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活动方案教案7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活动方案是一份策略文件用于规划如何达成活动的最终目标,活动方案可以为参与者提供清晰的指导和期望,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119活动方案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19活动方案教案7篇

119活动方案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身体有力气,用力就可以使物体运动。

2.愿意探索力,能大胆探索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关系。

3.对有关力的现象感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自己用力就可以让一些物体动起来。

2.物质准备:羊角球、刺猬球、飞盘、足球、拎的小桶、小车独轮车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看见你们很高兴,很想抱抱你们,选1~2个幼儿抱一抱。

提问:老师有没有抱起来?老师是怎么把她抱起来的?(用力)

老师身体的哪个地方用力了?(手用力了)

2.试一试:谁的力气大,激发活动的兴趣。

实践活动一、分组活动并讲解活动规则。

教师(出示玩具)宝宝们,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玩具,你们想不想玩啊?请宝宝们上来玩一玩吧。

玩后提问:你玩的什么玩具?你是怎么把它玩起来的?你的身体哪个地方用力了?

二、再次探索力的大小。

实践活动二:体验自己用力大小与物体的关系。

师:老师这里,还有许多东西,刺猬球、小车、轮胎等。

请你们去试一试,让它们动起来,想一想,你的身体的什么地方在用劲?

(请个别幼儿选择一个活动进行探索)并加强个别辅导,

“你是怎么让轮胎动起来的?”(推的)“身体的什么地方用力的?”(膀子)“用了力就怎么样了?”(轮胎就滚动了)

1.引导幼儿认识对不同的物体要用身体不同部位的力。

师:踢球的时候什么地方在用力?(小脚在用力)

我们玩球的时候想把球踢远,脚踢的时候就要怎样?(用力踢)

如果想踢得近一点呢?(轻轻踢,少用点力)

师:拎小桶的时候身体的什么地方在用力?(手、胳膊、肩膀)

如果你想拎起重的东西,用的力气应该怎样?拎起轻的东西呢?(用力大,就能拎起重的东西,用力小,只能拎起轻的东西)

师:当你在推小车的时候,身体的什么地方要用力?(手和脚都要用力)

要想让小车跑得快,用力就应怎样?(用力就要大)跑得慢呢?(用力就小)

2.师幼共同小结:原来,我们用力就能使物体动起来。物体动的快、慢、远、近都和我们用力的大小有关系。

三、游戏活动:《大皮球》

幼儿两两做游戏,当唱到拍的轻的时候,扮大皮球的幼儿轻轻地跳起来,唱到拍的重的时候,幼儿跳高一点,游戏进行2—3遍。

119活动方案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懂得借别人的东西要爱护,并能按时归还。

2.能使用借书和还书时的礼貌用语。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图片。

2.故事ppt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起兴趣。

教师:明明买了一本故事书,丁丁想借来看。丁丁该怎么做呢?

(二)看图书,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示图1教师:丁丁向明明借书时是怎么说的?(明明,这本新书借给我看看好吗?)(2)教师示图1教师:他在干什么?(把借来的书包上封面。)为什么要包上封面呢?

(3)教师示图1教师:丁丁看书时怎么样?(丁丁看得很认真,也很小心,不把书弄脏。)(4)教师示图1教师:丁丁还书时会说些什么?(明明,这本书我看完了,现在还给你。谢谢!)明明怎样说?(不用谢。)(二)情境表演,巩固经验。

1.自由组合,表演"借书"。

2.个别表演,师生评价。

3.迁徙训练,可表演借铅笔、借橡皮等,练习借和还时的言行。

(三)师生总结,提升情感。

1.教师:你喜欢丁丁的哪些地方?

2.师生针对班级实际,对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

3.教师小结:借了东西要爱护,要及时归还。借和还的时候要使用礼貌用语。

(四)欣赏故事:《宋 濂 借 书》,懂得"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的道理。

教师:为什么主人同意宋濂随时来借书呢?

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借别人的东西不仅要有礼貌,还要讲信用,要及时归还给别人,今后再问别人借,就不难了。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借别人东西时有礼貌,并且及时归还。

附故事:

宋 濂 借书明朝有一位叫宋濂的人,家里很穷,根本买不起书。宋濂为了学习知识,常常借书读。许多富有的人家藏书很多,但是都不愿意借给他。有一次,宋濂又到一家富户借书看,这家人不愿意借给他,所以借的时候讲明十天之内要还回来,可十天根本就读不完那本书。到了第十天早晨,天下着大雪,那家人以为宋濂不会来还书了,可是宋濂却冒雪把书送了回来。主人很感动,他告诉宋濂以后可以随时来看书,不再给他限定借书时间了。

119活动方案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读好儿化词和轻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3、通过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感受荷花的美丽。

4、能仿照文中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重难点]

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荷花的美丽。

2、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并仿照着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荷花图片,播放背景音乐。教师相机板书课题:荷花)

2、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自古有很多文人墨客都赞美它,今天,让我们跟随叶圣陶先生一起去荷塘,去看看他笔下的那一池白荷花。(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标注自然段,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预习。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指导学习多音字“挨”——[āi][ái])

(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相机正误、补充并小结。

①翩翩起舞;

②挨挨挤挤;

③清香;

④饱胀;

⑤破裂;

⑥姿势。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探究交流。

课文围绕荷花讲了哪些内容?(讲了荷花的样子、姿态及作者的想象和感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板书:荷花的样子和姿态作者的想象和感受)

2、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

(1)教师范读,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的“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了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

(2)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呢?(因为“我”喜欢荷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者闻到荷花香味后,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以及对荷花的喜爱。(自由读、指名读)

(4)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观察描写,识记字形。

3、集体交流,重点点拨范写。(“蹈”“佛”)

4、形近字辨析:瓣、辩和辨;蓬和篷;拂和佛。

5、书写练习,自评互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作者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3自然段。将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标出你认为描写荷花最美的句子。

二、品读美文,欣赏荷花

1、同桌交流自己所画的句子,并说说喜欢这句话的理由。

(1)课件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挨挨挤挤”说明荷叶密密层层,数量很多。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和荷叶旺盛的生命力。)

(2)课件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思考:这句话美在哪?(“冒”字用得好)

师:这句话连接了荷叶和荷花的描写。同学们,如果把“冒”字换成“长”或“钻”行不行?(不行。因为“冒”是在荷叶之中露出头来,高出其他,突出荷花不断向上生长的生命力,“钻”和“长”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3)课件出示: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是一组排比句,写了荷花刚开、全开、将要开时的三种状态,写出了荷花花瓣的数量、花蕊的颜色以及花的样子,十分生动形象。请你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2、还有哪些句子也让你感受到了美?

(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形态万千)

(2)“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句中“一大幅活的画”指什么?“画家”指的是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教师小结:是啊,这还是一种生命的美,充满活力的美。正是因为大自然那鲜活的力量才有了这样富有生命力的画卷。

4、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读出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5、欣赏了荷花那优美的姿态,一池的荷花将作者深深吸引,他陶醉其中,自己也变成一朵荷花了。谁来读读作者的想象和感受?(学生自愿举手朗读)

6、师生合作:在池塘边,驻足观望,此时,“我”也是一朵荷花了,“我”觉得……

“我”仿佛看到……“我”仿佛听到……(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师总结:“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看来作者被这美丽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

7、齐读第4、5自然段(配乐),体会荷花的美。

8、第4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三、回顾整体,小结全文

1、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荷花。作者通过先写看到荷花,欣赏荷花,后写想象自己成为荷花,将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语句中,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荷花的美。大家也都被这美景陶醉了,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荷花的美吧。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试着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板书]

3、荷花

闻到清香

看到荷花的样子和姿态

想到自己仿佛就是荷花

回到现实热爱大自然

赞美大自然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文章语句优美,充满丰富的'想象。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课件的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这节课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让学生和作者一起融入荷花的美景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荷花的美。

119活动方案教案篇4

教学内容:1.上两步掷垒球或沙包 2.游戏:拉绳比跳

教学任务:

1.初步掌握上两步掷垒球或沙包技术,提高投掷能力。

2.通过拉绳比跳游戏,发展灵敏、力量等素质。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

1.开课式。

2.队列练习。

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徒手操6节

二、基本部分(28’)

1.上两步掷垒球或沙包(一)

(1)动作:略

(2)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成纵队,四人一组依次进行练习。

(4)注意事项:1、先让学生徒手挥臂练习几次,随后听教师口令统一投掷。2、要求投掷时注意蹬腿、转体、挥臂的动作。2、在场地上划两条15米长的并行线距离2米,一条线为投掷线,另一条为预备线。3、听到老师喊"预备"才能进入投掷区,按老师统一口令掷和捡回投掷物。4、注意安全,防止事故。

2·拉绳比跳

(1)方法:参加游戏的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均成一列横队相对站在两条线后,两队排头分别站在两个圆圈内,各握绳的一端。游戏开始,两人同时做连续单脚跳,并用力拉绳,能把对方拉出圈外或迫使对方提起的脚着地,得一分,然后两队依次换人进行。最后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2)规则:1、互拉绳时,绳脱手,脚踩线,换脚跳均为失败。2、双方同时失败均不得份,两队各换下一人进行。(3)注意事项:1、要进行安全教育,严禁开玩笑或在用力拉时松手。2、分组时注意体力强弱调配要适当,男女生可分组进行比赛。

三、结束部分: (4')

1·整理放松;

2·小结、讲评;

3·宣布下次课内容,

119活动方案教案篇5

1、游戏:火炬传递赛

游戏目标:

1、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敏度。

2、在地图上快速指认首都北京。

游戏材料:火炬、平衡木、山洞、跨栏器械、小红旗游戏玩法:幼儿手拿“火炬”,依次越过平衡木,跨过栏,钻过山洞,在地图上找到首都北京插上五星红旗,最先完成的幼儿为嬴者。

2、游戏:拼五环游戏目标:

1、练习迅速套圈2、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游戏材料:

五环游戏玩法:五人一组,每组五个不同颜色的呼啦圈,分别放在第一幼儿旁边,口令后,第一幼儿手拿起一个圈,从头套下,跳出后,第二个马上接上,最后一个幼儿放到指定位子,依次进行,最后拼成五环,速度快者为胜!

3、游戏:海底探宝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

游戏材料:高跷各种玩具游戏玩法:幼儿踩高跷边走边拾各种“贝壳”,时间为半分钟。半分钟内采10个以上为满分,依次类推。双脚不能离开高跷,中途掉下不记分。

4、游戏:无敌梅花桩游戏目标: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游戏材料:四个旺仔牛奶罐制作的梅花桩十个游戏玩法:十人一组,单脚站在梅花桩上,计时15秒,在规定时间内单脚或双脚没有落地的得分,反之不得分。

5、游戏:快乐一家人游戏规则:爸爸妈妈双手交叉,孩子坐在上面,中转处放下孩子,孩子投球,爸爸妈妈共同拿桶子接球,投中1个后,爸爸妈妈手拿木棒,孩子双手吊在木棒上返回,以先返回到起跑线者为胜。

6、游戏:我喂妈妈(爸爸)吃豆豆游戏规则:听到口令后,孩子拿筷子从盘子里夹起豆豆喂到妈妈嘴里,时间5分钟,以数量多者为胜。

7、游戏:长凳游戏游戏规则:放轻音乐游戏开始。听到命令两组队员分别迅速的爬过“地道”从长凳下爬过。钻过双层“地道”将长凳两个两个叠起来,再从凳子之间隙中爬过。爬过“暗道”-然后将长凳并拢,从长凳下爬过后站到凳子上。然后开“火车”。教师将长凳横向间隔0.5米左右摆成一排,幼儿要肩搭肩从长凳上迂回走过过“桥”游戏让幼儿自我选择从纵向放置的一个长凳、两个并排的长凳、两个并排但左右分开的长凳上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走过“桥”。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游戏结束。胜利的一组得到相应的奖品。没有胜利的一组进行节目表演。

8、游戏:喊数抱团游戏规则:喊数抱团其实很简单,当老师说到某一个数字宝宝的时候例如3,你就找到最近的一个小朋友抱在一起,依次类推。在圆圈的线上找到一个自己的位置,一起围着圆圈走,当听到鼓声响起的时侯,抱起来组成团.最后经过数数检验其正确。鼓声停止,找不到队伍的孩子,进行节目表演。

9、游戏:猜灯谜游戏规则:教室四周挂着灯笼,灯笼下面有灯谜,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猜出谜底。猜出后请小朋友告诉教师相应题号的谜底如:第5题的谜底是……猜对后教师会在游园表上相应的地方贴上小贴片以作奖励。

游戏玩法:十人一组,单脚站在梅花桩上,计时15秒,在规定时间内单脚或双脚没有落地的得分,反之不得分。

10、游戏:拾方块游戏准备:自己准备方块(石子)5块。

游戏规则:每次只能拾一块,拾起后握在手里继续拾。

游戏玩法:首先有家长将方块撒在地上,将一小沙袋抛起,同时迅速将方块拾起,然后再抛沙袋拾起第二块,直至拾完第五块为止,然后把五块方块交给孩子再跑到终点放入圈内,最先放入圈内的为胜。

119活动方案教案篇6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将民族的传统节日与学校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二、活动主题

情浓端午 粽香千家

三、活动时间

x年6月10日至6月12日

四、活动内容

(一)找一找

活动对象:一—五年级学生

活动要求:从图书馆或用其他方式(上网)找一找关于端午节的相关知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

(二)画一画

活动对象:1——3年级学生

活动要求:1—2年级用绘画的形式,在a4纸上展示自己对端午的理解和心情。

3年级以“情浓端午粽香千家”为主题,用8k纸制作一份手抄报,能反映端午的习俗,自己的心声、对端午生活的体验。

班级和姓名写在画或手抄报的背面右下角(正面不出现班级、姓名),每班上交5份参与评奖。1—2年级设一、二、三等奖各四名,3年级一、二、三等奖各三名,不符合要求的作品一律不参与评奖。

(三)写一写

活动对象:4——5年级学生

活动要求:以“端午情怀”为主题写一篇征文,表达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与小伙伴分享端午的快乐以及自己在端午节学习到的一项技能的小故事。

征文统一使用专用稿纸(见附件),每班上交5篇参与评选,每年级设一、二、三等奖各三名。

五、材料上交

请各年级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认真开展各项活动,将相关参评材料于6月14日上午放学前上交小学教导处,逾时将取消评奖资格。

119活动方案教案篇7

一、植树节活动目的

3.12是每年植树节活动日,在这大地回春,世界万物呈现勃勃生机之际,校团委、学生以植树节契机,开展“创绿、爱绿、护绿”创意、实践体验系列活动。学校要求各班积极宣传、人人参与,将学习知识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增强环保意识,为创建省绿色幼儿园添风采。

二、活动口号

行动起来,为地球增添一点绿色

三、活动时间

3月1日——3月31日

四、活动过程

(一)宣传动员阶段

1、在升旗仪式上号召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召开主题班会,讲解树木知识。

(二)活动阶段

1、学生对花草进行动手种植的实践,美化校园。

2、结合我校校园绿化活动,在校园进行集体种树活动。

3、各班级开展拣垃圾、落叶、擦花坛、养护绿化等活动。

(三)总结阶段

1、开展植物生长过程我知道活动。

2、以班级为单位发出一份倡议书。

119活动方案教案7篇相关文章:

119消防宣传活动方案优秀8篇

119主题活动方案推荐5篇

119宣传日活动方案精选8篇

119消防宣传活动方案最新5篇

119主题活动方案通用6篇

119进家庭活动方案5篇

幼儿园119活动方案总结6篇

119宣传日活动方案优秀5篇

119活动总结反思通用7篇

幼儿活动方案设计教案7篇

119活动方案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