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医护人员的典型事迹6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材料写好了,从而更好的表达自身的情感,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思路清晰,下面是公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抗疫中医护人员的典型事迹6篇,感谢您的参阅。

抗疫中医护人员的典型事迹6篇

抗疫中医护人员的典型事迹篇1

吴xx,男,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90年参加工作,现担任xx市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负责人、xx市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控总指挥部成员、预防控制组组长。

今年春节前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有三十年工作经验的医务工作者,吴xx第一时间写下申请书,强烈要求加入xx市人民医院“医疗救治队伍”,全力以赴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时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忘医者初心,勇担医护使命,明知风险与艰难,依然选择勇敢和奉献,挺身而上。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党员、医生,面对突然疫情,同样毫不退缩。夫妻二人在中国传统的春节,毅然放弃了与家中老母亲、老父亲以及儿子的团聚,各自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疫情期间,一直以院为家,24小时紧急待命。他也想当一位孝子和一名好爸爸,但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他首先想到的是医院患者的生命安全,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以赤诚践行的初心使命。

1月22日凌晨3时许,xx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接到一名曾与确诊病例武汉返乡人员有过紧密接触的女患者。当时,患者情绪比较激动,不愿配合医务人员工作,执意回家,誓死不留院隔离观察,多名急诊内科医务人员努力劝说都无法说服该患者。吴xx获知此消息后,立即到急诊内科,跟患者进行近距离面对面的沟通,安抚患者情绪,耐心做好说服工作,最终获得该患者的理解,并同意留院隔离观察,后经标本检测核酸试验为阳性。在危险的关键时刻,吴xx带领预防控制组成员,认真排查疫情,严防死守,不漏一人,做到早发现早隔离,以快速行动奋战在防控疫情最前线,成功避免了疫情进一步扩散。因长时间接触上述患者,吴xx当日被要求隔离医学观察,庆幸的是经检测核酸试验为阴性。次日,吴xx向院部要求立即重返工作岗位,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乐观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继续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个特殊而关键的时期,吴xx面对疫情毫不退缩,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顾大家,冲锋陷阵,坚守疫情防控最前线,以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彰显了作为医务人员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了医者仁心的高尚情操。

抗疫中医护人员的典型事迹篇2

2020年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正是千家万户阖家团圆的日子。下午13时零2分,某某区中心医院的微信工作群,一条“下午14时召开班子会,15时召开全体职工大会”的紧急会议通知进入全体95名干部职工的眼帘。

短短十分钟之内,全体人员回复完毕!

1月24日下午15时,全院干部职工一个不落,全员准点到会。面对这感人一幕,党支部书记、院长倪跃忠同志瞬间泪目,向全体到会人员深鞠一躬致谢。

发热门诊的设置、分诊隔离通道的建立、高速路口体温检测组排班、120急诊转诊的调度、村卫生室工作的部署、全院疫情的信息报送、物资保障组的成立,在半个小时的会议中一气呵成。除了服从,除了担当,全院干部职工没有任何的怨言。

会上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各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全院职工放弃休假,积极投入防控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硬仗、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贡献力量。

自从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中心医院感人事迹层出不穷:手术室护士文嬡、外科护士廖琼、妇产科护士朱丽臣等同志顾不上家有嗷嗷待哺的婴儿需要照顾,义无反顾的工作在防控一线;门诊医师郭小玲同志仅用两天时间安葬逝去的老父入土后立即投入疫情防控战斗;年近六十的药剂科主任曾贤忠同志亲自驾车星夜兼程,马不停蹄,十二小时往返一千三百多公里到邻省某市采购回一线医护人员急需的防护服;预备党员、内科副主任袁玲同志置两个孩子在家而不顾,一心扑在专业防控知识的宣讲和发热门诊的调度工作中;刘志艳、舒婷两位临床医生除了坚守本职岗位,还多途径寻找口罩供应商,自费购买后再赠送医院用于防护;支部书记、院长倪跃忠同志白天全面调度防控工作,夜晚在常吉高速某某互通口体温监测点值守,坚持用无我奉公的工作态度诠释着榜样的力量,带动着医院党支部全体党员奋斗在抗疫的第一线。

自战“疫”打响以来,全院所有同志抛却了个人困难,顽强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主题在与“毒魔”抗战的现实工作中得到充分展现。

一个个白衣战士,为了打赢这一场“全民战疫”而齐心协力、风雨兼程。在这个春节里,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用无私无畏的坚守,为人民生命安全撑起一片晴空。

逆行的人并非生而强大,只是炙热的心中有着深深的责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此刻我们必须负重前行。2020年的春节,白衣战士注定是最美的风景。病毒肆虐的当下,我们必当是最坚实的力量和抗击疫情的守门人。病毒不止,我们奋斗不息;战斗不止,绝不收兵。

抗疫中医护人员的典型事迹篇3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某某区人民医院从1月28日起,对医院出入通道进行了管控,在入口设置了预检分诊处,所有进入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检测。

1月29日早上8点45分,记者在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大门口看到,两名医护人员正在入口处对进入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等。和往常不一样的是,平时人员密集的医院此时见不到几个人,门诊大厅的就诊人员也比平时少了很多,就诊群众都戴上了口罩。

医护人员对就诊群众检测体温。

据了解,为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已经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就全部到岗,所有科室医护人员也正常上班。目前,医院急诊科和门诊部大厅设为进出通道,所有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可以从这里进出医院,但进入时必须检测体温。

医院发热门诊已设置为禁止通行区,禁止车辆停放和非工作人员、病人进出。另外,在门诊部大厅处还专门设置了“湖北返乡人员登记测体温处”,由专人负责对从湖北疫区返回人员的体温检测工作。区人民医院医保科科长李明兰作为第一批抽调人员已经在这里负责检测体温两天了,她告诉记者,这两天来,她和同事已经对十几名湖北返铜人员进行了体温检测,“如果检测到体温过高、又是从湖北疫区回来或者接触过疫情人员的群众,我们会马上对他采取相关隔离措施。”李明兰说。

据了解,区人民医院作为某某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口罩等相关防护物资短缺。医学装备科科长陈轶说,这段时间,社会上很多爱心人士积极伸出了援助之手。有人匿名给医院送来了8个护目镜,有药店店主捐赠了130件防护服,还有一些爱心人士给医院送来了720个n95口罩。陈轶表示,医院已经向社会发出了倡议,希望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能够提供相关物资采购线索,医院将通过合法正规方式进行采购。

抗疫中医护人员的典型事迹篇4

——武汉20位新冠肺炎康复医务人员献血救人

吴芬在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以下简称中医医院)做了3年行政工作,她没想到,有一天能以这样的方式参与救死扶伤——作为一名新冠肺炎康复者,她捐出的血浆有可能被用于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2月5日,紧挨着中医医院发热病区的办公楼里,一场特殊的救助正在进行,8份血浆袋共2600毫升血浆被采集。捐献300毫升血浆的吴芬从这一天起称自己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殊战士,编号xg0002,这是她血浆袋的编号。

作为一名晕血者,30岁的吴芬曾有过两次献血失败的经历,但这次她成功了。一个分离机将她的血抽出来并分离,再把红细胞等输回体内。完全靠意念,如果中途晕倒,我一定又要哭,会自责,恨自己无用。和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及治愈者一样,吴芬的味觉与嗅觉还未完全恢复,但为了克服晕血反应,她在来之前逼自己吃了很多饭。也是从捐完血浆的那天起,吴芬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截至目前,该院共有19名康复的医务人员参与了捐献血浆,共计捐献6600毫升,经过生物安全、抗体滴度等检测后,可用于临床治疗的血浆达3000毫升。

据新华社报道,目前武汉市已有20名康复新冠肺炎医护人员捐献血浆用于救治病人,12名重症患者接受了血浆治疗。

没想到她也来了。捐血浆这天,吴芬看到不少熟悉的人,包括一位护士长,她的症状在我们中间是最重的,连续高烧、情绪低迷,最严重的时候写好了遗书。

1月17日,吴芬一看到ct结果就哭了出来,中医医院27岁的护士袁黎也在这天拿到了自己的ct结果,肺部有阴影。这之后,医院让每名医务人员都进行了ct检查。有的医务人员虽然当时无症状,但肺部显示有炎症,之后逐渐都有了症状。袁黎说。

该院医生秦伟(化名)说,自己当时的片子显示病情很严重,但症状较轻,到两三天后开始加重,后来才反应过来,集体检查前的13日,我出现的畏寒、酸痛等就是症状。

回忆感染源,袁黎怀疑是之前科室里接触的一个病人,他的ct显示肺部大面积感染。而吴芬还想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感染上的,她是医院的行政人员,她家中有3名医务人员,我家除了5岁的儿子,其他7个人全都感染了。

即使当时想做好防护,也没有足够的物资。秦伟说,直到现在,该院的物资仍旧紧缺,同事几乎全员上阵,一整天不休息,还有部分人员已支援方舱医院。

成了病患,更觉得医护的辛苦与不容易。袁黎眼看着医院改为发热门诊,大量收治轻症患者,自己和感染同事则住在同一层隔离病区。为了减轻同事的工作量,袁黎和同病房的感染同事学习雾化等医疗操作,为自己治疗。而吴芬则学会了卷输液管,自己换药。

在近20天的住院治疗后,说自己胆小、爱哭的吴芬始终惦念着两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一位患者严重到一被碰到就咳得撕心裂肺、不能呼吸;一位患者心脏骤停,医护人员连夜给她做心肺按压。

2月3日出院时,吴芬并没有感到轻松,而是难过又无力,那是全国疫情发展相对严重的时候。

她企盼的救人机会很快就来了。2月4日,看到中医医院院长在微信群中分享了血浆捐献倡议,她和袁黎迅速报了名。倡议中写道,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的血浆可能含有抗体,输入重症患者血液中能挽救他们的生命。

袁黎说,群里康复的医务人员大部分都报了名,但能够参加捐献的是身体状况恢复良好、无基础疾病的治愈者,她几乎想都没想就报名了。

实际上,在2月5日首批新冠肺炎治愈者捐献血浆前,倡议者与捐献者都没有十足的把握。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此前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在缺乏特效药物和疫苗的前提下,恢复期血浆疗法仍具价值,不过,临床使用必须具备严格条件,种种风险需要警惕。此外,由于血浆较为稀缺,该疗法仅限于部分危重病人,难以大规模应用。

向江夏区几家医院最早发起捐献倡议的江夏区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组长刘本德此前接受采访时介绍,中医医院这19名新冠肺炎治愈医务人员累计捐献的6600毫升血浆,被送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经过生物安全、抗体滴度等检测后,发现可用于临床的有3000毫升。

据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官方微博消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在2月14日举办的媒体通气会上介绍,康复者血浆一般采集400毫升左右,平均1名康复者血浆可治疗2~3名危重患者,从采集血浆到供临床医生使用需要7天。

食欲还未完全恢复的吴芬近日再次拨打了捐献电话,她与治愈出院的丈夫将在2月19日一起捐献血浆,那时她也将结束隔离,要第一时间投入医务工作,与同事并肩作战,多救人。秦伟也向医院提出上岗要求,他心疼一些一线年轻同事一直没休息,从没想过该不该上岗,这不是个问题,隔离好了就得上岗。

初心群英谱: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医务人员先进事迹记

——一位选调生的战疫日记

以前在村里写材料,按部就班;但这10天来完全变了。2月15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联系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密切接确者隔离点的协调联络员龚雪梵,24岁的她感叹:自己成熟了许多。

龚雪梵是2018年的选调生,现任牛首镇牛首村支书助理。她的记事本上,记述着最近工作的经历。感受了不一样的人生,看到到了严谨运转的社会。

龚雪梵说,如果我们都把自己分内事做好,疫情一定能够得到控制。

2月5日星期三多云

大家脸上写着不安与担忧

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时,听说我们镇的新冠肺炎集中隔离点投入使用了,就在我家对面的白湾家宴酒店。饭后,我有了去隔离点的冲动,尝试着给领导发了封简短的请愿短信,不久便等来有力的一个字:好!

下午两点,戴着口罩,怀着忐忑,我上了开往隔离点的专车……同行还有2位牛首镇志愿者,30岁左右,是普通群众。

下午6点,镇上23名首批被隔离的村民全部送到集中点。他们的脸上写着不安与担忧。最庞大的一个家庭,有10位密切接触者,一位大姐和她12岁的女儿,怎么也不肯下车,吵闹着要找政府投诉。工作人员走向前,还没开口,大姐先哭起来,细细问来,原来是在路上司机说这里是收治点,又看到全副武装的我们,心中感到十分害怕。

大家都没事的,只是住在这儿观察几天,不要担心,政府给你们每人安排一个单间,安心住下就好了。工作人员耐心解释。终于,大姐和小孩主动下车,走进自己的房间。

登记造册、分配房间、测量体温、全面消毒,把他们安顿好以后,我松了口气,已是晚上7点多。紧张的半天,不知不觉度过。

2月6日星期四晴

老人连汤都喝光了

第二天,被隔离的张强向我们反映,他70岁的父亲因多次中风,吃不惯盒饭,已经两顿没怎么进食。

听到这个消息,隔离点负责人高峰连忙赶回家中,找来瓦斯炉、调味品、勺子、面食,为老人下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

味道不错,连汤都喝光了!听到张强反馈的这句话,我们都笑了,感觉这是对工作人员最大的肯定。

自此,隔离点每天都为老人开小灶。同志们笑话高峰,从没为亲爸做过饭,这次算是补上了。

2月7日星期五晴

让乡亲们没有后顾之忧

乡亲们渐渐安顿下来,我心里也有底了。坐在大厅前台,楼上哪间房里有小孩,哪间房需要不辣的餐食,谁体温偏高,谁感冒鼻塞,一清二楚。

但打好持久战,只稳住人不行,还要稳住心,让隔离的乡亲们没有后顾之忧。

徐大姐丈夫的工厂要复工,家里车钥匙却被带到了隔离点。驱车20公里,工作人员将消毒后的车钥匙交到徐大姐家人手中。

大家请放心,谁家养的有猪、牛、羊、鸡、狗什么的,都可以讲,我们来想办法。借着送餐时间,我挨个问了一遍,没有一个人反应问题。噫,难道大家现在都不养什么了,还是已经托付给亲朋好友了。不过不要紧,帮大家排队买药的事,是少不了的。

2月8日星期六晴

厨房监管真严格

今天是正月十五,早上6点,安排我去厨房搞监督。高峰要求,食材要有进销台账,对伙食师傅要测体温,餐具要有消毒记录。

吴庆兵师傅有条不紊地翻炒,确保食物做熟,人员、餐具消毒一个都不能漏。7点钟,42份热气腾腾的汤圆、美味可口的小菜、鸡蛋,用快餐盒分装齐整,由食品无菌车送往集中隔离观察点。

隔离点的伙食补贴,每人每天60元。大家采用高温整箱加热后,通过送餐专用电梯无接触运送,交由隔离区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传菜。吃到暖心早餐的乡亲们,在群里刷屏加油、你们辛苦了、感谢医务人员和干部们的付出。大家都明白,此时短暂的分离,是为了今后更温馨长久的相聚。

2月9日星期日晴

看着救护车,大家沉默了

王大哥持续低烧大半天,驻点医务商量后,建议转诊到医院。这是安全屋第一位被转诊的人,看着呼啸而走的救护车,同志们都沉默了。

或许,这也是隔离的意义所在吧。高峰安慰大家,这次的病毒真是太狡猾了,所以只能谨慎隔离14天。

今天的阳光不错,室外气温达到15℃,抬头看一下耀眼的阳光,只希望所有人都能从这里安全回家。

下午两点多,送来两位10岁左右的小朋友,她们父母都在医院隔离,留下曾密切接触的年幼孩子,姐弟被安排住在四楼。

得知她们还没有吃午餐,我们几个人便问他们是想吃煮面条还是泡面?姐姐原本黯然的声音,瞬间染上了一丝喜悦泡面!电话这头,我不禁也笑了:让你们快乐这么简单啊。有我陪伴,你们以后不用害怕!

2月15日星期六小雪

首批群众快要回家了

到今天,一共隔离49人,其中有48人都很健康。

508室的张强最乐观,他们一家8人都住在这里,4天前医院传来消息,他妻子已经治愈,回家了。

政府掏钱,让我们免费吃、免费住,检查身体。张强说,除了不能出去外,别的真挺好。

我安慰大家,只要住够14天,除少数人外,绝大多数肯定要健康回家。即使病了也不要怕,这新冠肺炎绝大多数是能治愈的。

张强等第一批22名乡亲,还有4天可以回家,届时可能还有个欢送会;我们工作人员,将会一直在酒店干到战疫胜利。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还在继续,团结与信心,会让大家凯旋!

抗疫中医护人员的典型事迹篇5

谭青苗:疫情不退战斗不休

护士长,拿套防护装备过来。护士长,这个表格怎么填?2月29日10点30分,黄冈市中医医院综合科里,护士长谭青苗正忙得团团转。

谭青苗是宜昌姑娘,在黄州安家多年。如果没有这场疫情,她本该与父母、年幼的儿女共享天伦。1月21日,她的父母从宜昌来到黄州,准备和她一起过个热闹的新年。不料早在1月19日,谭青苗就已进入市中医医院感染科,回不了家。她的父亲说:你让我来过年,我整个春节都没看到你的人。特殊时期没有办法。她很愧疚地对父亲说。

1月22日晚,谭青苗转战黄冈市惠民医院。那里三层楼住了97名新冠肺炎患者。刚入院的病人还不适应隔离,每天谭青苗都得大着嗓音讲解着隔离知识,没两天嗓子都哑了。护理部主任周祥想法找来扩音喇叭,这才让她的嗓子轻松了点。每天的隔离知识讲解与安抚,让病人们慢慢接受了不能出门的治疗生活。

特殊时期又正值春节,保洁工人和护工都不好找,谭青苗就与另一名护士长承担了整个三层楼的所有垃圾清运工作。每次做完清洁,两人的衣服都是从里湿到外。这些垃圾处理不好,容易造成污染源。谭青苗说,就算找到清洁工人,她们也是会跟着清洁工人,指导他们做好防护:毕竟我们也要为他们的生命安全负责。

1月29日晚11点30分,有8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转运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本该跟车的护士因不适应负压车无法跟车。谭青苗当即顶上,一直到1月30日凌晨4点左右才转运完成。在凌晨2点左右,一名70多岁的婆婆被抬上车,婆婆担忧地问:我是不是好不了?谭青苗握着婆婆的手,说:别担心,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医疗条件很好,您一定会好起来的。婆婆却说:姑娘,你看起来好累,你睡会儿。

谭青苗一回想起此事,就抑制不住感动,她说:我一定要坚持战斗到最后,为这样可爱的人尽一份力。

抗疫中医护人员的典型事迹篇6

延迟婚礼主动请缨上抗疫一线

普外科90后护士陈xx,原定正月初十结婚,为了坚守一线抗击疫情,她主动推迟婚期,从正月初七开始便投入隔离病房紧张的工作中,同战友们并肩作战。作为年轻的护士,她说,进入隔离病房之前,我们都接受了严格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接诊、检查、治疗及自我防护等一系列相关救治流程专业培训。当问及家人的态度时,姑娘腼腆着说到:我的家人也很理解我,既然医院需要我,定当不辱使命、坚守岗位。我和家人共同商量把婚期延迟,等这场战役结束,再来准备做最美的新娘。

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xx护士因为长期戴口罩,鼻梁、耳背的皮肤都被压烂了,反复的洗手、消毒使他们的双手都开始皴裂,因为穿防护服如厕不便,她们甚至都不敢多喝水;同时进入感染科的xx大夫的妻子也是医院妇产科的一名护士,因为工作两个小孩也只能留给年迈的父母照看了;李xx结婚不到十天就放弃婚假,到感染病区工作……

当前xx县人民医院隔离病房共有3名患者,其中1例为通渭县第1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其余2例均为医学观察患者。目前,3名患者病情平稳。

新春佳节,本是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日子,疫情无情人有情,正是有无数医护人员坚守在抗疫防疫一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才多了一份保障。

抗疫中医护人员的典型事迹6篇相关文章:

抗疫90后优秀青年事迹6篇

2023优秀护士抗疫事迹6篇

女民警抗疫先进事迹材料6篇

2023年抗疫护士个人先进事迹6篇

抗疫优秀事迹学习心得6篇

疫情的医护人员事迹6篇

道德模范典型事迹8篇

师德典型优秀事迹7篇

个人典型事迹材料范文8篇

美德少年典型事迹7篇

抗疫中医护人员的典型事迹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5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