河南、北京、山西等多个省市。受灾情况、受灾损失、人员伤亡现在远远无法估计。
国务院总理目前已经抵达受汶川大地震波及的四川省都江堰市,开始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温总理要求部队指战员排除一切困难,就是步行也要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他说,“千方百计进去,时间越早越好,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温总理这样的好总理,不顾自身的安危而亲临灾区,亿万中国人爱戴他、尊敬他、大地震无可挽回的发生了,灾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军和武警部队迅速出动,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
看到躺在废墟中血肉模糊的人们,看着那惊恐失魄的孩子,看着千千万万担惊受怕的群众,善良的人们以一种感同身受的心情、守望相助的担当精神,表达着悲悯、传递着温暖、释放着坚强和信心。电话、短信、网络千方百计地传递着人间真情,温馨爱心。
有时候不禁会想,现在的科学技术如此发达,为什么地震局这部门就没能事先预测出有灾难的来临,而事后的说明又算得了什么了?难道中国的灾难预警体系就停滞不前了?如同虚设的存在有什么意义了?
看到生命如此脆弱,有时候也感慨,人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还不如吃好,穿好,尽情享受,潇洒每一天,别再为难自己,也没必要为生活精打细算了。可是,想归想。每天,还是条件反射地起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写自己有感的文字,看到网上朋友热心的支持,心中又充满了豪情壮志。文学之路我走得很艰难,但我不想回头,我追求我自己的理想。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吃喝玩乐,不是我所向往的,过得去就可以了。
一边是死的悲哀,让人唇亡齿寒;一边是生的进取,让人坚持不懈。看到灾难中生死两茫茫的场面、活着的亲人揪心的牵挂,一种震撼的念头就是:“活着,真好!”让我们为遇难的不幸人们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向灾区的老百姓们寄以最诚挚的问候,希望他们能直面灾难,坚强的生活下去!
人定胜天,相信这世间还有温馨的爱!我们有太多的道义责任,奉献至诚爱心!让我们一起见证天无情人有情的壮举!
512汶川大地震的演讲稿篇5
谁也不会料到,2008年的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看着计时牌上的数字一点点接近震后营救的黄金72小时,每一个人的心都被揪到了嗓子眼。大家无不热切期盼着多一个同胞能够获救,无不强烈渴念着早一分解救出所有危难中的生命。祈祷,祝福,默哀,援手,平安,雄起——我们反复念叨着这些词汇,总理哭了,国民哭了,一切有良知的人都哭了。
此时此刻,生命高于一切,我们所唯一祈求的就是人的生命。也只有在如此毁灭性的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才能这般深刻地体味到生命的宝贵。在现一阶段,救灾的唯一核心就是救人,而无论何等深刻的“反思”,在此一时刻都显得那么奢侈。正是基于对生命的无比尊重,让我们看到并冀望“国难兴邦”意义上的成长。
在政府的层面,中央政府此次在震灾发生后的快速反应,不仅赢得了国内民众的高度支持,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政府的快速(公文有约提供)决策和全面的信息公开,为营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相较于过去的突发灾难,这无疑是一个长足的进步;而这一长足进步所取得的积极效果,更有望为以后的政府应急行为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范式。
在媒体的层面,各路媒体深入采访报道的广度、深度和力度,都堪称实现了某种历史性的飞跃。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的两个频道、四川电视台以及成都电视台全部中断了正常节目的播出,对灾情和救援工作进行了24小时连续不间断报道,其他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也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向社会公众及时提供了最新、最全面和最细致的信息。这种强大的报道力度充分体现了媒体的生命情怀和责任担当,让人动容。
更大的感动,来自于地震现场,灾民的自救互救,志愿者的主动援助,子弟兵的英勇奋斗。“幼儿园老师舍身为孩子挡垮掉的水泥板”、“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外地私家车主赶赴灾区参与转运抢救伤者”、“唐山某企业家包车组织员工和医务人员连夜南下”、“绵阳市民带上食品衣物慰问安置点灾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民间组织力量的雏形进一步得到发育,其“天生的透明和高效”是政府救灾力量之外的重要补充。
从非典到洪灾,从罕见雪灾到超强台风,从西藏事件到圣火护卫,众志成城的力量一次次让人如此感动。这一次的特大震灾,更是让人们前所未有地紧密团结在一起。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捐款狂潮,献血车前排起了长队,各类赈灾义演正在紧张准备,还有人想到要领养震灾孤儿,很多地方政府和民众认识到照顾好身边的“汶川人”也是一种抗震救灾。救灾是对所有爱国者的动员令,灾难会放大生命的脆弱与命运的无奈,同时也会放大人心的善良和团结的力量。
以生命的名义,让我们在灾难中一起成长。愿生命的逝去能唤醒所有当权者和全体国民对生命的尊重,善待生命就是善待一切,因为所有的一切在人的生命面前原本一文不值。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加油,愿所有的生命无论何时都能得到一样的尊重。
512汶川大地震的演讲稿篇6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天灾无情、大爱无疆!大灾大爱,让中国人历经30年市场经济冶炼,已角质化的心肠软化了。中国人的坚忍,中国人的耐力,让世界敬佩!2008年的5月12日的中国汶川人民经历了一场惨痛的人生劫难,8.0级的特大地震,不但使受难的汶川人民失去了幸福的家园、珍贵的生命,以至于让所有的中国人也感受到这是一场谁也不愿记住的毁灭性灾难,那个日子是黑色的,那段记忆是残酷的,然而在灾难降临时我们伟大民族所表现的人间大爱却又是感天动地!
时光匆匆,转瞬间中华民族的众志成城、汶川人民的顽强意志,使人们逐渐从痛失亲人、痛失家园的灾难的阴影里走出来。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一场波澜壮阔的灾后重建开始了。我们第六小学也一直在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关注灾区、祝福汶川!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纪念汶川地震七周年,遥寄哀思,祈福祝愿!从师生的一幅幅书画作品、一串串千纸鹤、一篇篇文章中,我看到了中华一家人的血脉相连,看到了人间真情的无声诠释。
今天,就让我们用真挚的情、细腻的爱、动情的语言去讴歌地震中的英雄,去缅怀逝去的同行和朋友,赞颂幸存者的坚强、乐观,期盼未来日子的平安与幸福吧!
本次活动是我校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感恩教育、思想教育有机融合、升华的又一教育形式,希望它带给我们的深远意义会影响我们一生的学习和生活。
让我们继续关注、支持汶川,祝愿汶川平安!祝愿大家如意、进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512汶川大地震的演讲稿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