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用筷子教案8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制定完善的教案需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进行个性化的调整,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用筷子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用筷子教案8篇

幼儿用筷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让幼儿了解筷子的种类和作用,知道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

学习使用筷子,做到拿筷子姿势正确,能挑、拨、夹东西。

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重点:

认识筷子的特点和作用,了解不同材料的筷子。

活动难点:

学会正确地使用筷子。

活动准备:

收集废旧的一次性筷子若干,并涂上颜色,幼儿每人一双。

每组幼儿的桌子上摆放破璃球、杏(话梅)核、小纸团、玉米粒等,供幼儿练习拿筷子夹东西。

几种常见的筷子(竹筷、木筷、铁筷、塑料筷、不锈钢筷等)。

活动过程

猜谜语,引出筷子:

“兄弟俩,一样长,是咸还是淡,它们先来尝。引导幼儿猜出谜底后,教师出示各种筷子。引导幼儿观察筷子,了解筷子的特点、制作材料和作用,并提出问题。

筷子是什么样子的?(先引导幼儿回答后,老师小结:筷子像两根小棍儿,上边粗、下边细,上面是方的、下面是圆的,有的筷子上下都是圆的,筷子的表面很光滑)

老师这里有几种筷子?(有木筷、竹筷、塑料筷、铁筷等,筷子的颜色也各不相同)

这些筷子是干什么用的?(先引导幼儿回答后,老师小结:木筷、竹筷、塑料筷、不锈钢筷是人们吃饭用的,铁筷子一般是帮助人们夹一些如蜂窝煤、焦炭等比较烫的物品,长的木筷或竹筷大多用来夹刚炸好的油条,以免烫伤)为什么吃饭用筷子更好?(幼儿回答,老师小结:筷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长期使用筷子吃饭,能锻炼手指关节,使手部活动灵活,并能开发智力。外国人吃饭一般都用刀、叉等)

启发幼儿联想。你还见过或知道有什么样的筷子?(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小结: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悠久,所以筷子的种类也比较多,有一些筷子比较名贵和讲究,如过去皇宫里使用的象牙筷、骨筷、银筷等,现在已陈列在博物馆保存,供人们欣赏)出示一次性筷子,让幼儿了解一次性筷子虽然使用比较方便、卫生,但为了保护树木,国家已禁止生产一次性筷子。并让幼儿想一想,一次性筷子用完后还可以做什么用?(练习夹东西、拼摆图形、涂上颜色做筷子操、回收造纸等)

老师讲解用筷子的方法,并示范:两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大拇指在连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两根筷子中间,无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下面。幼儿练习拿筷子:每个幼儿用右手拿一双筷子,按老师讲解的方法学拿筷子,练习用筷子夹、挑、拨桌上准备的东西,比一比谁夹得

多、夹得快。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并启发幼儿说一说,什么东西好夹?什么东西不好夹?为什么?是拿筷子的上面好夹?还是拿下面好夹?为什么?(玻璃球和玉米粒等因为光滑且小难夹,杏核和小纸团有棱角好夹)

引导幼儿讨论:哪种筷子好用?为什么?(竹筷、木筷好用,因为竹筷、木筷不滑,好夹东西)用筷子吃饭时应注意什么?(不咬筷子、不用筷子击桌子、击碗,不拿筷子玩等)

活动反思:

通过猜谜语,引起了幼儿观察筷子的兴趣,认识了筷子的特点、种类及什么情况下使用筷子,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拿筷子的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85%的幼儿基本学会了拿筷子,会用筷子,同时也发展了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针对案例中的讲述和练习的环节,教师的观察应该放在活动上,而前面的讲述,则以引导式的评价为主,引导幼儿一点一点了解筷子的历史。最后在活动时,教师要观察幼儿的操作,及时指导,并及时评价,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劲头。当然,活动结束后,教师不要忘记鼓励性的评价。

幼儿用筷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筷子,体验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每组一个小筐子内放薯条、小馒头、彩虹糖。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我在一开始就直接出示筷子引入,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学习情绪,并介绍它的来源和用途,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2、学习活动。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标准,因此,我在幼儿第一次练习前,我没有强调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让幼儿练习自由练习,让幼儿带着疑问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然后教师再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3、实践活动。

学习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在这环节里我为幼儿提供了薯条,小馒头、彩虹糖,让他们通过夹薯条,小馒头、彩虹糖来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落实了第二个目标,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最后是小结使用筷子的好处。

活动前组织谈话活动:说说筷子的作用并介绍筷子的来历。(筷子最大的用处是作为餐具供大家使用,筷子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明的。)在实践活动后组织讨论:为什么某某小朋友能迅速地用筷子夹起食物,某某小朋友食物夹得很慢?他是怎么拿筷子的?结论:要用正确的姿势拿筷子、夹食物时先要张开筷子,夹住食物后要夹紧。

最后可和筷子做游戏

1、将幼儿分成5组,在规定的时间里看谁玻璃弹珠夹得多。

2、每组评出夹得最多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平时多练习使用筷子。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使筷子,还增强了自己要动手的勇气和信心,使幼儿在比赛中增强了动手的乐趣和会用筷子的自豪感。

幼儿用筷子教案篇3

活动名称:

我会用筷子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用途,指导筷子是由中国人发明的。

2、尝试使用筷子,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3、知道用筷子的礼仪,懂得文明进餐。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双筷子一个小碟子

2、每组一盘核桃壳、桃核等物品。

3、筷子图片、用筷子的视频教学。

活动过程:

1、出示筷子,调动幼儿情绪,了解筷子的由来和筷子的种类。

2、幼儿动手模筷子,,观察筷子的特点,发现两根筷子一样长,有一头粗一头细。

3、视频播放筷子正确使用方法。

第一步:先拿起一根筷子,用虎口压紧,并用无名指托住,放到无名指上。

第二步:拿起第二根筷子,放到中指上,并用大拇指、食指捏住筷子固定。

第三步:用大拇指、食指、中指移动上面的一根筷子进行张开、夹取的动作。

4、幼儿练习用筷子夹取的动作。

5、出示用筷子进餐图片,让幼儿知道用筷子的礼仪,懂得文明进餐。

幼儿用筷子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学习正确使用筷子。

二、活动准备:

小木块、小布包子、饺子、雪花片、玻璃球、黄豆等。

三、活动过程:

1.谜语,引出活动内容。

谜语:"兄弟俩,一样长,是咸是淡它们先来尝。"请幼儿猜猜谜底是什么,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2.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筷子,讲解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

(2)幼儿每人一双筷子,尝试练习。

教师为每组幼儿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布包子、小木块、玻璃球、黄豆等材料,请幼儿练习夹物。

3.巩固游戏"谁夹得准又快"。

游戏一:拨木珠

玩法:每个小朋友一双筷子、一个盘子、小布包子、一个大盆。教师发出指后,请幼儿迅速用夹的方法从大盆中夹取包子,以夹得最多的幼儿为胜。

小结:使用筷子夹取软的东西时,手指配合要好。大拇指往下压,食指、中指管一根筷子,无名指负责另一根筷子。五指力量要平衡,太紧太松都不利于使用。

游戏二:看谁夹得快又准

玩法:出示小木块、雪花片、黄豆等、请幼儿分别尝试夹取,多者为胜。

小结:请幼儿说说,夹不同的东西时,感觉有什么不同?谁用得最好?激发进一步提高的愿望。

4.延伸活动:

(1)请家长配合,鼓励幼儿在家就餐时坚持使用筷子。

(2)在进餐时进一步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筷子。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使筷子,还增强了自己要动手的勇气和信心,使幼儿在比赛中增强了动手的乐趣和会用筷子的自豪感。

幼儿用筷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图案的不同,会配对并按颜色分类。

2、在游戏中,尝试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并会分享食物。

3、体验使用筷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图案的筷子。

2、四种颜色的插筷筒。

3、各种水果切成块。

4、筷子若干,四个插筷筒。

5、电脑下载的音乐《开汽车》《苹果丰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师:

今天有位客人来我们班,看看是谁呀?

(请一位老师扮鸡妈妈出场)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但是我遇到困难了,我家的筷子走散了,你们帮帮我,好吗?

二、学习配对

1、师:我们来帮鸡妈妈找找看。(幼儿左右找筷子)

2、幼儿活动――配对。

3、"xxx,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小结: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三、玩一玩:筷子游戏。

1、全体幼儿听着音乐玩筷子打节奏师:筷子能够发出声音呢,我们来为音乐伴奏吧。

2、变一变。

师:筷子还变出东西呢。你们看老师变成了小兔。边说"筷子筷子变小兔"边把筷子放在头上变成小兔的耳朵,我们一起来变一变。

四、学习使用筷子

1、师:那你们知道筷子还有什么用吗?

2、小结:对了,筷子还可以夹东西吃。筷子是一种餐具,是我们中国最早发明的。你会用筷子吗?

3、幼儿自由学习

4、边念儿歌边学习用筷子。

(小小筷子两根棒,手握中间对对齐,张开嘴巴夹夹紧,阿呜阿呜吃个饱。)

5、我们再来试一试。

五、学习分类

1、师:筷子玩累了,我们送它回家吧?那你知道筷子的家在哪里吗?

2、(出示插筷筒)你们看,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们有什么不同啊?(颜色)这个是什么颜色啊?那这个呢?

3、幼儿活动――分类。

4、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

教师小结:

六、水果大餐

1、师:我们开着汽车把筷子送给鸡妈妈吧!

2、鸡妈妈:你们帮我找到了走散的筷子,为了谢谢你们,我就请你们吃水果大餐,好不好?

3、今天我要请你们吃的是筷子水果大餐,所以你们一定要用筷子夹,千万不能用小手抓。

5、你也可以把水果夹给客人老师吃。

6、跟鸡妈妈再见。

幼儿用筷子教案篇6

内容与要求:

1、让小朋友练习使用筷子,做到持筷姿势正确,能挑、拨夹

2、发展小朋友手和腕的协调能力

3、学打二拍子的节奏

活动准备:

1、筷子每人一双,小篮、花生、蚕豆、纸条

2、玩具奥特曼面具一个

1、音乐磁带(录有明快的两拍子音乐)

活动过程:

1、请大一班一幼儿以扮演“奥特曼”形象出现,幼儿互学正确持筷姿势

我是奥特曼宝宝,我已经学会了很多的本领,可是我还没学会拿筷子吃饭,真难为情!我想请大一班小朋友教教我好吗?

鼓励个别会拿筷子的幼儿来演示持筷姿势,并说说是怎样使用,五个手指是怎样分工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解,对于孩子的不同讲法都给予适当的肯定)

奥特曼宝宝,你学会了吗?

原来拿筷子不简单啊,我会回家好好练习的,谢谢小朋友们!(“奥特曼”与小朋友再见)

教师再次强调讲解正确持筷姿势

请会拿筷子的个别幼儿,与老师一起巡回指导并及时纠正不正确动作。

2、筷子做运动

小朋友们真能干,可是只学会拿筷子还不够,我们要让筷子动起来。

出示桌面上准备好的材料:一盘花生,一盘蚕豆,一盘纸条。请幼儿用筷子想各种办法,把盘子里的东西用筷子弄到篮子里。

待盘子物品取完,请幼儿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物品弄到篮子里的。出示备用的材料,请幼儿演示自己的方法。演示过程中强调挑、拨、夹动作要领,同时肯定幼儿的创新的动作。

3、分类活动

请幼儿将篮子里混合的三种物品再用筷子挑、拨、夹等动作将它们分开至三个盘子里。

4、筷子唱歌

我们的筷子还会唱歌呢。请拿起你的筷子敲一敲。

师幼一起有节奏地敲击筷子,感受筷子被敲击的声音。播放音乐,听音乐有节奏地敲击筷子,也可互相敲击,也可敲击桌子等其他物品,感受不同声音带来的乐趣。

幼儿用筷子教案篇7

活动目标

认知筷子,知道筷子是中国人使用的餐具;学会正确使用餐具,养成独立进餐的好习惯。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筷子的特征。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筷子。

教学难点:养成独立进餐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准备一双吃饭用的筷子。

2、带壳的花生、小石块、纸团等。

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

二、猜谜语。

1、说动物谜语,指名幼儿猜。

2、说餐具谜语,指名幼儿猜。

三、出示筷子,学习使用筷子。

1、提问:这是什么?谁能给老师说说它有什么用?

2、强调筷子的重要性,知道它要比勺子方便的多。

3、提问:小朋友们会正确使用筷子吗?指名幼儿上讲台演示。

4、教师示范筷子的正确用法。

(1)请小朋友伸出右手,分别找出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2)教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边说边示范)

5、发筷子,教师说方法,幼儿练习。

6、指名幼儿上讲台演示,教师及时指正。

四、练习用筷子夹各种物品:

五、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1、通过活动,让幼儿认知了筷子,知道筷子是中国人使用的餐具,学会正确使用餐具,养成独立进餐的好习惯。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能听从老师引导,主动参与活动,配合老师完成本次活动,使得整个活动顺利进行。幼儿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得到发展,激发幼儿独立进餐的兴趣。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由于平日注重经常性与家长沟通,对我们班幼儿的年龄结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全面了解,因此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所以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在活动中个别幼儿不能完全理解教师指令,我亲自到身边进行师范和指导,而大部分幼儿都能配合老师的指令进行活动。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

整个活动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对一些动作协调性较差的幼儿来说难度较大,参与热情度不高,影响了互动效果,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幼儿的状况,尽量让所有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仔细考虑各个环节,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幼儿的状况,对一些发展程度较低的幼儿适时降低难度,尽量让所有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幼儿用筷子教案篇8

设计意图:

瓶子在宝宝的生活中多处可见,我们常见到宝宝抱瓶子、滚瓶子、推瓶子、踢瓶子、等,他们对用各式各样的瓶子玩游戏青睐有加。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我挖掘了瓶子对宝宝的教育价值和潜能,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知识经验,感受玩瓶子所带来的乐趣。

2让幼儿乐于参与操作游戏等活动,能大方地与同和老师交往,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活动准备:

1音乐:歌曲《照镜子》《大猫和小猫》《小老鼠和小花猫》。

2各种透明瓶子人手1个,瓶盖上贴2~4个五角星,玉米、蚕豆、花生等自然物若干。

3粘贴"老鼠"用的眼睛、胡子、尾巴。

4小猫胸饰每人1个。

活动过程:

(一)瓶子操。

1宝宝扮小猫随《照镜子》音乐抱着瓶子(没有瓶盖)做操:变高、变矮、变胖、变瘦。2宝宝们互相比较瓶子的大小、高矮、胖瘦、长短。(二)盖瓶盖1世无双请宝宝仔细看看瓶子上缺了什么?并进一步引导宝宝认识瓶盖的各种颜色(红黄绿蓝白黑)。

2要求宝宝给自己的瓶子找个合适的瓶盖。

3数数瓶盖上点子的多少,并互相比较多与少。

4喂瓶娃娃吃东西,引导能力强的宝宝注意将五角星与食物数量相匹配。

(三)瓶乐会

1餐让瓶子来唱歌:宝宝摇晃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初步感受用力大小与声音大小的关系。

2演唱歌曲《大猫和小猫》,并用瓶子乐器演奏,提醒宝宝用力的大小要与歌词相匹配。

(四)瓶老鼠

1提问:小猫喜欢吃什么?

2观察瓶老鼠:引导宝宝用好听的语言描述老鼠的眼睛胡子和尾巴,如尖尖的圆溜溜的等。

3制作瓶老鼠:在瓶子上粘贴眼睛胡子和尾巴。

4音乐游戏"猫捉老鼠":把瓶子口的线拉开,宝宝牵着线走听到猫来了,快速逃跑。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是可继续玩这个游戏。

2鼓励幼儿玩出更多有关瓶子的游戏,如"绕瓶子""赶瓶子"等。活动反思:

瓶子是宝宝喜欢的东西,宝宝对瓶子可以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宝宝眼里,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我针对儿童这个特点展开了活动。我为宝宝准备了充足的学具,让宝宝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表达,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从本次活动中可以看出,宝宝是不断地在动中学,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

幼儿用筷子教案8篇相关文章:

健康教案幼儿园教案8篇

幼儿生活教案教案8篇

教案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8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安全教案优质8篇

幼儿园教案美术教案最新8篇

幼儿园教案美术教案精选8篇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开学第一课教案8篇

幼儿安全工作计划2023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

幼儿安全工作计划2023幼儿园大班教案最新8篇

幼儿安全工作计划2023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8篇

幼儿用筷子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