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是我提高自我反省能力的有效方式,优秀的心得体会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他们在类似的情境中找到共同的思考和解决方法,下面是公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大学生去博物馆的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学生去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1
追溯历史,重现伟大。
今天与众多同学一同来到军事博物馆进行参观。一大早便在学校主席台前集合,一起坐车至军博。经历了长长的排队等候,我们一伙人总算是进到了军博里。
博物馆很大,但因人多,依旧非常拥挤。在人潮中追随讲解员的身影实属不易,但为了能够听到更多关于中国军事的历史往事,还是忍着辛苦奋力去到讲解员的身边。
看得出博物馆设计人十分用心,一路走来看到的展物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从最早的八一南昌起义到七七卢沟桥事变,每个战争的爆发都被记录在这个场馆之中。
听着讲解嘴里的滔滔不绝,那一个个战争背后的伤亡人数被讲解一带而过,然而那些在我看来庞大无比的数字却一直在我心中挥之不去……那一次次的战争中,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人被忧及性命。他们也许还是个襁褓婴儿;也许只是个八旬老人……但在残酷的战争中,那些人才不会顾及这些,毫不在意他人性命,只为自己的利益。那些人已被战争杀红了双眼,就连最后一丝理智与良心都会被战争吞噬……不由得开始担心起来,我不敢想象有那么一天,当第三次世界大战降临在我们的头顶,手无缚鸡之力的我们又怎能与敌人做着抗争?想象着我们现在生活着的美好家园将会变为废墟,并且周围死伤无数,四下里净是些哭喊声,就连污浊的空气中也弥漫着悲哀的气息……到那时的我们,该怎么办?到那时,我坚信我们的解放军同志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用生命撑起一个结实的护盾,将我们护在他们坚实的羽翼下!想到这里,不禁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荣幸与光荣!我十分庆幸自己是一名中国人!
在馆内奔走了一个上午,十分疲惫,到家草草吃过午饭便去睡午觉休息了。在梦里,我梦到了军人们伟大的羽翼!
大学生去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2
假如你喜欢在都市中漫游,却忽略了光顾博物馆,你的损失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
假如你喜欢到书海中遨游,内心深处肯定有过很多感动和追忆,会与"鲁迅"这个名字紧密相联。
那么,不妨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到鲁迅博物馆寻觅先生的足迹,你收获的将是意想不到的丰饶。
坐落在阜城门内的鲁迅博物馆,是一个闹中取静的传统园林式庭院,绿草如茵,佳木葱茏。先生的白色半身雕像伫立在风中,长长的围巾似乎翩然起舞,触动着你的思绪翻飞。他侧目凝视着东南方——那是故乡浙江绍兴的方向。他的脸部线条呈现出一贯的硬朗,双眉微蹙,好像直到今天也一刻没有停止过思索。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我和妈妈来到了鲁迅博物馆,参观了鲁迅先生的生平。走进展厅的一层,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经典名句被镶刻在墙壁上。《阿q正传》、《呐喊》、《狂人日记》……"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我还从未读过先生的书,我似懂非懂地看着……展厅的二层按照先生生活的足迹一一做了介绍:南京、上海、日本、厦门、北京……我知道了先生的童年、知道了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知道了先生用他犀利的笔对封建旧思想、旧传统的抨击。我也理解了为什么在他病逝后,灵柩上覆盖着一面上海民众敬献的白色旗帜,沈钧儒先生题写"民族魂"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走出博物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和妈妈相约,有时间我们一定多去博物馆看看,能够增长我的知识,开阔我的视野,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大学生去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3
结束了中山纪念堂的参观,时间尚早,我们爷孙俩步行来到西汉南越王墓参观。
还是06年我参观过南越王墓。它位于市区北部象岗山,和著名的越秀公园仅一路之隔。南越王墓是1983年考古发掘的岭南规模最大的唯一的汉代石室墓。出土文物一千余件(套),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它集中反映了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地理、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和文化概况,是最著名、最有价值的一处古迹,被列为我国二十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越王墓博物馆是广州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保存有完好的古墓原址,以及内涵丰富的汉代文物。来广州我觉得应该带着小孙子到这里参观,了解南越历史,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南越王墓占地面积不大,整个博物馆挤在周围的高楼大厦间。大门临街,需要走上十几级台阶。馆内设三个展区:临街的三层综合陈列楼、古墓原址、主体陈列楼。
我们爷俩来到这里,购买了参观券,在馆前留影后,拾阶而上,就进入馆内参观。也许临近闭馆还有一个多小时,参观的人不多。综合陈列部分已经没有什么活动,没有参观。我们继续爬楼梯,大概上三层楼,到达第二部分墓室位置,参观了墓坑。
南越王墓这是岭南地区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的石室墓,共有七室,面积一百多平方米。墓室的占地面积很小,墓坑是掏空山岗建的,主要是用石料。墓坑不算大,可随葬品挺多,包括活人妻妃、仆人十多人以及几千件随葬品。
走出墓坑,我们来到主体陈列室,这里由五部分组成:南越文帝、主室瑰宝、墓中殉人、御库藏珍、钟鸣鼎食。展出的文物荟萃有青铜、铁器、陶瓷、玉枕、龙袍雕刻等文物饰品,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些文物集历史、知识、艺术于一体,透视了古时的历史渊源,可窥见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生活景象。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和精神,是劳动人民在在物质、精神、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展示。几千年的文明成果真是丰富多彩,辉煌灿烂。深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参观后感到在这狭小的墓坑里,竟有如此丰富的文物,从日常生活用品、印章、饰品到兵器应有尽有,反映了古代帝王生活是多么奢华无耻。墓主人的陪葬品也令人触目惊心,除了他的妻室,还有很多仆人,甚至小孩,可见古代封建帝制统治的残酷。
我们走出主体陈列室,又来到一古炮台,参观了这里陈列的古炮,稍作休息,便启程返回。
大学生去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4
今天上午,我和几位同学代表港北区建设小学去参观贵港市博物馆,为此感到非常的荣幸!这次参观主题是“行走的课堂:探索文物的奥秘”。
到达博物馆门口,从馆外观望,博物馆雄伟壮观,气势恢宏。主馆建筑南北长73米、东西宽57米、上下高15米,占地面积3847.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961.43平方米。真不愧是博物馆呀!这么大的博物馆有什么样的文物呢?我不禁这样想。
走进博物馆,工作人员为我们童心圆小记者准备了马甲、帽子、采访本、笔、小记者证等物品。整理好这些装备后,我和妈妈跟随着我们的带队老师与讲解员姐姐,一同参观这奇妙的博物馆!
馆共有三层楼,每层楼都有不同的展厅。其中,一楼主要为“罗泊湾一号汉墓复原室”,通过讲解员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复原室是由发掘的罗泊湾一号汉墓整体保护、修复并迁移而来,是岭南地区同时期墓葬的代表性墓室。复原室完好地展示了墓葬的规模和结构。
二楼为临时展厅和系列展厅,主要有“西江明珠·古郡遗珍——贵港历史文物”陈列展,展品大部分是汉代墓葬出土文物,并以汉代陶器和青铜器为主要特色。
三楼是系列展厅和专题展厅,集中介绍了贵港各民族的基本情况及人文历史。展品里,形形色色的民族文化工艺品琳琅满目,人物模型惟妙惟肖,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我市灿烂辉煌的民俗文化风采。
参观完展览厅后,我们小记者最兴奋的时刻到了,那就是抢答环节。抢答时,同学们积极举手。随后我们观看了古筝表演,谭老师还现场教我们画陶器。活动结束时我们集中到博物馆门口拍照留念。
通过这次的参观,我觉得自己收获到了很多,让我开阔了视野,更加珍惜现有的文物,更多的是感受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化,今后更需要增强自身文化底蕴的培养,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更多不同的文化气息,真正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
大学生去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5
五月的天气是燥热的,但是我们的心情却比这炙热的天气更来得热情。我们预备党员一起到福建省历史博物馆参观展厅,心情就像是澎湃的海浪无比的激动。
怀着好奇与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位于福州市区风景如画的西湖公园与左海公园之间。这里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馆是集文化保护、文物考古、历史、自然标本、艺术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内设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宣传教育、考古研究、业务交流、自然馆等众多场馆。这里拥有馆藏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独具特色的福建历史文化风貌。而参观博物馆也正是外省的同学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一个最方便、重要的途径。
福建历史博物馆馆区由陈列馆、自然馆、综合楼、文博培训中心四座建筑组成。整体建筑独具海洋文化特色,同时又融合了闽南石文化和福建古代建筑风格。新馆同时设有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影像厅、贵宾厅、会议会、“博园”文博培训中心、“易安居”茶艺室等设施,是一座设备较齐全、功能较完善的现代化博物馆。
福建历史博物馆拥有馆藏文物和自然标本近17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万余件。展厅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在临时展厅有6个,面积3000平方米。现推出《福建古代文明之光》、《福建近代风云》、《福建古代外销瓷》、《工艺藏珍》、《福建戏曲大观》、《恐龙世界》、《动物万象》以及《馆藏中国历代书画展》等9个基本陈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独具特色的福建历史文化风貌。珍贵藏品有:青铜大铙西周。高76.8厘米、甬长29.8厘米,重**0.35千克。20世纪70年代出土。大铙为双范合铸,两面各有18个乳突状枚。器体布满以云雷纹为主的纹饰,甬的上半部两面各饰有兽目一对,与云雷纹组成变体兽面纹。旋带以细云雷纹为地,饰突出的勾连c形纹。舞面饰对称的粗云雷纹四组。钟面饰粗大深刻的云雷纹,只鼓部中央的隧部略高起,上饰浅细的图案化兽面纹。该铙形体之巨大,纹饰之精美,在国内都属罕见。德化窑文昌坐像明代。坐像背有阴文“何朝宗印”篆书款,胎质洁白细腻,釉色乳白。文昌正面端坐,眉目清秀、神情庄重。其右手执如意,左手扶膝藏于袖内,外穿宽袖袍,腰束带,衣褶线条清晰流畅。该藏品是德化白瓷中的精品。吕纪《梅花天鹅图轴》明代。纵240厘米、横151.5厘米。绢本,无款。以细笔作八哥、蝴蝶、天鹅与梅花等,以粗笔画树干、顽石。画风古朴淳厚,设色艳丽,幅面宽阔,为明代花鸟画大家吕纪之传世巨作。高髻拱手女俑五代。高**2厘米,泥质灰陶。福州市新店刘华墓出土。俑面庞丰满,神情端庄。头梳高髻,穿对襟广袖过膝外衣,袒胸,双手拱于胸前广袖内,着如意鞋。此刻,我们驻足在博物馆的大门。苍劲有力的“福建省博物馆”六个字以及宽阔的场地、庄严的石狮无不蕴藏了身后的历史文化底蕴。当步入博物馆的大门那一刻起我们就如同进入了时光隧道,把我们带入那远古的洪荒时代。站在那古朴、泛着铜锈的青铜器前,我欣赏的已不是它的外形与它所刻的文字。我只感受到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它似一种气场,凝缩了中华几千年前的气息向我们展示着它的风采。
当我仰视着那些精美的字画以及陈列的相片。我已不再仅仅是去了解其中的内容,而是站在远处看。我似乎感觉到画中的人物翩翩向我走来,那字里行间,急似飞流瀑布,缓似行云,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
当我俯视那一件件美轮美奂的玉器,我脑海里浮现的是古人琢玉的场面,过去人们形容大自然的造化是鬼斧神工,看到了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器,我就理解了什么是巧夺天工了。
当我凝视着那些发黄的巨型骨架,我为这群史前的巨大生物所震撼,也为它们的灭绝感到惋惜。霸王龙的霸气,翼龙的灵巧,甲骨龙的厚实。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深埋土地下的王者是不甘寂寞,凭庞大的骨架向世人展示它昔日的风采。我的心情如潮水般大起大落。最后趋于平静。走出博物馆大门。我还在回味着那福建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对老祖先的敬畏。一切都随风儿去了,我的思绪也融入了滚滚的历史长河,激荡起一滴小小的浪花,而水面又平静了。历史的洋流又再次拍打舵船,缓缓前行。我们的时代又将继续。博物馆之旅,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的思想和情感再次奋发。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明白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知晓社会的良好形式。也是促进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培养锻炼自己的才干的良好渠道,提升自身的思想与修养,树立服务社会的良好思想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我们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提高素质。总而言之,这次预备党员社会实践,使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思想更加成熟,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得到更好、更全面的锻炼。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摆正心态,正确定位,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大学生去博物馆的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