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观建党伟业心得体会7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每一篇心得体会都是对生活智慧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的机遇,每个人对待相关事件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记得写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3年观建党伟业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年观建党伟业心得体会7篇

2023年观建党伟业心得体会篇1

?建党大业》拍得很感人,感慨那个年代有那么多爱国的仁人志士,特别是年轻人,为了理想敢于献身,庞无杂念!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知道这是谁写的诗吗,是大名顶顶的大汉奸汪精卫年轻之时所作。 1920xx年,还是热血青年的同盟会会员汪精卫,赴京策划刺杀满清王朝摄政王失败被捕,汪深知此罪必死无疑,但被捕之时颇为从容、凛然,且在狱中做上述绝笔(《被逮口占》),被人传诵一时。

?建党大业》中如实反映了张国焘作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的真实面貌。张国焘、汪精卫年轻之时为革命勇于牺牲,面对死亡,都有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可为什么最后一个变成叛徒,一个变成汉奸呢?概因最后都陷入权力角逐、政治斗争,失败之后走上决绝之路,身败名裂,面对年轻时参与革命的光辉历史尤为可惜。

党的一大13名代表,后来命运各异,有牺牲(何叔衡、陈陈潭秋、李汉俊、邓恩铭)病逝(王尽美)、有投敌(张国涛),有退党(包惠僧、周佛海),有被开除(陈公博),陈公博、周佛海在抗战期间甚至成为汉奸。坚持一个伟大的理想,且走到最后是多么的不易啊!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五四运动88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近一个世纪过去了,重温那段热血沸腾的历史,希望当年烈士的鲜血多少可以洗涤一下因多年和平生活而麻木的社会灵魂。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中山先生的遗志犹然在耳。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建党伟业观后心得体会》,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2023年观建党伟业心得体会篇2

?建党伟业》是一部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鸿篇巨制,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隔十年,这部影片依然是时代的经典。我已多次观看《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每次观看我都感到心潮澎湃,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建党之不易。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部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心系国家,先天下之忧而忧,为国家谋求出路。

在影片中令我最深刻印象的是五四运动。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同年五四运动爆发,学生、工人、商人等阶级团结起来,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最终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运动的主力是学生和青年。

在影片中,一位游行学生高呼,谭嗣同说过,各国变法无不有牺牲者,今国变法流血、牺牲,自我辈死。,紧接着许许多多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他们气势高昂地举拳拉旗沿街游行,高喊着还我x驱除鞑奴,恢复中华等口号时,我被这些爱国学子浓烈的爱国之心所感染,他们无畏牺牲,为真理和正义而战,令人热血沸腾。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需要强大,中国需要我们。团结就是力量,青年大学生的力量同样不可小觑,1919年,爱国青年爱国救亡,21世纪的青年学生也同样可以保家卫国。在当今疫情中,中国医护人员者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守护病人,科研工作者研发疫苗,国内新冠疫情得以成功控制。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每次回想起这部电影,我都深深意识到中国前行的每一步真的很不容易。一百年的在岁月里,我们的前辈艰苦奋斗,为后人开拓天地。如今我们生活中和平年代,我们要感激前人,不忘建党初衷,坚定理想信念。现在国家的和平安稳同样取之不易,2020年6月15日晚,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军违背承诺,再次越过实控线非法活动,蓄意发动挑衅攻击,引发中印双方激烈肢体冲突。在这次冲突中,中国人们解放军1名重伤,4名英勇牺牲。他们为保卫国家边境而战,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战,为维护人民的幸福生活而战。中印冲突事件公开后,他们是为我而死这一话题冲上了新浪微博的热搜榜上。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幸福,正是因为他们的奋不顾身、忠诚勇敢,才能拥有如此平凡安定的生活。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熟读党史国史,牢记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和屈辱史,深刻认识党的路线和方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武装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建党的伟业需要我们去守护和巩固,涓涓细流,汇成大河,在保家卫国中,我们每一份力量都不能少。

2023年观建党伟业心得体会篇3

晚上看了一部电影《建党伟业》,颇有些感想,本来想写篇观后感到豆瓣上,之后发现豆瓣将该电影设置为不能评论且不能打分,因此只好将这篇影评写到我的博客上了。

?建党伟业》所描述的这段历史,是我十分感兴趣的一段历史,也就是俗称的北洋政府时代,时刻从1911年至1921年,在我的大学教科书《中国革命史教程》上是这样描述这段历史的:“辛亥革命后出现了一个比较迅速发展的时期,被称为民族工业的‘黄金年代’。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是空前的,轻工业、重工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式学校的兴建和发展,国外派遣留学生的增加,出现了数十万收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成为中国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

教科书总结这段历史的工业和经济发展神速的原因,一是北洋政府颁布的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二是抵制日货户外推动了民族工商业发展,三是一战令欧美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

然而,《建党伟业》这部电影对于当年中国的如此惊人的发展几乎没有提及,而是将重点放在抹黑北洋政府,突出袁世凯称帝等细节,将北洋政府描绘成为近代中国最坏的政府,这种描述并不太贴合事实,北洋政府并不是那么糟糕的政府,恰恰相反,从客观上看,由于外部的种种原因,北洋政府反而是一个十分民主自由的政府。

2023年观建党伟业心得体会篇4

今年6月24日,我们小队的同学们去观看了《建党伟业》这部红色电影,庆祝建党90周年,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有很多感受。

?建党伟业》讲述的是从1920xx年辛亥革命到1920xx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风云变幻的日子,让我们了解了共产党成立初期的主要历史,成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主要党员的形象,让我们了解了这段历史,感受到了革命前辈们为自己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感情。

先不说我的感受,我觉得这部电影拍的很好,成功地塑造了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这些共产党的第一批党员,而且在电影的过程中,精彩的镜头也不少。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五四运动中,北大的学生上街游行的场面,拍的气势恢宏。

观看完《建党伟业》,我体会到了很多。我觉得建党这段历程非常的坎坷,对于现在的美好生活,更应该回顾这段伟大的历史,向这些前辈们学习,学习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坚韧不拔、爱国爱党的精神,我们在长大后也应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还有,我觉得我们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不是很多,看这部电影更有助于了解这段历史,弥补了我们对这一段历史的空白。还有,我们看这部电影在建党90周年之际看,更能让我们在党的光辉下成长,了解党的历史,学习老一辈的党员们,成为新一代国家的栋梁。

回到家,我又翻开了《中国共产党党史》,看见了一段话,又让我感慨万分: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之际爆发的义和团运动,虽然有狭隘和落后的一面,但其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者。他们凭借着最原始的大刀长矛,以异乎寻常的勇敢精神同拥有最先进的八国联军进行殊死搏斗,是本来把中国看作可以任意宰割的帝国主义者做梦也没想到中国社会底层竟蕴藏着如此巨大的反抗力量。他们不得不承认,如此民气坚劲的中国是不可征服的,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的确,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璀璨文化的大国,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是任何一个国家不能征服的。即使鸦片战争后被西方国家统治,但是在百年后,中国又站了起来!看完了《建党伟业》,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人在当时的强大。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那时候的中国,真正是国家有难了,而在那个时候,我们也着实看到了这一批伟大的前辈们。共产党创立以后,他们仅仅用20xx年的时间,就把当时饱受欺凌的旧中国变成了如今的新中国!所以可见,中国人的力量是无穷的!看完这部电影,我真正地感受到了国家的力量。

2023年观建党伟业心得体会篇5

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想入党?一个党员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我想起从小到大一直在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想起带了六年的红领巾——原来,我对共产党的情结由来已久。

昨天,我看了一遍《建党伟业》,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周恩来等人的爱国情怀深深地感染着我,而他们在那个动荡年代为国家寻找出路的深谋远虑、艰辛付出更让我敬佩!中国的第一代共产党人,要何等的大无畏精神才能克服重重艰难,最终在重重危机下顺利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之一,他曾解释:“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而这个多数指的是农民,是工人,是千千万万被压迫、被奴役的人民!俄国的胜利,是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是无产阶级者的胜利!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那时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出现了一批追随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社会主义开始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潮流。毛泽东带领工人运动时宣讲道:“工人的‘工’字,一横一竖一横,头顶天,脚踩地。‘工人’二字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天’字,这个天,是天下的天。工人是天下的主人!”。

共产党后来在毛泽东的带领下,以星星之火,成就燎原之势,冲锋陷阵,爬雪山、过草地、渡天险……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团结全国人民武装起来,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者,战胜国民党反动派,最终成立新中国,并巩固了其在中国的领导地位。毛泽东之功过为后人争论不休,无论老年后的毛泽东因为文化大革命给中国造成了多大的损失,但谁也不能否认以他为首的共产党人成立新中国之大功,更何况还有着无数先进共产党人如周恩来、邓小平、江泽min、胡锦tao、温家bao等在前仆后继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添砖加瓦!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人民,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走上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富民强的光辉道路,中华民族开启了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五千年文民古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那么,一个共产党员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呢?是出口成章、口若悬河的演讲才华?是爱情事业双丰收的人生际遇?还是拥有一颗积极进取、乐于助人、以国为家的赤诚爱国心?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要加入党组织,首先要在思想上先入党。只有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也入了党才是真正的入党。

不管在别人的眼中曾经的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但经过这两年多的大学生活,我成长了很多。我一直在积极进取,真诚待人。我认真学习,认真工作,认真生活,不断接收新事物,适应新环境。虽然这一路走来,历经风风雨雨,做过很多傻事,失去过很多机会,但正是因为生活有着许多遗憾,所以我不悔。我的心态一直在改善,我一直在进步,我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我因为曾经的错过得到了更多更珍贵的东西!我坚信,一个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不断地去认识了解这个世界,并不断地给予他人关心和温暖,他才是真正的活着!而我,会让自己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并坚定不拔的为之努力、奋斗!

2023年观建党伟业心得体会篇6

?建党伟业》的故事从1911年辛亥革命讲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期的中国历史可谓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其间,著名历史事件之多、相关历史人物之众、人物、事件互为因果相互牵扯的关系之复杂,远远超出了一部电影的容量,即使单拿出一个事件来评述,也非只言片语可以讲清楚。整部影片胡适、陈独秀、李大钊、辜鸿铭、蔡元培在北大的一场辩论令我印象最为深刻,同时也是整部影片流水账式的叙事方式中最值得我们静下来思考的问题, 这场辩论虽然不长,却很好的解释了民国时期社会动荡的根源所在。

这场辩论围绕着陈独秀关于新文化取代旧文化的演讲。陈独秀认为要想改变中国的现状就必须废除旧文化,普及新文化,将民国时期的乱象归罪于孔孟之道等一些封建时期产生的思想。辜鸿铭认为当时的乱象与所谓的旧文化无关,而是寻求变革的人曲解了孔孟之道。胡适则借助文言文和白话文的比较,说明了文化总是要更新的,因为社会在不断的变化。

陈独秀的主张迎合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特别是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而我们把辜鸿铭和胡适的观点合并起来是对文化最为理性的解读。文化的革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过去的马车到现在方便快捷的自行车、汽车﹔从过去相隔千里只能靠书信交流到现在即使有万里之遥也能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随时交换信息﹔从过去主要以下棋﹑看戏消遣到现在各式各样的娱乐方式等等。这一切文化的革新同时也在促进社会的进步。然而文化的本质是不变的,正如辜鸿铭在影片里所说“过去是三三得九,而今仍是,不会三三得八”,规律性的东西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朝代更迭所改变。过去一日三餐,而今仍时﹔过去要通过努力奋斗获得成功,而今仍时。不是因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所谓孔家之旧学出现了问题,而是后人对其理解出现了偏差。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拐点,在这特殊的历史时期,变革是历史的必然。变革不是将过去的东西全盘否定,也不是将国外的成功经验整体复制,变革必须尊重一个地区的文化,正如辜鸿铭所暗示,每一个国家的成功都是文化所孕育的。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文化的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一个群体,二是一定时期,文化的概念说明了文化是经过相对漫长时期形成的,文化具有它的多元性与复杂性。既然一种文化的形成周期较长,那么试图通过改变文化变革社会就要切忌存有”急转弯”,”一刀切”的思想。

一个群体形成一种文化,每个个体经过一定时期的学习、工作、生活同样会产生各自特有的文化。如果让一个生活了几十年的人彻底改变他的行为、理念习惯等等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即使强行让其变为现实,也会带来很多其他的问题。最小单位的个体文化尚且如此,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国家更是如此。强行”转弯”将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冲击。

我们回过头来看民国时期的变革,孙中山提出的将中国带入共和制国家,然而他的这一理念却屡屡碰壁,他倡导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受到重重阻击。民国初期的六年,整个社会一片混乱,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频繁的暗杀活动等将国内政局搅的支离破碎。这让我想起了《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最后一集孙中山的演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变革不会一蹴而就,特别是有着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封建史,四亿人口(当时的人口)的大国来说变革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作为一个大国,变革所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需要做的工作都要多得多。影片中毛泽东提到:把外国的革命经验搬到中国就一定会成功吗,中国的问题比哪都复杂。这句话是毛泽东对当时中国现状的理解,也揭示了变革的艰辛,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国家变革时的“急转弯”思想对社会的危害。

影片中还有一幕是学生对胡适批评陈独秀、李大钊二人学习俄国革命的做法表示质疑。我认为应一分为二的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不应盲目的学习,因为正像胡适所说,”俄国成功的经验未必适合我们,同样的做法即使在俄国取得成功,在中国也未必能实现”。然而,我们要学习的是别人的精神,是俄国革命成功的本质,那就是团结社会中的大多数。正是这种理念,帮助俄国革命获得胜利,正是这种理念,中国产生了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像民国初期一样,让整个社会强行“转型”,因为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很难在短时间内冲破两年多年封建文化的束缚。中国共产党先团结了社会中的大多数对抗腐朽的北洋政府及外来的侵略。这样的战略思想在当时顺应了民意,即便是现在来看,我认为当时的做法也是正确的。

我们回顾历史,无论是政治领域的革命,还是其他领域的变革,不管是推动社会前行的伟大革新,还是一个小小的改革,都要尊重被改变的那个群体的文化背景,只有尊重文化,变革才会掷地有声,改革才【.1mi.net】会受到预期的成效,整个社会才会稳步的良性发展,社会大众才会从中受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3篇《建党伟业观后心得体会》,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2023年观建党伟业心得体会篇7

?建党伟业》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展现了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光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摇摆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电影分单个部分,每部分启用不一样类型的演员。第一部分讲述辛亥革命,由周润发、刘德华、赵本山等巨星演出;第二部分叙述十月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精英探索革命发展及五四运动,这部分由刘烨、冯远征、张嘉译等实力演员出演;第三部分是讲述这群社会精英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十年之间,在这短短的十年里,我们能做什么?而革命者们又做了什么?在这短短的十年时光里,然而这十年有事极其不平凡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著名的时光都发生在这十年中。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共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都以时光的顺序为脉络,以不一样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最让我感到血脉喷张,激动莫名的电影桥段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日本全面理解德国在中国x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莘莘学子最后把满腔的爱国热情迸发出来,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爱国无罪、革命万岁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

透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的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共党还是其他民主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不二的选取。

加入中国共产党吧!去实现自我的梦想吧!

2023年观建党伟业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7.1建党节活动心得体会7篇

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心得体会7篇

7.1建党节活动总结7篇

建党活动演讲稿7篇

庆祝建党97活动总结7篇

建党百年演讲稿7篇

71建党节演讲稿7篇

七一建党系列活动方案7篇

庆祝建党98周年活动方案7篇

《建党100周年》演讲稿模板7篇

2023年观建党伟业心得体会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7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