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准备过程可以促使我们深入思考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认真写好教案可以提高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教案篇1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bpmf,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什么?(声母)声母一般都站在音节的最前面。
2、认读韵母卡片,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为什么?(单韵母)再人带调韵母,教师讲解:声调都标在韵母上面。
3、复习带调音节bápábàmāmùbùmǒ等。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情境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孙悟空的表情怎样?哪吒心里会想些什么?
2.读语境歌:悟空本领特别大,天兵天将都不怕,打败哪吒三太子,乐得悟空笑哈哈。
?相机出示:detenele】师:我们今天要学的声母和这4个音节有关。
三、借助表音表形图,学习字母音和形
1.出示座钟笔筒图学习声母d,讨论:图上有什么和什么?出示声母d,问:这个字母和图中的哪部分有些像?
(1)教师范读三遍。指名学生领读,齐读,指名读。
(2)教学d的书写,问:d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母有点像?
(3)谁能想个顺口溜记住d?(座钟笔筒ddd
(4)请小朋友看看书上d的写法。之后,师范写,生描红。
2.出示模特图学习声母t,指名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1)出示声母t。提示:它和模特的“特”的读音有点像。
(2)教师范读t,让学生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3)教学t的字形及写法。
a.指名观察图画,说说怎样借助图画记忆。
b.把t和f做比较。
c.启发学生自编顺口溜,时装模特
d.自学t的`写法,提示:t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3.出示哪吒出关图,学习声母n,问: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1)出示“n”。提示:这个字母和哪吒的“哪”读音有些相像。
(2)教师范读n,讲述发音方法。领读,齐读,指名读。
(3)教学n的字形及书写。问:谁来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n?
?启发自编顺口溜:一个门洞nnn,半个m字nnn】
(4)自学书写方法:观察,书笔顺,之后描红,临帖。
4.教学声母l方法同上。
作业,完成《习字册》抄写4个字母各一排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5个生字,学写2个字,会认7个字。会读指定词语。
2、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能结合生活实际和儿歌内容了解生字意思,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儿歌读正确,大体了解意思。
3、积累语言,运用对子歌的形式编对子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爱学语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生字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结合生活实际编对子歌。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两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学生实际了解生字
的意义。能按笔顺规律,依照田字格的范字书写。
2、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掌握识字的方法。
3、培养学生爱学语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谁当小小发现家?把你们课下发现的对子展示给大家吧。
出示课题:多对少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课文里的对子朋友我们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1)借助拼音读对子歌,画出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同桌互帮互学。
2、谁说说儿歌里有哪些对子?
3、练习朗读。
三、指导书写:“少”,说说在田字格中怎么写?
四、熟读课文,巩固提高。
1、出示课文。
2、出示图,说出儿歌中的对子。
3、理解读词。
指导:“多、重、白、黑、地、空”重读
4、练习朗读。
5、学生自愿读。
6、拍手歌《多对少》。
板书设计:5、多对少
多重白天长空北西
少轻黑夜大地南东
五、作业:
1、把今天学的对子歌或编的对子歌读给家长听。
七、课堂小结:说说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八、教学反思: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所提高,对于认读字的学习缺乏良好的习惯。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能读准音,记住形,掌握新笔画“撇折、竖提”,能正确书写生字。
2、能够朗读对子歌。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读儿歌。
二、认读生字卡片。少、天、长。
三、学习生字。
1、学习“长”:
1)读准字音。
2)你能用这个字组个词吗?
3)分析字形并书空,认识新笔画“竖提”。
2、学习“天”。
四、读下面的词:多少、东西南北、黑夜、白天
五、课堂练习:
1、读课文。
2、做课堂练习册。
板书设计:
5、多对少
天---长----
六、课堂小结:说说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教学反思: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许多的'对子,很棒。
教学反思1
本课是一首对子歌,它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说常用的词语结成对子,引导学生学会其中的汉字。一年级的识字教学,采用多种形式把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在本节课中,我做了一些尝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借助文本,温故知新。
学生刚刚学习完拼音,课文又全部是注音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先解决字音问题。达到学而用的目的。在字词的处理上,我采用了循序渐进式的学习方式。先让学生在文本中读词,随后将词带着拼音取出来,再次学习,并通过翻词板拼图的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但在认词过程中,练习次数过少,以致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没有达到牢记词语的目的。
二、丰富视觉感官,训练语言表达。
对子歌的内容比较浅显,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因此,在教学中我没有将对对子的理解作为重点,而是将对对子的表达作为重点。在练习每一个对子时,我都注意让学生将话说完整,把对子融入进去。达到由点及线的目的。
三、多管齐下,提升识字效率。
在识字环节,注意了发散学生思维,利用好已有的生活经验。用生字组词说话,让识字为说话服务。在识记字形的时候,学生表现了自己的识字方法,无论是数笔画还是加一笔,都是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果,学生也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记字。四、反思不足,汲取经验。纵观本课,教学过程比较清晰,但细节处还欠推敲,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置不够精细。在处理学生的回答时过于谨慎,没能将学生的回答推升至新的高度。这些也是我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和提升的地方。
教学反思2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把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识字,在本节课中,我做了一些尝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教学情景,为识字搭建平台。
在这一课中我首先出现了这一课的自然景观的图片,让同学们来说,本以为学生在生活中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学生看图片都会说,但一到遇到了识字就不是很感兴趣了,学生学起来、记起来也是比较枯燥的,通过开火车方式检测孩子的识字情况,发现有些孩子掌握的不是很扎实,识字环节教学没有落实好。如果能够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在进行识字指导的话,我想就会降低学生的识字难度。
二、朗读课文,从文中感悟
?多对少》是一篇识字课文,文章优美,我采用的是一句句分割教学,这样的效果搞得文章支离破碎,破坏文章的整体性,削弱文章的感染力。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应该从整体着眼,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来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丰富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在识记字形的时候,采用“拆字法”、“组词”、“记偏旁法”、“编口诀”等方法来巩固字形。学生个个都想表现自己的识字方法,就连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都举起了小手。整堂课上学生在玩中学,在动中学,情趣盎然。这样,学生在游戏中认识了生字,在游戏中展示了自我,感受到自主识字的欢乐。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点一个字,就把它读出来并组词或说几个句子”来巩固生字,效果应该会更好。
这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在这节课中我是借鉴别人的教学设计,究竟是为了模仿还是借鉴?如果一味的把别人的教学设计的种种环节,甚至是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照搬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不但不会见效,反而还会事倍功半。老教师常常会说:备课不仅仅是备课本,备教参,更重要的还要备学生。不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适用于任何一名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针对孩子们不同的接受水平以及已有的知识能力,努力为他们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我以后要多加锻炼,多加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玩、球、猴、拍”4个生字。复习笔画“竖弯钩”,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描摹“金、玩”。
2能认读复韵母ɑo、ou、iu,及它们的四声,继续学习拼读音节。复习复韵母ɑi、ei、ui。
3能正确朗读儿歌,熟读成诵。
4试着用“谁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
重点和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用各种方法识记本课4个生字。
2运用顺口溜、念儿歌等方法认读复韵母ɑo、ou、iu,继续学习拼读音节。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拼音卡片、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图片、皮球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皮球)师:这是什么?
(1)交流。(2)学习生字:球(读准韵母iu)(3)“一字开花”游戏:除了皮球,你还知道哪些球?
2(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师:图画中的小男孩在干什么?
(1)交流。(2)揭示课题:28玩皮球(3)学习生字:玩(按笔顺书空“玩)(4)比较“玩”与“球”的字形。(渗透“王字旁”)
3齐读课题。
二朗读儿歌,学习生字
1听儿歌,读准字音。
(1)听课文录音,听清楚生字的读音。(2)再听录音,字字过目跟读。(3)自由读,读准字音。(4)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字,了解内容。
(1)思考:皮球上画了什么?①出示“猴”。(读准韵母ou,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②出示句子:妈妈买个皮球,上面画个小猴。③指导朗读句子。
(2)思考:小猴在干什么?①出示句子:小猴翻翻跟头。②指导朗读句子。(师生问答式朗读:小猴干什么?谁翻翻跟头?)③出示一幅画有许多动物在玩耍的插图。
说话练习:用“谁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
(3)学生上讲台前拍皮球。出示“拍”。(复习韵母ɑi,读准字音)①做拍皮球的动作,复习带有“提手旁”的字。②出示句子:我来拍拍皮球,小猴翻翻跟头。③指导朗读句子。
3读儿歌,巩固生字。各种形式的诵读。(指名读、小组赛读、表演读、滚雪球读)
三学习韵母,拼读音节
1读准复韵母。
(1)师:小猴看见大家学得那么好,可高兴了,给我们送来了三件礼物,我们和它见见面吧。
(2)(出示三幅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出示:奥运五环ɑoɑoɑo海鸥飞翔ououou水上游泳iuiuiu
(4)指导发音。①师范读,仔细观察老师的口型。②学生跟读。(指名,开火车读,齐读)
③编顺口溜,巩固读音。凹凸不平ɑoɑoɑo欧洲各国ououou风景优美iuiuiu
2读准复韵母的四声的.读法。
(1)师:我们给这些复韵母戴上小帽子----标调。(2)(出示三个复韵母的四声)(3)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叫号读、齐读
3比较iu与ui(1)出示:uīuíuǐuìiūiúiǔiù(2)师:仔细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吗?(3)出示句子:i、u在一起,调号标在后。(学生朗读)
4朗读儿歌,巩固拼音。(1)在儿歌中找一找含有ɑo、ou、iu韵母的字。(2)游戏:送拼音回家。①把含有ɑo、ou、iu韵母的字音贴到相应的生字上。②拼读音节。(3)朗读儿歌。
四游戏巩固,复习韵母
1游戏:比比谁的眼睛尖(ɑi和ɑo,iu和ui的比较)(1)抽读(2)抢读(3)比读
2游戏:比比谁的拼读准(创设情景完成书中的连线游戏)(1)自由读(2)小组内交流读(3)全班反馈
五描摹汉字“玩”和“金”
1指导写“玩”字。
(1)复习笔画“竖弯钩”的要领。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玩”中“竖弯钩”在田字格中位置。
(3)学生书空,注意笔顺正确。
2指导写“金”字。
(1)观察“人字头”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书空,注意笔顺正确。
3学生描摹,教师巡视指导。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读对话
★初步理解对话内容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美丽的大草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大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知识,体会大草原的美丽风景,向往大草原。丰富学生对大自然知识的了解。
教学重点:
★会读对话,掌握对话中的重点词组和重点句型。
★能分角色扮演对话
教学难点:
理解对话内容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我国有几个民族?你都知道哪些?说一说。
(我国有56民族,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壮族、藏族、塔吉克族……等等)
课件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课文中添加民族团结教育
2、课件展示:蒙古族骑马放羊的图片
问:你知道他们是哪个民族的吗?(蒙古族)
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大草原上)
3、导入课题:美丽的大草原
(你们想知道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吗?)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大草原。
二、学习对话
1、要求同学们自己读对话,初步感受对话内容
2、播放听力材料
3、让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对话中的角色示范读对话,其他同学认真听
4、欣赏大草原的美丽风景(课件展示)
5、学习文中重点词组
高山(草原)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原)
(各种)野花欢腾的(世界)一(幅)图画
6、学习句型
……都是……
不仅……而且……
……一定……
(课件展示造句,让学生抄在书上)
7、互相谈一谈你对大草原的看法
8、同桌一起分角色读对话,看看哪个同学读得好。
9、听歌曲《天堂》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 )的草原( )的天空
( )的世界青青的( )
2、造句
……一定……
……都是……
四、作业
1、抄写对话
2、读对话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8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字,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点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预习生字,做字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出示课件)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交流后出示词语。(出示课件)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并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出示课件)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
(4)仔细观察,说说“雨”做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出示课件)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阝”。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出示课件)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个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出示课件)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夏雨——夏雨落,秋霜——秋霜降,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总结。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教案篇6
设计理念:
1、本着艺术综合的教学理念,以美术为切入口,兼及游戏、音乐、舞蹈等。
2、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小贝壳描绘新形象,展现个性化的设计。
3、将美育融合在本课当中,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贝壳的自然美、艺术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小贝壳描绘新的形象,展现个性化的设计,体验艺术创造的乐趣。
2、演唱歌曲《拾贝壳》。
教学重点:
1、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美感,即发现、感受、表现大海以及贝壳的自然
美、艺术美。鼓励学生发挥想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绘画创作。
2、 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拾贝壳》。
教学准备:
1、 海滩、太阳的背景图。
2、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 织 教 学(听《拾贝壳》音乐拍手走进教室)
二、师 生 问 好
(师):hello, my children! (生):hello, my teacher!
(师):同学们,快乐有趣的艺术课又要开始了,让我们在这个充满欢乐的世界尽情的欢唱吧!(师生问好歌)
三、趣 味 发 生
(师):好,现在老师问,你们来回答:
(师):小猫怎么叫?(生):喵 喵 喵
小狗怎么叫? 汪 汪 汪
小鸡怎么叫? 叽 叽 叽
?过渡:(师):老师今天很高兴又能看到咱们()班的同学,而且等一会我们还会在一起画画、唱歌,你们喜不喜欢啊?(生):喜欢。(师):如果你们表现的好啊,老师还有奖品送给你们。那么下面我们就要开始了,请坐好!】
四、新 课 教 学
(一)创 设 情 境,导 入 主 题
(师):首先,老师给大家出一道游戏题。老师出示四个提示,请你们猜猜老师说的是什么?
水 盐 蓝色 生物 (生):……
?在游戏中,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并逐渐养成帮助别人的良好习惯】
(师):真聪明,是大海。你们见过大海吗?知道大海是个什么样子吗?
(生):……
?播放课件】(学生边说,教师边播放关于大海的课件)
?引导学生在初步了解大海的基础上,发现、感受、表现大海的美】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提起大海,我们就会想到【播放课件】蔚蓝的海水、宽广的海面、神奇的海底还有金色的沙滩。【出示背景图——沙滩】你们想想,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出示背景图——太阳】的海边,沙滩上最漂亮、闪闪发亮的是什么?【出示贝壳实物】 (生):……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认识它——【板书课题《小贝壳》】
(二)认 知 与 体 验
(师):你们了解贝类吗?你们知道都有哪些贝壳吗?
(生):知道……(不知道)
(师):现在让老师来介绍一下海滩中的这个小成员吧!贝类和其它海洋动物一样,也是有生命的。贝类一共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单片的贝类,一种是双片的贝类。海螺属于软体动物中的贝类,是单片的贝类,外壳呈螺旋形;蛤、蚶是双片的贝类,贝壳能开闭自如。(以实物讲解)
(师):那你们知道贝类的外壳是怎么形成的吗? (生):……
(师):当贝类很幼小时,就会利用包裹在身体外的外套膜分泌钙质,钙质不断堆积起来,逐渐形成外壳。“宝贝”这个词你们听过吧?这个词原来是指漂亮又珍惜的贝类,当人们还没冶炼黄金和白银的时候,曾把一些贝壳当货币使用,俗称“宝贝”。
(三)、自 主 探 究 与 创 作 表 现
1、 制 作 方 法
(师):现在你们回忆一下,贝壳都有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椭圆形、菱形……
(师):说了这么多,可见贝类的外壳是形状各异的,什么样都有。
(师):那谁又能说说它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生):……
(师):双片的贝壳,外壳上有一层层弧线,记录了它的成长过程。而单片的螺类,随着外壳一层层向外扩展,形成了优美的螺旋体。
(师):在你们的记忆中贝类都有什么颜色?
(生):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师):很好,可见贝类的颜色也是五颜六色的。
(师):看看,画贝壳的方法已经出来了。(教 师 示 范)
(师):第一步(生):画贝壳的外形(基本形)。
(师):老师觉得光画外形似乎太单调了,你们想想,我们怎么样能让贝壳变的更丰富、更漂亮?(生):画贝壳的花纹(添内容)。
?总结:我们可以给贝壳添画点状的、线条的、块面的或者各种图案的花纹,相信同学们会把你的贝壳添画得更漂亮,更特别!】
(师):贝壳的形状、花纹都画好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
(生):给贝壳涂上漂亮的颜色(涂颜色)。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自己说出画贝壳的整个过程)
?该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2、动 手 创 作(播放歌曲《拾贝壳》,让学生边创作边听歌曲,使学生在创作的同时熟悉歌曲的旋律,为学好歌曲打下基础)。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了解贝壳了吗?接下来就请你们为小贝壳穿上漂亮的“衣服”,再画几个你所喜爱的贝壳。 (生):做 画
3、作 品 展 示(创作完毕,老师把好的作品放在背景图的相应位置上。)
(师):同学们画的好极了,现在老师就把小贝壳放回到它的故乡——大海的怀抱。
?第(二)、(三)环节使学生发现、感受、表现了贝壳的自然美、艺术美】
4、拓 展 交 流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么漂亮的贝壳,如果把它放在一个充满垃圾的沙滩和一个污染恶劣的大海中,它该多可怜啊!它会对我们人类说什么呢?
(生):1、我想有个舒适的家
2、 我想有个温暖的家
3、我想要个干净的空间……
(师):要想给小贝壳一个温暖舒适的家,我们现在起要怎样做呢?
(生):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引发学生思考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该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心灵美】
?过渡:(师):同学们,有一位赶海的小姑娘知道我们这么懂事、可爱,特意送给了我们一首很美的诗……】
(四)学 习 体 验 与 表 演 合 作
1、情 趣 导 入
?出示课件】大海的画面、小诗
教师朗诵: 海边的小贝壳,请你告诉我
你的年纪不算大,为啥皱纹这么多
贝壳笑呵呵,悄悄对我说
那是条条录音带,录下大海的歌
你听……
2、学 习 歌 曲 《拾 贝 壳》 (采用听唱、说唱的方法)
⑴ 教 师 范 唱
⑵ 读 词
(师):同学们,这首歌我们是不是在哪听过啊?(生):……
(师):对,我们在画小贝壳的时候放的就是这首歌曲。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读读它的歌词吧!(生)……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下面老师按节奏来读,你们进行模仿,看看哪位谁模仿的既快又对。(生):……
(师):大家模仿的好极了。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音乐伴奏来说唱一下好不好?你们边说边跟着老师做动作。(熟悉四二拍的强弱规律:强、弱)
?该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及记忆力,也为唱好歌曲打下基础】
(师):大家表现的都非常的好,老师给每组都奖励一面小红旗。上节课老师要求同学们带的自制的打击乐器大家都带来了吗?(生):……
(师):好,下面我们就拿着自己的打击乐器边说唱歌曲,边为歌曲伴奏,大家说好吗?(生):好。……
?通过加入打击乐器,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
⑶ 听 录 音 范 唱
(师):同学们还记得那位赶海的小姑娘吧,她也想为我们演绎一下这首歌曲,下面欢迎赶海姑娘演唱歌曲《拾贝壳》。 【课件展示】
(师):她唱的好不好? (生):……
(师):我们能不能比他她唱的还要好?我们比比看。(边做动作边演唱)
⑷ 歌 表 演
(师):你们唱的真棒!现在,老师找几名同学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一下,看看哪位同学想做小小表演家!
?该环节激发了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⑸ 拓 展 交 流
(师):表演的好极了!同学们,你们说小贝壳到底美不美?(生):美
(师):是啊,在大海里面不仅有美丽多姿的贝壳,还有很多其它的海洋生物,我们一定要象爱护小贝壳一样爱护其它的海洋生物,大家说好吗?
?启发学生珍爱海洋生物,激发了学生的心灵美】
五、教 师 小 结
今天大家都很开心。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做了一只只漂亮的小贝壳,还把它们送到了大海的怀抱,小贝壳为了感谢大家,送给了我们一首好听的歌曲《拾贝壳》,大家都会唱了吗?呦,时间不早了,让我们和小贝壳说再见吧!(边唱歌曲边拍手走出教室)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重点句体会寓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头饰。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顺势导入
1、你对自己的长相哪里最满意?为什么?
看看老师的左右手,哪只漂亮些?(左手)对,所以老师把漂亮的戒指也带在左手上。可左手右手各能做些什么事呢?(对比右手虽不好看,但比左手更有用处)
2、有只漂亮的梅花鹿也跟我们一样,对自己的模样有满意的地方,也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一起去书中认识认识这只梅花鹿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及不理解的新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用开火车、请小老师等形式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3、学生分段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1~10段
1、文中的梅花鹿对自己的模样满意吗?它最喜欢自己的哪些部分,对自己的哪一部分最不满意?(自读、勾画、汇报)随机理解赞叹匀称赞不绝口欣赏陶醉等词。
2、指导朗读。在朗读中巩固赞叹赞不绝口欣赏陶醉等词的理解。
四、学习11~13段
1、出示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自读第11~13段,说说是指的什么?随机理解抱怨没精打采等词。
2、指导感情朗读。随机体会逼近犹豫挣脱拼命等词。
五、表演、复述
小组内完成,班内展示。
六、揭示寓意
1、看完同学们的表演,你对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句话有什么新的理解?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七、课外阅读
介绍《伊索寓言》,请生进行课外阅读。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