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变化时,我们从中获得了许多珍贵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写心得体会看成是抒发我们内心感受的重要方式,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五个五个认同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五个五个认同心得体会篇1
近期,我校开展五个认同系列教育活动,大家都收益颇丰,对于我党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对于未来我们所肩负的国防使命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对于所需学习的知识与本领有了更多的渴求感。
本次活动学习了共产党的历史,对于曾经的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有了系统的学习以及更深的了解后,不禁被我党的革命先烈们为了实现心中的信仰,所付出的努力、所经受的苦难、所牺牲的一切,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中不禁疑问,到底是什么样的信仰,可以赐予了革命战士们如此强大的、不可战胜精神力量,追寻着这个疑问,我心中的种子悄然发芽。今天,心中的种子已然破土而出,我将跟随革命前辈们的脚步,从他们手中接过他们用鲜血染红的旗帜,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做好中国的教育事业。
在本次五个认同活动学习教育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更感受到了肩膀上所肩负的国防使命的沉重。我们教师要加强对于红色历史的学习,不仅是要让我们铭记那段曾经的革命历程,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在积蕴深厚的红色文化里吸收营养,镜照历史对比现在,将具有优良传统的红色基因深植于己身。正视自己的一切,结合当下不同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强化自身,才可以做到在继往开来的征程上扬帆起航。在会后,我激动的热血久久不能平息,历史永远1不应该被短暂的安逸所冲淡,尤其是革命先驱曾经为之抛头颅、撒热血。为了深化本次教育学习,加之个人兴趣使然,我阅读了《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一书,本书借由追寻中国共产党历经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百年复兴历史的根脉和起点展开全书,进而带领读者感悟信仰的力量。
通过阅读这本书,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信仰若山
在凄风苦雨中诞生的共产党,身上没有任何幸运的光环,等在她面前是不尽的坎坷和苦难。最初,我党只是一个50多人的党,面对着无穷无尽的坎坷与苦难,革命先驱们含辛茹苦、不畏艰辛,终于通过不懈的努力,使这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那么到底是什么在支持着他们?我认为,是他们对于共产党的信仰,他们始终坚信只有共产党才可以拯救中国;只有共产党可以挽救万民于水火中;也只有共产党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没有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怎么可能经受住巨大的牺牲考验;如果没有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朱德元帅怎么会决定抛弃高官厚禄,去参加共产党;如果没有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如何会走完。信仰,对于现在的我们也是最为重要的,身为国防生,我坚信中国共产党可以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守护我们的信仰,忠诚于信仰,即忠诚于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2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是的,忠诚于我们的信仰,忠诚于党是我们的灵魂,一个人是不能没有灵魂的。作为一名军人我们就更不能失了魂,失了魂就变成了行尸走肉,变成了任人摆布的傀儡。所以,忠诚于党、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我们不仅要有,更要铸强、铸牢!
二、不仅要武装身体,更要武装自己的头脑
我们要有随时献身使命、敢于牺牲的觉悟,但不能做无谓的牺牲。纵观历史,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具有大智慧,他们善于思考,绝不拘泥、接受改变,有着否定与创新的勇气。上了井冈山的毛泽东一路走一路寻,摸着石头过河,最终,凭借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及敢创新路的魄力,终于探索出了这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始终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照搬照套别人的经验,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要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路难,寻路更难,我们不得不佩服主席的大智慧,当然这并不是一次偶然与运气的垂青。原因在于毛主席认识脚下大地的特点,熟悉中国的国情,善于思考,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发现应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也敢于改变,敢于去发现真正对的道路。知识与本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来获取,这即是在武装头脑。著名的游击战术十六字诀,便是毛主席向井冈山上的绿林好汉们讨教后,与朱德同志一起总结得出的。
三、要有血性
共产党革命的胜利,除了依靠杰出的领导者们以外,离不开的便是前仆后继的革命烈士们,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面对一切敌人绝不退缩的决绝,坚守阵地时,哪怕是拼尽一兵一卒也决不退缩;攻克坚堡时,哪怕是手举炸药包,也要为冲锋的同志们开辟道路;隐忍埋伏时,哪怕是烈火焚身,也绝不多吭一声、多动一下。身为一名军人,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一股血性。军队就是用来打仗的,是用来打胜仗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战斗力是军队的唯一的根本的标准。都是热血男儿来参军,血性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我们的血性并不能因此磨灭,不仅要有狼一般嗜血、凶狠,更要学习狼的隐忍与坚韧。随时的做好一切准备,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在平时,血性代表的不服输,是崇尚荣誉的那种热情与朝气,要不断地拼搏向上,勇攀高峰。
本次活动的教育学习与读书,令我受益颇丰。不仅回顾了红色历史,更了解到了一些以前并不知晓的历史故事,增添了很多新的感受。温故而知新,古人诚不我欺。历史这东西总是越读越有味道,其中有着许多前人智慧的闪光之处,结合自身所处的不同实际,实事求是的去思考,便会每每都会有新的收获。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以史为镜,去前人之长补己之短,引前人之遗憾为己诫。
五个五个认同心得体会篇2
寒假期间,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材料,对此我很受启发,下面就学习情况,简单谈一下我的几点心得: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在于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于上述五个认同,我认为: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只有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才能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第二,如何做到五个认同,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在认同伟大祖国方面:对伟大祖国的认同首先表现在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思想与道德的精髓,爱国精神穿越时空,一直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灿烂不熄,历经磨难而不分裂就是最好证明。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爱国主义一直是我们凝聚民族精神、鼓舞人民斗志的鲜艳旗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注重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绩,切实加强学生的理想前途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在认同伟大的中华民族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有共同认同的血缘融通、流动交汇有机体,是一个历经五千年风雨锻造而成的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是最具共同意识的民族。56个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和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毛泽东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向我的学生讲述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的历史,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和挑拨离间,中华民族陷入四分五裂、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但是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空前地团结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要让孩子们记住那些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让他们明白,我们无论哪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无论哪个民族遭难,其他民族不会坐视不管,我们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着一起,共同前进,共同进步。在认同伟大的中华文化方面:伟大的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汇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国家,解决文化认同问题重要而关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把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传授给我的学生,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孩子们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树立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在认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方面:对领导56个民族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政党认同尤为重要。当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将在不断增进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的同时,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详细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艰辛历程,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认同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其中实现了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的伟大功绩。现在,通往民族地区的大道一条接一条的畅通,处在深山的百姓通过异地扶贫搬迁政策过上了新生活,贫困百姓住上了窗明几净的新房子,用水用电用网用燃气安全快捷方便,孩子们上了新学校,每个人都有了基本医疗保险保障,那些曾经困扰在民族地区的行路难、上学难、致富难等各种问题一去不返。这一切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华民族的共同努力和坚持走正确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后,五个认同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没有认同就没有团结。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基,没有认同,团结就是无本之末。团结的本质是认同,通过五个认同培养和树立人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个五个认同心得体会篇3
读红色历史,铭记国防使命近期,我xx大学国防生开展“五个认同”系列教育活动,同学们都收益颇丰,对于我党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对于未来我们所肩负的国防使命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对于所需学习的知识与本领有了更多的渴求感。
打小时候记事起,爷爷奶奶就会时常给我讲起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江姐、董存瑞炸碉堡等脍炙人口的红色故事,悄悄的在我心里播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
待我长大了一些,学习了历史,对于曾经的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有了系统的学习以及更深的了解后,不禁被我党的革命先烈们为了实现心中的信仰,所付出的努力、所经受的苦难、所牺牲的一切,深深的震撼着。
我的心中不禁疑问,到底是什么样的信仰,可以赐予了革命战士们如此强大的、不可战胜精神力量,追寻着这个疑问,我心中的种子悄然发芽。
而现今,心中的种子已然破土而出,我已成为xx大学的一名国防生,未来我将跟随革命前辈们的脚步,从他们手中接过他们用鲜血染红的旗帜,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本次“五个认同”教育中,随着武警成都军事法院方芳院长的授课,带领我再一次走进了曾经的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去寻根溯源。
在痛心于过去的黑暗,振奋于革命先驱们的不懈努力,我深深的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更感受到了肩膀上所肩负的国防使命的沉重。
方院长教导我们:“对于红色历史
五个五个认同心得体会篇4
马克思主义五观、“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内容【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四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全国共有13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
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新疆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
新疆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新疆的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
各民族之伺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
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民族的联合新疆的统一,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尽管在新疆建立以前,总的说来这种联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留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
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
因此,新疆人民的爱国主义必然表现为为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而斗争。
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更支撑着各族人民的爱国力量,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同民族败类的分裂主义活动,展开了英勇的斗争。
历史一再证明,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人民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一直蓄意挑拨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企图分裂、肢解我们统一的社会主义新疆。
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家庭。
他们分裂阴谋虽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对,不可能得逞,但他们的破坏活动也决不会停止。
在当前世界上许多地方民族冲突加剧,民族战乱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新疆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由于各民族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民族发生分裂,必然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导致战争发生,这样对新疆、对民族、对每个人都会带来损失乃至灾难。
相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民族团结就发展,民族分裂就倒退,这也是几千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结论。
五个五个认同心得体会篇5
(《甘南日报》2022年5月23日一版)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我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述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在甘南这片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藏、汉、回、土、蒙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63.13%。千百年来,甘南各族儿女顺应时代、与时俱进,休戚与共、亲如一家,绘就了一幅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的民族团结共同体绚丽画卷。
2017年,甘南州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2021年,玛曲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至此,我州所辖8县市均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实现了县市全覆盖目标。国家级示范创建命名率在全省排名第一,创建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民族团结的暖流,涌动在甘南大地。
近年来,甘南州全面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全局性工作、战略性任务、生命线工程、基础性事业来抓,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大力实施“九大工程”,深入开展“八进活动”,全面实施甘肃省“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扎实开展“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行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四个与共”理念深植人心,甘南各族群众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民族工作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凝心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之花需要时时浇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州委、州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制定出台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命名办法、创建标准、考核细则等,对创建工作进行了远景规划,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协调、社会广泛参与、州县(市)乡3级联动”的“大创建”工作格局。
如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形、有色、有效,常抓常新?甘南州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全州宣传工作总体规划,树立“大宣教”理念,涌现出一系列具有甘南特色和亮点的生动实践。
一本本精美画册,记录了“南木特”藏戏、锅庄舞、民间史诗、雕绘艺术等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历程。一个个由各族群众组成的民间剧团,通过藏族弹唱、回族“花儿”、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编导出甘南民族团结进步的动人故事,确保党的声音及时传达到群众中去。如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已走出寺院,先后出访演出10多个国家和地区;粗犷豪放的“朵地舞”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目光;活跃在甘南草原的20多个“南木特”戏班子,让古老藏戏重获新生;尘封的古籍得到整理,多姿的民族舞蹈得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州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创建全域有文化的“精神家园”,就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让中华文化成为各族群众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全州上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共同培育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自觉践行“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新时代甘南精神,,使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近年来,甘南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州县乡三级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健全了工作机构。进一步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先后制定出台了《甘南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实施方案》《甘南州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创建目标,突出重点内容,落实工作经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建工作体制机制,为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民族团结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典型带动: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在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甘南各族儿女演绎了一幕幕民族团结大爱无疆的感人故事,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唱响了民族大团结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强音。
藏族群众修建住房,全村家家户户出人出力帮忙;汉族群众因有急事无人照看孩子,回族大娘帮忙照看;孩子们讲述着在文化室里可以上网的欢乐;穿着时髦的年轻妇女分享着网上购物的喜悦。这是一种良好的联系互动,是双方面的,是真诚的。应该说,这样的和谐、团结是联系互动的结果,其核心是建立了彼此间的信任和理解。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有力增进了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始终把培育典型、示范引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持续挖掘、选树和表彰先进典型,加固了甘南民族团结进步精神家园的“四梁八柱”。各族儿女“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涌现出了“草原曼巴”王万青、道吉草等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扶贫楷模”张小娟、“草原环保卫士”卓玛加布等一批新时代先进人物。
近年来,甘南受国家级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7个、模范个人5人,命名教育基地2个;受省级表彰的模范集体14个、模范个人49人、示范(区)单位68个,命名教育基地5个,示范家庭33个;有州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训、教育基地各2个,州、县两级累计命名示范区(单位)、家庭和个人约1100个,形成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扩面的创建格局。全州上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切实担负甘南责任,履行甘南义务,发挥甘南作用,通过创新思路、打造品牌、巩固成果、引领作用,为全省创建工作提供了“甘南方案”,贡献了“甘南力量”。
两个共同:喜结累累硕果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州委、州政府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民族工作、民生工作结合起来,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房屋整齐划一、村道平整干净,村民有说有笑、小孩嬉戏打闹……走进合作市大绍玛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春风”扑面而来。然而在过去,这里房屋破旧,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收入偏低。
“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住上了舒适的房子,现在孩子们上的是漂亮的学校,生病就医也很方便,我们感到很幸福……”这是村民们说得最多的话。如今,村民过上了新生活,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村里只要谁家有事大家都会积极去帮忙,邻里之间和谐友好、和睦相处。
甘南州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深入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强化党的民族政策宣传贯彻、着力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能力水平,接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有效推进了全州民族事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在全省范围做到了“十个率先”:率先提出了系统、完善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1138”工作思路,率先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率先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指导委员会,率先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并组织召开了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率先制定出台了《甘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率先制定《甘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条例》并进入州人大三审环节,率先开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线上大讲堂,率先收集整理编印了《甘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料汇编》,率先将每年5月23日确定为甘南州“民族团结一家亲”宣传月主题活动日,率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品牌打造工程。
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支持文化建设、注重文化应用,充分发挥文化润心、助推民族团结的作用。电影《甘南情歌》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反映民族团结的大型南木特藏戏《唐东杰布》获得甘肃优秀剧目展演“特别奖”,并入选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以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丁目迪为原型的民族团结进步题材电影《生根》,在国内各大院线上映。
过去的五年,是甘南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群众获得实惠最多、民族工作成效最好的时期,为推动全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促进全州团结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得益于对口支援省(市)的帮助支持,得益于州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甘南将一如既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要求,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入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共同谱写新时代甘南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甘南日报记者 何龙 李亚键
五个五个认同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 算法心得体会5篇
★ 勇敢心得体会5篇
★ 老师心得体会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