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无论进行什么教学任务,老师们都是需要制定教案的,我们在制定教案之前,一定要认真思考自己的教学目标,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会认7个生字。

2、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学会关心同学。

5、能用“可爱的”“高兴地”造句。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同学之间的友爱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喜欢你周围的同学吗?假如有一天你生病了,你猜一猜你的小伙伴会以怎样的方式来探望你呢?(抽学生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就有一个小朋友生病了,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伙伴是怎样探望他的。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用“□”勾出要求认识的生字。

2、认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借拼音齐读生字。

(3)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生字组成词语。

(4)记一记生字,并给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5)抽学生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好记?你是怎样记住的?哪个字最难记?

(6)用多种方法读生字。同桌互相抽认生字条,不认识的作上记号。并教会同桌怎样记住这个生字。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并在不懂的地方画“?”

4、请生评价老师读的课文。

5、归纳学生不懂的地方。

指手画脚:说话的时候手脚都在动。

逗人:惹人喜欢。

招儿:办法。

6、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读课文两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同桌说,抽生说。

8、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师加以引导,体会科利亚、米沙及同学之间的友爱)

9、假如你的同学生病了,你会怎样去探望他?(四人小组讨论,抽生说说)

10、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抽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把生字卡片铁在黑板上,请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3、学生自由观察各个生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字说说,写这个字应注意些什么。老师相机点拨。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户:独体字,点在竖中线上,横写在横中线上,要注意方框不要写得太大,最后一笔竖 撇要立起来。

亚:中间是两竖,两边的点和撇要向上。

周:中间的上面是“土”,不是“士”。

病:注意介绍病字旁及其写法。

4、学生描红、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有课后题“读读写写”。

2、读句子,将“可爱的”“高兴地”作比较:“的”“地”读音相同,字不一样,“的”后跟的一般是东西,“地”后跟的一般是动作。

3、请学生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写句子。

四、拓展训练。

课文中树叶里的字还有两个我们没学,你认识吗?认一认。

教学反思: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过程与方法:a、用自读的方式了解铜像的来历 b、知道为什么称于连为小英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文的学习中,明白体会于连是个聪明机灵的小英雄。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于连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 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思路:

一、导入新课

1、讨论英雄:小朋友们,什么样的人称为英雄?(厉害、聪明、勇敢、不怕牺牲)

2、你们知道哪些英雄?(.雷锋、刘胡兰、王二小、张嘎等)

3、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外国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于连)

4、板书课题:8、小英雄于连 (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创设情境,学习第一自然段

a、于连的祖国是比利时,现在我们就到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这座美丽的城市去游览一下。

(课件出示布鲁塞尔风光图,最后定格于于连铜像)

小朋友们,聪明的你知道这座撒尿的小孩铜像是谁吗?(于连)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认识的主人公小英雄于连。看到这座铜像,你有什么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吗?(铜像有趣、很调皮,很有意思,很好玩,为什么他要撒尿等等)

请一位小朋友来描述一下这座铜像的样子。

b、课文中也描写了这座铜像的样子。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31面,把第8课轻声读一遍,想想: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描写了这座铜像?是怎样描写的?

(学生读完课文后反馈:第一自然段)(学生找出描写铜像样子的句子)

c、指导朗读:这座铜像真有趣,这一段该怎样朗读呢?(要读得有趣)谁来读一读?

(指名朗读,评价,再齐读。)

2、学习课文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a、人们为什么要造这样一座有趣的铜像呢?课文的第二个自然段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你能把这个问题读好吗?(指名读)这是一个什么句?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问的语气)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个问句。(生齐读)

b、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人们造这座铜像的原因?(3、4自然段)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读完之后和旁边的同学讨论: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呢?

(学生读第三、四自然段,然后互相讨论)

c、学生反馈讨论结果(因为于连撒了一泡尿浇灭了导火线的火花,拯救了全城的人们)

d、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五百多年前的一个晚上)

当时美丽的布鲁塞尔正在做什么呢?“侵略者”指的是什么?(想要占领比利时的人,他们是比利时的敌人。比利时人民对他们非常憎恨。所以当比利时的人民打败了可恶的敌人后,大家非常高兴,整座城市都在欢庆胜利。)(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回答后,课件出示庆祝图)

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齐读这个句子(大街小巷灯火通明,欢声雷动)。结合这幅图,说说你对灯火通明、欢声雷动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指名说“灯火通明”和“欢声雷动”的意思)

师:人们正在欢庆胜利,谁也没有想到敌人不甘心失败,竟会在这个时候来搞破坏,敌人想干什么呢?敌人做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反馈)这根导火线可是连着炸药库的,想想导火线点燃后会怎么样呢?(生自由发言)

就在这个时候,敌人的诡计被于连发现了。他看见了导火线上闪着火花,正在咝咝地燃烧着。小朋友,如果是你看到了导火线闪着火花,你会怎样做?(吓得赶快逃命,很慌张)

为什么?(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火是很危险的,所以小朋友在平时不要去玩火,要注意安全。)

e、于连看见导火线闪着火花时,他是怎样做的?(板书:想用水浇灭 想通知大人 )

于连看见导火线闪着火花,并没有自己赶快逃命,而是积极想办法。他知不知道这里很危险?你从哪句话看出于连知道这里很危险?(“哎呀,不得了”)

这里已经是不得了的危险,他为什么还不赶快逃命呢?(生畅所欲言)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遇到事情不慌张,勇敢)(所以小朋友如果是你看到了火花,逃跑是不对的,不要慌张,应该要积极地想办法。) 勇敢的于连看见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线,马上就想到了用水浇灭和通知大人这两个办法,而这两个办法行不行呢?为什么?(板书:附近没有水 时间来不及) 说明这时候的情况怎样?(非常危急)这句话该怎样朗读呢?(要读得着急)(生读句子) 这时如果再想不出办法会怎样?

f、在这危急时刻,于连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呢?(板书:撒一泡尿)

g、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回答吗?(课件出示句子。)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可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根导火线是可恶的?

“灵机一动”是什么意思?(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这个办法好不好?好在哪里?

(板书:方便)这个句子要怎样读才好呢?(语速要读得快一些,因为要赶快把火花浇灭)(请小朋友读这个句子)小朋友,你还有什么办法吗?(引导学生明白撒尿是的办法,体会小于连的机灵) 于连朝着导火线撒了一泡尿后,结果怎样?(课件出示句子)(我们真为美丽的布鲁塞尔得救了而感到高兴。)请大家用高兴的语气读这句话。

h、从这件事情当中,你们觉得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机灵勇敢)

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于连是个机灵勇敢的孩子?(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j、请小朋友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注意语气和语速。

3、于连用自己的智慧保住了布鲁塞尔,救了布鲁塞尔的人民,当人们知道后,人们是怎样感谢于连呢?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a、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b、人们造了一座撒尿的小男孩铜像来表示对小于连的感谢,如果你是布鲁塞尔的市长,你会对小于连说什么呢?(小于连,谢谢你救了整座城市)

如果你是布鲁塞尔的一位老奶奶,你会对小于连说什么呢?(小于连,你真是个好孩子!)

如果你是布鲁塞尔的一位小朋友,你会对小于连说什么呢?(于连,你真聪明,我佩服你!)

三、讨论小于连是否英雄?

师:英雄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字眼,与之相关的往往是要付出流血甚至牺牲的代价。回顾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英雄,我们所熟知的有冒死把日本鬼子带到八路军包围圈里的王二小,有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而牺牲在敌人铡刀之下的刘胡兰。还有为人民做了无数好事的雷锋。他们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于连不过是撒了一泡尿,又没有费多大的力气,他可以称为英雄吗?

生:于连当然是英雄,他救了一座城市。

师:他是不是靠了一点运气救了这一座城市呢? 生:不是,于连他很勇敢。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如果是我,看到敌人点燃了导入线,就会吓得逃跑了。

生:于连很聪明,他才想得出这样的好办法。

师:是呀,如果于连当时吓得掉头就跑,城市能保住吗? 生:不能。

师:如果于连当时想不到撒尿浇灭火花的办法,城市能保住吗? 生:不能!

师:于连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救了一座城市,救了全城百姓,他无愧于这个小英雄的称号!来,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小英雄于连。

四、拓展延伸

1、小于连撒尿的样子被人们用铜像塑造了出来,并竖立在大街上,你能不能也像他一样在大街上撒尿呢?(不能)为什么?(小于连撒尿是为了救全城的人,人们是为了纪念他才造了这样一座撒尿的铜像,但我们不能随地大小便,那样不文明。)

(小朋友们知道吗?小于连的这座铜像撒出的可不是尿,而是自来水,到了狂欢节,他撒出的还是啤酒,人们还会争抢着去喝呢!)

2、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机灵勇敢的小英雄于连,我们要向他学习什么呢?如果你将来长大了,有机会去比利时,去布鲁塞尔,有机会去看小于连,你会给他带点什么礼物呢?

生:我会给他带一顶帽子,给他挡阳光。生:我会给他带一把伞,可能挡雨呢。

生:我会给他带一套衣服。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于连是光着身子的。

师:除了你,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跟你一样的想法。几百年来,于连不断地收到全世界各地人民送来的衣服。我们中国也送了一套汉服给于连。你们猜猜,小于连现在有多少套衣服?有700多套呢!现在专门有一个博物馆收藏着这些衣服。大家来看看穿上了衣服的小于连。(课件出示穿上了衣服的于连图)

五、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机灵勇敢的小英雄于连,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像于连一样遇到事情不慌张,做一个机灵勇敢的好孩子,请小朋友们在家里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3

一、文本教学解读

语文园地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园地,指向于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安排了六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内容与编排形式符合二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旨在让学生借助各板块的学习获得语文学习经验的生长。

“识字加油站”包含三个部分:三组以兴趣爱好为主题的词串;三个孩子活动的情境图,图中有提示“我会踢足球,还会拉二胡”;11个需要认读的生字。其中,情境图为学生理解词语的辅助材料。这一部分的教学,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词语所提供的情境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并把这些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加以联系,让学生在言语活动中轻松识记生字词。

“字词句运用”包含两个部分:比一比,填一填;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语说句子。这一部分与本单元的阅读课文紧密关联。“园一圆、只一支、进一近、带一戴”都是在平时学习中学生容易搞混的。“一边……一边……”在本单元的《曹冲称象》《一封信》中都有出现。教学这一部分,我们应注重从课内向课外拓展,构建言语形式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

“写话”包含两个部分:写话的要求和几张可爱的玩具图片。同时有两个提示:一是要写在方格纸上,二是标点符号要占一格。这是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一个写话板块,这部分的教学应注重孩子写话能力的培养,为三年级的习作打下基础。

“展示台”包含一组词、一组成语和一句名人名言,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积累的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解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更要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一首古诗《小儿垂钓》,旨在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文。教学时应重在朗读指导,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够将这首古诗读正确、读通顺,尽量做到有韵律;能熟练地背诵,并能对照插图感受古诗中的童趣。

“我爱阅读”编排的是一篇小故事《王二小》。这篇故事讲述的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到王二小牺牲自己、对抗敌人的勇敢品质。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归类识记9个词语,认读11个生字。

2.能辨别四组同音字的意思差异,能用“一边……一边……”的句式说话。

3.能在方格里写几句话介绍自己喜欢的玩具,并正确、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

4.能积累词语和名人名言,养成平时注重积累的好习惯。

5.能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王二小》,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1.活动一:认识新朋友。

读准生字。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

提示:注意“弹、钢、荡”韵母中前后鼻音的区分;“捏、泥”声母是鼻音;“环”的意思可结合事物理解;“铁、滑”是会意字,其余都是形声字。

2.活动二:找到好朋友。

将短语分成两部分:第一排动词,第二排名词。打乱顺序,分别认读。上下两排词语连线。

提示:在学生连线的基础上,采用分组读、师生读等方式练读词串。

3.活动三:称赞小能人。

说一说:

我会……我会……我还会……

他(她)会……他(她)会……他(她)还会……

提示:在别的小朋友说的时候,注意认真听。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1.活动一:火眼金睛。(1)读一读,比一比。区别“园一圆、只一支、进一近、带一戴”。

要点:同音字。字音相同,字形不同。其中“园一圆、进一近”这两组字字形相近。

园:形声字。指种植蔬菜、瓜果、树木的地方:菜园、果园。也可指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公园、游乐园。圆:会意字。①圆形:圆周、圆规。②完备;周全:圆满。③使圆满;使周全:圆梦、自圆其说。④货币单位,也作“元”。

只:会意字。本义是鸟一只。①单独的:只身、只字。②量词:两只手、三只鸡。支:“支”是“枝”的本字。可以作量词,用于计杆状物品,如:一支笔、一支枪;用于计队伍等,如:一支军队;用于计歌曲、乐曲等,如:一支歌、两支乐曲。

进: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为小鸟的脚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与“退”相对。近:形声字。本义为距离短。现在还指时间上的不长久,如“近来”;两个人关系亲密,称为“亲近”。

带:象形字。本义指大带、束衣的腰带。因为带子为长条的,所以“带”字引申为“围绕”。“带”作动词时意为携带。戴:形声字。①加在头或身体的部位上:戴帽、戴手套。②尊敬;拥护:爱戴、拥戴。

(2)填一填。自主完成书上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提醒书写占格,促进习惯养成。

(3)说一说。为什么要填这个字?

提示:可结合字义采用儿歌的形式引导。如:花园门票要十元,小小圆桌圆又圆。

(4)练一练。通过课外延伸,加以巩固。

要点:了解字义,辨别选择。

2.活动二:说话练习。

(1)读一读。

提示:可逐句朗读提问:①曹冲听了这个问题后,一边看大象,一边在干什么呢?②你能用“爸爸一边……一边……”说说自己的爸爸吗?③老师写字时,同学们在做什么?你能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吗?

(2)说一说。用“一边……一边……”自主造句。

提示:注意学生说的句子的合理性。(行为主体可以同时做的两件事)

板块三写话

课前准备:每人带一个最心爱的玩具。

1.活动一:说一说,猜一猜。

先不要拿出自己的玩具,通过自己的介绍让别人来猜一猜你的玩具是什么。

(1)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玩具的特征:我的玩具很()。

提示:可以用“有趣、可爱、漂亮”等词语来概括一下玩具的基本特征。

(2)讨论:要想让别人猜到玩具是什么,可以介绍些什么?

要点:介绍清楚玩具的颜色、外形、质感等。

(3)向同桌介绍自己的玩具的颜色、外形,让同桌猜一猜。

要点:要按一定的顺序来介绍。

(4)介绍玩法:有些玩具可能看上去不起眼,可是很好玩,所以介绍玩具时,我们还可以介绍它的玩法。

(5)在玩这个玩具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可以跟大家说一说。

3.活动二:写一写。

(1)将刚才说的话写在方格纸上。

要点:每个段落前空两格,每个标点符号要占一格。

(2)教师巡视,指导格式。

板块四展示台

1.活动一:我的发现。

(1)欣赏积累卡。

提示:可以将书上积累卡做成一个精美的图片展示出来。

(2)读一读。

要点:读准词语,读通句子。

(3)比一比,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要点:积累卡的内容有两字词语、四字词语、名人名言。其中两字词语渗透着自然变化:第一组都是云朵,第二组都是气候,第三组都是水域,三组词语所表现的形态不同,但都与“水”有关联;四字词语都与春天有关,表现出春天勃勃的生机;名人名言与读书有关,点出了读书的重要性。

(4)记一记。熟读成诵。

2.活动二:制作积累卡。

(1)读第7课《妈妈睡了》,尝试做一个词语积累卡。

(2)课后制作,开展评比。

板块五日积月累

1.活动一:图文对照,看一看,说一说。

问:图片上有什么人?图中的孩子坐在哪里?在做什么?

猜:后边的大人在干什么?钓鱼的孩子回答大人的问话了吗?

提示:切合图意和诗意,能让学生大致了解诗的意思。

2.活动二:读古诗。

(1)教师逐句范读,学生跟读。

要点:注意诗句节奏。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提示:可以加上动作,揣摩稚子的心理。

3.活动三:赛诗会。

提示:可以用表演的方法来朗读古诗,看谁朗读得流利,表演得形象。

板块六我爱阅读

1.活动一:读故事。

要点:借助拼音读通故事。

2.活动二:讲故事。师生合作讲故事,教师读教材中的故事,中间作停顿。

提示:引导学生想象,补充人物语言或心理活动。例如: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敌人对王二小说什么?王二小听了敌人的话,心里想什么?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时,敌人会想什么?八路军发现王二小光荣牺牲时,会说什么?

师生合作讲完故事后,可以问:你们喜欢王二小吗?让学生简单说说感受。

提示: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小英雄的故事。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如:《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4

一、我会写

两liǎng(两人、两条、两半)

哪nǎ(哪里、哪个、哪边)

宽kuān(宽阔、宽敞、宽广)

顶dǐng(顶住、头顶、山顶)

眼yǎn(眼睛、眼珠、针眼)

睛jīng(目不转睛、画龙点睛)

肚dù(肚量、肚皮、肚子)

皮pí(牛皮、皮肤、书皮)

孩hái(孩童、小孩、男孩)

跳tiào(跳高、心跳、跳远)

二、我会认

塘táng(池塘、水塘、鱼塘)

脑nǎo(电脑、头脑、脑袋)

袋dài(口袋、布袋、袋子)

灰huī(灰色、灰尘、大灰狼)

哇wā(好哇、走哇、哇哇大哭)

教jiào(教室、教训、教具)

捕bǔ(捕捞、捕捉、捕鱼)

迎yíng(欢迎、迎接、迎头赶上)

阿ā(阿姨、阿妹、阿爸)

姨yí(姨妈、大姨、小姨)

龟guī(乌龟、海龟、龟甲)

披pī(披风、披着、披上)

鼓gǔ(打鼓、击鼓、敲鼓)

三、多音字

大dà(大人)dài(大夫)

长zhǎng(长大)cháng(长度)

教jiào(教育)jiāo(教书)

四、理解词语

池塘:蓄水的坑,一般不大,也不太深。

快活:高兴,快乐。

摆动:来回摇动;摇摆。

连忙:赶紧;急忙。

碧绿:形容浓绿色。

害虫:直接或间接对人类有害的虫类。

五、词语积累

(1)好词积累:

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快活地游来游去

(2)数量词积累:

一群小蝌蚪四条腿

一只乌龟两只大眼睛一对大眼睛

(3)读一读,记一记:

脑袋口袋袋子袋鼠

欢迎迎接迎风迎面

水塘池塘鱼塘荷塘

六、近义词

快活——快乐连忙——急忙

摆动——摇动天天——每天

七、反义词

长——短宽——窄快活——烦恼

低头——抬头雪白——乌黑

八、句子解析

1.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迎”字可以看出小蝌蚪想急切见到妈妈的心情。从小蝌蚪称鲤鱼为阿姨,可以看出小蝌蚪非常的懂礼貌。

2.“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游过去、叫着”可以看出小蝌蚪找到妈妈后的愉快心情。“笑着说”突出了青蛙妈妈对小蝌蚪的喜爱之情。

九、问题归纳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谁?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鸭妈妈带着孩子游过来,小蝌蚪迎上去问:“鸭妈妈,鸭妈妈,您知道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吗?”鸭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在荷花旁边,你们快去找吧!”“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找春天吧!引导学生齐唱《春天在哪里》。好,我们已经找到了春天。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小枣树呢。想知道它们在春天、秋天时有什么不同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用学生会唱的歌曲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教者以启发质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回答: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设计意图:明确初读目标,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以简单的问答,提高学生的读书效率,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2)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并想办法记住它。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3)开火车认读生字。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准备,帮助不会认的同学想办法认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喜欢比赛的特点,培养团结合作和竟争意识。]

2、再读课文,突出重点。

(1)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讲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

[设计意图:抓住事情的过程,体会重点人物的特点。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注重展示从对内容的理解到对人物品质的认识过程。]

(2)略读分析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你喜欢哪几句话?读给大家听,要读出感情噢!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3)学生自选角色,有感情地表演出来,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感悟小枣树说的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小柳树:得意、骄傲、不懂礼貌;

小枣树: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色的研读,力求突出重点,使学生对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

(4)读了课文,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大胆说出来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3、精读课文,加强语感。

(1)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们准备抓住哪些语句把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特点表现出来呢?

[设计意图: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拔、指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角色表演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重点词语,观察插图,对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性格对比,加上学生自己的理解,把课文朗读并表演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情感。]

三、拓展与巩固

1、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醒。先自己想想,然后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教师巧用课文抓住文中的发散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文中人物的优缺点转移至现实的每个人身上,使德育落到实处。]

2、巩固会认的字

游戏:听音出示字卡。(教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

3、总结谈话: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却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我们是不是要学习小枣树的高尚情操啊?

四、作业设计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课后朗读全文给大家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吧!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上册工作计划5篇

2023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5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范文5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5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5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7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7篇

一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7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通用8篇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5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