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是一种挑战,但它也是一种成长的机会,作文能够帮助我们整理和梳理自己的思绪和观点,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游龙门石窟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游龙门石窟作文篇1
星期天一大早我还没起床,就听爸爸说要带我去洛阳的龙门石窟游玩,我高兴极了,一下子就从床上蹦下来。
天气格外清朗,爸爸驾着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我们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了洛阳的著名景点龙门石窟。一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群结队的游客,随后我们找了一名导游,我们一边观赏,一边听导游解说龙门石窟的来历: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的伊河两岸,从北魏至北宋400余年开凿有2100多个窟龛,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它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更给我们展示了当时书法碑刻艺术。一路上几乎所有的石壁上都凿有大大小小的佛像,有的躺着、有的立着、有的在微笑、有的在发怒……样子千姿百态。
跟随着导游的介绍我们来到了龙门石窟最大的卢舍那佛像跟前,在卢舍那佛像面前能让人感觉到自己很渺小,导游讲这尊佛像有17米多高,仅其头部高度就达4米多高,他的`面部表情看起来慈善安详,好像在为我们的祖国祈福。
随后我们又观赏了潜溪寺、宾阳中洞、万佛洞、莲花洞等著名景点。其中莲花洞中有一个最小的佛像,它仅有两厘米大小,被称为“微雕”。
不知不觉观赏完整个景区已是下午4点多了,但我一点也没有感到累,我为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这壮丽的瑰宝而骄傲!
游龙门石窟作文篇2
中国著名的三大石窟分别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今天我们要去的就是龙门石窟了。
龙门石窟分为西山和东山两部分。西山石窟最为密集壮观,大大小小的石窟星罗棋布布满在参差不齐的山坡上。东山石窟较为稀疏,东一个,西一个的散落在很大的一片区域。不过,东山除了石窟,还有蒋宋别墅、白居易故园和香山寺等景点。把东西石窟分隔两岸的是伊河。伊河水就像一块翡翠流淌着千年,历史和自然风景在这里碰撞,擦出了一片别致鲜亮的火花。
我们先去了西山。进入大门后经过珍珠泉,看过几个不知名的石窟以后,我们来到了龙门石窟的精华,武则天时期开凿的卢舍那大佛面前。卢舍那大佛取地极佳,凿在一个巨大的自然凹陷中,此地身处山腰,地势开阔,加上大佛本身的体量很大,这样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这组佛像了。卢舍那大佛为一佛二弟子二观音二天王二尊士造像群。正中的大佛像端坐在六角形宝座上,双手平放于腿上,身披袈裟,目光慈祥,凝视远方。可惜在革命运动中大佛的双手及腿部均已遭到严重破坏,成为了碎石。大佛两侧分别立着弟子迦叶和阿难。迦叶目光沉稳,站姿端正,一看就做事老成;阿难目光活泼,双手卷为圆形,一副新弟子的摸样。左外侧的天王,双目怒瞪,威风凛凛,手持宝塔,身披铠甲,脚下踩着妖魔;右外侧天王手握夜叉,身躯更是强壮,脚下也是踩着鬼怪。二天王造像凛然之气均泛于言表,不愧是天王!
从卢舍那大佛处出来,我们来到古阳洞。龙阳石窟中有书法珍品“龙阳二十品”,其中的十九品就是在这个古阳洞里面哦。我向里面望去,这些石刻书法有的龙飞凤舞,天花乱坠,那是狂草;有的工工整整,方方正正,那是楷书;有的钢筋铁骨,入石三分,那是篆书。满洞的书法珍品,加上稀世的壁画,古阳洞确实担得起“龙门第一窟”的美名。
由于体力实在跟不上,加上中午太阳正烈,东山石窟我们只随便看了看便打道回府了。但龙门石窟,这宝贵的艺术遗产,我会永远珍藏于心,待日后长大,我还会再来的。
游龙门石窟作文篇3
7月8日,我和姥爷、妈妈去了洛阳的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我去洛阳玩的主要目标。
龙门石窟的大门前是一大片青青的草地,游人很多,由于刚下过雨,地面还有些泥巴。走到售票处,买了票才可以进去,我不要票,姥爷半票,妈妈全票,有了票就进入了龙门景区。一进门,就见到一个小池子,池子上还有一个人造瀑布,水里还有许多鱼儿和水草,水草长得很茂盛,看起来有一米长呢!我用手摸了摸水,好凉好舒服,我把水往身上泼,更舒服了。妈妈说前面的路还长着呢,催我快走。我就小跑着追上了妈妈,蹦蹦跳跳地和妈妈一起往前走。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了一些佛像,可是佛像不完整了,甚至有一些佛像都不见了,被偷到了别的国家。我看到一个雕刻精美的菩萨的手臂不见了,旁边的小牌子上说手臂被美国一个纪念馆所收藏。继续往前走,我又看到了一个雕刻着好多好多小佛像的地方,一边的小牌子上写着万佛洞三个字。我还看到了莲花洞、火焰洞……最后我看到了大卢舍那大佛,我想到在路上见到的小卢舍那佛,感觉真的很像,他们是怎么被雕刻出来的,技艺这么高超,不会是看着图片比着刻的吧!这些大大小小的佛像和神兽面对着平静的伊河,好像是有什么事情让他们搞不明白,想了几千年也没想通。
游完整个西山石窟,我觉得最好玩的地方是珍珠泉,珍珠泉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形成的,泉水清澈极了,那时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用水洗洗脸、冲冲脚、泡泡手,玩得好开心呀!我想珍珠泉可能会给我带来幸运吧,但接下来我觉得我想错了,珍珠泉给我带来了麻烦,因为我洗完就开始难受了,回到宾馆后就发烧了,还做噩梦。
游龙门石窟作文篇4
请看奉先寺的布局: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另外还有两个供养人。主佛梵名“卢舍那”,按佛教说法,佛有三身:法身是佛的本来之身;报身即佛经过长期修行而获得的“佛果”之身;应身即佛为“超度众生”而显现之身。卢舍那即所谓报身佛,译名“净惭”。主尊像为结跏跌坐中央的卢舍召晰,全像通高17.14米,其中头部高4米,两耳为1.9米高,为龙门石窟最大的佛雕。其面容丰腴典雅、眉若新月、双目含情、笑意微露、慈祥外溢。她那智慧的双眼,稍向下俯视,目光恰好和礼佛朝拜者的仰视目光交汇,可引起人们感情上的震颤。由此可见设计者的匠心和艺术魅力所在。两侧侍立的`二弟子,老者伽叶形象严谨持重,少者阿难形象丰满圆润、眉清目秀。各恃立菩萨头戴宝冠、身挂璎珞、肩搭帔帛、下衣长裙有出水之势。这一铺雕像刻画出一种端庄而美丽又动人的风貌。奉先寺的整个布局,使人感觉象是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的场面。
从艺术上看,奉先寺造像布局谐调均称。大佛像五官刻画合乎比例,这一巧夺天工的辉煌成就,具有永不磨灭的艺术魅力。是唐代宗教艺术的概括,是我国雕刻史上伟大范例之一。
请大家随我继续参观古阳洞。古阳洞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六年,就是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市之际。洞内雕刻90%以上是北魏时期的作品,是龙门石窟群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座洞窟。古阳洞的造像,以其风格、特征而论,代表了迁都洛阳市后北魏后期的一些变化。由北魏前期粗旷、雄健、挺实变为清秀、美丽、开始摆脱前期的作风。面部表情刻画也由严峻变得比较温和,给人以亲切之感。
各位,龙门石窟的游览到此结束。现在给各位留20分钟时间照相。待一会儿我们将车开过龙门桥,跨过伊河,到河对岸观赏龙门西山全貌。谢谢各位!
游龙门石窟作文篇5
7月20日,我来到河南洛阳,游闻名全球的龙门石窟。
出了洛阳城大约3公里,就渐渐入山。窄窄的公路盘曲而上,山上的草木一丛一簇,像在和花儿比美似的。远远的,就瞧见东西两山崖壁上密如蜂房,星罗棋布的窟龛。仰头一望,气势磅礴的“龙门”二字高高立在了这座仿赵州桥的大桥顶上。
我们往里走,导游一边走一边讲道:“这龙门石窟,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它始凿于公元493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我一听迫不及待地赶忙往里赶,想早点大饱眼福。
沿着石块铺成的小路,拾级而上,嘿!一个个佛像都是仪态端庄,两只蒲扇似的大耳朵垂在肩上,冲着我们微笑!经“古阳、宾阳”两洞,我们一路顺着伊河,来到了赫赫有名的万佛洞。万佛洞,顾名思意,就是一万尊佛像的洞,但实际有14000尊佛。沿口南壁上,是龙门石窟里最美的一尊佛像,它就是一尊很小的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不愧为最美的佛像呀!
既然来到了龙门,那就一定得去奉先寺看一看。奉先寺又称卢舍那大佛,建成时为公元675年。这尊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据说它是按武则天的`形象雕刻成的。此尊高达17.41米的大佛眼睑下垂,双目俯视,嘴巴微翘而又含笑不露,她庄重而文雅、睿智而明朗,右手掌心向前,手指向上,中指及无名指弯曲与大拇指相合。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
导游还告诉了我一个不算秘密的秘密,那就是北魏的佛像,清瘦略长,衣纹折叠规整而稠密,而唐王朝的就面容丰腴饱满,佛像衣纹更加流动飘逸。龙门石窟断断续续开凿了四百多年,经过了四百多年的苦心营造,不同时期的能工巧匠在龙门石窟创造出不朽的艺术作品。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的雕刻艺术就有如此精深,我也相信,这散发着无数光彩的龙门石窟,定会在每个游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
游龙门石窟作文篇6
“哇----太壮观了!”咦?这是谁在说话声呀,告诉你们吧,这是我们在龙门石窟里发出的感叹声!
进入景区,一座古老而苍桑的石门----龙门便映入眼帘。我与同伴早就等不及了,一个箭步就跃起过了龙门,可我们却因为一座小山峰而停住了脚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座看似普通的小山上被古人刻满了各式各样神态各异的佛像,远远看去,密密麻麻的。洞里端端正正地坐满了佛像,他们有的面貌慈祥,有的开怀大笑,有的怒目圆睁,让人仿佛来到了佛国仙境一般。
最厉害的还是大佛洞了,大佛洞里有一尊巨大无比的大佛像,他的手上足以容纳几百号人在上面开会,如果想要爬上他的身躯,得要半小时呢,从他的眼神里就能让人觉得平静,庄严的神情。最有意思的就是他的那双胖乎乎的大脚,许多人笑着来到他的脚下“临时抱佛脚”呢!
最让人觉得震憾的还是千佛洞,不知道古时候在有多少个能工巧匠才能在这崖壁上雕刻出77490个佛像,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么多的佛像光让我们数都要数花了眼,更何况要一个个的精雕细凿,精美无比。只是有许多让人遗憾的地方,许多的佛像被人偷走或毁坏,有的佛像有头却没有手,或有手没有脚,总是缺胳膊少腿,看了让人心痛不已,这可都是古人传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一定要更好的保护。
龙门石窟,你真是一座宝藏,你给后人留下了美妙的记忆和精神财富。
游龙门石窟作文篇7
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个历史悠久的建筑群。
它位于洛阳城南龙门石窟十三公里,当我走进去后,第一眼看到的是龙门真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第一个石窟是一个双腿盘坐的大佛,由于当时是以胖为美的审美观,所以这尊大佛面丰体肥。
走了三十多米后,我来到了“牡丹石”旁。“牡丹石”是因为石头上面是由白色水滴状的图案一个一个的组成的,那些白色的图案很像一朵朵白色牡丹,因此人们称它为“牡丹石”。
看完“牡丹石”后,我们就会看到清澈无比的伊河,伊河在阳光的照射下,由绿色的河变成了金黄色的丝带,一阵微风吹过,一圈圈的涟漪在水面上酥酥地颤着……
我们爬上了楼梯,有一座大佛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座大佛从远处看只能看到一尊高大的佛像,墙壁上还有很多凹凹凸凸的东西,等你走近后才会发现,那些凹凹凸凸的东西,竟然是一些只有两厘米大小的小佛像。看到这些巧夺天工的佛像,我不禁古代人们高超的工艺而折服,我真的没想到这么小的石头都能雕刻的这么精致。
我们走下楼梯大约五十米后,又看到一尊大佛,这尊大佛很有意思,这尊大佛摆着人们平常拍照时所做出“耶”的动作,他的一只手正摆,一只手倒摆,我看到这尊造型奇特的大佛后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后来我听了导游的讲解后,才明白这尊大佛其实是指上帝保佑的意思。
最后我来到了最大,也是最壮观的大佛前,导游说,他叫卢舍那大佛,看到这尊高大威武的大佛,我感到很震惊,这么高大威武的大佛,古代人没有现代化建筑机械又是怎么建造出来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在近景拍了一张照片,又走过伊河来到一座大山上,这里是最佳观景区,我环顾四周后,我心想:这里真的好美啊!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龙门石窟的大部分景色,还可以看到像一条金黄色丝带环绕的伊河,还有很多形态各异的人群。
龙门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我还没有全部介绍完,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或者有机会的话,可以亲自去游览一番。
游龙门石窟作文篇8
来到洛阳的第一个早晨,我们就游览了三大石窟中的龙门石窟。
走过小桥,花的芬芳与草的清香便迎面扑来,让人感觉一阵清爽。
我们首先游览的的是西山石窟。走近龙门西山石窟入口,左边有清澈的河水,右边是起伏的群山,犹如步入仙境。
走过龙门,沿着小路一直向前,欣赏着舟行河中,寺座山中的美景。这时,一座石窟群浮现在我们眼前,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石洞,有大有小,大的有好几尺高,小的只有约一分米大小。每个洞中都有一尊佛像,这些佛像形态各异,有站着的,有坐在莲花台上的;有的微笑着的、有慈祥的、也有严肃的。但是,由于盗窃文物损坏,有些佛的脸部都已经模糊不清了,还有的洞里的佛像也不翼而飞了,我不禁感到痛心!
继续向前,走到一个更大的石窟群前,拾级而上,我们参观了龙门石窟最大的一尊佛像——卢舍那大佛。这尊佛像是武则天当皇后时修建的,大佛高17。14米,头部高4米,两耳为1。9米高,主佛的两侧还有阿难、迦叶、菩萨、金刚、力士,栩栩如生,非常壮观。
又看了几个石窟群,我们便走出了西山石窟。爬上东山石窟遥望西山石窟,景色更为壮观。
最后我们还游览了香山寺和白居易墓园。
从龙门石窟走出,我为祖国山河的壮美感到自豪,同时也为历史文物的损毁感到痛惜,我们应该爱护文物,不能再让这些珍贵的文物受到破坏。
游龙门石窟作文8篇相关文章:
★ 游桃花溪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