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中要注重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使文章更具有思想性和独特性,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中,作文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过端午节作文最新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过端午节作文篇1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之一。
站在日历前反复确认,没错,今天是端午节。“耶!太棒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时,我闻到了从厨房里飘来的粽子清香。顺着香味来到厨房,妈妈正把糯米、红豆、绿豆、红枣和花生包到竹叶里,再用细线把粽子捆绑固定,一个好看的粽子便诞生了。
我看得心痒痒,也想动手尝试一下,于是满怀期盼地看向妈妈:“妈妈,我可以试试包粽子吗?”“当然可以啦!”妈妈微笑着回答。
我立马拿起两片粽叶,学着妈妈刚刚的样子包了起来。我先把粽叶围成漏斗状,然后往里面填充馅料,但就在最后一步的时候,里面的馅料却不听话地漏了出来。一次,二次,三次还是失败了。我既不解又不甘: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为什么就是不能成功?妈妈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轻声说道:“先把一颗红枣放在最下面,把口堵住,就不会漏了。”我照着妈妈说的方法,先把一颗红枣放在最下面,再放入其他食材。成功了!我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粽子,心里甜滋滋的。
我和妈妈火力全开,没过一会儿,我们的眼前就堆起了一座“粽子小山”。包好之后,妈妈把粽子放入锅中起火蒸熟。渐渐地,粽子的清香从锅中溢出来,直往我的鼻子里钻。“真香啊!”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时间到了,粽子蒸熟了,妈妈把粽子拿出来,放在盘子里,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啊!好烫啊!”我大叫着,连忙把手松开。妈妈忍俊不禁,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说道:“小馋猫,看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挠了挠后脑勺,不好意思地笑了。过了一会儿,粽子放凉了一些,我拿起粽子拨开粽叶,晶莹剔透的糯米、软糯可口的红豆和绿豆、香气四溢的花生和红枣,咬下一口,清甜的滋味在口中散开,太好吃了!
吃着粽子,我问道:“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妈妈满脸严肃地答道:“在战国时,楚国大臣屈原主张改革内政,但遭到贵族反对,受到诬陷、排挤,被流放到汩罗江。后来,秦国攻打楚国,把楚国消灭了,屈原听说后大为悲痛,便在五月初五这天抱着大石头投江自尽,以身殉国。当地百姓急忙划船营救,但始终没有找到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便把五月初五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后来,划船活动也发展为龙舟竞赛。人们又怕蛟龙和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还把米团投入江中,吸引蛟龙和鱼虾,于是形成了吃粽子的风俗。”听完了妈妈的话,我不禁对爱国诗人屈原肃然起敬,对端午节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真是一个难忘的节日啊!
过端午节作文篇2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过端午节作文篇3
有的人喜欢喜气洋洋的春节,有的人喜欢欢声笑语的中秋,还有的人喜欢举国同欢的国庆,可我最喜欢满是艾草味的端午。
今天就是端午节了!我穿上新衣服跑到厨房看到爷爷奶奶正在熟练地包着粽子,我走过去对奶奶说:“奶奶,我也想包粽子。”奶奶说:“好啊,我来教你,但刚开始会有些困难。”奶奶先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我照着奶奶地样子卷了起来。接着,奶奶舀了一勺米,放上自己喜欢吃地料上去后,又铺了一层米。我装模作样地舀了一勺米撒上去,不料,米从一个小洞里漏出来,我赶紧再舀一勺米撒上去,这下粽叶终于变乖了,一粒米也没有漏出来了。然后,奶奶把剩余地粽叶折了下去,用绳子牢牢地绑住粽子,一个玲珑娇小的粽子就诞生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也包好了。这时,悲剧发生了,因为我太着急了,粽子没放料就绑绳子了,奶奶说:“没放料的粽子,可以再煮熟的时候撒上白糖也很好吃。”我开心地点了点头。
粽子煮好了,我拿起一个粽子解开粽叶,撒上白糖,一口咬下去地时候,满嘴飘满了白糖和糯米的味道。我顿时感到了幸福。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了。
过端午节作文篇4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结合本校彩豆文化特色,通过彩豆情怀,端午显爱主题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的气节教育、节气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二、活动设计
(一)找一找
对象:1——5年级学生
要求:从阅览室或网上找一找关于端午节这一节气的相关知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
(二)说一说
通过午会课、班会课、班队课,组织学生说说相关的知识。
1、对象:1——2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
2、对象:3——4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
3、对象:5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说说屈原的诗词。
(三)画一画
对象:3——5年级学生
要求:以走近端午为主题制作一份小报,能反映端午的习俗,自己的心声、生活的体验。3——4年级为手抄报,5年级为电脑小报。
(四)写一写
通过黑板报、班级橱窗等阵地,进行环境布置设计。
对象:3——5年级学生
要求:以端午情怀为主题出好一期黑板报。4年级学生以写信的方式为512灾区的的小伙伴写封信,说说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和小伙伴分享端午的快乐。5年级学生进行屈原诗词钢笔书写比赛。
(五)学一学
对象:1——5年级学生
要求:以我向奶奶学一技为主题,学习粽子的名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偿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六)比一比
对象:3——5年级学生
要求:以六一我作主、端午我进步为主题,进行故事演讲比赛。故事内容可以是学习屈原的小故事、可以是反映端午民俗气息的生活故事、可以是自己在端午学习一项技能的小故事。
过端午节作文篇5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传统端午佳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传统端午佳节。
传统端午佳节要插艾枝,悬艾虎。传统端午佳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传统端午佳节要画门符。传统端午佳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传统端午佳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传统端午佳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传统端午佳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传统端午佳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过端午节作文篇6
端午节的风俗有很多,比如包粽子、插艾叶等。我家做的事就是这两件事的其中之一,当然是包粽子呀!
妈妈说过要想把粽子包好,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比如:粽叶、糯米、葡萄干、蜜枣、丝线,准备好了之后,可别忘记洗手哦!要不然雪白的糯米就变成了黑米。
我好奇的问:“我不会包那怎么办呀?”别着急我来做个示范,妈妈回答说。说完妈妈就做起了示范,先把粽叶卷成漏斗型,再把糯米和葡萄干放入卷好了的粽叶里,接着再把它包好,再系好绳就可以了。
嘿嘿!接下来,就由本大师来包个粽子给你们瞧瞧吧!我匆匆忙忙地拿来一片粽叶,可是怎么也包不成漏斗型,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一个漏斗型,我抓了一大把糯米往里塞,又拿来了葡萄干往里放……
我终于包好了一个四不像的粽子。我家的端午节就是这样过的,你们家呢!
过端午节作文最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