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教案时,我们要注重语言的表达清晰度,我们可以根据教案调整课堂的教学节奏,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
(1)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验不同的“钟声”音乐,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使之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增强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通过模拟“大钟”和“小钟”的声音来掌握二声部音高。
3、能用准确的节奏、正确的换气和和谐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表现美妙的“钟声”音乐。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和表现“大钟”和“小钟”的声音[…s
教学难点:
和谐准确的演唱二声部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情境导入,弓i入课题
师:很高兴今天能与三年(2)班的同学们认识,老师现在要让你们猜一猜,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呢?(钟声)
1、课件播放钟声(当)
师:今天老师带了各种各样的钟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课件出示钟声图片及播放各种钟声。
师:谁能来唱唱你听到的钟声呢?
提问:①师:你能模拟钟摆的声音吗?谁能来模仿一下。“当”
②生活中我们听到的钟声是长音还是短音?
你还能用什么声音来模仿钟声“叮”
③请同学仔细听老师的琴声,用老师给的音高来模仿钟声(1和5)
④是不是所有的钟声发出的声音音高都是相同的吗?从音的高低来考虑,是大钟的声音低还是小钟的声音低?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从以钟声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和体验中外不同风格的美妙的“钟声”音乐,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使之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增强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能用准确的节奏、正确的换气和自然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表现美妙的“钟声”音乐;并能运用图形谱认唱唱名识谱,唱准fa、si、do’(4、7、i)的音高。
3、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能对音乐的主题曲调留有印象,用表演故事场景更好地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1、感受和体验不同风格的“钟声”音乐。
2、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用歌声表现、模拟钟声。
三、教学用具:
录音机、钢琴、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图形谱及碰钟、学生自己准备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听《美丽的黄昏》和着三拍子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表现钟声。
1、学生讨论如何模仿钟声(用“叮”“当”来模仿)师出示柯尔文手势,生复习dodo'的音阶。
师:现在加上钟摆的叮当声来唱师范唱,生用叮当声唱音阶
2、复习高低声部的旋律
3、教师示范唱,手弹低声部,嘴唱高声部,请学生仔细聆听。
4、请问学生听到了几个声部,是怎么听出来的。
5、教师引导学生跟录音合作(或老师唱高声部)唱低声部,教师用手势引导学生唱低声部。
6、学生跟琴分声部合作唱。
7、艺术处理,速度、力度、音色、情绪加伴奏(碰铃和三角铁),再加身体模仿大钟摇摆的律动。
8、根据艺术处理完整演唱。
(三)、创设情景、感受钟声;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你们唱得这么好,吸引来了真正的钟声。听,维也纳皇宫的音乐钟想起来了,公主邀请我们到皇宫去为她的贵宾表演。
1、师讲组曲《哈里亚诺什》的故事。(多媒体出示欧洲教堂、王宫的图片)
2、初听乐曲引子
师:在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答。(听出钟摆的滴答声。‖:1525:‖)
3、学唱主题课件出示音乐主题曲调的图形谱(师弹琴,生唱,生手划旋律线唱一唱,生熟悉旋律)
4、分段聆听,结合音乐介绍演奏乐器。
5、表演主题
6、在教师的引导下分角色聆听整首曲子。请学生听出第一个主题出现了几次?
学生回答(4次)。
7、分角色完整地表演音乐。
(四)、师:
同学们,时间,象征着生命、生活,全世界的人们对此充满了希望,还有很多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是描述钟声的。请同学们去收集吧,别忘了,下节课将搜集到的资料带来,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聆听《维也纳的钟声》出教室。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让我们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和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通过小组学习、自主学习学习,独立视唱识谱,用口风琴辅助提高学生的轮唱技能;
3、用平稳、悠长的气息从齐唱到轮唱,有力度对比的优美地演唱。
教学重点:优美、有力度层次的演唱
教学难点:轮唱
教学过程:
一、弹唱问好,导入新课:
1、听音乐导入;
1)、听听音乐中手铃的节奏。用三角铁、响板伴奏适合用什么样的节奏?(黑板出示多声部节奏)
2)、用多声部节奏为歌曲伴奏。
3)、用歌声为歌曲伴奏。用100︱567︱100︱为歌曲伴奏
叮咚嘣嘣叮
2、图片欣赏,导入本课。你觉得黄昏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美丽的黄昏》,让我们来听听歌曲中的黄昏是什么样的。
二、学习歌曲:
1.聆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2.自学旋律,练习视唱。(观察乐谱,旋律行进的主要方式——以级进为主,因此改变以往先学歌后视唱的学习方法,改为由同学们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视唱曲谱。)
3.跟同桌相互视唱,互相帮助。
4.请同学单独视唱,检验自学成果,解决难点。(四度音程的跳进)
5.全体随琴视唱。边唱边用手指在琴键上弹奏。
6.用口风琴视奏歌曲旋律。
7.在口风琴的伴奏下填词演唱。
三.轮唱训练。
1.再听音乐,跟听自己的声部,在心里随唱。
2.三听范唱,找出演唱与歌谱的不同。
3.学生歌声与琴声做二部轮唱。
4.生生轮唱清唱。(观察乐谱两个乐句之间的模进关系,力度应怎样处理;结尾的旋律下行,应怎样处理?)
5.随伴奏音乐轮唱。
6.随音乐有感情的轮唱,加入打击乐器、人声伴奏。
四.音乐创造:
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改变这首歌曲的情绪呢?
(速度、节奏、连与跳、节拍等角度,对歌曲进行改编再创作。)
五、结束语:
同学们不同风味的“美丽黄昏”带给我无限惊喜,希望同学们能用音乐创造出更多的美丽风景,美妙心情。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用各种创编活动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2、创编活动,节奏练习,旋律片段创作,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小酒窝》。
三、导入
1、聆听音乐《草原放牧》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
生:想!
师: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放《草原放牧》flash给学生看)。
2、情境想象,进入主题
师:草原是不是很美丽呀?
生: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有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
3、初步掌握歌曲风格
师: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草原上》的录音)
4、听一听、想一想《草原上》和《小酒窝》在情绪、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a、优美、舒展地、宽广
b、欢快、活泼地、紧凑
四、学习歌曲《草原上》
1、进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内蒙民歌的特点。这首歌曲为4/4拍的羽调式内蒙古族歌曲,音乐语言简练易记,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两个乐句的八小节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生动地勾画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就仿佛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热爱家乡的美好生活,刻画了内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小声的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
4、听辨音的长短:(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请同学回答。(生)高、照、跑、叫、壮、肥。
5、实践活动:(师)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6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进一步掌握风格,播放一段蒙古舞蹈《我也来当小骑兵》,让同学们留意看内蒙古舞蹈有什么特点。
2、老师鼓励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分组出来表演各自创编的表演活动,共同评选出最有创意、合作得最好的一组
六、课堂小结
内蒙古人的性格开朗,而且很热情好客,如果你们到内蒙古去做客,他们一定会很热情地招待你,这就是我们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内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内蒙古草原参观活动结束了,请同学们骑着马离开这个美丽的大草原。(放《我也来当小骑兵》音乐,学生们做着骑马状离开课室)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用甜美、欢快、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
2、学习掌握四三拍的指挥手势,边指挥边唱歌曲。
3、态度情感通过学唱和欣赏,激发学生热爱音乐,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歌曲《小白船》音乐进教室,进一步感受三拍子音乐,为学唱歌曲作铺垫。
2、师生以音乐形式问好。
3、发声练习。
4、节奏训练。(四三拍)
二、感受歌曲,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导入并揭示课题:《我们多么幸福》。
2、多媒体展示课本图片并放歌曲录音,指导学生讨论并展开想象。
(1)学生交流旧社会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2)新旧对比,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幸福生活。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开想象,谈一谈都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谈一谈自己如何理解幸福。
三、学唱歌曲
1、用多媒体出示曲谱,指导学生分析节拍特点。
2、指导学生分析节奏难点,读出节奏,找出延音记号。
3、指导学生分小组、分乐句、借助教师的伴奏学唱曲谱。
4、指导学生按节奏、有表情朗读歌词。
5、教师分句教唱第一乐段。强调衬字“哈哈哈”的演唱方法。(轻巧,富有弹性,表现歌曲的欢快气氛。)
6、第二、三乐段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适时指导。
四、演绎拓展
1、介绍四三拍子的指挥要领,学习四三拍的指挥手势。
2、教师伴奏并指导学生边指挥边演唱。
五、教师: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美好的今天!
六、伴着《我们多么幸福》的音乐走出教室。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运用卡通歌曲的交流与表演性活动,无拘无束地表达所喜所爱,拉近一卡通音乐的距离,建立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
2、聆听优美的音乐,欣赏卡通乐园的美景、用听听、唱唱、奏奏、演演等方式,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3、在创设的情境中,用灵巧的吐字,保持稳定的速度来演唱歌曲《小朋友的家》,能用动作、打击乐器、编创的'歌词来表达作品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聆听歌曲,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且能编创动作表演,填创歌词。
2、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同学们友好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歌曲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表演。
教学内容
唱:《小朋友的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听音乐《米老鼠进行曲》,用律动进教室。
师:米老鼠今天带我们来到了它的家,你知道是哪里吗?
2、了解迪斯尼乐园,进行节奏游戏
师:你们瞧!进迪斯尼乐园可不容易,哪个聪明的同学能敲开这个大门?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7
教学内容:
1、表演歌曲《原谅我》
2、学唱歌曲《原谅我》
3、编创与活动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原谅我》,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2、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原谅我》,并进行表演。
3、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编创新歌词,并唱一唱。
4、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原谅我》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复习前课内容吹奏学生自己作品进行练习)
二、复习表演《噢!苏珊娜》
1、完整地唱一遍歌曲《噢!苏珊娜》
2、编邀请舞
教师跳基本舞步——跑跳步。——分组设计创作——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三、新歌教学《原谅我》
1、导入:谈话入课、听录音、学生交流
师:肯承认自己的错,说明他怎样?(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能听出刚才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吗?(放录音学生试拍)放录音学生打三拍子(提示:第一拍不打、用“lu”哼唱)
1)听歌曲录音《原谅我》(也可选看光盘影片内容);
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
3)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4)歌中说他们去探望朋友们,说明他们怎样?应用什么情绪来唱?
(带着内疚的情绪,向朋友倾诉自己的“一点错”,表达对同伴的信任,希望得到同伴的“原谅”)
5)边唱边即兴表演。
6)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竖笛与打击乐器伴奏。
四、编创与活动
放松一下做一个游戏,找自己的好伙伴编段新歌,看哪些编得新颖、有趣。
五、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教学内容:
1、学唱、表演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2、认识小提琴及了解其音色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准确、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歌表演。
2、认知目标:认识小提琴、吉他及了解其音色和演奏姿势。
3、情感目标:体会演奏乐器的乐趣,和当一个小音乐家的`自豪感
教学理念及思路:
本课以唱歌教学为核心,以音乐家为主题,以认识并演奏乐器为贯穿,通过学生主动地听、唱、演来逐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从而学会有感情的演唱。演唱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进行歌曲创作,对本课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并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教学难点:
正确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词唱法如:“跳吧、唱吧”这句中的“跳”
教具准备:
1、钢琴
2、多媒体课件
3、奖励贴纸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组织教学
1、师自我介绍
2、师生问好
二、初步感受旋律
师:同学们,今天董老师要带同学们一起参加一个乐器演奏会
1、听歌曲旋律(初步感受音乐)
师:出发前让我们先准备准备,下面老师让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它能带给你怎样的心情。
2、生听后交流
3、师:你们有没发现刚才董老师用什么动作为歌曲伴奏
4、出示旋律,听出师给哪句加上了拍手,那句用上了拍腿
5、师边唱谱边示范动作
6、生用动作告诉老师答案
7、师带生用动作感受歌曲旋律
)一秘○.1mi.net(8、学生自己试试
1、解决本课的难点
2、落实十六分音符在曲谱中的应用。
8分钟
三、学唱旋律
1、师:表演得不错,但老师觉得这样欢快的曲子,光光用动作表现还不够,让我们一起唱一唱,那两句最欢快的旋律。
2、点击红色第三、第五句旋律
3生学唱(师示范——生学——强调第五句与第三句的不同之出——学生随琴唱)
4、师生接唱全曲
四、认识小提琴了解其音色和演奏姿势
1、师出示小提琴
师提问:为了参加这次演奏会,董老师要先介绍一件乐器让同学们认识。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2、师:小提琴属弓弦乐器、它的声音明亮、悠扬,用他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3、师演奏全曲?
4、师:你们想不想试试
5、师简单介绍小提琴的演奏姿势
师:小提琴的演奏方式是:拉的。演奏时左手持琴,右手持弓,弓法有上弓、下工、连弓、分工。
6、师带生模拟小提琴演奏(实物)
7师纠正不正确的演奏姿势
8、光做动作不行,我们来模仿一下小提琴发出的声音
9、再来演奏
10师评价;这样就很像啦。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认识三件乐器
2、为理解歌词作好准备
5分钟
四、导入新歌、学唱新歌曲第一段
1、导入语:这次参加演奏会的,不仅有中国的小朋友参加,还来了不外国小朋友表演,其中有一个就会演奏小提琴。一起听听这位小朋友来自哪个国家?
2、初听歌曲
3、生听后交流
4、师介绍柏林:德国首都柏林古老而又美丽,位于欧洲的心脏,整个城市在森林和草地的环抱之中,宛若一个绿色大岛。
5、轻声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让我们跟着柏林的小朋友一起唱一唱
6、解决“跳”一字多音唱法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这个“跳“字唱得不准确,老师在这个字后面加上一个(ao),听听老师是怎么唱的,
7、师示范
8、生随琴练习
师:你们来试试
7再唱歌曲
师:老师要表扬一位同学,他唱的时候,特别能表现小音乐家的自豪感。
8、师示范,突出歌词中的“家、能”
9、生再唱歌曲
10、边唱边做动作
11、请学生上台表演
学习歌曲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作到落实,使学生能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0分钟
五、学唱第二、第三段歌词
1、演奏会上除了柏林的小朋友的表演外还来了一位外国的小音乐家。听听他们来自哪个国家、演奏什么乐器
2、师范唱
3、生听后交流,师板书
板:伦敦弹吉他勃隆砰
4、让我们也来唱一唱
5、师纠正错误
六、创编歌词
1、外国小朋友的节目那么精彩,我们中国的小朋友可不能落后??
2、回忆一下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有那些:二胡、琵琶、古筝等
3、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先选择二胡
4、二胡是怎样演奏的?它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5、师现场演奏,生交流答案
6、加上我们住的地方(温州)
板书:温州拉二胡拉拉拉
6、生随二胡演唱
7、边唱边演奏
是本课的拓展内容,也是本课的高潮
七、器乐演奏会
1、师:同学们,器乐演奏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我想请一位同学和董老师一起扮演两位外国小朋友,其他同学表演我们的民族乐器二胡。
2、请生评价
3、第二场表演
六、结束
1、结束语:今天的器乐演奏会就到这里,但董老师相信音乐会让世界上更多的热爱音乐的同学走到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我们期待下一次音乐会再见。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老师你好”为主题。选取了歌曲《老师最理解我》听一听《我爱米兰》、《四季啊!我在想》和玩一玩《献给老师的礼物》三个部分来体现小学生们对老师所建立的深厚情意,通过歌唱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促进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
2、在聆听中辨别不同的音乐情绪和意境;
3、能用充满自信的感情来演唱歌曲,并进行歌舞表演,体验师生同乐的愉悦。教学重难点:
1、学唱《老师最理解我》;
2、能用饱满的情绪进行歌唱。
教学准备:磁钟、三角铁、响板、电子琴
教学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同学们知道9月10日是什么节日吗?那么你们喜欢老师吗?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吗?板书歌曲:老师最理解我。
二、新课
1、发音练习:1234567
doremifasollasi
2、节奏练习:
三角铁:×―――11
碰钟:×-1×-11
响板:×××1×××11
3、学唱歌曲
①播放歌曲让学生初听并感受歌曲的情绪;
②用自己语言表达一下对老师的感谢,然后再跟着音乐轻声哼唱歌曲;③解决歌曲中的切分节奏难点,重点指导唱谱;
④跟琴分句演唱歌曲,注意音准把握;
⑤学生随琴自由划拍祝唱歌曲,找出难点;
4、采用多种形式,巩固歌曲。
三、进行歌曲表演
老师和学生进行对唱的方式演唱,将每句的前半句由老师唱,后半部分跟琴演唱。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唱了《老师最理解我》这首歌,并且进行了歌表演,同学们表现的很棒。愿你们带着对老师的爱,好好学习吧。
第二课时
一、解题直接导入
同学们“为什么在那么多鲜艳夺目的花卉中,挑选出来米兰作为歌曲的主题呢?从而板书课题。
二、听一听《我爱米兰》、《四季啊!我在想》。
1、老师讲解“米兰”有关知识
2、用课件展示“老师平日工作的情景图”让学生在边欣赏图画中,边聆听歌声,感受歌曲中的情绪。
3、让学生讨论听了这首歌后表达了什么感情。
4、听的过程体会四季中我要为老师做点什么?
5、学生试着跟着音乐的感觉表演或创编。
三、玩一玩
1、通过以上学习,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歌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
2、用《祝你生日快乐》的旋律,填写祝愿老师的歌词。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听,也玩一些对老师赞美和爱的歌曲,那么你们还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呢?下去后想一想。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到郊外去”展开歌唱的,通过唱一唱《采山》让学生体验身处秀丽的山林时无比喜悦的心情,通过听一听《缆车》、《出发》和《郊外去》,让学生感受用音乐描写的异常有趣。而玩一玩则是在欢乐的野游中,渗透着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教学目标:
1、能够轻松愉快地演唱歌曲,并把握好节奏,唱准音。
2、在学唱《采山》这首歌曲中逐步认识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树立劳动观念。
3、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欣赏《缆车》,激发其动感和即兴创作的欲望。
4、在聆听《出发》时感受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风格和音乐特点,以及作品中少年儿童生活的情趣和特色。
5、欣赏《郊外去》让学生感受到郊外游玩的心情,并了解钢琴的演奏方法,音色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认识到劳动最光荣,树立劳动观念。
教学准备:磁带、远教课件、电子琴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在家里都帮助家人做过事吗?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山里的孩子爱劳动的歌曲《采山》。
二、新课
1、老师简介歌曲的内容和演唱形式。
2、播放远教课件,让学生初听《采山》的旋律。
3、老师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公段,并且出示音符认读。xo
4、试着打以上的音符节奏。
5、跟着范曲进行小声练唱《采山》,反复地听。
6、学生提出疑问,老师做以引导、解释,要体会出演唱用什么样的情绪。
7、学生跟琴分组唱、个人唱、集体唱《采山》。
三、课堂练习
1、引导学生创编动手,对歌曲进行表演演唱。
2、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创编节奏歌曲伴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唱了《采山》这首民歌,希望同学们把它唱给家人听一听,并且要发扬这种爱劳动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歌曲,引出课题
学生演唱《采山》歌曲,并进行歌表演,那么我们在外,还会玩些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吧!
二、新课
1、播放《缆车》让学生欣赏,初显感知此曲旋律。
①老师简介《缆车》;
②再次复听学生哼唱为辅,从而体会坐缆车的愉快心情。
2、试听《出发》体会歌曲表面的情绪。
①老师对作品进行简介,了解《出发》的几个组曲;
②复听,体会音乐表现是哪两种情景?
a、号声响了集合b、车子在原野上奔驰
3、欣赏《效外去》从中感觉大自然的美景。
①让学生回忆一下去郊外春游的情景;
②让学生带着春游愉快心情欣赏此曲,感觉大自然的美好。
三、课堂练习
学生各自抒发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这课我们欣赏了一些外国的歌曲,并且从中体会到不同音乐所带来的听觉感受,激发了我学习音乐的兴趣。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演唱、聆听了一些优美的歌曲,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本节课我们运用这些音乐来玩一玩吧!
二、新课
1、初听《去野游》感觉领悟;
2、老师对《去野游》进行简单介绍;
3、打开书从中学习一些乐理知识,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来认识下面的音符;x-二分音符二拍x四分音符一拍x八分音符半拍
4、复听《去野游》体会四拍子的节奏。
三、课堂练习
打开音乐书15页,学生练做习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去野游》从中认识了一些简单的音符。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丰收的喜悦”为主题,选取了秋收季节繁忙景象。选了歌曲《采爹秋》、民乐合奏《喜洋洋》、《丰收锣鼓》、钢琴曲《快乐的农夫》以主歌曲《锣鼓歌》等音乐素材作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从中感受勤劳和自信换来丰收成果。教学目标:
1、准确在演唱歌曲,解决歌曲中装饰音“”
2、初步学习乐器—口琴吹奏法。
3、在听一听感受民东合奏、钢琴曲,乐曲中所描绘人民在丰收季节喜悦、欢乐的情绪。
4、在玩一玩中感觉歌曲中锣鼓的节奏、韵律的美,在“玩中求学”。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准确、流畅、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2、认识掌握“v”换气记号。
3、通过学唱歌曲,体会伙伴们之间真诚的友谊。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准确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认识掌握“v”换气记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开始上课。
二、导入新课
1、相信我们在坐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但朋友之间偶尔也会出现
一些小摩擦小误会,这时,你会怎样请你的朋友原谅你呢?(学生自由发言)
2、老师有一个特别的方法向我的朋友道歉,就是唱一首歌,同学们一起来听一下。
三、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学唱《原谅我》,反应少年儿童同伴之间的珍贵友谊之情,体现了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能勇敢地道歉精神。
2、同学们学会有感情的歌唱美国民歌《原谅我》
3、要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
四、教授新歌
1、聆听歌曲:接下来再来听一遍歌曲,感受一下歌曲的演唱速度和情绪(速度是稍慢的,演唱情绪是真诚的,愧疚的)。
2、再听一遍歌曲,然后同学们说一说你们都听到了什么。(试着让学生说出歌词内容)
3、同学们一起看歌词,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4、再次聆听歌曲:同学们跟着歌曲轻声哼唱。
5、教师弹琴逐句教唱。
(指导学生认识“v”换气记号)
6、学生跟随伴奏完整的演唱一遍。
7、指导学生给歌曲做感情处理,(同学们想像一下,如果是你们犯了一点错,要请求朋友的原来,你们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或态度去表达?)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我们要带着一点内疚的情绪,向朋友倾诉你的“一点错”,表达对朋友的信任,希望得到他的原谅,使伙伴的友谊更上一层)
8、带上感情,再次完整得演唱歌曲。
五、拓展延伸:
1、说一说同学之间都有哪些误会?你们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2、你能为歌曲创编新歌词吗?到小组中交流
3、说说以后你应该怎么和别人相处?
六、小结:
1、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总少不了矛盾和误解,老师希望:当你和同学朋友发生不愉快的事或争吵时,要勇于道歉,承认自己的过错,消除误会,让一切重归于好!
2、欣赏歌曲视频,感恩的心。结束这堂课。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