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心得体会,可以将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抱负相结合,当我们每天面对新的挑战时,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心得体会,这些经验成为我们成长的宝贵财富,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篇1
近日,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4》专题节目已全面开播,七位榜样站立在舞台中央,以平凡的身姿讲述着不平凡的故事。他们是时代进步的推动者,是为民服务的实干家,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是初心使命的践行者,他们集聚一身的光辉事迹,闪动着激人奋进的伟大精神,我们所有党员干部要看榜样事迹,学榜样精神,做新时代榜样!
学习“本色英雄”张富清的斗争精神。“共和国勋章”“人民功臣”“战斗英雄”一个个沉甸甸的称号,一枚枚蕴涵光荣事迹的勋章,属于一名退役的解放军战士,属于一名平凡的中共党员,他就是我们尊敬的张富清。他在永丰战役中作为突击队员,发扬斗争精神,不畏牺牲、不惧困难、抠缝爬墙,用自己并不强壮的身躯越过层层防线,炸毁碉堡,成功完成突击任务,为解放全国作出了突出贡献。退役后,他封存战功,大隐于世,选择了贫困地区恩施来凤县扎根,在新的岗位上继续斗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党员干部要学习张富清的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各种复杂环境和尖锐问题中抽丝剥茧、厘清脉络,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境界。
学习“吃亏书记”李连成的实干精神。曾经的西辛庄“首富”李连成在当选党支部书记的当天立下誓言:“不喝村里的一盅酒,不乱花村里的一分钱。宁愿自己吃亏也要带领大家致富。”在后来,他主动捐献蔬菜大棚,主动出资6万入股,主动让出自家宅基地,主动垫付工程费用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初的誓言。自己吃亏,群众得利,李连成实干苦干、积极探索,使西辛庄村逐步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产业现代化的路子。党员干部要学习李连成的实干精神,不打官腔不说场面话,少务虚多务实,把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放在真抓实干上,对各类问题多角度思考、多途径探索、多措施解决,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好,把人民群众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
学习“扶贫之花”黄文秀、“扶贫硬汉”隋耀达的为民精神。黄文秀一位北师大的女硕士,隋耀达一位省里的机关干部,本可以过幸福工作、阖家欢乐的日子,却都选择了前往贫困地区任第一书记开展脱贫攻坚,激励着他们放弃舒适窝前往艰苦地的正是为民服务的朴实情怀。黄文秀为了群众安危,在返回驻村途中突遇暴雨洪流,更是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初心使命。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隋耀达的为民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切实同人民群众建立血肉联系。基层的工作繁而杂,邻里纠纷、防火防汛、修路打井等不是靠学书本、看总结就能解决得,须一心为民、躬身实践,用汗水和泪水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高品质生活,做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境界。
学习“大湖鸿雁”唐真亚、“环卫天使”李萌的奉献精神。湖上小船摇曳,手中信件必达。从业20年来,唐真亚投递记录差错率为零。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放弃轻松的工作机会,毅然投身环卫事业,心灵的干净促成环境的干净。录取通知书如果遗失,粪井如果满溢,后果都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他们都是在容易被人忽视的岗位上默默的做着不可或缺的工作,默默的奉献着。各行各业都需要像他们一般坚守如初,做好本职工作,十年如一日,积量变为质变,以平凡小事铸就不平凡精神。党员干部要学习唐真亚、李萌的奉献精神,专注平凡岗位,做到周密细致,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作出应有的贡献,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境界。
学习“揽月天团”嫦娥四号任务群体的创新精神。“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远流长,我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耗时4年,攻克中继、着陆、巡视、月面长期工作等多方面的核心技术,多项技术创新填补了系列国际国内空白。他们纵横沙漠伴狼嚎入睡,他们置身实验基地戴防毒面具判读数据,逐梦之心永不停止,筑梦之行永不停止。党员干部要学习嫦娥四号任务群体的创新精神,打破思想禁锢、突破原有行为模式,把创新精神运用到改革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和新的路径解决问题、打开局面,做到“惟进取也故日新”的境界。
时代造就楷模,平凡铸就伟大。学习《榜样4》中的共产党员,发扬他们的优秀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担当作为各类难题,点亮自己心中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篇2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日中央电视台《榜样》专题节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榜样们不忘初心的先进事迹湿润了千万观众的双眼。笔者感动之余,从哲学角度分析,发现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能够帮助我们从更深层次看懂《榜样》,也更能将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基层工作中继续前进的动力。
从对立统一规律看,榜样是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的方向。榜样属于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但他同样是广大群众中的一员,具有普遍性、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学习榜样的'先进事迹,可以从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发挥巨大示范效应,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我们要从“好干部”罗官章、“妙手仁医”吴孟超、“模范教师”支月英等榜样的先进事迹中学习他们的坚守、担当和甘于奉献精神。并将这些精神深深烙入我们的灵魂,用它来指导我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演绎出不平凡的人生。
从质量互变规律看,榜样是一座灯塔,照亮着我们的初心。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榜样》节目中“大国工匠”李万君,1987年进入长春客车厂焊接车间,先后创造出“拽枪式右焊法”等2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法,及时解决了高铁生产的诸多问题。带领团队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50余项,申报国家专利20余项。29年来始终如一日,不忘初心,把平凡的焊接工作做到极致,量变引发质变,李万君终成“高铁焊接大师”。这样的榜样事迹直接验证了质量互变规律,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更要有耐住寂寞、不忘初心的意志。
从否定之否定规律看,榜样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的不足,推动我们继续前进。“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节目里讲述警花李贝为破获一起贩毒案,学会了抽烟、喝酒、粗嗓门说话;为了看管、审讯女犯人,10多天时间内,她把床安在过道上,甚至没有脱过衣服睡觉。这样的事情扪心自问你能做到吗?“最美警花”李贝身上闪耀着的爱岗敬业、坚定忠诚、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我们。对照榜样,我们在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之余,更要通过镜鉴和对比发掘自身的不足。事物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的,是在不断的否定,否定之否定中发展的。这也就告诉我们在思想上要不断地开展自我检查、自我批评、自我完善。曾经打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比方:“就像房间需要经常打扫一样,思想上的灰尘也要经常打扫,镜子要经常照,衣冠要随时正,有灰尘就要洗洗澡,出毛病就要治治病。”在矛盾斗争中否定自我是不容易的,因为自身的不足难以察觉。榜样就可以被我们拿来镜鉴,反射自己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最终推动我们继续前进。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有力地证明了榜样在实际工作中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要以榜样为灯塔、为旗帜、为镜子,努力做到信念坚定、甘于奉献、一心为民、勇做典范。
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篇3
我们每个人都在成功,每个人内心中都有干事创业的梦想和激情,这种激情似火苗,它可以燃烧成熊熊火焰,给追逐梦想的人提供无限的能量,也可能逐渐变小,甚至最终熄灭,让人没有前进的方向。
一个人干事创业的激情来自多个方面,有成功人士的引领示范,有偶像明星的榜样力量,有亲人朋友的殷切期待,还有摆脱贫困落后的命运抗争。总之,一个人要激情满满,总是有一股力量在支撑或是一股力量在吸引。
当前,对于体制内的众多上班族而言,的确干事创业的激情正呈现下降趋势。要想努力工作多挣“几个子儿”也不可能;职务上升通道狭窄,一时半会儿看不前景,产生没有奔头、没有念头的消极心理。
要想让一个人时刻激情飞扬、斗志昂扬、神采飞扬,这不仅需要个人对职业的认可,更需要有完善的奖励激励机制,打破“吃大锅钣”的现状,让干多干少不一样,干与不干更不一样。要让愿干者、能干者看想希望,得到实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基本的物质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是浅层次需要,但也只有基本满足浅层次需求后,人才会去追求更高层面的自我实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有更多的人心怀梦想,追逐梦想。激情不是天生的,也不会长期不变的,激情需要激发,健全的奖励激励机制将会激发更多人持续葆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满血状态迎接每一天。
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篇4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定义了知识的作用:知识让人开阔眼界,升华境界,助推一种道德的美的价值取向的形成。中国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说明了教师这一职业,传授知识,根植道德的作用。
古往今来,许多名师正是传道授业的完美结合,流芳百世。他们的教育故事,树人精神,成为楷模,写进诗书,刻进历史。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建树颇丰的栋梁之材,也成为了后世教书育人的典范。于是,文明向前,知识不断更新,人类前行的脚步更加矫健。于是,就有了对老师这一职业的价值评价和美的呼唤: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灵魂是不朽的,它永生在人们的精神世界。而精神世界的形成,是知识的堆砌,是知识的正本清源和不断升华。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如泥瓦匠。专心致致,匠心独具,知识之基就牢,知识之墙就美,反之,就会百孔千疮,南辕北辙。这个过程,既是寂寞的,也是清贫的,还是艰苦的。然而,老师的职业与泥瓦匠又有区别,有的教师和泥瓦匠一样,被人称为“教书匠”,往往只是满足于简单性重复和机械性“教”人,而忽视了更为重要“育” 人。而相反地,教育家们,不光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视立德树人,给学生传播新的、积极向上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为走心,因为立德,所以广为人接受和崇敬,所以才能成为教育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成为教育家,但能既“教书”又“育人”的老师,也必然会受到学生和社会的崇敬和褒扬。
曾经有一部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主人公瓦尔娃拉献身教育事业的故事,感人致深。正是她的努力,使一个偏僻的山村,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正是她的努力,使一代又一代的孩子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和升华,成为祖国各条战线建设才俊。瓦尔娃拉用自己平凡朴实的故事,塑造了一种特殊的教师人格力量,那就是师魂。它随着电影《乡村女教师》在世界各地的上演而不朽。鼓舞着许多的人,选择老师的职业,鼓舞着许多的人,到艰苦的地方扎根,将知识的种子,文明的种子,播在充满希望的土壤上。
在江西这片热土上,有许多像《乡村女教师》中瓦尔娃拉一样的老师,耐得住清贫,坚守在三尺讲台上。高安大城镇中心小学的年轻教师陈腊英,正当她花样年华,事业进取,一场肾病危及生命——可为了工作、为了她深深热爱的讲台和孩子们,一次次晕倒在讲台;被学校强制性停课去住院治疗,她住院又要求出院,带病坚持上课持续近四年之久!铜鼓县阳光益智康复中心主任刘宜芬,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本是县里重点培养的村干部,自己还有一个乐队,一年收入五万多元,但是,为了那些智障儿童,她辞去村干部,办起了康复中心,成为了30多个智障孩子的妈妈。这样的优秀老师还有许多许多。
但是,红尘滚滚,物欲横流,也有一些不甘清贫、心里浮躁的人,在老师这个岗位上,要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有的满腹牢骚怪话,不能为人师表传递正能量,误人子弟,有的选择离开,去追求自己所谓的生活和价值。不同的追求,形成不同的师德,不同的师德凝结成不一样的师魂。在教育这个特殊的舞台上,老师传播着知识,同时还传播着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值得高兴的是,江西省教育厅正在开展的“首届感动江西十大教育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许许多多安贫乐教,扎根在教育战线默默奉献的一线教师,将以他们鲜活的事迹与形象,由幕后走上前台,更重的是通过他们,“师魂”这两个字将走进人们的心里。她们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成为榜样的力量,铸就新时代的师魂。江西省教育厅通过这一活动,对这些教师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的弘扬、表彰、宣传,必将和电影《乡村女教师》中的主人公瓦尔娃拉一样,鼓舞着更多的人,选择从事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必将鼓舞着更多的教师把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与理想。白发皓首,不改初心,为人师表,无怨无悔。
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篇5
俗话说:“人无完人。”榜样就好似一艘船,让我扬起希望的帆,驶向成功的彼岸;榜样就好似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道路,驱逐黑暗的彷徨;榜样就好似指南针,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让我不再迷茫……我们身边的榜样,他们身上就有一种金子般发亮发光的东西——那就是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
我的榜样——她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像月牙似的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水灵灵的、如朝露般清澈的大眼睛。高挺的鼻子下有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她爱梳麻花辫,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她阳光开朗,总是一脸幸福的笑容。她虽然不是我们班秀的,但她身上的品质与精神,像磁石一般“吸引”着我,让我不得不为之赞叹。
刻苦努力的她·我学习的榜样记得那是一次单元测试,老师发下语文试卷,一个个成绩从老师口中飞出,老师洪亮的声音响彻教室。眼看前十名的卷子已经发下,她焦急地望着老师手中一张张卷子慢慢减少。当老师喊道她的名字时,没有喊分数,只是小声地说着。老师望着她,班里的同学迷惑地望着她。她顿时舒展眉头,又像平时那样甜甜地笑了。当她回到座位时,看到那鲜红的79。5分时,握紧了拳头,她在心里默默地喊着:“没关系的,你要继续努力,没有,只有更好!前面的路还远着呢,不要辜负爸爸哈哈哈期望!”当又一次测试来临时,她认真仔细地答卷,她以排名第5的成绩得到了老师的赞扬!这次,她又笑了,笑得很甜……她每天积极发言,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她乐于助人,经常帮助同学,刻苦努力的她,是我学习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最新5篇相关文章: