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作文是需要结合自己的真实的经历的,这样写的作文是最打动读者的,一篇作文只能有一个主题,全文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写,下面是公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龙门石窟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龙门石窟作文篇1
我常听人说,坐落在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的龙门石窟景色壮观,驰名中外,是雕塑艺术的宝库,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今天,我们全家来到龙门石窟,终于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心愿。
远望龙门山,山上的树木十分茂密,大树小树肩并肩亲密地挨着,苍松翠柏,清秀挺拔。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宾阳三洞。三尊巨大的佛像端坐在洞内,他们衣裙飘飘,看起来那么慈祥、端庄,像是在迎接四方宾朋的到来。
然后我们参观了万佛洞。这里真是一个佛像的世界。他们大小不一,最大的有七八米高,最小的却只有二厘米多,连眼睛都看不清楚。这些佛像神态各异,有的端坐沉思,有的神态威严。洞里面一共有一万五千多个佛像呢。真不知道在技术落后的古代,能工巧匠们是怎样在这峭壁上造就这不平凡的奇迹的。这一座座,一排排排列有序的佛像,像是在无言地诉说着这段传奇般的历史故事。
我们拾级而上,最后看到的是最大的,也是最壮观的一个大佛——她就是闻名于世的卢舍那大佛。卢舍那大佛是唐代塑造的,她高17.4米,光耳朵就有1.74米长。原来我在电视屏幕上、宣传册上都多次见过她,对她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可站在真正的卢舍那大佛前,我还是感叹不已。仔细端详,大佛的面容端庄秀丽,一双眼睛顾盼生辉,流光溢彩,手指的关节清晰可见,脖子上戴的佛珠也圆润逼真。整个佛像线条流畅,栩栩如生。怪不得卢舍那大佛已经成为宣传洛阳的名片,驰名中外呢。
龙门依山傍水,山崖峭面平整,这神奇的地理环境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交融在一起,才有了这绝妙的文化遗产。我完全沉浸在这美丽壮观的景色中,它使我陶醉,使我流连忘返。
龙门石窟作文篇2
来到洛阳的第一个早晨,我们就游览了三大石窟中的龙门石窟。
走过小桥,花的芬芳与草的清香便迎面扑来,让人感觉一阵清爽。
我们首先游览的的是西山石窟。走近龙门西山石窟入口,左边有清澈的河水,右边是起伏的群山,犹如步入仙境。
走过龙门,沿着小路一直向前,欣赏着舟行河中,寺座山中的美景。这时,一座石窟群浮现在我们眼前,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石洞,有大有小,大的有好几尺高,小的只有约一分米大小。每个洞中都有一尊佛像,这些佛像形态各异,有站着的,有坐在莲花台上的;有的微笑着的、有慈祥的、也有严肃的。但是,由于盗窃文物损坏,有些佛的脸部都已经模糊不清了,还有的洞里的佛像也不翼而飞了,我不禁感到痛心!
继续向前,走到一个更大的石窟群前,拾级而上,我们参观了龙门石窟最大的一尊佛像——卢舍那大佛。这尊佛像是武则天当皇后时修建的,大佛高17.14米,头部高4米,两耳为1.9米高,主佛的两侧还有阿难、迦叶、菩萨、金刚、力士,栩栩如生,非常壮观。
又看了几个石窟群,我们便走出了西山石窟。爬上东山石窟遥望西山石窟,景色更为壮观。
最后我们还游览了香山寺和白居易墓园。
从龙门石窟走出,我为祖国山河的壮美感到自豪,同时也为历史文物的损毁感到痛惜,我们应该爱护文物,不能再让这些珍贵的文物受到破坏。
龙门石窟作文篇3
今年暑假,我们全家到洛阳旅游,让我印象最深的要数龙门石窟了。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古代工匠们用了400余年的时间,在一公里长的山上凿刻出十万余尊佛像,蔚为壮观。
瞧,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双掌合十,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好像在祝福四方来客;有的怒目圆睁,眼如铜铃,脚下还踩了一个小妖,正在为人们降妖除魔;有的慈眉善目,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好像在指引人们向善……
我们来到万佛洞,南北两侧的洞壁上雕刻了一万五千尊只有四厘米高的小佛像,这些佛像密密麻麻,要不是古人留下了信息,估计无人能数清一共有几尊佛像吧!古人要雕出这些佛像需要多大的耐心呀。在洞外南侧的壁上有一尊号称“龙门最美”的佛像,石刻的女子高85厘米,身体成s形弯曲,婀娜多姿,仪态万方。
看完了万佛洞,就该去奉先寺了。这里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因为这里有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卢舍那大佛。大佛高17.14米,一只耳朵就比我的人还高。他面部丰满圆润,双眉弯如新月,一双秀目微微凝视下方,露出祥和的笑意。奇怪的是看的时间越久,就会觉得大佛笑意越浓。站在他右手边的`是文殊菩萨。文殊头戴金冠,那金冠每一个花纹都雕得极其精美,真是巧夺天工。他雍容华贵,身披纱衣,虽然衣服是石头刻的,但是,却让人觉得像是用柔软的布料做出来的!
穿越在这一千米的文化长廊中,我仿佛看见了智慧、勤劳的古代工匠们正夜以继日地工作,一尊尊佛像在他们手中诞生;我仿佛听到了他们敲击石壁的声音“叮当,叮当……”
龙门石窟作文篇4
星期天一大早我还没起床,就听爸爸说要带我去洛阳的龙门石窟游玩,我高兴极了,一下子就从床上蹦下来。
天气格外清朗,爸爸驾着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我们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了洛阳的著名景点龙门石窟。一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群结队的游客,随后我们找了一名导游,我们一边观赏,一边听导游解说龙门石窟的来历: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的伊河两岸,从北魏至北宋400余年开凿有2100多个窟龛,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它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更给我们展示了当时书法碑刻艺术。一路上几乎所有的石壁上都凿有大大小小的佛像,有的躺着、有的立着、有的在微笑、有的在发怒……样子千姿百态。
跟随着导游的介绍我们来到了龙门石窟最大的卢舍那佛像跟前,在卢舍那佛像面前能让人感觉到自己很渺小,导游讲这尊佛像有17米多高,仅其头部高度就达4米多高,他的面部表情看起来慈善安详,好像在为我们的祖国祈福。
随后我们又观赏了潜溪寺、宾阳中洞、万佛洞、莲花洞等著名景点。其中莲花洞中有一个最小的佛像,它仅有两厘米大小,被称为“微雕”。
不知不觉观赏完整个景区已是下午4点多了,但我一点也没有感到累,我为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这壮丽的瑰宝而骄傲!
龙门石窟作文篇5
我国有三大著名石窟,分别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这个寒假,我来到龙门石窟,一览千姿百态的石雕。
伊河浩浩荡荡地穿龙门山而过,河面仿佛明镜,一阵劲风吹过,明镜立马就变成了无数匹奔腾的骏马,闪着白光的浪花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地跑向岸边,却又在接近河岸的时候骤然减速,轻轻地扶一下湖岸,又似一阵风般撤回湖中心。
西山石窟在龙门山上雕刻而成。从远处遥望,只见一排排鳞次栉比的石窟密密麻麻地挨在一起。凑近了看,峭壁上都是栩栩如生的佛像。这些佛像有大有小,神态各异。最大的有1。74米高;最小的仅有两厘米,才跟小拇指一样长。
走至宾阳洞,只见两名威风凛凛的供养天人伫立在洞内,侍奉着释迦摩尼。殿中端坐着慈眉善目的释迦摩尼,嘴角微微上扬,令人如沐春风。
我印象最深的佛像当属唐朝武则天修建的奉先寺。中间端坐着一尊睿智慈祥的卢舍那大佛,他慈眉善目,但是不怒自威,威震八方。旁边是一个个佛门弟子,这些弟子活灵活现:托塔天王怒目如铜铃;弟子迦叶老实像黄牛;阿难聪明似文星。力士凶猛驱鬼怪,佛祖慈慧感众生。
龙门石窟分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东山石窟里的石雕没有西山的壮丽,却多了几分雅趣。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洞窟,29尊传法罗汉保存完好。
二十九个罗汉,二十九种神态。这些惟妙惟肖的罗汉经过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有的闭眼沉思,有的开怀大笑;有的颦眉呻吟,好像患了心口病;有的慈眉善目,如同救世主降临;有的捂嘴偷笑,仿佛看到了令人发笑的景象……这些石雕如此逼真,以至于我以为真罗汉来龙门石窟了。
龙门石窟是5a级景物,如今亲自来访,果然名副其实。龙门石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遗憾的是,70%的石像在天灾与人祸的作用下,遭到了破坏,有的石像没有了头,有的没有了胳膊,有的少了手,有的断了腿。 只有国家富起来,强起来,只有人民的素质提高了,我们才能更好地保存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
龙门石窟作文篇6
暑假期间,我参观了中国的佛教圣地——洛阳龙门石窟。
当我买票的时候,我必须通过检票口才能明白为什么石窟被称为“龙门石窟”,因为检票口在“龙门”的入口处。
进入景区,两边有山,中间有一条大河。它被称为沂河。我听说游客的道路已经扩大了很多,但是看着这条河还是那么宽敞,可以想象它真的是一条“大河”。如果我们深入洞穴,它将是我们所说的石窟。一尊大佛出现在我眼前。最有趣的是,一尊佛像的手型不同于其他佛像。它不是那么庄严有序,而是像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剪刀手”。导游说这不是后来的翻新,但原来的建筑是这样的。他还说佛陀有能力预测和知道几千年前最流行的手势。哈哈,当然,这只是谣言。还有一个“最美丽的音频和视频”。虽然它只是墙上几十厘米的小雕像,但它的美丽吸引了许多游客。在我们的印象中,观音是一个庄严的女神,一只手拿莲花宝座,一只手拿柳枝花瓶,一只手拿浮尘。然而,这座观音像一手拿着花瓶,另一只手拿着从他胳膊里甩出来的浮尘站了起来。她放弃了过去严肃的态度,突出了自己优美的身材,好像她要跳舞似的。它真的栩栩如生。我不禁称赞我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我为这个国家如此悠久、灿烂和美丽的文化感到骄傲。
此外,一些不和谐的事情开始出现在我们面前。我注意到小石窟中的许多小佛像都不见了,许多小佛像的头也不见了。虽然大佛一动不动地坐在陡峭的山上看起来仍然很庄严,但它不再像过去刚刚建造的那样完美,一些耳朵不见了,一些手指不见了,一些脸上布满炮灰,这使它看起来更加沧桑。其中一些美丽的毁伤是由于长期风暴的侵蚀,而大多数是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我国时犯下的罪行。这里的一切都告诉我们那段屈辱的历史。想到这里,我的心不免沉重。龙门石窟是中国石雕艺术的宝库之一,2000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他们,保护我们的财富,保护我们悠久、灿烂和美丽的文化!
“龙门”之旅是我这个暑假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龙门石窟作文篇7
今天我和爸爸来到了世界遗产之一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经历了 :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北宋等朝,断断续续的雕凿长达四百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一百四十多年,因此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百分之一三十,唐代占百分之六十,其它朝代占百分之十。走进龙门石窟的大门首先看到一条大河,大河名叫伊河,伊河上有一座龙门石桥,龙门石桥是仿照河北赵州桥而建。在看到龙门石窟的那一瞬间,我就被这一景象震撼了,如果不是听到导游的讲解我真不敢相信这么雄伟,壮观的景象竟然是在科技落后的古代,而且是纯手工的,可走进了仔细一看我却有点失望了,因为佛像的头有的就剩一半了。后来才知道佛像被一些外国人给破坏了,真是可恶。佛像中最大的也是最精致的是一座名叫“卢舍那”的大佛,它的脸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四十八岁是的容貌,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它的双手因长年遭受风吹雨淋已经被风化了,正因为这样它做的什么手势已经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今天的龙门石窟已经成为了洛阳的标志,更是中国的标志!
龙门石窟作文篇8
龙门石窟是中国的三大石窟之一,它位于洛阳市的伊阙峡谷。这里香山和龙门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
走近龙门石窟大门,沿着笔直的大路向前走,就来到了万佛洞。远看,陡峭的山体上有很多个小石窟。走近一看,原来石窟的四周雕刻着排列整齐、密密麻麻的小佛像,一共有一万五千多个呢!它们一个个盘腿而坐,双手合十,神态各异。洞的中间还立着七八尊佛像。洞顶是一座盛开的莲花,更神奇的是莲花呈现出来的是天然的红色。
拾阶而上,我们来到了最著名的奉先寺。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的一个石窟,它的中间屹立一尊高17多米的大佛,名叫卢舍那大佛,差不多有五层楼那么高。大佛的面部表情慈祥,波浪形的发型,弯弯的眉毛像新月,下面有一双秀气的眼睛。脸旁的耳朵圆圆地下垂,还有一个鼻子高高地挺着。大佛身上的袈裟纹理清晰可见,它整个人都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古代的工匠们能把大佛雕刻得栩栩如生,真是太了不起了!
在返回的路上,我们乘上了一艘游船。沿着伊河往回走,伊河的水无边清澈,伊河的河面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头。朝左边望,整个龙门石窟的景色尽收在眼底。远远望去,一排排大大小小的石窟依稀可见,甚为壮观。其中卢舍那大佛十分引人注目。再朝右边望,连绵起伏的香山坐落在那边,山上种满了苍翠欲滴的大树,一片葱绿。太美了!
龙门石窟是多少人民的智慧凝结成的。它带给了我们不一般的景色,才使它成为了中国的三大石窟之一!
龙门石窟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