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故事的教案推荐5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应在教案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和环节,教案应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资源整合,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画故事的教案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画故事的教案推荐5篇

画故事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在集体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成长的快乐和自豪。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通过游戏,阅读感知和理解散文意境。

3、感受散文中有趣的情景,学说短句:“长啊长,长大了!”

活动准备:

1、自制挂图《熊宝宝的小芽芽》。

2、磁带《熊宝宝的小芽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组织幼儿玩游戏“长高了”

1、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变成小树,大家边说“长啊长,长大了”,边将自己的身体由蹲着变站着的姿势。

2、教师引导幼儿自己感受成长的过程。

3、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任何一种可以由小变大的植物。

4、鼓励幼儿随教师一起说短句:长啊长,长大了!

二、师幼朗诵散文,感受散文中有趣的情景。

1、教师朗诵散文,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文中描述的情景。

2、教师再次朗诵,引导幼儿观察挂图。

3、引导幼儿感知故事名称,学习词语“小芽、长大”。

三、完整倾听散文,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参与活动。

1、引导幼儿边看幼儿用书边朗诵散文。

2、当朗诵到“长啊长,长大了!会不会长出xx?”时,教师有意识拉长声音,启发幼儿参与朗诵。

3、教师用夸张的动作表现散文中重复的部分,引导幼儿集体朗诵散文。

四、集体完整欣赏散文。

活动延伸:

餐前活动时,配合音乐继续组织幼儿欣赏散文。

画故事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2、了解故事情节,探究魔鬼的本性。

3、懂得人的智慧一定能战胜魔鬼,正义一定能战胜邪恶的道理。

4、根据民间故事情节曲折、想象丰富的特点,大胆设计符合情节发展的不同故事结局,培养创新精神。

5、培养探究、合作的精神,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认识魔鬼的本质,懂得运用人的智慧战胜魔鬼、战胜邪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想

每组发一张白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张魔鬼的形象图,并简要说明。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对魔鬼的了解认识的程度。然后通过课文有关描写魔鬼外形的录音,引入课文,告诉学生仅从外形来认识魔鬼是不全面的,再引导学生通过研读课文,正确认识魔鬼的吃人本质,然后通过设计与课文不同的故事结局,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并深入体会人的智慧一定能战胜魔鬼,正义一定能战胜邪恶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常识学习

1、题目解说。

2、 《一千零一夜》简介。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包括寓言、童话、冒险故事、名人轶事等,主要反映中古时期阿拉伯和亚洲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

二、学习课文

1、初探魔鬼形象:每组发一张白纸,大家商量一下,请小组中画画高手,用简单的几笔勾画一下同学们心目中的魔鬼形象(三分钟完成),由组长展示成果,并简单说说魔鬼是怎么样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渔夫的故事》里也有一个可怕的魔鬼。课文选自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是一篇外国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一般情节曲折,想象丰富,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

现在,让我们先认识一下这个可怕的魔鬼。翻开书172页第二自然段,听课文有关描写魔鬼外形的录音。

2、深探魔鬼本质:课文中的魔鬼和同学们心目中的魔鬼一样,可怕凶恶。可是我们仅仅只从魔鬼的外形来认识魔鬼是不全面的,下面我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魔鬼的本来面目。

结合注解,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研读课文1--15小节,谈谈你对魔鬼的新的认识,并能在课文中找依据,特别是从课文渔夫与魔鬼的对话中看魔鬼的本来面目。

先小组内讨论交流,由组长执笔整理,再在班级里交流。

3、再探伏魔方法:魔鬼是十分的凶残狡猾的,那么这场渔夫与魔鬼的`斗争,结局会如何呢?

指名朗读课文16--25小节,其他同学看课文,然后说说渔夫是怎样战胜魔鬼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课文的结局编得很精彩,但我觉得同学们很聪明,创新能力很强,完全有可能编一个同样精彩,和课文不同的故事结尾。请每个小组同学紧接着15小节开始,根据民间故事情节曲折,想象丰富的特点,大胆想象,给故事另外编一个合乎情理的结尾,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

由组长展示小组设计成果,并说明理由。

同学们能不能就刚才几位同学的设计比较一下,看哪个结尾好,哪个更合乎故事情节的发展,请试作评价。

三、阅读练习、探究

1、如果魔鬼在前三个世纪被救起,会兑现他的许诺吗?

2、渔夫和魔鬼都要求对方说的简短些,这表现了他们什么心理?

3、课后练习三:你认为原结尾是保留好呢还是删去好?

四、品味积累(课后)

附:

?渔夫故事》教案设计说明

这堂课,我采取了三点主要策略:

1、找准教学的起点。

找准教学的起点,这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教学起点过低或过高,必定会导致你的教学失效。《渔夫的故事》是一篇民间故事,故事情节,语言方面并不难,故事的两个角色中,渔夫的形象也好理解,主要是对魔鬼的形象的认识,学生可能不全面、有疑惑、或甚至错误。所以我这堂课就以研究魔鬼这个形象作为学生学习探究的主要内容。

学生对魔鬼的认识往往是表面的,片面的。因此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给魔鬼画像,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研读从外形到本质来进一步认识魔鬼,最后通过故事结局的亲自设计认识魔鬼是可以被人所战胜的。这样找准了教学起点,教材的处理、教学思路也就清楚了。

2、融入探究性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堂课的教学融入了探究性教学的思想,尝试探究性教学模式在民间故事这类题裁课文的教学中的运用。

这堂课,为学生设置了探究魔鬼形象的,从外形、本质和可以被战胜三个层面引导学生认识探究魔鬼的本来面目。由魔鬼的外形引发学生探究魔鬼本质欲望,由魔鬼的凶残狡猾引发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智慧去战胜魔鬼,这样不断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不断探究的热情。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对问题形成解释,在小组中充分表达交流评议,再在班级中展示交流评议,所以这堂课是以魔鬼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来组织教学的。

由于课堂引入了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的空间、发表个人意见和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所以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活跃,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

这节课主要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四人小组中,学生讨论魔鬼怎样画,魔鬼本质是什么,故事结局如何设计时,分工合作,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每位同学获得发表意见,展示才能,评价别人的机会。所以课堂真正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渔夫的故事》练习题

⊙收获平台

一、联系上下文,在横线翻译文言句子。

(1)如是者数日。

(2)一之已甚岂可再乎?

二、模拟声音的词叫拟声词,恰当运用它进行描写会产生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请你找出文中的拟声词,体会它的表达效果,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

三、作者对猫的感情态度有时明确说明,有时蕴涵在叙述描写中,请你找出有关的关键词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

四、有感情有意味地朗读经典文字,可以感受到它的一些难以言传的妙处,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也是获得语文学习之快乐的途径之一。请你阅读下面文字,或找老师或找同学或到网上去找朗诵爱好者讨论如何处理,朗诵效果会更好。然后朗诵几遍,以娱乐自己,感染别人。

厨师对于捉到的猫向来执法如山,不稍宽假,我看了猫的那副可怜相直为她缓颊。结果是从轻发落予以开释,但是厨师坚持不能不稍予膺惩,即在猫身上原来的铁丝上系一只空罐头,开启街门放它一条生路。只见猫一溜烟似的唏哩哗喇的拖着罐头绝尘而去,像是新婚夫妇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跑得愈快,罐头响声愈大,猫受惊乃跑得更快,惊动了好几条野狗在后面追赶,黄尘滚滚,一瞬间出了巷口往北而去。它以后的遭遇如何我不知道,我心想她吃了这个苦头以后绝对不会再光顾我的书房。窗户纸重新糊好,我准备高枕而眠。

《渔夫的故事》同步练习

⊙收获平台

一、边阅读文中对魔鬼的外貌描写的语句,边用铅笔绘画,体会特点。

堡垒似的头颅,铁叉似的手臂,桅杆似的腿杆,山洞似的大嘴,石块似的牙齿,喇叭似的鼻孔,灯笼似的眼睛,奇形怪状,非常丑陋凶恶。

1、描写的顺序有什么特点?

答:

2、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比喻句说说表达的效果。

答:

二、揣摩下列语句,你觉得分别用怎样的语气朗读最合适。

1、“我有什么罪过?”渔夫问道,“你要这样报答我?”

答:

2、“好倒霉啊,”渔夫叫道,“碰上我来解救你!是我救了你的命啊!”

答:

3、“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这正是老话说的‘恩将仇报’了!”

答:

4、这时候渔夫想道:“你这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胜过你的妖气。”于是对魔鬼说:“你决心要杀我吗?”

答:

画故事的教案篇3

设计意图:

这个童话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这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令任荡气回肠的友情。整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没有华丽的词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略去了鸟儿的大量的心理描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在平淡的语言中有一种深挚透明的美。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真挚情感。

2、萌生爱护树木的愿望。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看图讨论。

(1)出示挂图最后一幅:小鸟看着火光,流下泪水。

(2)你看到了什么?小鸟怎么了?

(3)小鸟为什么流泪呢?

2、欣赏故事。

(1)完整地欣赏故事。

(2)故事里的`小鸟和谁是好朋友?

(3)小鸟回来时,大树变成了什么?

3、理解故事。

(1)逐幅出示挂图,讲述故事。

(2)小鸟为什么和大树是好朋友?小鸟离开大树时,大树说了什么?小鸟怎么说?

(3)春天,小鸟回来时看到了什么?树桩告诉小鸟大树到哪儿去了?

(4)工厂的大门告诉小鸟大树变成了什么?

(5)小姑娘又告诉了小鸟什么?

(6)最后小鸟找到大树了吗?大树变成了什么?

4、谈话:和树做朋友。

(1)小鸟为什么哭?你喜欢大树吗?为什么?

(2)大树不仅是小鸟的好朋友,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树木。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画故事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野猫的性格特征和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

2、发现并能纠正故事中野猫所犯的错误,训练逆向思维和判断能力。

3、增进对城市认识和喜爱。

活动准备:

1、幼儿对我们的城市有一定的认识。

2、多媒体课件《野猫的城市》。

3、图片:野猫、斑马、小鹿、花奶牛、大河马;磁铁。

4、句字卡片:城市是一个很疼的地方;城市是一个很痒的地方;城市是一个很羞的地方。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熟悉、理解故事内容,从而发现故事中野猫犯的错误。

活动难点:

启发幼儿纠正故事中的错误,训练幼儿逆向思维和判断能力。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引出活动。

教师导语:小朋友你们见过猫吗?(见过)老师这里也有一只猫。我们用掌声把它请出来好吗?问候。大家好!我可不是一只普通的猫,是一只生活在城里的野猫,是一只会说话的野猫。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提问:

1、出示图片一提问:

过渡语:你们瞧图片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呀!小动物们都会问野猫什么问题呢?(个别动物提问,河马问什么问题呢?)动物们围着野猫问长问短,问城市哪里有好玩的,哪里有好吃的。有谁能告诉我“问长问短”是什么意思?(就是问这问那,表示对城市的好奇.)野猫可得意了,晃着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皱着眉头说:“城市太大了,我们怎能用嘴巴讲的清楚呢?让我来比划给你们看吧。

2、出示图二提问:

过渡语:你们瞧野猫会用什么东西来比划城市?(斑马)师:你们看看野猫会用斑马来比划城市的.什么呢?(斑马线)师:它会怎样去比划呢?(动物们从它身上踩过)师:小动物从斑马身上走过去,那斑马会有什么感觉呢?斑马会怎么说呢?(出示文字)老师小结:城市是有斑马线的地方,人们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3、出示图片三提问:

过渡语:野猫拍了拍脑袋说:城市是一个很大的地方,那它又会用什么来比划城市呢?那我们来瞧一瞧,(出示图片三)师:有谁呀?那花奶牛身上的图案像什么呢?(图片、地图)野猫在花奶牛身上画来画去,奶牛的感觉是什么样的?(痒,出示文字)(请幼儿互相指一下身体的部位,来感觉一下。)老师小结:城市有规划图,按规划建设城市,方便人们的生活,人们生活得很快乐。

4、出示图片四提问:

过渡语:野猫想了想说,城市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哪里呢?

(1)野猫说城市里有抽水马桶,对?

(2)河马说城市是个不知羞的地方,对吗?

(3)为什么动物们说城市是个不知羞的地方?

老师小结:城市里有抽水马桶,人们不随地大小便,是个讲卫生讲文明的地方。

三、完整欣赏故事一遍,进一步熟悉故事的内容。

师:我们的城市真的是一个很疼、很痒、很羞的地方吗?师:野猫比划的城市恰当吗?老师引导幼儿共同小结:故事中的野猫有点自以为是,用了自己以为很正确的比喻,来比划城市,因为它讲述比喻得不清楚,所以让森林里的动物觉得城市是一个很疼、很痒、很重的地方,动物们都不喜欢野猫的城市了。其实我们的城市是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是一个先进的城市。

四、拓展延伸:

有一天,城里来了一辆汽车,从车上下来许多小朋友,假如是你从那辆汽车上下来,你会怎样介绍我们的城市?(出示课件)

五、总结:

我们的城市是旅游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希望小朋友们都用恰当的比喻向别人介绍我们的城市。

活动反思:

在活动目标的指引下,我做到了充分备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以下几方面值得肯定:

第一,教师的情绪饱满,态度积极,始终以微笑的面容对待孩子,无形中给孩子一种精神的鼓舞,因此孩子们能充分施展自己,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与老师分享,一种积极互动式的良好师生关系奠定了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第二,教师语言简练,声音甜美,充分发挥了语言课的特点。教师能通过自身的示范,给孩子的语言起示范引导作用。同时,老师能对幼儿的回答作出应答,不断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因此孩子们思维活跃,踊跃发言,达到了语言课的目标:想说、敢说、有机会说。

第三,此活动教师物质准备充分,挂图色彩精美、精致,动物图片逼真,因此老师操作起来非常吸引幼儿,所以他们听得很仔细。课件动画也很有特色,在课件的引导下,幼儿更积极地思考问题,又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四,活动设计难度层层递进,符合幼儿认识事物的规律。各个环节环环相扣,非常有层次性、条理性。当讲第一遍故事时,能让幼儿记住故事的名字及故事中的人物。当看课件时能更深一层的提出问题。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解决一个个问题,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加强,发展了幼儿连贯的语言。

第五,老师能将抛出的问题想办法引导幼儿理解、回答。在引导幼儿回答“野猫的城市里有什么?斑马、花奶牛、河马分别说城市是什么样的?”时,老师进行很流畅,主要是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孩子们自始至终是活动的主体,这也充分看出教师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幼儿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给孩子们以正确的概念。

第六,把童话故事迁移到我们所生活的城市,让幼儿从观察身边的城市做起,爱我家乡、爱我中华,情感目标得到再次升华。

画故事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会读课文中的4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窟窿”“叼”等字。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亡羊补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 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说说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二) 揭题解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亡羊补牢》。

2、你知道每个字的意思了吗?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导理解题意。

二、初读感知

1、 自学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哪些句子写“亡羊”,哪些句子写“补牢”?

2、 交流:课文讲那个牧羊人丢了几次羊?

l 找出第一次发现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 板书:发现

指导:读准多音字“圈”,范写“窿”提示第11笔,“叼”的最后一笔是什么?

l 找出第二次发现又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 板书:发现

再次书写“窟窿”和“叼”

3、找出牧羊人“补牢”的句子。 板书:赶快 没丢过

4、讲故事大意:用上“发现…… 发现……赶快没丢过……”

三、体会寓意

(一)、抓“劝”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邻居曾经怎样劝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劝”和“说”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劝”指发现别人的问题,让别人改正)

3、练读对话。如果说第一次丢羊是个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图说话,看到牧羊人使劲地修补羊圈,这回街坊们在说什么?

( 如果…… 幸亏……)

5、小结:牧羊人不听劝告,继续丢羊,听了劝告,不再丢羊。可见,做错了事听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劝”展开,理解寓意

1、教师用白话讲《战国策》庄辛劝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古时候的一个“劝告”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个叫庄辛的大臣发现楚王整天不理朝政,东游西荡的。庄辛很担心,对楚王说: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楚国必将灭亡。楚王不听,结果5个月以后,秦国兵打进来了,楚王吓得没了办法,连忙请庄辛出主意,庄辛说了很多话,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理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的意思

听了故事,你说楚王丢羊了吗?那么庄辛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亡羊”其实指?——有了错误 “补牢”呢?——及时补救 未为迟也——还不算迟。

楚王听了庄辛的话,立即改正了错误,终于是使楚国免遭了这次灾难。

(三)、顺“劝”回归,学讲故事

1、一个小小故事的改变了楚王,改变了楚国的命运,可见这个故事多么有意义,你们愿意把它讲下来吗?

2、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为什么?(讲给有缺点必须改正的人听,讲给自己听,多想想自己的缺点,争取改正。)

四: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讲故事

教学设想与反思: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学习寓言的一个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对故事内容的学习懂得寓言所包含的寓意,从而给学生一些做人的启示。因此,教学中必须考虑寓言的特点以及学习寓言的方法。由于寓言的题目往往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从解题入手梳理课文,从而避免了在内容上打转,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习字、读文,拓展运用,这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工作。寓意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能直白的告知。因此,本课教学,以“劝”为切入口,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深切的感悟,将学习文本与追本溯源,学习语言与生活运用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故事所告诉我们道理,并自觉地将它运用到生活中,最终根植于自己的心灵世界。

35分钟来来去匆匆,还应留出时间让学生又动笔写字的事件。

画故事的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

画毛毛虫的教案8篇

画影子的教案8篇

画毛毛虫的教案参考6篇

有趣的石头画教案7篇

画影子的教案模板8篇

有趣的画教案优质7篇

有趣的画教案8篇

牛的故事作文推荐5篇

春天的画美术教案6篇

小班画西瓜的美术教案6篇

画故事的教案推荐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