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绘本教案教案优质7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准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一个成功的教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绘本教案教案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绘本教案教案优质7篇

大班绘本教案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彩虹色的花》是一本风格极其独特的作品。厚重的纹理,大块的色彩,都给这本书带来一种原始粗犷的美,但叙述的却是一个极其温柔细腻的故事。彩虹色的花将花瓣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它献出热情,美丽的花到最后却看不见了,但是被帮助的动物们并没有忘记它。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生命可以再生轮回,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难以忘怀。这本书充分激发小朋友阅读文本和讲说故事的兴趣,也相信这部作品也会使孩子们将一颗“帮助”的种子深深地理在自己的心底。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彩虹色的花与他人分享快乐,尽力帮助他人的美好情感。

2.学习故事中角色对话,尝试表演故事中彩虹花的样子以及小动物受到彩虹花帮助后的情感变化。

3.感受彩虹花在奉献过程中的快乐,懂得乐于助人是一种永恒的美。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课件、配乐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初步了解故事重要情节线索,引出故事主题。

(1)出示完整的彩虹花图片,说出彩虹花的特征。

提问:这是一朵什么样的花,它的花瓣是什么颜色的?

(2)出示花瓣逐渐变少的组图,观察彩虹色的花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提问:看看彩虹色的花有什么变化呢?除了花瓣还有哪些地方也发生了变化?彩虹色的花瓣慢慢变少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2.欣赏故事,发现小动物的情感变化,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花瓣所起到的作用。

(1)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发现小动物情感的变化。提问:他用什么颜色的花瓣帮助了谁?做了什么?小动物心情怎样了?

(2)完整讲述故事,感受彩虹花在奉献中的快乐。

提问:小动物在彩虹花的帮助下都得到了快乐,想想这时候彩虹花会是什么心情呢?为什么?故事中什么地方让你最感动?

教师小结:这真是一朵善良、充满爱心而又乐于助人的小花呀!乐于助人不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且还能给人留下美好的记忆。

3.学说角色对话,尝试表演故事中彩虹花的样子以及小动物受到彩虹花帮助后的'情感变化。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彩虹色的花”。

提问:刚开始彩虹色的花是什么样子的?慢慢的变成什么样子了?最后,彩虹花重新绽放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

(2)巩固小动物与彩虹花的对话,并尝试用表情、动作来表演。提问:小动物对彩虹花说的什么?分别是什么表情?

(3)幼儿合作表演“雪花拥抱彩虹花”的后部分。

提问:雪花是怎样盖在彩虹花身上的?最后是怎样拥抱彩虹花的?

活动延伸:了解其他行业无私奉献的人,例如医生、警察、环卫工人等。

大班绘本教案教案篇2

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他们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不满足,加上父母长辈对他们的宠爱,他们要什么就会给他们什么,养成了他们一些贪婪、用不满足的坏习性。而绘本《獾的美餐》讲述的是:一只獾吃腻了苹果土豆和萝卜,想换换口味,吃点荤的。结果出去找了一圈什么都没吃到,还被马踢回到自己洞中,饥肠辘辘的獾想起洞里的苹果土豆和萝卜其实是不错的美味时,为时已晚!在体味绘本的诙谐幽默中明白了:当失去时,才懂得曾经拥有的珍贵!

一、活动目标:

了解画面特殊的设计及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能根据画面中人物的表情,猜测内心活动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述。

懂得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

重点:根据人物表情猜测内心活动。

难点:根据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二、活动准备:

1、《獾的美餐》ppt、音频。

2、图书《獾的美餐》每人一本。

三、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阅读封面。

(1)、封面上有谁?它是什么表情?这表情表示什么意思?

(2)、角后面的'小动物又是什么表情?它们和獾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此环节通过阅读封面猜测动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为下面阅读图书做铺垫。)

2、共同阅读

ppt1师:獾的洞里铺着软软的稻草,还有许多的食物,可是看它的表情和拿萝卜的样子,它是什么意思呢?

ppt2谁来说一说这幅画?

ppt3獾遇到了谁?它们分别是什么表情?獾头上的三个小点是什么意思?

师小结这幅画的内容。

ppt4獾抓到鼹鼠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獾和鼹鼠身边的长弧线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些线条叫效果线,可以表示心情、动作、声音,你们画画时也可以用上效果线,这些线条会让你们的画更精彩。

ppt5鼹鼠哪里去了?同时獾又在做什么呢?

师小结:这一页和我们以前看的书有什么不一样?左上角好像有书角卷起来了,这叫卷页,其实这里有两个故事,一个大故事,一个小故事,两个故事正同时发生。看懂了这些,那下面的故事就要请小朋友自己来说说了,讲的时候要把大图和小图的事情都讲出来。

(此环节通过教师和幼儿的共同阅读,让幼儿了解了故事的开始,以及看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的的方法,为下面幼儿的自主阅读做准备。)

3、幼儿自主阅读图书,并和同伴说一说图书内容。

那么獾到底有没有抓住老鼠呢?幼儿自主阅读图书p12——————p31

(1)、大图中尼看到了獾又遇到了哪些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2)、那小图里边又同时在发生着什么事呢?

(3)、最后一页的小动物在干嘛呢?它们嘴边的小短线表示什么意思?

师小结:獾后来遇到了老鼠、兔子和马,它想吃它们结果都被它们机智的逃脱了,最后反而被马踢回到了自己的洞里,可是洞里的美食不见了,獾这才傻了,后悔了。

(此环节通过幼儿在自主阅读中的观察,猜想和讲述,理解了故事的大概内容,在和同伴老师的交流中,学习到了怎么样看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内容,给以后阅读类似的图书获得了经验。)

4、完整欣赏故事

(1)、獾吃到美餐了吗?为什么没吃到?

(2)、你喜欢獾吗?为什么?

小结:獾本来有好多的美食,而它却不满足,想去吃更好的的美餐,结果自己洞里的美餐反而让被它追着想吃它们的小动物给吃了,它不懂得珍惜已经拥有的美餐。那我们小朋友如果你拥有了好多美食或玩具,你会像獾一样吗?

(此环节通过提问提升寓意,让幼儿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和幸福。)

活动反思:

一本图画书,是通过文字和图画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文图协奏的一门艺术。本活动在为孩子创造了宽松的阅读环境后,利用"看"故事,"猜"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孩子们通过阅读图画、观察想象、猜想讨论,不仅获得了知识(獾的生活习性),还培养了读图、想象、表达、倾听、等各种能力,更习得积极愉快、饱满、幽默、尊重他人的情感。

整个活动,孩子们的思维是非常积极活跃的,观察力、想象力都不错。只是可能过于陶醉于画面的观察上,而在语言表达上不是十分严谨,有点随心所欲。但是,我个人觉得无妨,我认为绘本活动不是语言活动,虽然也可以利用绘本来进行“语言”的教学,但是,我认为读一个故事更主要的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故事所蕴含的教育内容就够了,这正是为什么我一定要选择一个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能够接受的有教育意义的绘本的原因。在最后,如果我能够结合孩子们平时在生活中没有珍惜自己班级里的东西来揭示故事的内涵,化抽象为具体形象了,我想孩子们印象一定会更加深刻,也更能接受这个道理。

其实,这对于我们成人而言,这个故事也是有意义的,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我们。很多人都这样,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让原本安逸的生活多了一分不安。如果我们懂得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顿“美餐”,那么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幸福快乐,有滋有味的。

大班绘本教案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宝宝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发育而成。

2。寻找自己和爸爸妈妈相像的地方,增加亲子感情。

3。让幼儿初步了解“我从哪里来?”。

重点难点

路线图

活动准备

1.ppt。

2.事先布置:回家观察自己与父母相像的地方。

活动过程

一、引出绘本《小威向前冲》。(ppt)

1.师:引出图书《小威向前冲》(观看大屏幕)

教师重点:在读出书名的时,突出向前冲,加重音量,提高语调。

提问1:小威是谁?

幼:小蝌蚪、小鲸鱼……

提问2:小威往哪里冲呢?

幼:向前面冲跑步

总结1:我也不知道小威向哪里冲?我们来看看吧。

总结2:小威勇敢、厉害、坚强、有些调皮,小威要冲到哪去?来听故事吧!

二、分页了解绘本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

插问:小威是怎么样的小家伙?

幼:活泼好动。爱运动。游泳高手......

插问:小威数学不大好,但他是个游泳高手。

提问1:小威数学不大好像谁?

提问2:小威游泳是高手像谁?

总结:小威数学不大好,和布朗先生很像,但游泳是个高手,和布朗先生也很像。你们还喜欢他吗?

提问:你有什么地方是最吸引人的?(幼儿自由回答)

总结:你们都挺棒的,那你们有没有哪些地方也像小威一样做的不够好的?(幼儿自由回答)

2。继续讲故事。

教师:学校里小威有个朋友叫小布,他们经常在一起游泳比赛,总是难分高下,(观察小威和小布哪里不一样)

教师:引导幼儿说明他们的外形特征。

布朗先生和太太要结婚了!(音乐渲染结婚的气氛)冠军奖品是个很美丽的小东西,它住在布朗太太的身体里。游泳大赛这天,老师送给了小威什么?(游泳眼镜和一张路线图)。

3。幼儿集体看ppt路线地图。

提问:你们能告诉小威游泳比赛的路线吗?

(教师点击路线图)是这条路线吧,准确吗?希望他能顺利到达终点。

4.小威游泳比赛ppt。

提问:他们击掌出发了,小威在哪里?ppt上指认。

5。追赶画面ppt。

小布赶上来了,小威有点担心了,怎么办?

幼:向前冲,要努力……

提问1:小布会怎么办?

提问2:猜猜看谁会赢?

点击ppt。小威获胜了。

三、通过视频,欣赏生命孕育全过程,并对于绘本大胆猜想。

1.继续讲故事。

教师:小威获胜,得到这个可爱的小东西,奇妙事情发生了。

2.继续ppt,哇,原来小威和可爱的小东西合一起后变成了一条小生命,小宝贝,太神奇了。

(观察小宝贝在布朗太太肚子里生长的全过程。)

3.教师:小宝宝一天一天长大了,布朗太太的肚子也顶大了。宝宝出生了,是女孩,取名:小娜。

4.猜猜小娜长大以后大概会是怎样的呢?出示小娜和布朗先生及太太的相片。

具体化问题:头发是什么颜色?长得像谁?为什么?(幼儿回答)

幼:像布朗先生,因为头发是金黄色的。

验证绘本画面:(点击小娜的样子以及游泳的画面)

教师:小娜数学不大好,和谁像?

幼:布朗先生。

教师:小娜游泳是高手,和谁像?

幼:布朗先生。

总结:她是布朗先生的孩子,样子和本领也得像爸爸。

四、知道自己和爸爸妈妈长得很像,但和别人长得不一样。

1.ppt提问:他们像吗?哪里很像?(幼儿回答)

引导提问:你觉得你长得像谁?哪里很像?(幼儿回答)

2。(我和别人)ppt。

请你转过身看看身边的朋友,说说你与朋友哪里不一样?

3。总结:从你们出生那一刻,你们就是爸爸妈妈的最爱,希望你们同样也这样去爱你们的爸爸妈妈,好吗?

绘本问题延伸:提问:小威到哪去了?小娜从哪里来?而你们又是从哪里来的?让我们一起到草坪上去讨论讨论吧,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总结

孩子们知道了自己的由来,去了解了妈妈的辛苦,学会了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

大班绘本教案教案篇4

一、阅读目标:

1、共读绘本,了解故事内容,感受绘本的魅力。

2、引导学生观察、想象与阅读相结合,续编故事结尾。

3、通过阅读交流,感受“爱”的力量、友谊的真谛。

二、阅读预设

(一)导入故事,认识主人公

1、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听故事,读故事,是吗?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读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霸王龙。出示扉页。你对霸王龙有所了解吗?霸王龙是恐龙时代生活在陆地上最强大的一种食肉动物,也就是说它们以比他们弱小的动物或恐龙为食物。

2、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是一只粗暴的、霸道的、狡猾的、任性的恐龙。一起读:以前,以前,很久以前,有一只粗暴的、霸道的、狡猾的、任性的恐龙。

(二)观察想象,共读故事

1、我们的故事开始了,你们看,这只霸王龙在干什么?是的,它在追捕一群小戟龙,发出了可怕的吼声:嗷呜嗷呜——砰嗵嘣——“啊——是霸王龙!”“快跑!”

2、讲述图1——12,居然有人救了他,还帮他舔伤口。他可是一只粗暴的、霸道的、狡猾的、任性的恐龙呀!

3、讲述图13——18,你对你朋友说过这样的话吗?当我们说出这句话或者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有一种暖暖的感觉。把恐龙两个字改成同学,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能认识你这么好的同学,真是太高兴了!你真好,一定有许多朋友吧?”

多么美妙的语言啊,谁愿意来读读薄片龙和霸王龙的对话?指名对话:

“能认识你这么好的恐龙,真是太高兴了!你真好,一定有许多朋友吧?”

“啊,对。你呢?有朋友吗?”

“朋友?我没有朋友。”

“没关系,那我做你的朋友。明天还在这儿见面吧!”

4、回家的路上,霸王龙的心一阵阵地疼,为什么霸王龙的心会疼呢?

5、讲述图19——23,你们又看到了什么?霸王龙变了,他没有横冲直撞,没有追赶小戟龙。他不再是那只粗暴的、霸道的、狡猾的、任性的恐龙。

6、讲述图24——26

(三)回顾感受,了解题目、作者

1、故事读完了,留在你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画面,哪些话语?(回放)

2、多么让人回味啊,让我们再来看看那只霸王龙,他还是那只粗暴的、霸道的、狡猾的、任性的恐龙吗?那现在的他是一只恐龙。

3、是谁使霸王龙有了这样的变化?薄片龙是怎样对待霸王龙,才使霸王龙有了这样的变化呢?温和、体贴、真诚、勇敢、善良、信任才使本性粗暴的霸王龙萌发了爱的种子,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这是一种真诚的交往,善意的感化,是一种爱的力量。

4、这么感人的故事,想知道它的题目和作者吗?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你真好》,还记得这是谁说的话吗?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绘本创作作家宫西达也。他创作的“恐龙的温馨故事绘本”深受小朋友和大人们的喜爱,老师就非常喜欢。《你真好》就是其中一本,恐龙的温馨故事还有两本,分别是《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和《我是霸王龙》,主人公都是霸王龙,也很感人,你们自己可以去读一读。

(四)续编绘写

1、其实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你们想,这只已经变成温和、体贴、真诚、勇敢、善良的恐龙,它的生活还会像以前那样吗?那他还会交到哪些朋友呢?

2、请大家大胆想象,以“以后,以后,不久以后,有一只温和、体贴、真诚、勇敢、善良的恐龙"为开头,续编故事的结尾。拿起笔,大胆地画一两个画面,并简单地写一两句话。

大班绘本教案教案篇5

活动名称:

田鼠太太的项链(二)(减法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物物交换,物品会逐渐减少,并最后归零等数学现象。

2.了解故事情节,懂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

活动准备:

故事大书一本;谷子、玉米、花生仁的实物及图片;数字卡;算式题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引起兴趣

提问:

1.田鼠太太找到了哪些过冬的粮食?分别有多少?(幼儿在数字卡里找到数字,复习数物对应。)

2.田鼠太太为什么很早就要准备好过冬的粮食?

二、听故事理解归零

●田鼠太太快活得马上把项链挂在了脖子上。田鼠太太在大街上遇见了花母鸡,花母鸡看了项链对她说:“可惜你的衣服太旧了,配不上这串高贵的项链。”于是,田鼠太太急急忙忙回家,拿出准备过冬的谷子,用谷子换来了一件崭新的时装穿在身上,项链立刻显得高贵了。

1.田鼠太太准备过冬用的8袋谷子没有了,我们能不能用一道减法算式题给她一个提醒呢?(8—8=0)

2.你想对田鼠太太说什么?

o田鼠太太在大街上遇见了兔子,兔子对着田鼠太太说:“哎呀呀!你的裤腿上裂了一个口子,跟这串高贵的项链和美丽的时装一点也不配。”田鼠太太马上回家,拿出准备过冬的苞谷,换到了一条漂亮的裤子。

1.田鼠太太准备过冬的玉米还有吗?

2.她该不该这样做?我们能不能再送她一道臧法算式题?( 7-7=0)

活动4

●“嘻嘻,瞧她,鞋头破了一个洞,脚趾都露出来了。”刺猬对小乌龟说。田鼠太太 听见了,立即回家拿出了准备过冬吃的花生仁,换来了一双新鞋,穿在脚上。

1.田鼠太太能不能用花生仁去换新鞋?

2.我们再送她一道减法算式题吧。( 6-6=0)

●田鼠太太准备过冬用的谷子、玉米、花生仁都没了,你能用一道减法算式题告诉

她吗?(3-3=0)

三、听故事引发思考

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飘着大雪,天冷极了。田鼠太太只好戴着高贵的项链,穿着新衣和新鞋,在雪地里寻找吃的东西。

1.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飘着大雪,还能找到粮食吗?

2.田鼠太太十分地后悔,她后悔什么事情呢,为什么?

活动的反思 :

在主题活动“寒冷的冬天”中,大多数幼儿都会对“动物如何过冬”这个问题感兴趣。教师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为幼儿提供一些相关的图书、图片或多媒体资料,让幼儿通过自主学习找寻问题的答案。

以上两个活动都有各自的重点,能很好地融人数学教育的内容,很适合大班孩子的学习需求。但两个活动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前者割裂了故事的整体性。在讨论“拾到了项链,该不该拿?”的问题时,有孩子说“我拾到就是我的”;有孩子说“我先带回家戴载,然后再还给别人”;有孩子说“拿到项链后,放在家里等过了冬天再拿出来戴”。从孩子的言辞中我们发现《田鼠太太的项链》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道理——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孩子并没有理解。文学作品内在的价值也没有体现。经过研讨调整活动设计,使文学作品中的道德启迪和思想教育融人其中。

针对以上两个活动,我们以孩子的情感体验为基础,以数学元素为依据,以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为核心,对活动进行了再调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

内容调整——强调减法,突出“0”的实际意义,以此作为孩子理解作品的催化剂,凸显文学作品《田鼠太太的项链》的内涵。

教学形式——我们将故事情景融人数学活动的始终。让孩子边听故事边寻找算式题。教师运用情景性的语言进行提问,如:“我们能不能用一道减法算式题给田鼠太太提个醒粮食要没有了?”“谷子要没有了我们能不能用一道减法算式题来告诉田鼠太太 呢?…‘能不能用一道减法算式题告诉田鼠太太什么都没有了呢?”在这样的情景中老师和孩子的情感体验始终系在田鼠太太的心理变化上。

情感体验——当粮食慢慢地变多,孩子与田鼠太太一起体验着收获粮食的满足,他们的开心与安心显露无遗;当漂亮而高贵的项链出现在孩子的眼前时,孩子是十分的惊讶与欣喜的;当家中储存的粮食慢慢减少时孩子又变得担心、害怕了。从开心安心——惊讶欣喜——担心害怕,伴随着这样的情感体验,孩子悟出了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以上是在进行《田鼠太太的项链》这个活动中的一些体会,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文学作品与数学活动的有机融合关键在于教师准确解读文学作品中的教育价值、准确判断孩子已有的数经验,确定适度的挑战目标,并体现该文学作品独有的价值。

大班绘本教案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阅读故事内容,理解野田做哥哥后带弟妹外出的相关情节。

2.感受野田内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人物心理进行合理想象。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升到大班了,我们小朋友成了幼儿园最大的哥哥姐姐了,你觉得做哥哥姐姐的感觉怎样?(很自豪)

(2)小朋友,你喜欢做哥哥姐姐吗?请说说你的理由。我们来看看谁跟你们一样也当哥哥了(出示ppt)看,是谁啊?(小猫)对,它的名字叫野田。

2.播放课件。

(1)观察图中的三幅图,你从哪里看出野田做哥哥不开心的原因了?

野田觉得,妈妈有了弟弟妹妹,好像不像从前那么喜欢自己了。野田会做些什么呢?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2)虽然野田不喜欢弟弟妹妹,可是当有一天妈妈要野田带弟弟妹妹去森林里玩,野田还是答应了,野田带着弟弟妹妹一摇一摆的朝森林里走去

(3)他们来到了一棵大树下,野田想,就是这些麻烦的弟弟妹妹,让妈妈不再爱我了,我要把他们扔掉,于是野田“嗖”的一声很快的爬到树顶上,弟弟妹妹看见了,开心的说:“哥哥,你好棒耶!”于是他们也学哥哥往树上爬,弟弟妹妹的力气太小了,他们往上爬一点往下滑一点

(4)他们好不容易爬到树枝上,可是眼看树枝都快断了,这时弟弟妹妹会怎么样?你们觉得野田会去救弟弟妹妹吗?(野田虽然想把弟弟妹妹扔掉,可是又想谁叫我做哥哥呢,于是野田一手拉起旁边的弟弟,另一只手拉着一个妹妹,可是野田的'力气太小了,小朋友说你们是哥哥姐姐了,老师来看看你们的力气有多大)

游戏:提供四张桌子,幼儿分成四组,请幼儿选出哥哥或者姐姐(可以用石头剪刀布的形式选出获胜者)哥哥或者姐姐站在树顶上(桌子)将树下的弟弟妹妹拉上来,而且要保护弟弟妹妹不能摔下来,看看哪组最快,组后采访获胜组的小朋友,说说他们的方法,教师小结

(5)野田看到小朋友的力气那么大,他也使出浑身的力气把弟弟妹妹拉到树顶上,再把他们一个一个的背下来,弟弟妹妹安全了,他们会怎么对野田说?

(6)野田带着弟弟妹妹继续往前走,突然(播放声音)谁来了?(大灰狼)野田带着弟弟妹妹拼命地往前跑,前面有座独木桥,野田很快的跑到桥对面,可是弟弟妹妹不敢过去,怎么办?野田会把弟弟妹妹丢掉吗?如果你是野田怎么帮助弟弟妹妹过独木桥?

游戏:幼儿全体起立(凳子就是独木桥)分成两组,选出哥哥或者姐姐,哥哥姐姐在桥的对面想办法让弟弟妹妹过独木桥,而且还不能从桥上掉下来,小朋友比完后,说说他们是怎么做的,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又快又安全过独木桥?

(7)野田也想到了一个办法,看看是不是和小朋友想到的是一样的,请小朋友观察野田是怎样帮助弟弟妹妹过独木桥的。

(8)野田带着弟弟妹妹回到家,弟弟妹妹们把他们今天遇到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会怎么说?野田听了心情怎样?

(9)为什么野田做哥哥了一开始不开心,后面就很开心呢?请幼儿讨论

三、教师小结:

当我们帮助了别人,就会很开心!以后我们大班的哥哥姐姐也要经常帮助小中班的弟弟妹妹解决很多的困难

大班绘本教案教案篇7

设计意图

?蜘蛛和糖果店》是一个有关概率和统计的绘本故事。概率是依据自己收集的材料推测未来,概率其实就是生活中可能性的大小,绘本中的蜘蛛经过统计得知咪咪买棒棒糖概率比买其他糖果的大,但概率虽然能判断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却不能保证100%正确。所以从孩子的思维层面上考虑,在设计此活动时,我把这个绘本设计成了有情景性的估猜活动,以故事中蜘蛛猜测顾客来糖果店买什么糖的情景为主线,帮助幼儿理解概率和统计,同时鼓励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数学经验去推理、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估猜生活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进行推理与预测,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愿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ppt、人手一张统计表、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情景激趣:幼儿说说自己爱吃的糖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引发听故事的兴趣

1.这是一家什么店?

2.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叫《糖果店的秘密》

大胆猜测:从生活中的事情出发,以绘本为主线,让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上,边看边推理,边预测边验证,训练孩子通过观察到进行推理到进行预测,的这个思维能力。

二、听故事根据线索预测不同人物喜欢的糖

1.咪咪来买糖,蜘蛛出示咪咪的买糖记录。

提问:你们同意蜘蛛的猜测吗?从记录中的哪里可以看出咪咪喜欢吃棒棒糖?都记录了什么?

2.东东来买糖,蜘蛛出示了东东的买糖记录。

提问:冬冬来过几次糖果店?买过什么糖?这次他可能会买什么糖?

3.洋洋来买糖,蜘蛛出示买糖记录。

提问:洋洋买过几种糖?他怎么来过5次,只买了4种糖?这次可能会买什么糖?(幼儿操作记录表)

小结:要观察和多了解客人,把客人来过糖的次数和买的名称记录下来,经过统计我们就能猜测出这个客人可能会喜欢吃什么糖。

观察统计:利用表格,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统计,提升了幼儿的能力。

三、最受欢迎的糖果

1.阿姨又准备进货了,怎样才能知道哪种糖果才是最受欢迎的呢?

2.出示“一周糖果销售记录表”及“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理解。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统计表,找出最受欢迎的糖果。

小结:用这个表格我们马上就可以找到了,阿姨非常感谢蜘蛛的帮忙,平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和了解身边的好朋友和爸爸妈妈,用统计的方法看来来他们喜欢的东西。

意料之外:通过让幼儿猜不着这一环节让幼儿了解生活中也会有特殊情况的发生,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四、出乎意料的结??

1.小明来到糖果店,出示买糖记录。

提问:小明可能会买什么糖?为什么?有其他的可能吗?

小结:原来我们觉得很有可能的结果,也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利用ppt图片导入。首先,让孩子们看图讲述“图上有什么?”孩子们能够利用“有......有.....还有的句型对自己所看到的糖果进行自由讲述。教师在数学活动中能够适当的抓住时机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适当的练习。

在幼儿们认识了各种糖果以后,教师利用ppt将孩子们引入到蜘蛛和糖果店的数学故事情节中去。教师一边播放ppt一边讲述故事,适当提问,引出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即:根据已有的记录表猜测接下来小朋友们会买的'糖果。活动中教师的提问简练,具有针对性,孩子们能够根据教师的提问以及教师出示的记录表猜测小朋友接下来会买的糖果,并且讲出自己猜测的理由。在活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正确猜测到小朋友们买的糖果时的开心、成功的喜悦情绪,使得整个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们进行数学操作,即统计营业员卖出去的各糖果的数量。在孩子们操作之前教师的要求紧扣操作内容,使得孩子们对操作环节认识比较清晰,最后的操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绝大多数小朋友都完成的很好。

数学活动本来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通过ppt以及有趣的故事情节,使得数学活动生动有趣,让孩子们有兴趣去学,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

大班绘本教案教案优质7篇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节约用水教案7篇

大班教案6的组成教案7篇

大班建筑教案7篇

星空大班教案7篇

有趣的大班教案7篇

大班秋游教案7篇

大班酒教案7篇

大班艺术教案优秀7篇

大班生活活动教案7篇

大班桥教案参考7篇

大班绘本教案教案优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