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功的教案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教案是需要教师进行反思和评估,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24节气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24节气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清明节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节幼儿园都会组织小朋友们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悼念我们那些未曾谋面的英雄前辈,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没有他们的珍贵付出,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重大意义,让孩子们记住清明节的具体时间。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图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要请幼儿再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中都看到了什么呢?他们在干什么呢?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看图片,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师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
4.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幼儿园24节气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活动内容:
1、综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学:白天短、黑夜长
3、让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包饺子、喝冬酿酒、吃馄饨忆西施等,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附儿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馄饨,北方饺;
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祖宗,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幼儿园24节气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了解小雪节气的由来,包括小雪的时间以及文化
2、通过科学实验,让大家在动手动脑中加深对节气的印象
活动安排
小雪节气相关儿歌、风俗、科学知识
儿歌:
小雪到,小雪到,天寒地冻开始了。
冷风吹,雪花飘,山川树木尽萧条。
穿厚衣,戴厚帽,加强锻炼身体好。
小雪问答知多少?
(1)小雪节气的时间?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寒气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是“小雪”节气的原本之意。节气小雪与天气预报中小雪不是同一概念,节气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一个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2)小雪节气有哪些风俗?
民间有“冬腊风腌”的习俗。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在南方还有吃糍粑的`习俗,是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
(3)小雪节气意味着天冷了,要开始下雪了,那雪是怎么形成的呢?
地球上的水是不断循环的,阳光蒸发陆地、大海、动物、植物里的水,形成水蒸气到空中,水与灰尘凝结聚拢,受重力开始下落,通过降雨回到地面。当气温足够低时,则会以雪的形式落下。雪其实是一个个固体小冰晶组成的,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雪花冰晶。
(4)雪的科学知识拓展
a、雪具有保温性
俗话说的“瑞雪兆丰年”,就是指雪能够像被子一样覆盖在大地上,有效防止土壤中的热量过快地散发到空气中。
b、下雪后,为什么有时候在枯草上堆积,而水泥路上却没有积雪?
当地面温度低于0度时,雪落在地面上就不会化。地面温度高于0度时,水泥地面由于是一块整体,体积大、热容量大(除非是寒带冻土层,否则一般情况下,地下温度都高于0度),且导热系数高于植物纤维等,于是当雪花落在水泥地上,地面的热量便将其融化。
c、下雪后影响交通,怎么解决?
因为盐水溶液的凝结点比水要低很多,所以能在同样的温度下不容易凝结成冰;工作人员正是利用了这一物理特性,所以用盐水来化积雪,防结冰。
幼儿园24节气教案篇4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逐渐降到0°c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不大,故称小雪。此时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北方地区,果农开始为果树修枝,并用草秸薄栅树干,防止受冻。很多农家开始动手腌菜、串山楂、 吃糍粑等。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中国节气的智慧,老师们与孩子们开展有关小雪的主题活动。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11月22日或23日是小雪(今年是22日),是24节气中第20个节气。
2.了解简单的小雪文化,知道小雪的由来与相关习俗。
3.知道冬季如何防寒,保护自己。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2日
三、活动内容
(一)前期活动
1.小雪节气知多少
各班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了解有关小雪的习俗。
2.说一说,学一学
学学有关小雪的儿歌、诗词。
(二)年级活动
1.小班:给树木保暖,知道寒冷的季节,花草树木也需要我们的保护,萌发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中班:保护种植区的蔬菜。通过讨论保护种植区的蔬菜的方法,动手实践。
3.大班:“晒鱼干”、“小雪花”。大班的哥哥姐姐用实际行动体验小雪节气的地方习俗。
四、活动注意事项
1.本次活动以年级组长牵头,老师让家长知晓活动的内容和配合事项。
2.请各班教师做好活动照片拍摄、搜集、整理的工作。
3.所有活动照片请各班于本周三前上午打包发给保教处彭忆晨老师。
4.小二班老师负责本次节气故事的推送工作。
幼儿园24节气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愿意通过儿歌理解大雪的节气特征,喜欢朗读儿歌。
2、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能够较熟练的朗诵儿歌。
3、通过学习大雪儿歌,知道大雪节气里河水、动物天气变化的明显特征。
教学过程:
?大雪》
小雪小雪刚刚过,
大雪大雪要封河。
小兔小兔毛毛厚,
大熊大熊躲进窝。
北风婆婆来巡逻,
太阳公公不敢惹。
乌云哥哥把天遮,
雪花姑娘好做客。
小提问:
1、儿歌里都有谁呢?它们都是什么样子呢?
2、太阳公公为什么不敢惹北风婆婆呢?
3、雪花飘落的时候,天空什么样子?大地会是什么样子?
4、雪花姑娘长什么样子?下雪的时候,你试着接上一朵小雪花在手心,仔细地观察观察她吧。
家长指导建议:
1、我们可以把儿歌的每一句歌词都想象成画面,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孩子理解内容。
2、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对各种事物进行联想和想象,比如河面结冰或大雪覆盖的情景;毛茸茸的兔子会是什么样;大熊怎么躲在洞里睡觉……爸爸妈妈可以进行这样的提问,如:北风婆婆太阳公公乌云哥哥雪花妹妹会是什么样子呢?引导孩子把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也是提高记忆力的好方法。
幼儿园24节气教案篇6
目标
(一)学习有关小满的农谚童谣,形成对小满的初步印象;
(二)观察蚕宝宝,了解它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长变化过程;
(三)认识小满这个节气的代表民俗活动;
(四)了解小满。
内容
(一)诵读农谚及童谣
小满时节,正是农事繁忙的适合,有三候,分别是一候苦菜秀(小满虽然谷物已经饱满,但还不是收获的季节,很久以前的人们,在这个时候靠吃苦草充饥);
二候靡草死(小满节气各地已步入夏天,日照阳气充足,所以靡草因失去阴气会死去);
三候麦秋至(小满时值夏季,但对麦子而言已经到了成熟的秋天)。在上海,小满期间,一般降雨多、雨量大,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
这时,不同地区有诸多农谚,给小满赋予了丰富的寓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简单且朗朗上口的农谚,如“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小满前后,种瓜种豆”“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等,小朋友们跟着老师来诵读两遍。接着让我们带领学唱童谣《小满》:小满太阳暖烘烘,田里禾苗绿茸茸,一天蹿长一寸高,秋后粮仓满盈盈。
学完这些农谚和童谣后,小朋友们记得细心观察小满时节周围环境与天气的变化,切实感受小满的气候特征。
(二)观察蚕宝宝
今天老师请你们猜一个小动物,我说它的特点,请你们仔细听,看谁先猜出来。一条小小虫,小的时侯穿黑衣裳,长大了渐渐地换成白衣服。它喜欢自己做一间像灯笼样的小屋,并且躲在这个小屋里。等它长大后就变成另一种模样从小屋里飞出来。(引导孩子用解释猜谜的方式)
让我们通过图片来看看蚕是什么样的,有几只脚,身上有什么?(先请孩子回答,之后总结)总结内容如下:蚕的形态是圆桶形的,分头,胸,腹3部分,胸部有6只脚,把持桑叶帮助进食,腹部有10只脚使身体前进,一共16只脚,身上布满着纤细的绒毛。
让我们回到谜语中,第一句话,蚕小时候穿黑衣裳,这是蚁蚕,在这之前是圆形的蚕卵。第二局中蚕将黑衣服换成了白衣服,这种行为呢叫做蜕皮,一般来说,蚕要蜕皮4次。灯笼似的小屋是蚕茧,蚕会在茧中完成最后一次蜕皮,成为蛹。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形状像蝴蝶一样,破茧而出,飞出它的'小屋子。
(三)小满传统
小满有诸多习俗,如“祭车神”“祈蚕节”“食苦菜”“抢水”等。
1.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水车照例于小满时节启动。传说,“车神”在小满时节会变成白龙,村民们在水车上放好鱼肉、香烛等祭拜,祈愿一整年田间不旱,农作物不缺水。但这种古老的祭祀活动,不建议效仿。
2.祈蚕节: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因为养蚕难度大,气温、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都会影响蚕的生存。人们养好蚕会做成各种各种的丝绸品,所以这个时节就会祈愿蚕有个好收成。
3.食苦菜: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小满节气是根据农耕社会特点形成,过去民间有吃野菜、苦菜的习俗。有时还会用白面蒸一些麦糕、麦饼食用,意在提醒人们夏天多吃主食。
4.抢水:是旧时民间的农事习俗,在举行这种仪式时,确定好的日期的黎明时分燃起火把,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群人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汉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人田,至河水干方止。小满时节容易出现干旱天气,对农作物非常不利,旧时农民就会用水车车水排灌,以缓解旱情。
(四)小满的农事
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南方夏收粮油作物产区要抓住晴好天气,适时收晒成熟的小麦、油菜,避免不利天气造成损失。
如果有机会的话,请爸爸妈妈带着你们走进田地拔草除害,观察农民伯伯浇灌农田的技术,向他们学习本领,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学会珍惜粮食。
幼儿园24节气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帮助、分享,提升与不同年龄幼儿共同活动的体验,增强幼儿善于合作的意识。
2.了解大雪的由来及各地习俗。
3.能背诵关于大雪的古诗,积极主动参与大雪的艺术活动。
4.感受艺术活动的魅力,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大雪的习俗,积极参与大雪的艺术活动。
难点:感受艺术活动的魅力,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鸡蛋盘、颜料、卡纸、海绵棒、排笔、音乐、剪??
2.经验准备:中大班幼儿有一定的动手操作经验,并认识操作过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你们来幼儿园的时候,为什么穿这么厚,有的小朋友还戴了帽子、围巾、手套等保暖设施?
2.对,现在已经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大雪,天气越来越冷了。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大雪节气吧!
二、基本部分—游戏体验
1.了解大雪的由来和习俗。(观看视频)
2.大雪都有哪些习俗那?
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的信息。
3.有一首古诗很好的描述了大雪时节,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
4.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范读《江雪》。
5.大雪节气还可以用很美的手势舞来展示,我们一起来做一下吧。请大班的宝宝找一名小班的宝宝,一起做,并跟着老师的动作帮忙给小班的弟弟妹妹纠正动作。中班的小朋友两个人一组,互相帮忙学习手势舞。
6.出示作画工具,请小朋友想想可以做哪些和大雪节气有关的创意画?
7.将中大班幼儿按照年级分开,围着桌子坐,每个桌子坐两名幼儿。出示作画工具,并请幼儿讨论工具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8.请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9.展示幼儿作品。
10.评价、小结。
三、结束部分—拓展延伸
幼儿按照年级组站队,共同展示大雪手势舞《大雪》。
幼儿园24节气教案篇8
活动领域:
语??
活动目标:
1.通过古诗欣赏,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意境,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结合小满节气视频,能说出小满的节气特点和习俗。
3.能够在了解小满节气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小满的认识。
附古诗:《五绝.小满》
唐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家长指导建议
1.家长与幼儿观看节气视频,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对节气的认识。
2.家长结合古诗,为幼儿讲一讲诗人所描述的小满。在理解的基础上,搜集小满节气其他古诗进行欣赏。
3.鼓励幼儿通过绘画、创编故事、古诗欣赏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小满节气的理解。
幼儿园24节气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